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郑州亚细亚集团是我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企业之一,1989年5月开业,一年就跨入全国50家大型商场行列。大发展:连锁店-参股公司-遍布全国的仟村百货。亚细亚现象、亚细亚冲击波:在全国商场中第一个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第一个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但是1998年5月郑亚商场就关门倒闭了。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68%。许多商场在1997、1998年被迫关门。亚细亚内部控制失效。其根本原因是控制环境失败:经营者独断专行、董事会瘫痪、人员素质低、产权不清;风险意识薄弱;控制活动缺乏;信息沟通不畅;内部监督消亡[1]。

由于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导致了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的问题不尽相同。

(一)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形式上建立了股份制的企业治理结构,但是其内部尚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权利很难相互制衡,很多企业内部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一个人,董事会成员也是由经理层担任,所以董事会很难发挥监督的作用。

(2)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外部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监督:专门的监督机构监督、政府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没有专门的监督评价机构,政府监督主要靠国资委监督,而国资委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监督力量十分有限。并且社会监督更是收效甚小。

(3)信息沟通系统不畅通。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是一个企业进行成功内部控制的关键,同时它也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立与企业内部效益的提高。一般来说,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既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内部由于层级太多,内部信息沟通渠道单一,所以其内部信息沟通系统不通畅,员工很难与领导进行沟通,领导也很难了解员工。而外部信息沟通系统更是比较缺乏,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无法及时掌握企业所处的环境,也不能有效的防范外界的风险。

(4)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许多大型的国有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所以企业没有风险意识,缺少风险管理和风险应对机制。另一个方面很多国有企业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却没有严格的执行,内部控制只是流于形式,很多重大问题都是领导说了算,没有参照内部控制的集体决策,监督人员也做不到真正的独立。

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

(1)政府过度干预的残留影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企业,经济学中称这种干预为“看得见的手”。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种干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表现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使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过多干涉企业生产经营,使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企业职工错位,投资者缺位,经营管理者受政府过多干涉,缺乏有力激励竞争与约束;企业职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缺乏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

(2)控制观念落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目前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与内部控制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企业是有章不循,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与严肃性。

(4)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近年来会计人员队伍迅速扩大,但对其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跟上,即使进行培训也是流于形式,未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5)控制环境失效。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这样对培养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以及贯彻与执行内部控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6)激励机制缺失。一方面,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负责人是行政手段任命,其是否具备企业家素质仍有待市场检验。另一方面,一些经营者对政府重奖不敢领受或领受后悉数捐赠,本身对高薪领取“底气不足”。在激励机制缺失情况下,经营者高贡献、高回报的正当要求受到抑制,很难形成工作动力,导致其转而寻求“违法利益”,“在职消费”权力膨胀。

(7)外部监督缺乏力度。我国已形成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庞大的外部监督体系,但仍未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各种监督功能交叉,标准不一,管理分散,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各行其是,不能形成监督合力;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监督严重弱化;不规范的执业环境与不正当的竞争环境,使得“经济警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国有出资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较为普遍。

1.股东大会和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使各个经理层能够互相监督、制约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公司法》也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其目的也是要使其能够互相制约与监督。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实际看,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但股东大会和监事会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这就使董事会滥用职权、损害股东和企业利益的行为成为可能。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使监督职能的专门机构。现代公司中,监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但在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监事实际上是由国有股东指定。这样,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实质上都成了国有股东的代表,等于自己监督自己,监督标准、监督效率必然受到影响,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的现象较普遍地存在。

2.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

董事会往往掌握着公司的财务权力,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在现代公司“两权分离”情况下,董事会独立是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关键,是衡量财务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的标尺。目前,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国有股权的主体缺位,致使国有产权主体虚置,这种制度缺陷很容易衍生经营者道德风险,产生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之所以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是由于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前提下,二者的目标不一致以及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经营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实施内部人控制。

3.股权高度集中导致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国有企业改组实行公司制后,公司也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但实际上国有股一般都占绝对控制地位。根据我国公司法律制度,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聘任经理人员,由于股东按其出资额比例具有的表决权,监事会、董事会的意见实际上成了大股东的意见。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公司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一股独大的情况。从迅速发展的私营上市企业来看,由于大多是家族企业,一股独大现象更加严重。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是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难以建立合理制衡的股权结构,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决议的影响力削弱,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掌握了公司的财务决策执行及监督的权力。这种缺乏外部约束的财权高度集中是公司管理理念混乱、经营方针失误和决策随意的主要原因。

4.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随着两权分离,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必然导致代理成本上升,在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财务治理中的问题。事实上,激励与约束密切相关,强调激励而弱化约束,容易导致虚假利润的产生。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催生产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成为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表现在: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人民生产总值的58.5%,缴纳税金占全国的50.2%。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自1978年起,4200多万户中小企业共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员和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为确保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有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他们创造的专利占66%,技术创新占75%,新产品占82%,新技术占75%。四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强,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并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及分工协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五是在开拓市场、推动对外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国企业出口总额的68%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2]。

但是纵观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发现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两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治理机制不够科学,没有很好的内控环境;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或者得不到有效实施。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型企业产出规模小、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钱颖.试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国证券期货(管理版),2009(6):29-30

[2]王慧.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管理科学,2009(20):48-49.

标签:;  ;  ;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