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型锚杆论文-刘超,涂兵雄,廖小平,贾金青,蔡燕燕

压力型锚杆论文-刘超,涂兵雄,廖小平,贾金青,蔡燕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力型锚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力型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临界锚固长度,临界长径比

压力型锚杆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涂兵雄,廖小平,贾金青,蔡燕燕[1](2019)在《压力型锚杆临界锚固长度的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压力型锚杆灌浆体因受压产生径向膨胀的影响,对压力型锚杆锚固段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其极限抗拔承载力与临界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并分析灌浆体弹性模量、灌浆体泊松比、岩体弹性模量、钻孔直径及筋体直径等参数对压力型锚杆临界锚固长度和临界长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极限抗拔承载力随着锚固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临界锚固长度后趋于稳定;宜取临界锚固长度理论计算值的65%作为优化的工程临界锚固长度值.(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一俊,陈昌富[2](2019)在《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压力型锚杆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用剪切带概念对锚杆锚固受力及荷载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基于理想的弹塑性剪切滑移模型模拟锚固界面受荷作用,运用荷载传递法与剪切位移法对锚杆锚固界面及界面外土体的剪切变形进行分析求解,据此推导了压力型锚杆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对刚度系数计算公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型锚杆的刚度系数会随锚固长度增加而增长,但当锚固长度过大时会产生部分无效锚固段,锚杆锚固段直径和灌浆体弹性模量均与刚度系数有正相关关系,同时土体的力学性质与锚杆刚度系数也有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张妙芝,汪班桥,李楠[3](2018)在《压力型锚杆支护边坡的动力响应与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输入汶川波、EL-Centro波和正弦波叁种地震波,监测边坡加速度和锚杆应变,探讨地震作用下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锚杆应变的响应规律。得出:加固边坡土体对输入的地震波有垂直放大作用,水平方向放大作用不明显;在地震频率和幅值共同影响下,边坡加速度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同一锚杆沿长度方向应变分布呈"前小后大"的模式;同列不同层锚杆在垂直方向应变响应差别较大,顶层、底层锚杆应变较边坡中部的锚杆应变响应明显。利用ABAQUS数值软件模拟振动台试验过程,得出锚固边坡动力响应特征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妙芝,王小鹏,李青青[4](2018)在《压力型锚杆在动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ABAQUS数值软件模拟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模型,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压力型锚杆的应变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同列不同排锚杆的应变响应差异较大,底排和顶排锚杆应变较边坡中部的锚杆应变响应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8年11期)

李楠,汪班桥,门玉明,张妙芝[5](2018)在《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压力型锚杆的受力机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压力型锚杆联合格构梁支护的锚固滑坡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规律、地震动参数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以及压力型锚杆的受力特征等。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锚固滑坡具有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坡顶响应最强;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作用时,由于其频谱特性的差异,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不同,锚固滑坡对输入地震波的低频段存在放大作用,对高频段具有滤波作用;随地震波幅值的增大,锚固滑坡的加速度响应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对于同一根锚杆而言,锚杆杆体轴力分布较均匀;对于同列不同排的锚杆而言,各排锚杆杆体的轴力值差异较大,自上而下呈"C"型分布,底排锚杆和顶排锚杆承担大部分荷载。研究结果对于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唐士鑫,阴可,刘汉龙[6](2018)在《压力型可回收式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弹性力学理论计算了锚固体因轴向压缩导致径向膨胀而产生的径向应变,并与土力学理论相结合计算出砂浆体挤压周围岩土体产生的径向应变。根据锚固体与周围岩土体边界面上的变形协调假定,推导出了压力型可回收式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的理论解,并与现有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解比现有理论结果更加贴近实际。基于理论解讨论了锚固体与岩土体弹性模量之比E1/E2、岩土体泊松比μ、锚固体外半径R对锚固段上的峰值剪应力及其应力分布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E1/E2、R越小,μ越大,峰值剪应力越大,剪应力分布范围越小。(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贾金青,高军程,涂兵雄,张磊,王海涛[7](2017)在《深基坑中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在软岩基坑中具有安全可靠、工期短、造价低的优点,已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实际中。针对压力型预应力锚杆在城市基坑项目中具有可拔除、节省土地资源的优势,结合大连胜利广场深基坑项目,研发了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深基坑离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开展了应用压力型锚杆的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技术作用于深基坑的离心模型试验,并采用FLAC程度建立了数值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对基坑的变形、水平土压力、锚杆形式对锚杆预应力设计值的影响及其对滑移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自由段长度导致压力型锚杆比拉力型锚杆要求具有更大的预应力设计值;压力型预应力锚杆离心模型与拉力型锚杆的FLAC数值模型都得到位置类似的直线型滑移带,二者进行了相互验证并说明压力型锚杆与拉力型锚杆这两种锚杆受力形式上的不同并没有对基坑的破坏机理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7年S2期)

贺阳辉,苏杭[8](2017)在《压力型锚杆锚固界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锚固系统宏观上是由岩土体、黏结材料和锚杆杆体叁种介质组成。锚杆和岩土体之间通过它们之间的接触界面完成相互作用。通过开展室内剪切蠕变试验,并且考虑锚固界面的蠕变特性对锚固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得出界面应变随时间、荷载大小和锚杆长度的变化规律,分析锚固界面的蠕变特性并讨论杆长方向分布的界面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分析的结果表明,试验件分级蠕变量与加载阶段密切相关。低应力水平阶段,荷载恒定前期锚固体的蠕变变形量较大,后期蠕变量较小,呈现衰减蠕变趋势;高应力水平阶段试件蠕变特性较大,并在破坏前期出现速率短暂急速增大过程。(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7年15期)

郝建斌,汪班桥,李楠[9](2017)在《地震作用下压力型锚杆格构梁破坏特征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强震作用下边坡锚固系统的抗震作用及破坏特征,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输入汶川波、EL-Centro波、正弦波作为地震激励,监测坡体加速度、锚杆和格构梁的应变,研究加固滑坡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差异以及不同位置锚杆和格构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坡脚剪切松弛区的形成导致坡脚首先进入塑性区,坡脚锚杆的承载能力受到影响,坡脚处的横梁出现拉弯变形;由于潜在滑面的存在,坡体上部土体易发生张拉破坏,坡顶首层锚杆受拉作用增强,中上部的格构梁和锚杆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坡顶的首层横向格构梁发生拉弯变形;与横梁相比,竖梁的弯应变较小,各层的应变差值不大,与锚杆的协调性较好;建议在拟静力法设计的基础上,在锚固滑坡坡脚密集地打入短锚杆或土钉以平衡坡脚滑面处出现的不协调往复运动;加长设计坡顶的第1层锚杆,以抑制坡顶滑面处的拉张裂缝;同时在坡体顶面垂直地打入短锚杆、微型桩或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护坡,且在格构梁设计时应多考虑横梁的拉弯变形。(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高德军,李昆,朱小冬,郑居华,丁绪蒙[10](2016)在《压力型锚杆锚固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锚固参数(锚固深度、灌浆配合比)下的压力型锚杆进行拉拔试验,从而得到压力型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在锚固体表面开槽并埋置应变测试元件,获得受力过程中锚杆的轴向、径向应变分布规律,并且通过换算获得锚固段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规律。理论分析与试验数据研究表明,压力型锚杆在受荷过程中剪力峰值具有不断向近端传递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的延性。(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6年S2期)

压力型锚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引用剪切带概念对锚杆锚固受力及荷载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基于理想的弹塑性剪切滑移模型模拟锚固界面受荷作用,运用荷载传递法与剪切位移法对锚杆锚固界面及界面外土体的剪切变形进行分析求解,据此推导了压力型锚杆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对刚度系数计算公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压力型锚杆的刚度系数会随锚固长度增加而增长,但当锚固长度过大时会产生部分无效锚固段,锚杆锚固段直径和灌浆体弹性模量均与刚度系数有正相关关系,同时土体的力学性质与锚杆刚度系数也有紧密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力型锚杆论文参考文献

[1].刘超,涂兵雄,廖小平,贾金青,蔡燕燕.压力型锚杆临界锚固长度的解析解[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一俊,陈昌富.基于荷载传递法和剪切位移法压力型锚杆刚度分析[J].公路工程.2019

[3].张妙芝,汪班桥,李楠.压力型锚杆支护边坡的动力响应与数值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

[4].张妙芝,王小鹏,李青青.压力型锚杆在动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特性[J].江西建材.2018

[5].李楠,汪班桥,门玉明,张妙芝.压力型锚杆支护滑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8

[6].唐士鑫,阴可,刘汉龙.压力型可回收式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

[7].贾金青,高军程,涂兵雄,张磊,王海涛.深基坑中压力型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7

[8].贺阳辉,苏杭.压力型锚杆锚固界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

[9].郝建斌,汪班桥,李楠.地震作用下压力型锚杆格构梁破坏特征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7

[10].高德军,李昆,朱小冬,郑居华,丁绪蒙.压力型锚杆锚固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6

标签:;  ;  ;  ;  

压力型锚杆论文-刘超,涂兵雄,廖小平,贾金青,蔡燕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