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益肾降糖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益肾降糖饮协定方,γ-谷氨酰转肽酶,细胞间黏附因子-1
益肾降糖饮论文文献综述
黎明娟[1](2018)在《益肾降糖饮协定方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γ-GGT、MCP-1、ICAM-1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益肾降糖饮协定方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自拟益肾降糖饮协定方治之,2周为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监测用药前后血清γ-GGT、MCP-1、I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3.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血糖Hb A1c、FPG、2h PG及血脂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肾功能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UAER、β2-MG、SCr等均较治疗前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则较治疗前升高,血清γ-GGT、MCP-1、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以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益肾降糖饮协定方能显着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提高肾功能,其机制在于通过下调血清γ-GGT、MCP-1、ICAM-1水平而改善肾间质炎症损伤,防止肾组织纤维化,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黄姗虹[2](2018)在《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血TSP-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价益肾降糖饮对该证型的临床价值,探讨益肾降糖饮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可能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及中医气阴两虚夹瘀型的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肾降糖饮,两组疗程均为60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反应蛋白1、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相关临床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 FPG、2hPG、TC、TG、LDL-C、ACR、24hUV、Scr均有所降低,eGFR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的血清TS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TSP-1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相关性分析:血TSP-1与FGB、2hPG、HbAlc呈正相关(P<0.05),TSP-1与ACR、24hUV、Scr呈正相关,与eGFR之间存呈负相关(P<0.05);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和67.44%,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分别是83.34%和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肾降糖饮显着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尿蛋白、肾功能均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说明配合益肾降糖饮治疗在减少患者尿蛋白排泄,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方面优于对照组。3.与健康组相比,气阴两虚型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血清TSP-1水平均见升高;FGB、2hPG、HbAlc 与 TSP-1 呈正相关,TSP-1 与 ACR、24hUV、Scr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提示TSP-1水平与DKD的进展密切相关。4.益肾降糖饮可能通过降低TSP-1的表达,起到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林莉[3](2017)在《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脏病Ⅲ期及对尿MCP-1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脏病Ⅱ期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糖尿病肾脏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益肾降糖饮,治疗周期为9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微白蛋白/尿肌酐(ACR)、尿MCP-1、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尿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试验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下降(P<0.05)、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血肌酐、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A1c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ACR水平均下降(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尿MCP-1水平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相关性分析:尿MCP-1与ACR之间呈正相关(P<0.01),尿MCP-1、ACR均与Scr、eGFR存在相关性(P<0.01)。7.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3.21%、46.4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8.试验组与对照组糖尿病肾脏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9.64%、44.6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降糖饮可降低糖尿病肾脏病Ⅲ期气阴两虚型患者尿MCP-1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蔡君华[4](2017)在《益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微炎症相关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Hs-CRP、Hcy及血浆Fib等的影响,进一步验证益肾降糖饮的临床疗效,探讨益肾降糖饮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可能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80例诊断符合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参照《2014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治疗方案予单纯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益肾降糖饮,疗程为8周。观察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Hs-CRP、Hcy及血浆Fib等指标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相关临床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降低,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TG、LDL-C、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及血浆Fib、Hcy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分别是84.2%和6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西医基础治疗配合益肾降糖饮能够显着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组;2.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TG、LDL-C及24hUV水平均降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说明配合益肾降糖饮治疗在减少患者尿蛋白排泄,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方面优于对照组;3.试验组可明显降低DKD患者血清Hs-CRP、Hcy及血浆Fib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提示益肾降糖饮配合西医治疗能够抑制肾脏部分微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陆文敏[5](2016)在《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血清HIF-1α、TNF-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试图通过观察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血清缺氧诱导因子-l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分析HIF-1α、TNF-α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探讨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60名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照本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发布的《糖尿病肾病治疗指南》中的2型糖尿病全球指南的肾脏损伤部分的DKD治疗方案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益肾降糖饮治疗,每次15m1,每日2次。疗程60天。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IF-1α、血清TNF-α、血糖、血脂、肾功能、UAER等实验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组。运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观察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1.确诊并纳入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经治疗后,两组血清HIF-1α、TNF-α、TC、LDL、UAER及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双变量分析:血清HIF-1α、TNF-α呈正相关(P<0.01),‘且均与UAER、HbA1c呈正相关(P<0.01);偏相关分析:当固定变量为TNF-α时,血清HIF-1α和UAER、HbAlc呈正相关(均P<0.01);当固定变量为HIF-1α时,血清TNF-α和UAER、HbAlc呈正相关(均P<0.01)。4.血清HIF-1α、TNF-α水平DKD组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3.3%,两者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6.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53.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益肾降糖饮联合西医基础治疗DKD优于单纯西医治疗DKD。结论:1、DKD患者出现血清HIF-1α高表达,提示慢性肾组织缺氧是导致DKD肾损伤的机制之一。2、DKD患者血清HIF-1α与TNF-α密切相关,HIF-1α滚达水平越高,TNF-α表达水平也越高:由此推测DKD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炎症-炎症介质-HIF-1α-炎症介质-炎症”的正反馈环,而HIF-1α在其中起着放大炎症的作用,因此抑制HIF-1α在DKD中的表达至关重要。3、益肾降糖饮可降低DKD患者血清HIF-1α、TNF-α的水平,考虑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组织缺氧,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4、益肾降糖饮能明显提高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6-01)
王建挺,翁晓婷,阮诗玮,叶彬华[6](2015)在《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30例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DKDⅢ期)疗效及对visfatin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予益肾降糖饮加西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visfatin、UAER、HbAlc、FBG变化,分析visfatin与UAER、HbAlc的相关性。结果①2组治疗前的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UAER呈正相关;②2组治疗后HbAlc、UAER、FBG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益肾降糖饮合西药治疗对气阴两虚型DKDⅢ患者有较好疗效;②visfatin水平的升高与DKD进展有关。(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期刊2015年05期)
翁晓婷[7](2015)在《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与血清内脏脂肪素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益肾降糖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60例,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益肾降糖饮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治疗观察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24h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指标的变化及判定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并分析血清visfatin水平与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的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较健康组高;②治疗后,同组比较,血清visfati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isfatin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40>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低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方面疗效相近;③治疗后,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均降低(P<0.05),且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较健康组高,且与UAER呈正相关(r=0.974,P=0.000)。结论:①与健康组相比,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均见升高;②益肾降糖饮显着改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③益肾降糖饮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血清visfatin无明显疗效;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正相关,提示visfatin水平与DKD进展可能密切相关;④益肾降糖饮组可显着降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提示益肾降糖饮能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水平及尿白蛋白,对控制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发展进程具有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6-01)
林衍森[8](2014)在《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2型糖尿病肾病及对L-FABP、MDA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L-FABP及血MDA水平变化,从而进一步评价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的临床价值,并基于氧化应激水平试探讨其治疗DN、干预血管氧化应激状态、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药理作用机制,为益肾降糖饮有效临床实践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1、将60例入选的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按简单随机分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对照组按《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DN治疗方案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成药益肾降糖饮(15m1每日2次),疗程60天;3、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尿L-FABP、血MDA、肾功能、ACR、UAER等实验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血MDA、尿L-FABP均高于健康组(P<0.01);2、两组治疗后HbAlc、FPG、2hPPG、TG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GFR明显上升(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后ACR、UAER、TC、LDL、血MDA、尿L-FABP明显降低,治疗组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双变量相关分析:血MDA、尿L-FABP之间呈正相关(P<0.01),均与尿ACR、UAER呈正相关(P<0.01);偏相关分析,在控制血MDA的情况下,尿L-FABP与尿ACR、UAER呈正相关(均P<0.01);在控制尿L-FABP的情况下,血MDA与尿ACR、UAER呈正相关(均P<0.01);6、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3.3%,两者之间有统计意义(P<0.01);7、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60%,两者之间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1、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尿L-FABP、血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可以作为DN患者早期诊断的检验指标;2、尿L-FABP可能直接影响DN病情进展过程,其可能可以作为评价DN病情的独立预测因子:3、配合益肾降糖饮治疗在改善患者尿蛋白、血脂水平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4、配合益肾降糖饮治疗在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患者临床证候、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CKD2期2型DN的有效方剂,值得推广;5、益肾降糖饮可降低DN患者尿L-FABP、血MDA水平,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可能通过缓解血管高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于延缓DN发生发展存在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6-01)
叶彬华,钟索娅,张政,阮诗玮[9](2014)在《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疗效及舌象观察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舌象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例入选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益肾降糖饮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60天,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后舌象的改变。结果益肾降糖饮组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脂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舌象血瘀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通过本研究可见益肾降糖饮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有效方剂,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能够有效地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缓解肾功能进展。②舌象的改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的一个观察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4年05期)
王宝萍[10](2013)在《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及对IL-18、ICAM-1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和尿液白介素-18(Interleukin,IL-18)、细胞粘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变化,从而评价益肾降糖饮对该证型DN的临床价值,并试图基于炎症水平探讨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60例入选的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Ⅳ期2型DN患者,按简单随机分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2、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益肾降糖饮(15ml每日2次),疗程2个月;3、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IL-18、血ICAM-1、尿IL-18、尿ICAM-1、肾功能、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等实验指标和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血IL-18、尿IL-18、血ICAM-1、尿ICAM-1均高于健康组(P<0.01);2、治疗组治疗后血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1);3、两组治疗后对HbA1c、Scr、FPG、2hPG、TG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UAER, TC、LDL、血IL-18、尿IL-18、血ICAM-1、尿ICAM-1明显降低,但治疗组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双变量相关分析:血IL-18、尿IL-18、血ICAM-1、尿ICAM-1之间两两均呈正相关(P<0.01),均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24h尿蛋白、UAER呈正相关(P<0.01);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尿IL-18、血ICAM-1、尿ICAM-1的情况下,血IL-18与24h尿蛋白、UAER、FPG、2hPG均呈正相关(均P<0.01);在控制血ICAM-1尿ICAM-1的情况下,血IL-18与尿IL-18呈正相关(P<0.01);在控制血IL-18、尿IL-18情况下,血ICAM-1与尿ICAM-1呈正相关(P<0.01);在控制尿IL-18、尿ICAM-1情况下,血IL-18与血ICAM-1呈正相关(P<0.01);6、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两者之间有统计意义(P<0.01);7、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56.67%,两者之间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1、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Ⅳ期2型DN患者血IL-18、尿IL-18、血ICAM-1、尿ICAM-1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并均与24h尿蛋白、UAER呈正相关,提示其可作为DN患者评定病情的检验指标;2、血清IL-18直接影响DN病情进展过程,且在炎症因子回路中血清IL-18与血清ICAM-1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3、配合益肾降糖饮在改善ALB和降低24h尿蛋白、UAER、TC、LDL优于单纯西医治疗;4、配合益肾降糖饮可明显提高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Ⅳ期2型DN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临床总疗效,并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是治疗该证型Ⅳ期2型DN的有效方剂,值得推广;5、益肾降糖饮可明显降低DN患者血IL-18、尿IL-18、血ICAM-1、尿ICAM-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可能通过减轻肾脏炎症程度,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降低尿蛋白、UAER,可能延缓DN病程进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6-01)
益肾降糖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价益肾降糖饮对该证型的临床价值,探讨益肾降糖饮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可能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及中医气阴两虚夹瘀型的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肾降糖饮,两组疗程均为60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反应蛋白1、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相关临床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 FPG、2hPG、TC、TG、LDL-C、ACR、24hUV、Scr均有所降低,eGFR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的血清TS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TSP-1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相关性分析:血TSP-1与FGB、2hPG、HbAlc呈正相关(P<0.05),TSP-1与ACR、24hUV、Scr呈正相关,与eGFR之间存呈负相关(P<0.05);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和67.44%,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分别是83.34%和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肾降糖饮显着改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尿蛋白、肾功能均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说明配合益肾降糖饮治疗在减少患者尿蛋白排泄,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方面优于对照组。3.与健康组相比,气阴两虚型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血清TSP-1水平均见升高;FGB、2hPG、HbAlc 与 TSP-1 呈正相关,TSP-1 与 ACR、24hUV、Scr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提示TSP-1水平与DKD的进展密切相关。4.益肾降糖饮可能通过降低TSP-1的表达,起到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益肾降糖饮论文参考文献
[1].黎明娟.益肾降糖饮协定方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γ-GGT、MCP-1、ICAM-1水平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8
[2].黄姗虹.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血TSP-1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3].林莉.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脏病Ⅲ期及对尿MCP-1影响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
[4].蔡君华.益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微炎症相关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
[5].陆文敏.益肾降糖饮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血清HIF-1α、TNF-α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6].王建挺,翁晓婷,阮诗玮,叶彬华.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30例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5
[7].翁晓婷.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8].林衍森.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2型糖尿病肾病及对L-FABP、MDA影响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
[9].叶彬华,钟索娅,张政,阮诗玮.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疗效及舌象观察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
[10].王宝萍.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及对IL-18、ICAM-1影响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