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与背离论文-刘汉田

依附与背离论文-刘汉田

导读:本文包含了依附与背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情感,依附,背离

依附与背离论文文献综述

刘汉田[1](2018)在《论文学中情感的依附与背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中,其创作主体所具有的精神情感与载体间会构成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两者在情感状态的共同体,而且也是创作主体在创作前脑海中情感思绪在文本中的汇集。总体来讲,也即是文学中情感在文本创作中的依附与背离的一种状态。(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5期)

郭海文[2](2013)在《依附与背离:宋若昭诗文探幽》一文中研究指出宋若昭是唐代着名的女学士,有《女论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和《牛应贞传》等作品传世。宋若昭既是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才女,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她既在韩愈和柳宗元提倡古文之前、与同时期的文人为文章由骈而散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另辟蹊径为另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女树碑立传;她既是与德宗唱和相属时写应制诗的御用文人,其诗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女性特点。宋若昭的诗文是一种依附与背离相结合的体验,其作品既是对男权社会主流文学的模仿,也是性别意识觉醒的自然流露;既是安史之乱后朝廷恢复儒教的表现,又可视为初盛唐时期女权张扬的余绪。(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朱云生,杨中举[3](2005)在《既依附又背离的二重文化取向——论奈保尔对英国文化的选择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奈保尔移民英国之后面临的文化选择为我们研究移民文化身份提供了生动个案,他对待英国文化采取了依附与背离并行的二重文化选择取向,依附与背离形成一对共时性的矛盾。一方面,奈保尔家族的移民事实注定了他文化身份的“养子”命运,在特立尼达他接受英国殖民教育,说英语,在伦敦他研读英国文学,用英语写作,并定居那里,形成客观的依附倾向,这样英国文化成为他文化身份建构的重要文化场;另一方面,奈保尔天然的印度裔种族身份、不可变更的殖民地移民身份、家族文化遗传、印度文化的潜在影响等又让他时时感到文化上的水土不服与排异反应,并对宗主国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形成了背离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10期)

于永顺[4](2005)在《论文学阅读中情感的依附与背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接受中才能体现并不断升华其审美意蕴。在文学阅读接受这一动态的演进活动中,情感作为不可或缺的血脉,始终贯穿于文学的品味和审美建构之中。无论从主观或客观的角度,文学阅读都存在着情感的依附与背离,那是读者对生命感情的追慕与诠释。(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于永顺,张冬芳[5](2003)在《依附与背离:情感在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浸透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本的独立表现在它作为语言编织物 ,既依附于创作主体而又背离于创作主体独立自由的话语世界。它以自身的逻辑形式和词语、句子、代码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的物质世界。从情感入手分析感情在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运动变化过程 ,可见出其在创作主体→文本、文本→欣赏主体、创作主体→文本→欣赏主体叁结构中的浸透与背离的情况(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3年01期)

依附与背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若昭是唐代着名的女学士,有《女论语》、《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和《牛应贞传》等作品传世。宋若昭既是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才女,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她既在韩愈和柳宗元提倡古文之前、与同时期的文人为文章由骈而散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另辟蹊径为另一位英年早逝的才女树碑立传;她既是与德宗唱和相属时写应制诗的御用文人,其诗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女性特点。宋若昭的诗文是一种依附与背离相结合的体验,其作品既是对男权社会主流文学的模仿,也是性别意识觉醒的自然流露;既是安史之乱后朝廷恢复儒教的表现,又可视为初盛唐时期女权张扬的余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依附与背离论文参考文献

[1].刘汉田.论文学中情感的依附与背离[J].青年文学家.2018

[2].郭海文.依附与背离:宋若昭诗文探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朱云生,杨中举.既依附又背离的二重文化取向——论奈保尔对英国文化的选择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05

[4].于永顺.论文学阅读中情感的依附与背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

[5].于永顺,张冬芳.依附与背离:情感在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浸透与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2003

标签:;  ;  ;  ;  

依附与背离论文-刘汉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