导读:本文包含了吸能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铝合金保险杠,吸能盒,叁点静压试验
吸能盒论文文献综述
黄利,李佳,刘波,石鹏鹏,许弦[1](2019)在《铝合金保险杠失效分析及吸能盒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长安某款车型铝合金保险杠叁点静压试验时出现的吸能盒外侧拉裂现象,对吸能盒进行"切除内筋"的结构优化方案,并通过LS-DYNA仿真分析切除0、15、20和25mm四种方案下吸能盒外侧拉应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切筋处理"能有效地减小吸能盒外侧的拉应力,降低开裂风险;当内筋切除20mm和25mm时,试验时压头下移到150mm仍未发现任何开裂现象,且碰撞横梁未断裂,吸能盒发生溃缩,满足保险杠的碰撞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期刊2019-10-22)
谢方亮,王睿,李延军,王爽,韩启强[2](2019)在《在线淬火工艺与微量元素对6008铝合金吸能盒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线淬火方式及微量合金元素Mn对6008铝合金吸能盒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材强度随着淬火冷却速率的提高而明显提高,延伸率也有所增加。穿水冷却改善了型材的力学性能与压溃效果,主要原因是穿水冷却可以有效避免淬火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脱溶,确保了Mg、Si元素的过饱和固溶度。Mn元素的含量从0.3%增加到0.5%时,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力学性能和压溃性能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铝加工》期刊2019年05期)
李鹏飞,董万鹏,陈秋平[3](2019)在《基于UG的吸能盒结构优化设计与轻量化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近似模型技术和数值优化方法,针对汽车吸能盒,利用UG建立了蛋形结构的吸能盒受力仿真有限元模型。汽车CAE技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利用UG中的MPA模块,仿真模拟后得到吸能盒低速撞时的位移图和应力图,对其研究后得到了优化设计的蛋形结构吸能盒模型,并对吸能盒进行了轻量化设计。以改变吸能盒结构的思路进行了吸能盒的优化设计,吸能效果较普通圆柱吸能盒大幅提升,在质量方面相对普通圆柱形吸能盒实现质量减轻16. 6%。为深入研究汽车吸能盒的碰撞特性和优化与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彭琦,李响,唐善杰,马福伟,杜凌峰[4](2019)在《低速碰撞下传统方形截面吸能盒结构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传统方形截面吸能盒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吸能盒壁厚和V型诱导槽数目在低速碰撞下对其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壁厚增加,吸能盒的吸能量增长率不及碰撞力峰值增长率,吸能特性下降。与无诱导槽的吸能盒相比,V型诱导槽的设置能有效降低初始碰撞力峰值,但其对吸能量影响不大;设置2个V型诱导槽的吸能特性下降,设置1个和3个V型诱导槽的吸能特性提高。(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6期)
杨丽,曲凤娇,静宇,韩超,田晓龙[5](2019)在《试验速度和引导角度对铝合金吸能盒吸能特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公司产某型号铝合金吸能盒产品为研究对象,设计采用不同试验速度和引导角度对其进行轴向压溃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中峰值载荷和吸收能量进行分析,研究其对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导角度为10°时,吸能特性较好;试验速度对吸能特性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加工》期刊2019年04期)
刘玉玺,谢军,李爱华[6](2019)在《基于牛角宏微观结构的吸能盒抗冲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SEM)对牛角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牛角是由多个纤维层堆迭而成的层状结构。根据牛角的宏微观结构特征,建立了仿牛角结构管和普通吸能管模型。根据3种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可知,在相同的冲击条件下,有芯体仿生管的比吸能是无芯体仿生管和普通锥管的1. 32倍和3. 25倍。仿生锥管在轴向冲击时,材料的屈曲变形相对稳定,各处的变形量较均匀,芯体和约束梁相互迭皱,呈现出从顶端向下逐渐迭缩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仿牛角结构管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且牛角的芯体可有效提高牛角在冲击过程中能量的耗散能力,将该结构应用到吸能盒的结构设计中可极大改善吸能盒的吸能特性。(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鑫,赵晓昱[7](2019)在《汽车吸能盒的结构改进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并实现轻量化设计,基于LS-DYNA和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吸能盒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首先分析了相同尺寸的钢制和铝制两种材料吸能盒的吸能特性,然后在材料成本相同时,对吸能盒的壳体结构进行改进,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知:在碰撞工况相同时,铝制吸能盒的比吸能是钢制吸能盒的2.8倍,同时重量减轻63%。对铝制吸能盒内壁结构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综合指标较好的"目"字形吸能盒结构。(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黄晶晶[8](2019)在《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汽车吸能盒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部分汽车交通事故发生在低速碰撞的情况,人们选用吸能盒来降低低速碰撞对人身及财产的损伤。传统的薄壁冲压型汽车吸能盒由于刚性较大,溃缩时吸能效果差,对碰撞发生时所产生的震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减弱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借助快速成型技术,研究设计具有轻量化多晶胞结构的薄壁件,改进吸能盒吸能效果。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根据晶格单元结构特性,选取叁种典型晶格单元,并在吸能盒工况约束下使用拓扑优化设计了一种点阵镂空晶格单元。在质量及晶格尺寸相同的条件下,对多晶胞试件的大小、壁厚、质量关系进行了量化。并按照设计约束得出各项设计参数,建立了试件叁维建模。考虑成本及工况的影响,确定使用光敏树脂为基材的光固化成型对试件进行加工。(2)为获得设计的晶格单元结构性能,本课题对多晶胞结构进行了压缩性能仿真分析。而快速成型与传统成型方式的成型件可能存在材料性能差异。为获得仿真时所需的性能参数,在仿真前首先使用拉伸及压缩实验研究了快速成型试件的材料性能。使用获得的性能参数对设计的多晶胞结构进行了结构强度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六边形晶格单元的结构承载力最大,最小的为点阵镂空晶格单元。(3)由于有限元仿真软件的技术局限性,所以还需进行实体压缩实验获得真实结构性能。根据压缩实验得到了不同晶格结构受压时的载荷、时间和位移数据。结果显示在受压时四种晶格单元的多晶胞试件均发生鼓状变形,强度最大结构为六边形晶格结构,强度最小结构为点阵镂空晶格结构。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变形结果的正确性。(4)为了实现新型汽车吸能盒的梯度吸能特性,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多晶胞复合结构,首先使用仿真分析及实体压溃实验研究了静态压缩模式下复合结构的吸能效果,其次对复合结构进行了落锤式冲击性实验研究了高速溃缩模式下的吸能反应速率及吸能比。结果显示新型吸能盒结构在溃缩吸能时可以进行梯度变形吸能、溃缩响应高、吸能比高,且机械强度优于传统吸能盒强度。(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王春华,姜宗帅,郭月[9](2019)在《诱导槽参数对泡沫铝填充吸能盒的碰撞吸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LS-DYNA对侧壁开有诱导槽的泡沫铝填充的吸能盒进行碰撞冲击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诱导槽参数对吸能盒吸能特性的影响。将结果导入到LS-Prepost中进行后处理,考虑吸能量、碰撞力峰值、平均碰撞力、比吸能、压缩力效率综合性能,得出在吸能盒侧壁上部50%位置均匀开两个半径为2.5 mm的半圆形诱导槽时,在碰撞冲击过程中呈现较为理想的对称迭缩式变形,保证吸能量的同时降低了碰撞力峰值,且有更高的比吸能和压缩力效率。通过立卧两用式液压冲击试验台对吸能盒实体进行碰撞冲击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碰撞冲击过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3期)
白中浩,谭雯霄,张林伟,周存文[10](2019)在《基于仿生微圆结构的汽车吸能盒耐撞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汽车吸能盒的耐撞性,受甲虫鞘翅微观结构启发,研究了一种可应用于吸能盒结构设计的仿生微圆结构。建立了仿生微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仿生微圆结构与传统肋板结构的吸能特性。基于简化超折迭单元理论,推导了仿生微圆结构在轴向载荷下的平均压溃力理论解。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肋板结构相比,仿生微圆结构的能量吸收效率提高了32.20%以上,且理论解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吸能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在线淬火方式及微量合金元素Mn对6008铝合金吸能盒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材强度随着淬火冷却速率的提高而明显提高,延伸率也有所增加。穿水冷却改善了型材的力学性能与压溃效果,主要原因是穿水冷却可以有效避免淬火过程中过饱和固溶体脱溶,确保了Mg、Si元素的过饱和固溶度。Mn元素的含量从0.3%增加到0.5%时,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力学性能和压溃性能明显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能盒论文参考文献
[1].黄利,李佳,刘波,石鹏鹏,许弦.铝合金保险杠失效分析及吸能盒结构优化设计[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2019
[2].谢方亮,王睿,李延军,王爽,韩启强.在线淬火工艺与微量元素对6008铝合金吸能盒性能的影响[J].铝加工.2019
[3].李鹏飞,董万鹏,陈秋平.基于UG的吸能盒结构优化设计与轻量化模拟分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
[4].彭琦,李响,唐善杰,马福伟,杜凌峰.低速碰撞下传统方形截面吸能盒结构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J].内燃机与配件.2019
[5].杨丽,曲凤娇,静宇,韩超,田晓龙.试验速度和引导角度对铝合金吸能盒吸能特性影响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19
[6].刘玉玺,谢军,李爱华.基于牛角宏微观结构的吸能盒抗冲击特性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7].张鑫,赵晓昱.汽车吸能盒的结构改进与仿真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
[8].黄晶晶.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汽车吸能盒结构优化[D].西安理工大学.2019
[9].王春华,姜宗帅,郭月.诱导槽参数对泡沫铝填充吸能盒的碰撞吸能特性的影响[J].机械强度.2019
[10].白中浩,谭雯霄,张林伟,周存文.基于仿生微圆结构的汽车吸能盒耐撞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