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利勇1唐丽敏2刘磊2洪敬党2刘丽2(1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医院检验科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医院内科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R7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97-01【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二者在肿瘤转移与未转移患者中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组FIB和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良性肿瘤组FIB较对照组升高。除肝转移者FIB水平降低而D.二聚体升高外,其他肿瘤转移者FIB和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结论:血浆FIB和D.二聚体水平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的指标。
【关键词】恶性肿瘤;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肿瘤转移;肝转移
恶性肿瘤转移是造成大部分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凝血和纤溶系统在肿瘤的侵袭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表现较为明显。考虑到恶性肿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及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本文对以上两种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凝血功能情况与肿瘤转移情况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恶性肿瘤者245人(骨转移23例、脑转移23例、骨髓转移14例、肝转移36例、肺转移28例),男125例,女120例,平均年龄(50.6±13.2)岁。另选良性肿瘤组230例,男113例,女117例,平均年龄(51.0±11.5)岁。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共240例,男118例,女122例,平均年龄(51.6±12.4)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应激状态,近2周内无服药史。各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2.检测方法取受检者静脉血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混匀,3000r离心10min取上层血浆。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检测研究对象血浆FIB和D.二聚体含量。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1.1各组FIB、D.二聚体检测水平分析恶性肿瘤患者FIB和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良性肿瘤患者仅FI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肿瘤患者与健康者FIB、D.二聚体检测水平比较(x±s)
注:表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肿瘤未转移组比较,P<0.05。1.3转移和未转移肿瘤患者之间D-二聚体水平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转移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恶性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凝血系统相互作,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细胞的活性;第二类是直接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
恶性肿瘤尤其是转移患者出现高纤维蛋白血症的机制可能为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后与内皮细胞、血小板相互作用,促使血小板释放α颗粒中的FIB;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维蛋白溶解酶,抑制纤维蛋白原的降解,导致FIB增高。本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及转移患者FIB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及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和肿瘤转移组(除肝转移)血浆FIB含量明显升高,推测肿瘤的生长促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水解、FⅩⅢa活化形成的交联纤维蛋白,再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有证据表明升高的FIB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肿瘤转移,在肿瘤血管生成、转移及侵袭过程中均有纤维蛋白的形成,肿瘤细胞离开原发灶进入淋巴系统或血液系统,到达转移部位建立新的血供。多数肿瘤细胞的表面能表达纤溶系统所需的全部蛋白,而纤溶启动蛋白水解过程破坏血管壁的基膜结缔组织,使肿瘤细胞容易脱落,为肿瘤转移创造了基本条件。本研究中恶性肿瘤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表明D.二聚体可作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依据之一。
另外,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转移者D.二聚体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说明D.二聚体含量与肿瘤转移有一定关系,肿瘤有活动者处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状态。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早发现血栓,及时给予抗凝药物的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总之,血浆D.二聚体及FIB含量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且检测简便、快速、敏感性高、损伤小、费用低,可作为某些常见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的一项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1]陈惠鸿,戚均超,周海英,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肺癌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1):19.20.[2]侯小明,元淑巧,赵达.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临床意义[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147.148.[3]王勇.恶性肿瘤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0,31(2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