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粤对峙论文-彭展

宁粤对峙论文-彭展

导读:本文包含了宁粤对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宁粤关系,对峙,广东省参议会,选举

宁粤对峙论文文献综述

彭展[1](2017)在《宁粤对峙与广东省参议会选举》一文中研究指出闽变后南京政府积极推进统一,改革省制。陈济棠为应时局,利用《宪草初稿》赋予省参议会之重要职权,筹备成立广东省参议会。参议会由于选举动机不纯,过程缺乏民主,带来西南内部政治资源的争夺,导致西南整体力量弱化。参议会亦随其职权的改变而变化,沦为当局"御用工具"。以此为界,西南内部渐行疏远,各谋出路,表面上得以暂时因应,实际在此后宁粤之争中处于被动的守势。(本文来源于《暨南史学》期刊2017年01期)

曹明臣[2](2013)在《媒体视野中的宁粤对峙与和解——以1931年《大公报》报道与评论为中心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大公报》对宁粤对峙与和解作了大量的报道与评论,其反对军事冲突、坚持和平解决政争的立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媒体的基本倾向,而这种倾向对宁粤双方均产生了影响。期间,宁粤双方均极为重视处理同媒体的关系,利用媒体为自身服务。(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刘楠楠[3](2010)在《1931年宁粤对峙期间的广州市商会》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5月27日,广州方面反蒋势力联合,宣布成立国民政府,宁粤对峙开始。本文以这一时期的广州市商会为对象,考察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态度及其活动,分析在这一特殊时期,广州市商会的地位与作用。处于夹缝中的广州市商会在政治上,态度随势变化,难有作为,基本沦为政府的附庸。但在经济上尚未丧失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减免税收上,发挥了领导和组织作用,极力维护商民利益。在抗日爱国、社会慈善、发展自身组织等方面,也充分施展了社会职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10年02期)

刘大禹[4](2009)在《个人权力之争还是政治态度之争——也谈宁粤对峙、和解与制度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的宁粤对峙是国民政府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后,在停止冲突共赴国难的政治背景下,宁方在粤方的强大压力下被迫让步,蒋介石下野。国民党通过中央政制改革案,强化党权,采用责任内阁制,双方初步和解。宁粤对峙既是个人权力之争,也体现了双方的政治态度。宁粤和解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难题,党内冲突继续存在。1935年底汪精卫遇刺后,蒋兼任行政院院长,实现了个人集权,但未走向独裁政治。通过和解方式建立的政制始终存在着反集权的力量,如民主宪政的政治诉求,它在一定的舆论空间与制度空间内,一直有其生根发芽的土壤与成长的机会。(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09年04期)

肖如平[5](2009)在《宁粤对峙与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蒋介石扣押胡汉民,引发反蒋派南下广州另立政府,形成宁粤对峙局面。蒋介石为了化解反蒋派的攻击,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谋求宁粤合作,终因粤方坚持反蒋立场,使蒋氏的各种措施无补于事,不得不第二次下野。(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09年02期)

金以林[6](2008)在《汪精卫与国民党的派系纠葛——以宁粤对峙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宁粤对峙期间,其派系之争纷繁诡谲。先是蒋介石与胡汉民合作的南京政府在与汪精卫领导的扩大会议斗争中获胜,但很快就因蒋介石扣禁胡汉民事件,引发汪精卫与党内各派联合反蒋的非常会议,再到蒋汪合作排斥胡汉民,展现了国民党内各政治派系之间的斗争和权力转移,也充分显示出汪精卫的政治品格。在此期间,汪精卫与蒋、胡等人的关系数次发生戏剧性转变。从汪精卫的这些转变中不难发现,导致国民党派系之争的真正原因并非党内领袖间不同的政治态度。无论是汪精卫,还是蒋介石、胡汉民等国民党派系,彼此之间的政争焦点,更多的是集中于党的权力之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刘楠楠[7](2008)在《“宁粤对峙”时期的广州市商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宁粤对峙”时期,广州地方政权与中央对抗。二次广州国民政府和两广事变分别宣告了“宁粤对峙”的开始和结束。本文以这两次事件中的广州市商会为对象,考察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态度及其活动。分析在这一特殊时期,广州市商会的地位与作用。处于夹缝中的广州市商会在政治上,态度随势变化,难有作为,基本沦为政府的附庸。但在经济上尚未丧失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减免税收上,发挥了领导和组织作用,极力维护商民利益。在抗日爱国、社会慈善、发展自身组织等方面,也充分施展了社会职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8-05-01)

金以林[8](2007)在《汪精卫与国民党的派系纠葛——以宁粤对峙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党派系纠葛的公开化,始于孙中山去世后的领导权之争。随着国民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和"以党治国"体制的确立,无论谁夺取党内最高权力,都意味着获得国家政治权力。而国民党的派系政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欲同蒋介石竞争、追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期刊2007-06-30)

金以林[9](2007)在《陈铭枢与蒋介石关系初探——以宁粤对峙初期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27年宁汉分裂到1931年宁粤对峙的数年间,国民党内爆发了数次反蒋战争,陈铭枢都以自身实力鼎力拥护蒋介石,成为非蒋嫡系的地方实力派中独一无二的挺蒋劲旅。特别是在宁粤对峙期间,国民党内粤籍领袖几乎全部投入反蒋阵营,唯有陈铭枢率领的这支以粤人为主的第十九路军,公开支持蒋介石,助蒋稳定权力,立下汗马功劳。以往对陈铭枢的研究多集中在福建事变的反蒋活动,而缺少对此前陈氏政治活动的探讨,即使在他个人回忆录中对此也语焉不详。本文主要依靠档案文献,力图重现此段历史真实。(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07年01期)

金以林[10](2006)在《陈铭枢与蒋介石关系初探——以宁粤对峙初期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27年宁汉分裂到1931年宁粤对峙的数年间,国民党内爆发了数次反蒋战争,陈铭枢都以自身实力鼎力拥护蒋介石,成为非蒋嫡系的地方实力派中独一无二的拥蒋劲旅。特别是在宁粤对峙期间,国民党内粤籍领袖几乎全部投入反蒋阵营,唯有陈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期刊2006-10-01)

宁粤对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31年,《大公报》对宁粤对峙与和解作了大量的报道与评论,其反对军事冲突、坚持和平解决政争的立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媒体的基本倾向,而这种倾向对宁粤双方均产生了影响。期间,宁粤双方均极为重视处理同媒体的关系,利用媒体为自身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宁粤对峙论文参考文献

[1].彭展.宁粤对峙与广东省参议会选举[J].暨南史学.2017

[2].曹明臣.媒体视野中的宁粤对峙与和解——以1931年《大公报》报道与评论为中心的讨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刘楠楠.1931年宁粤对峙期间的广州市商会[J].民国档案.2010

[4].刘大禹.个人权力之争还是政治态度之争——也谈宁粤对峙、和解与制度变迁[J].民国档案.2009

[5].肖如平.宁粤对峙与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J].民国档案.2009

[6].金以林.汪精卫与国民党的派系纠葛——以宁粤对峙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08

[7].刘楠楠.“宁粤对峙”时期的广州市商会[D].暨南大学.2008

[8].金以林.汪精卫与国民党的派系纠葛——以宁粤对峙为中心的考察[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2007

[9].金以林.陈铭枢与蒋介石关系初探——以宁粤对峙初期为中心的考察[J].民国档案.2007

[10].金以林.陈铭枢与蒋介石关系初探——以宁粤对峙初期为中心的考察[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2006

标签:;  ;  ;  ;  

宁粤对峙论文-彭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