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表达的潜伏膜蛋白论文-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

病毒表达的潜伏膜蛋白论文-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表达的潜伏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辅助性T细胞1

病毒表达的潜伏膜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1](2019)在《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EBV-AHS)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1,T h 1)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2014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6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组与EBV-AHS组,其中IM 66例,EBV-AHS 50例。EBV-AHS组按照国际组织细胞协会推荐的HLH-2004方案给予治疗,于治疗4周后评定近期疗效。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IM组于确诊时、EBV-AHS组于治疗前、治疗后采血,检测血清LMP1抗体表达及Th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M组和EBV-AHS组患儿确诊时血清LMP1抗体、白介素(IL)-2、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和EBV-AHS组患儿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BV-AHS组50例患儿中,疾病缓解者17例(34.00%),有效者22例(44.00%),余下11例(22.00%)疾病活动。疾病缓解者、有效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疾病活动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疾病缓解者、有效者、疾病活动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AHS患儿血清LMP1抗体表达及Th1细胞因子水平较IM患儿及正常儿童显着升高,且其与疗效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孙立莹,王湛,曾毅[2](2018)在《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2的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构建及免疫效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表达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2(LMP2)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观察肿瘤形成及LMP2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利用Lenti-X HTX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携带LMP2及GFP基因的C3-GFP-LMP2肿瘤细胞。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鉴定EBV LMP2蛋白表达及细胞纯度。用iCELLigence系统实时监测LMP2特异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效果。4×107个肿瘤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免疫组化及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中EBV LMP2及GFP蛋白表达。结果 C3-GFP-LMP2肿瘤细胞可以很好地表达LMP2和GFP蛋白,连续传代30次,细胞纯度仍可达94.8%;且LMP2特异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C3-GFP-LMP2后细胞指数明显下降;此外,接种肿瘤细胞的小鼠均可形成肿瘤,很好地表达LMP2和GFP蛋白。结论 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可以稳定地表达EBV LMP2和GFP蛋白,有效地被LMP2特异性CTL杀伤,接种小鼠可以很好地形成肿瘤组织。该研究为EBV LMP2相关疫苗的抗肿瘤效果评价提供了候选肿瘤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毒病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孔庆丽,谭桂艳,韩磊,杨东,王军业[3](2017)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LMP2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LMP2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LMP2A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76例随访患者LMP2A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LMP2A在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7.0%(47/100);LMP2A高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临床分期有关(P<0.05);LMP2A高表达组的中位OS和PFS分别为52.0个月(95%CI:43.8~60.2个月)和47.0个月(95%CI:32.9~61.1个月),而LMP2A低表达组的中位OS和PFS均未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P2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谢闵,朱永云,许增祥[4](2016)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VEGF和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 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MP1、VEGF和cyclinD 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MP1、VEGF及cyclinD 1的表达率分别为17.8%(19/107)、85.0%(91/107)和64.5%(69/107);LMP1和cyclinD 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两者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组织学类型及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LMP1的表达与VEGF和cyclinD 1均明显相关(P<0.05),同时,VEGF与cyclinD 1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LMP1可能直接上调VEGF的表达,或者LMP1通过促进cyclinD 1的表达来上调VEGF的表达,从而对乳腺癌的淋巴转移及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6年12期)

龚梁,陈建强,鲁杰,熊华,邹坚定[5](2015)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为早期筛查诊断NPC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x Vision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NPC组织和60例鼻咽炎组织中的LMP-1表达,分析LMP-1阳性表达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MP-1在NP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8/60),LMP-1在鼻咽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1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LMP-1筛查鼻咽癌的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0.905,阴性预测值为0.718,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31~0.891)。结论 NPC组织中LMP-1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鼻咽组织中的LMP-1表达筛查鼻咽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辅助诊断NPC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实用医学》期刊2015年06期)

丁艳,廖旺,向伟,杨慧兰,何小解[6](2015)在《儿童狼疮性肾炎患者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PCR)、肾脏免疫组化和ELISA 3种方法研究儿童狼疮性肾炎(LN)中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达,试图探讨LMP-1在儿童LN中的致病机制。方法 41例LN患儿和12例健康对照组,分别用RT-PCR法、免疫组化法、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肾脏组织及血清中LMP-1的表达。结果 1 RT-PCR法、免疫组化法、ELISA法检测LN患儿和健康对照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5.9%vs 8.3%,95.1%vs 16.7%,22.0%vs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3种方法检测LMP-1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LN中存在EBV潜伏期基因LMP-1表达异常,其中肾脏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最高,提示LMP-1可能参与了儿童LN的发病。(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丁艳,向伟,杨慧兰,何小解,党西强[7](2015)在《儿童狼疮性肾炎患者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PCR)、肾脏免疫组化和ELISA 3种方法研究儿童狼疮性肾炎(LN)中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达,试图探讨LMP-1在儿童LN的致病机制。方法:41例LN患儿和12例健康对照组,分别用RT-PCR法、免疫组化方法、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肾脏组织及血清中LMP-1的表达。结果:①RT-PCR法、免疫组化法、ELISA法检测LN患儿和健康对照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5.9%vs 8.3%,95.1%vs 16.7%,22.0%vs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种方法检测LMP-1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儿童LN中存在EBV潜伏期基因LMF-1表达异常,其中肾脏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最高,提示LMP-1可能参与了儿童LN的发病。(本文来源于《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4-16)

林锦,郭巧娟,韩露,陈奇松,宗井凤[8](2010)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在鼻咽癌(NPC)鼻咽试子中的表达,探讨LMP-1表达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纳入2007~2008年期间到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就诊并经病理确诊为NPC且同意参加该试验的初治患者129例,均在治疗前利用鼻咽拭子法取鼻咽部粘膜脱落细胞,提取DNA,PCR法检测LMP-1基因的表达。结果:129例患者中有114例LMP-1呈阳性表达,另15例呈阴性表达,阳性率为88.37%(114/129);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进一步分析显示LMP1阳性表达率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存在显着相关性。但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分期及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LMP-1在鼻咽癌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与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R法检测鼻咽拭子中LMP-1的表达检出率高于免疫组化,用于临床可以预测鼻咽癌患者的转移潜能,LMP-1可能做为抗肿瘤转移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0-12-09)

林锦,郭巧娟,韩露,陈奇松,宗井凤[9](2010)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在鼻咽癌(NPC)鼻咽拭子中的表达,探讨LMP-1表达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2008年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PC且同意参加该试验的初治患者129例,均在治疗前应用鼻咽拭子法取鼻咽部黏膜脱落细胞,提取DNA,采用PCR法检测LMP-1基因的表达。结果 129例患者中有114例患者LMP-1呈阳性表达,另15例呈阴性表达,阳性率为88.37%(114/129);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LMP-1阳性表达率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LMP-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分期及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PCR法检测鼻咽拭子中LMP-1的检出率高于免疫组化法,LMP-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临床中可预测鼻咽癌患者的转移潜能,LMP-1可能做为抗肿瘤转移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张琴,薛向阳,夏克栋,李文姝,陈韶[10](2010)在《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_(1-119)重组质粒的表达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含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LMP)2A N端1-119基因的重组质粒,探讨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B95-8细胞中获得LMP2A1-119外显子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Ni-NTA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进一步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pGEX/LMP2A1-119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kD,West-ern blot结果证实其为目的蛋白。结论:EBV LMP2A1-119蛋白可在pGEX-4T-1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温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病毒表达的潜伏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构建表达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2(LMP2)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观察肿瘤形成及LMP2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利用Lenti-X HTX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携带LMP2及GFP基因的C3-GFP-LMP2肿瘤细胞。用Western blot及流式细胞术鉴定EBV LMP2蛋白表达及细胞纯度。用iCELLigence系统实时监测LMP2特异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效果。4×107个肿瘤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免疫组化及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中EBV LMP2及GFP蛋白表达。结果 C3-GFP-LMP2肿瘤细胞可以很好地表达LMP2和GFP蛋白,连续传代30次,细胞纯度仍可达94.8%;且LMP2特异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杀伤C3-GFP-LMP2后细胞指数明显下降;此外,接种肿瘤细胞的小鼠均可形成肿瘤,很好地表达LMP2和GFP蛋白。结论 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可以稳定地表达EBV LMP2和GFP蛋白,有效地被LMP2特异性CTL杀伤,接种小鼠可以很好地形成肿瘤组织。该研究为EBV LMP2相关疫苗的抗肿瘤效果评价提供了候选肿瘤细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表达的潜伏膜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

[2].孙立莹,王湛,曾毅.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2的C3-GFP-LMP2肿瘤细胞模型构建及免疫效果初探[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

[3].孔庆丽,谭桂艳,韩磊,杨东,王军业.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

[4].谢闵,朱永云,许增祥.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VEGF和cyclinD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6

[5].龚梁,陈建强,鲁杰,熊华,邹坚定.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15

[6].丁艳,廖旺,向伟,杨慧兰,何小解.儿童狼疮性肾炎患者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

[7].丁艳,向伟,杨慧兰,何小解,党西强.儿童狼疮性肾炎患者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C].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8].林锦,郭巧娟,韩露,陈奇松,宗井凤.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C].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0

[9].林锦,郭巧娟,韩露,陈奇松,宗井凤.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0

[10].张琴,薛向阳,夏克栋,李文姝,陈韶.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_(1-119)重组质粒的表达及鉴定[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  

病毒表达的潜伏膜蛋白论文-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