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差异论文-张亚楠,王永,朱江江,许晴,林亚秋

器官差异论文-张亚楠,王永,朱江江,许晴,林亚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器官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藏山羊,AQP7,克隆,组织表达

器官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楠,王永,朱江江,许晴,林亚秋[1](2019)在《藏山羊AQP7基因克隆和不同组织器官差异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获得藏山羊AQP7基因序列,并构建组织表达谱。[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藏山羊AQP7基因序列,利用相关生物学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qPCR检测AQP7在藏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获得藏山羊AQP7基因序列长度为1119 bp,其中CDS区为993 bp,编码330个氨基酸。组织表达谱显示AQP7在藏山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脂肪和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极显着高于其他组织(P<0.01)。[结论]本试验研究结果为藏山羊肌内脂肪研究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寒妹,葛丛丛,王国森,王子贤,刘铮铸[2](2019)在《MITF在白色北极狐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差异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基因与狐狸毛色形成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ITF基因在白色北极狐皮肤、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7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ITF基因在皮肤中表达量最高,其表达水平分别是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肌肉的19.5倍、3.2倍、1.8倍、5.3倍、9.7倍和31.0倍,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推测MITF基因可能与白色北极狐的白色毛皮形成有密切联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陈曦[3](2019)在《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前后外周免疫器官中差异表达LncRNA的鉴定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引起以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典型特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1987年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在美国被首次发现,短短数年PRRS疫情席卷全球,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PRRSV基因组易变异,且具有免疫逃逸能力。兽医临床虽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防控,但效果不佳,PRRS抗病育种成为解决PRRS问题的重要出路。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通城猪对PRRS具有较强的抗病性,针对通城猪的抗病性已经进行了转录组、蛋白组和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水平的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差异表达mRNA和miRNA。近年来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调控角色,LncRNA可以通过调控mRNA或者miRNA来影响病毒的增殖。本研究拟对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人工感染前后的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差异表达LncRNA进行研究,为揭示LncRNA在宿主抗PRRSV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和PRRSV的抗病育种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前后,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LncRNA差异表达分析以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人工感染前后的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的RNA-seq数据为材料,通过使用FastQC、Tophat2、Cufflinks系列软件与LncRNA转录本筛选和差异表达分析流程,进行了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前后脾脏与腹股沟淋巴结中LncRNA的鉴定与差异表达分析。发现PRRSV感染后均引起通城猪和大白猪LncRNA差异表达。在脾脏中,鉴定出通城猪感染后差异表达LncRNA 441条,鉴定出大白猪感染后差异表达LncRNA 695条,同时两品种脾脏中本底表达LncRNA有1744条呈现出品种间遗传差异;在腹股沟淋巴结中,鉴定出通城猪感染后差异表达LncRNA1602条,鉴定出大白猪感染后差异表达LncRNA 777条,同时两品种腹股沟淋巴结中本底表达LncRNA有282条呈现出品种间遗传差异。2.参与PRRSV免疫应答和抗病毒通路调控的LncRNA的筛选对上述分析得到的PRRSV感染后差异表达LncRNA,通过叁种途径来筛选参与宿主对PRRSV免疫应答的候选LncRNA。第一种途径,使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构建PRRSV感染后差异表达LncRNA与差异表达mRNA的共表达网络和模块,导入病毒载量信息,关注PRRSV免疫应答关键模块中与病毒载量相关性高的LncRNA。通过这种筛选共得到59条候选LncRNA;第二种途径,聚焦PRRSV感染后差异表达倍数排前10%的极端差异LncRNA,选出通城猪与大白猪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PRRSV感染后极端差异LncRNA共109条;第叁种途径,根据文献中报道参与PRRSV免疫应答的基因与miRNA,反向逆推与之相关的LncRNA。通过这种筛选得到了4条与PRRSV免疫应答相关基因共定位的LncRNA,71条与PRRSV免疫应答相关miRNA有结合位点的LncRNA。通过对候选LncRNA分析发现,叁种不同途径均可筛选出LncRNA ALDB4471。ALDB4471与抗PRRSV基因RSAD2重迭,并且表达量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是PRRS相关关键模块中与病毒载量相关性排前10%的LncRNA,而且ALDB4471在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后脾脏与腹股沟淋巴结中均极端上调。3.ALDB4471的功能研究通过RACE试验发现了RSAD2的未注释新转录本,命名为RSAD2?。ALDB4471与RSAD2?的3’末端重迭。构建ALDB4471真核表达载体,在细胞中超表达ALDB4471后进行PRRSV感染实验,发现,超表达ALDB4471可以显着抑制细胞中RSAD2的表达,并且显着促进PRRSV复制。为了研究ALDB4471与RSAD2的关系,使用Poly(I:C)诱导PK-15细胞中RSAD2的表达,然后超表达ALDB4471,发现ALDB4471可以显着抑制RSAD2的表达。通过RPIseq与catRAPID网站预测ALDB4471与蛋白质的结合情况发现,ALDB4471可以与转录因子p53结合,而且目前研究表明p53可以促进RSAD2的表达。所以提出猜想,ALDB4471可以通过与RSAD2竞争性结合转录因子p53,从而使RSAD2表达受到抑制。本研究主要完成了通城猪和大白猪感染PRRSV后脾脏与腹股沟淋巴结中LncRNA的鉴定与差异表达分析;通城猪与大白猪品种间差异表达LncRNA的鉴定与分析;参与PRRSV免疫应答的LncRNA的筛选与功能验证。这些研究使我们对通城猪和大白猪抗PRRSV免疫应答的LncRNA水平差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发现了参与PRRSV免疫应答的LncRNA ALDB4471,为PRRSV的抗病育种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薛敏敏[4](2019)在《谷子不同组织器官DNA甲基化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植物基因组中胞嘧啶通常被广泛甲基化,且其甲基化的模式和水平在植物整个发育周期中是动态的、可变的。植物不同成熟度的组织器官之间以及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之间都存在DNA甲基化的差异,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也频繁发生着超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事件。因此,这种稳定且可逆的时间和空间指令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对植物发育产生影响。目前关于植物不同组织器官DNA甲基化的差异只集中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以及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上,而对谷子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培养时间的愈伤组织的DNA甲基化的差异研究极少。为了探讨谷子不同组织器官的DNA甲基化差异与其形态建成与器官分化之间的关系,我们以豫谷1的幼苗、幼叶、成熟叶、幼穗以及不同培养时长的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运用MSAP技术分析了这8种不同组织器官DNA甲基化的差异。结果如下:1.本研究在谷子八种组织器官中共检测到2014个胞嘧啶位点,1886-1924条条带,八种组织器官甲基化水平从14.00%到16.34%,最高的为24个月的愈伤组织,幼叶的甲基化水平最低,随组织器官成熟度的增加以及愈伤组织培养时间的增加,甲基化水平整体呈升高的趋势。2.与成熟叶片相比,其它7种组织器官的去甲基化差异为2.23%-4.57%,超甲基化差异为2.38%-6.21%。在两种变化中,愈伤组织整体上都高于不同成熟度的组织器官,说明在愈伤组织中甲基化事件的发生对于愈伤组织的脱分化过程及脱分化状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3.在不同成熟度的组织器官中,幼叶与成熟叶片的差异最大,说明在幼叶发育到成熟叶片的过程中,甲基化的变化较大,此外,幼穗是与成熟叶片差异最小的。4.我们对甲基化差异的条带进行回收测序,通过染色体的定位和功能比对,发现变异的序列分布到1号、2号、3号、4号、5号、9号染色体上,与线粒体丙酮酸载体4、蛋白质ZINC诱导的促进剂1有关的基因与谷子中已知的功能基因同源,说明这些功能基因可能通过DNA甲基化的修饰的改变来影响谷子不同组织器官的生长和分化。(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洪凯,张楠,孙孝邦,张延军,霍力[5](2019)在《包含中国人群解剖学差异的Web端叁维器官模型可视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数字叁维解剖模型对于解剖学教育和临床医疗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有的中国人数字叁维模型多是基于一个标准的人类个体,不包含人与人之间的解剖形态变化差异,不利于使用者了解器官形态在不同人之间的变化。我们提出了1种基于万维网(Web)端的叁维可视化人体躯干解剖形变模型,在浏览器网页中展示中国人群的器官解剖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统计形状模型技术,从138例健康中国人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中学习到器官形态个体差异,并通过Web端浏览器交互展示这种变形差异。结果本系统实现了基于网络的操作模式,通过用户交互式操作调整模型参数来展示人体解剖学信息和个体间变化。结论本研究中的Web端叁维可视化解剖形变模型实现了跨平台、跨操作系统,达到了实时操作,为解剖教学与医疗应用提供了个体差异信息。(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娅莹[6](2019)在《佛手萜类芳香物质的器官差异与合成相关基因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萜类化合物是结构与种类最为丰富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通过萜类合成酶(Terpenesynthase,简称TPS)催化形成。不同种类的柑橘果实在萜类芳香物质组分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可能是造成不同柑橘具有特征香味的主要原因。佛手(C.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Hort)是构橼的变种,具有独特的芳香。目前,佛手区别于其他柑橘果实的芳香物质组分尚不清楚,它们在发育中花、叶和果实等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合成相关的TPS及转录调控网络研究也较少。本研究以'青衣童子'佛手为对象,利用代谢组、转录组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佛手中鉴别出了 62种芳香物质。芳香物质以单萜类最为丰富,约占芳香物质总量的64.82%-90.97%。含量最高的芳香物质是柠檬烯,分别占成熟叶片和果实芳香物质总量的41.79%和58.36%。佛手芳香物质的总含量随着花、叶和果实发育呈现增加的趋势。成熟果实的芳香物质含量最高(26.95 mg/g),约为花苞组织的4倍。维恩图分析显示33种芳香物质可以同时在花、叶和果实中检测到。采用最小偏二乘法(PLS)计算发现了 24种物质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大于1的芳香物质,它们在区分佛手不同器官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鉴别出了区别于宽皮柑橘、杂柑、甜橙和酸橙等果实的6种芳香物质,认为它们是佛手果实的特征芳香组分。2.基于代谢组和转录组学结果开展了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别出了萜类芳香物质合成相关的TPS和转录因子。本研究以枸橼(C.medica)基因组为对照对佛手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 32579个基因,鉴别出了 58个TPS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包括亚家族a、b、e/f和g。佛手TPS基因家族成员中的16个主要在花中表达,25个主要在叶片中表达,17个主要在果实中表达。同时,鉴别出了NAC、MYB、WRKY、bHLH、AP2/ERF和bZIP等转录因子的基因家族成员,并明确了它们在佛手不同器官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WGCNA显示同萜类芳香合成有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模块Red和模块Green,进一步挖掘出了3个TPS和5个转录因子,它们可能同佛手果实的萜类芳香物质形成有关。3.结合芳香物质含量和基因表达模式,并利用体外重组蛋白和体内同源瞬时表达分析技术,鉴别出了参与佛手芳香物质双环牛儿烯合成的TPS基因CmTPS1。克隆得到了佛手的一个TPS基因家族成员CmTPS1,该基因序列长度为1668 bp,属于TPS-a亚家族。基于烟草瞬时表达体系分析结果,CmTPSl定位于细胞质。在佛手不同器官及发育过程中,CmTPS1表达水平与芳香物质双环牻牛儿烯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的CmTPSl重组蛋白能够利用法尼基焦磷酸(FPP)作为底物,在30℃条件下催化多种倍半萜形成,其中双环牻牛儿烯为主要产物。CmTPSl并不能以拢牛儿基二磷酸(GPP)为底物合成萜类芳香物质。在佛手叶片组织中开展瞬时过量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增加CmTPS1表达促进了芳香物质双环牻牛儿烯的积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杨传彬,王春雷,袁小记,王武章,于德新[7](2018)在《胰腺与其他消化器官神经内分泌肿瘤CT表现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腺与其他消化器官神经内分泌肿瘤(NEN) CT特点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6年12月之间经病理证实的消化系统NEN患者56例(胰腺26例,其他30例)共57个病灶,其中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54. 7岁。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T表现包括:病灶的发生部位、最大径、形态、平扫密度、边缘情况、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强化曲线类型,同时记录临近结构及血管有无受累、有无腹水、以及腹膜、淋巴结及其他脏器的转移等。分析胰腺与其他消化器官NEN之间上述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差异。结果在胰腺和其他器官NEN之间,患者年龄、病理G分级、平均最大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在各CT表现中,动脉及静脉期强化程度、静脉及延迟期强化均匀度、肿瘤边界、形态、腹膜转移等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 05),但肿瘤钙化、平扫密度、动脉期强化均匀度、延迟期强化程度、强化曲线类型、临近结构的浸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腹水等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胰腺和其他消化器官的NEN的生物学行为和CT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动静脉期强化程度、静脉及延迟期强化均匀度等一些指标对于两者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熊霞,张增荣,蒋小松,杜华锐,李晴云[8](2018)在《MYH10基因在大恒699肉鸡、白羽肉鸡以及藏鸡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MYH10基因在不同鸡种不同组织器官间的表达差异,试验利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YH10基因在白羽肉鸡、大恒699肉鸡、藏鸡不同组织器官(胸肌、腿肌、下丘脑、垂体)、不同生长阶段(2周龄、6周龄、10周龄)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2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白羽肉鸡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其他鸡种(P<0. 01),藏鸡公母鸡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其他鸡种(P<0. 01);在6周龄,白羽肉鸡公鸡胸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大恒699肉鸡(P<0. 05),藏鸡母鸡胸肌和腿肌中MYH1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显着高于大恒699肉鸡和白羽肉鸡;在10周龄,藏鸡公母鸡胸肌中MYH10基因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其他鸡种(P <0. 01)。说明MYH10基因参与了鸡肌肉组织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21期)

孙晓环,王燕平,宗春美,白艳凤,齐玉鑫[9](2018)在《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花荚器官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花荚器官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314份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质之间花荚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豆种质间花荚器官脱落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花荚脱落率变异系数为24. 37%,平均花荚脱落数、平均花荚脱落率分别37. 67个,34. 30%,变幅分别为11. 33~92. 57个,16. 29%~57. 94%。花荚脱落数随熟期变晚有增多趋势;花荚脱落率随熟期变晚有增大趋势。花荚脱落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最大为主茎节数(0. 442),其次为株高(0. 423)。各性状与花荚脱落率的相关程度依次为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重>粒数>空瘪荚数>单株荚数>分枝数。研究结果可为创制花荚脱落率低的高产新品种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莞晨,阮成江,丁健,刘祾悦,韩平[10](2019)在《沙棘果实不同器官脂肪酸差异的多基因协同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沙棘果肉高积累碳16脂肪酸和种子高积累碳十八不饱和脂肪酸的基因调控差异,以沙棘品系"TF-23"4个不同发育期(7月10日, 7月26日, 8月11日, 8月26日)的果肉和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干果肉和种子油脂的脂肪酸组份及不同组份的相对百分含量,运用qRT-PCR分析脂肪酸形成相关基因KAR、FATB、Δ9D、KCS1、KASⅡ、SAD、FAD2、FAD3、FAD7和FAD8的表达模式,验证多基因表达对果实不同器官脂肪酸形成积累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棘干果肉油和种子油中共检测出8种主要脂肪酸,果肉油脂中棕榈酸(35.15%)、棕榈油酸(26.21%)和异油酸(24.22%)为主要组份,种子油脂中异油酸(15.98%)、亚油酸(43.43%)和亚麻酸(26.70%)为主要组份。(2)沙棘果肉高积累棕榈酸、棕榈油酸和异油酸源于KAR、FATB、Δ9D和KCS1基因的高表达协同KASⅡ基因的低表达。(3)沙棘种子油脂高富集亚油酸、亚麻酸和异油酸源于种子发育过程中KCS1、KASⅡ、SAD、FAD2和FAD3基因的协同高表达。首次揭示出调控沙棘果肉和种子富集不同脂肪酸的关键基因是KASⅡ基因,种子中KASⅡ基因高表达为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富集提供了充足底物C18:0,果肉中KASⅡ基因低表达协同FATB和Δ9D基因高表达促进了棕榈酸和棕榈油酸的富集。这可为进一步遗传改良沙棘果肉和种子油脂肪酸组成提供科学参考,对沙棘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7期)

器官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基因与狐狸毛色形成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MITF基因在白色北极狐皮肤、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肌肉7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ITF基因在皮肤中表达量最高,其表达水平分别是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肌肉的19.5倍、3.2倍、1.8倍、5.3倍、9.7倍和31.0倍,差异达极显着水平(P<0.01)。推测MITF基因可能与白色北极狐的白色毛皮形成有密切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器官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亚楠,王永,朱江江,许晴,林亚秋.藏山羊AQP7基因克隆和不同组织器官差异表达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李寒妹,葛丛丛,王国森,王子贤,刘铮铸.MITF在白色北极狐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差异表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3].陈曦.通城猪和大白猪PRRSV感染前后外周免疫器官中差异表达LncRNA的鉴定与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4].薛敏敏.谷子不同组织器官DNA甲基化差异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9

[5].王洪凯,张楠,孙孝邦,张延军,霍力.包含中国人群解剖学差异的Web端叁维器官模型可视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解剖学报.2019

[6].徐娅莹.佛手萜类芳香物质的器官差异与合成相关基因鉴别[D].浙江大学.2019

[7].杨传彬,王春雷,袁小记,王武章,于德新.胰腺与其他消化器官神经内分泌肿瘤CT表现差异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8].熊霞,张增荣,蒋小松,杜华锐,李晴云.MYH10基因在大恒699肉鸡、白羽肉鸡以及藏鸡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9].孙晓环,王燕平,宗春美,白艳凤,齐玉鑫.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花荚器官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大豆科学.2018

[10].张莞晨,阮成江,丁健,刘祾悦,韩平.沙棘果实不同器官脂肪酸差异的多基因协同调控[J].分子植物育种.2019

标签:;  ;  ;  ;  

器官差异论文-张亚楠,王永,朱江江,许晴,林亚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