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反应分析论文-董志龙

能量反应分析论文-董志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能量反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煤浆气化,简化模型,物料平衡,能量平衡

能量反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志龙[1](2019)在《GE水煤浆气化反应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简化计算分析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煤气化反应特性,以工艺包数据为基准,结合华鹤煤化公司4年多实际运行数据和经验,通过有关假设,建立了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的简化模型。利用简化计算模型对GE水煤浆气化反应系统进行了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的计算,并从该系统反应过程和水煤气组分两方面,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该模型,可以推算出不同运行条件下GE水煤浆气化反应后粗煤气组成及各组分含量,可供相关工程项目设计、气化装置性能测试等参考。(本文来源于《煤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旷湘平,贺秋云,易垚灯,杨焱[2](2019)在《突出变化观念 落实核心素养——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化观念"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以"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章的教学为例,对中学"变化观念"素养内涵、教学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变化观念"素养体系的框架、培育途径及其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化学教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良坤,谭平,陈洋洋,闫维明,周福霖[3](2019)在《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受基底简谐激励的强调制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基底简谐激励下带光滑立方刚度非线性能量阱的强调制反应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利用复变量平均法推导了慢变系统方程.慢不变流形的相轨迹分析表明,激励幅值满足折奇点条件才可能出现强调制反应,但也可能吸引至某一慢不变流形的稳定分支.算例分析证实:当慢变系统响应超越慢不变流形上极值点幅值,又不吸引至慢不变流形某一分支,并且形成连续跳跃环路而不陷入局部循环时,强调制反应才出现.所推得的慢变系统微分方程计算数值与实际模拟值基本吻合,而慢变系统的数值曲线相对简单,易于分辨且计算方便.(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昱杰[4](2018)在《水电站厂房在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分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但强震频发,在该地区开展水电建设需要面临严峻的水工结构抗震问题。与一般水工建筑物相比,水电站厂房由于其上、下部结构刚度、质量相差较大,在地震作用下“鞭梢效应”显着,其顶部响应较大,容易引起上部结构破坏。开展水电站厂房地震效应特性研究,总结水电站厂房地震响应规律,评价厂房结构抗震性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选取某实际工程水电站厂房,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开展了在地震作用总输入能计算公式、近、远场地震动对厂房能量影响规律及粘滞阻尼器对厂房抗震性能提高效果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弹性反应谱理论推导出一种总输入能计算公式,该公式建立了地震总输入能与结构自振频率、振型参与系数、反应谱特征参数等的直接关系,无需反应谱分析和复杂后处理,可直接获得水电站厂房结构的总输入能,分析多种因素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2)研究了近场脉冲型地震动、近场非脉冲型地震动与一般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厂房结构自身弹塑性性能、结构地震破坏的塑性累积效应和地震动脉冲效应、幅值和频谱等特性对厂房结构地震破坏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场长持时的速度脉冲地震作用造成水电站厂房结构响应及能量更大,厂房各种能量交替更加频繁,结构损伤急速增大,结构上下游墙与发电机层楼板连接处出现明显的损伤破坏。水电站厂房能量变化及分布规律同样可以与位移响应或地震惯性力等来作为结构抗震设计和地震破坏评估的新型指标,可以很好地反应厂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与抗震性能。(3)分析了水电站厂房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耗能特性与损伤部位,开展了粘滞阻尼器耗能减震的作用及对厂房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厂房上部结构刚度相对较弱的特点,通过在上下游墙处为厂房设置合理的阻尼耗能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厂房的地震损伤和峰值响应,增强厂房的抗震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杨春丽,刘艳,李祥春[5](2018)在《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基元反应特征及能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化学反应是由一系列基元的自由基组成的复杂链式反应。基于甲烷燃烧详细机理,研究爆炸过程中主要物质和自由基的生成速率,获得影响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的关键基元反应;同时对爆炸过程中基元反应放热量进行分析,研究基元反应放热特性,分析影响爆炸能量释放的主要基元反应。(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05期)

王松森[6](2017)在《中长跑锻炼中身体反应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以中长跑能量代谢特征作为分析基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目的:中长跑项目已成为大学生体质测试必测项目之一,也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锻炼项目之一。而中长跑的锻炼效果主要体现在其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提高上。为此,以中长跑能量代谢特征为分析基点对中长跑锻炼中身体反应的运动生理学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中长跑的科学锻炼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依据。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等方法(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9-22)

段亚茹,李永梅[7](2017)在《钢框架结构基于能量的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钢框架结构的能量组成和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的分布规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针对一个五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基于能量的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震输入结构的总能量受地震波特性影响显着,但各部分耗散能量占总输入能量的比值具有稳定性;结构滞回耗能呈中间部分楼层耗能大、两头小的规律,考虑滞回耗能的分布比结构的位移反应更能体现结构的地震反应,为该类结构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1)

王刘芳[8](2017)在《巧用“化学反应能量图”培养学生过程分析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化学反应能量转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基于此,巧用能量转化图是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中的重要方法。能量转化图是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图示的方式进行表达、呈现,能将抽象的能量变化过程具体化、直观化。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并正确构建能量转化图,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化学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7年12期)

邱锋[9](2017)在《偏心隔震结构基于小波分解的地震反应及输入能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结构扭转震害严重和建筑复杂不规则发展的两大背景下,研究偏心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有许多学者对偏心隔震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大部分集中在上部结构偏心距与隔震层偏心距、刚度等对扭转效应的影响。本文以“L”型偏心结构和对应的基础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双周期法选取了汶川地震波数据库中的的沙坪NS、EW地震波和卓尼NS、EW地震波,采用B-样条小波将其分解为8个相邻且互不重迭的小波分量。以双向地震原波和双向小波分量为地震激励,分析了两种结构在罕遇、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平动反应和扭转反应,对比研究了近、远震地震波频率成分的变化对结构的反应、隔震效果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偏心隔震结构地震动输入能量在各频段和各阶振型上的分布表现,得到了以下结论:1、无论是未隔震结构还是偏心隔震结构,地震波的高频小波分量12.5-100Hz对结构的平动反应、扭转反应贡献均很小可忽略不计,低频小波分量对结构起控制作用。地震波高频分量对等效静力的贡献大于对位移的贡献。包含结构基本振型频率所在的频段对结构的反应贡献最大,并且接近原波作用下的反应峰值;基础隔震体系充当着低频滤波器的作用,地震的高频作用几乎被滤掉,低频成分地震作用较隔震之前更明显。2、偏心隔震结构在两个平动方向的隔震效果基本相同,并且扭转效应的隔震效果优于平动效应,等效静力的隔震效果优于位移;远震卓尼波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更能激起隔震结构的低阶模态,故远震长周期地震波对隔震结构更不利;近、远震频率成分的变化对结构扭转反应的影响大于对平动反应的影响。远震相对于近震对平动反应的隔振是不利的,但是对扭转反应的隔震却是有利的。3、无论是何种结构,地震波的0-6.25Hz频段输入能量占总能量的96%以上,且隔震结构输入能量在此频段的分布比未隔震结构更加均匀;同时包含结构基本振型频率的频段对总能量的贡献最大。无论是沙坪波或是卓尼波多遇双向地震作用下,未隔震结构前两个振型组(即前六阶振型)能量占据总能量的96%以上,偏心隔震结构第一个振型组(即前叁阶振型)能量占据总能量98.5%以上,可近似认为隔震结构的地震输入能量全部由隔震层的振动吸收,且隔震后高阶振型对总输入能量的贡献更小。4、X单向地震作用下,未隔震结构的高阶振型对X向基底剪力、能量、X向顶层侧移的贡献系数依次减小;偏心隔震结构的上述叁个反应量的高阶振型贡献系数都很小,即隔震之后高阶振型的作用更小。当使总的振型反应保持在误差5%以内时,对X向基底剪力、能量、X向顶层侧移的振型需求数目依次减小;偏心隔震结构则全部只需要第一组振型即可满足同等误差要求。5、在结构类型不变时,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的输入能量,在以X向平动为主、Y向平动为主、扭转为主的振型方向上的能量分布基本一致;单向地震作用下的输入能量主要由结构在该激励方向上的振动构成。未隔震结构在单向地震作用下能量的水平方向“耦合”很小,但是引起以扭转为主的振型能量较大;隔震之后结构Y单向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扭转振型能量比例更小,而在X单向地震作用下能量水平方向的“耦合”以及引起的扭转振型能量均较大,并且两种结构在X向的能量水平“耦合”程度均大于Y向的。(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罗功举[10](2016)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热点题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反应过程中既包括"质"的变化,又包括"能"的变化,而"能"的变化主要以反应热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化学反应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知识。下面将其常考题型分析如下,供参考。题型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方法】⑴书写要领:1必须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标明反应热ΔH的符号、数值和单位(ΔH与最后一种生成物之间留一空格);2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本文来源于《广东教育(高中版)》期刊2016年02期)

能量反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变化观念"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以"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章的教学为例,对中学"变化观念"素养内涵、教学价值进行分析,提出"变化观念"素养体系的框架、培育途径及其教学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量反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董志龙.GE水煤浆气化反应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简化计算分析与探讨[J].煤化工.2019

[2].旷湘平,贺秋云,易垚灯,杨焱.突出变化观念落实核心素养——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分析[J].化学教学.2019

[3].刘良坤,谭平,陈洋洋,闫维明,周福霖.非线性能量阱减振系统受基底简谐激励的强调制反应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

[4].刘昱杰.水电站厂房在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分析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5].杨春丽,刘艳,李祥春.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基元反应特征及能量分析[J].煤矿安全.2018

[6].王松森.中长跑锻炼中身体反应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以中长跑能量代谢特征作为分析基点[C].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7].段亚茹,李永梅.钢框架结构基于能量的地震反应分析[C].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8].王刘芳.巧用“化学反应能量图”培养学生过程分析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

[9].邱锋.偏心隔震结构基于小波分解的地震反应及输入能量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10].罗功举.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热点题型分析[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6

标签:;  ;  ;  ;  

能量反应分析论文-董志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