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钙钛矿型氧化物论文-李晓欣,邢茹,赵建军,刘娇,王婷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论文-李晓欣,邢茹,赵建军,刘娇,王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钙钛矿型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钙钛矿,类Griffiths相,磁制冷效率,二级相变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欣,邢茹,赵建军,刘娇,王婷[1](2019)在《双钙钛矿氧化物Gd_(1.7)Ce_(0.3)NiMnO_6的磁热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双钙钛矿氧化物Gd_(1.7)Ce_(0.3)NiMnO_6多晶样品。该样品呈现良好的单相性,空间点群为单斜晶系P2_1/n;样品在T>T_G为纯顺磁态,T_C<T<T_G为顺磁-铁磁共存态,在此温区样品出现类Griffiths相;外场为7T时,Gd_(1.7)Ce_(0.3)NiMnO_6在居里温度附近出现ΔS_M最大值,为-2.376J/(kg·K);其RCP为213.88J/kg,具备作为高温区磁制冷材料的潜能;Arrott曲线、重标定曲线以及Loop曲线皆证明该样品的铁磁-顺磁转变为二级相变。(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张智敏,张成相,安康,刘强,张斯然[2](2019)在《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前驱体构筑La-Ce氧化物修饰的Pt-Co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CO氧化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_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1-y)Ce_yCo_(0.87)Pt_(0.13)O_3/SiO_2作为前驱体,将La、Ce、Co和Pt多种金属离子均匀混合并限域于PTO晶粒中,还原后得到Pt-Co/La-Ce-O/SiO_2催化剂;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TEM等手段对Pt-Co/La-Ce-O/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结果发现,La-Ce-O-Pt-Co构成了纳米团簇,担载于SiO_2表面,形成了Pt-Co纳米双金属颗粒; Co修饰Pt提高了其催化活性,而添加Ce进一步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当Ce含量(y)为0.2时,催化剂La_(0.8)Ce_(0.2)Co_(0.87)Pt_(0.13)O_3/SiO_2的活性最佳,在120℃下即可实现CO完全转化,且在含体积分数15%H_2O及12.5%CO_2的气氛中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得的Pt-Co/La-Ce-O/S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晓欣,刘娇,王婷,田野,邢茹[3](2019)在《铈掺杂双钙钛矿氧化物Gd_2NiMnO_6的电运输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双钙钛矿氧化物Gd_((2-x))CexNiMnO_6(x=0,0.1,0.2,0.3)多晶样品。通过样品的XRD谱及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数据(ρ-T曲线)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和电运输性质。结果表明:该组样品均呈现良好的单相性,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该组样品均属于半导体材料,磁场的存在不利于电传导;随着铈元素的掺杂,导电性越来越好;在所测温度区间内,铈的较高浓度掺杂改变了其导电方式,导电机制由变程跳跃方式转变为热激活方式。(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08期)

邓爽,王宏伟[4](2019)在《PrBaCo_2O_(5+δ)双钙钛矿氧化物在锂-空气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PrBaCo_2O_(5+δ)(PBCO)双钙钛矿氧化物,并考察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SEM表明合成的PBCO蓬松多孔。在200,500和1 000mA/g电流密度下,2032扣式锂-空气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2 160,2 140和1 680mAh/g,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倍率性能;经40圈充放电循环后,没有容量衰减,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电池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庄树新,何佳怡,张伟鹏,周南,路密[5](2019)在《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氧/空气双功能电极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近期钙钛矿型氧化物在氧/空气电极中作为氧还原和氧析出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制备方法对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能影响很大。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双能电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空气电池中,归纳了其制备方法与电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氧/空气电极应用中,重点讨论了影响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结构稳定性、相组成和电催化活性的因素,指出了其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6期)

李晓盼[6](2019)在《钙钛矿型氧化物LaMnO_3及其掺杂系列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钙钛矿材料在21世纪以来研究热度有所升高,钙钛矿材料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应用深入而且广泛,根据它独特的磁性能和电学性质制备了磁头、磁开关、各种传感器等产品,人们现在更加关注钙钛矿材料相应的磁阻、电输运性质以及其它的各种电磁学性质。本文采用了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aMnO_3、LaMn(O,N)_3、La_(1-x)Sr_xMnO_3、La_(1-x)Sr_xMn(O,N)_3系列样品。各个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得各项晶体数据,并使用Fullprof软件进行了数据精修。通过精修后的数据可以看到,所制得的样品都属于叁方晶系,空间群都是R-3c。通过分析晶胞参数、磁性能和电性能得到如下结论:晶胞参数分析结论:LaMnO_3样品掺入N以后晶胞参数减小,晶胞体积V增大,Mn-O键平均键长和La-O键平均键长有减小趋势,Mn-O-Mn键角有增大趋势。对于La_(1-x)Sr_x MnO_3系列样品,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胞参数、晶胞体积和Mn-O-Mn键角呈现减小的趋势,主要是因为Sr的掺入使得MnO八面体收缩。La_(1-x)Sr_xMn(O,N)_3系列样品,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也减小。磁性能分析结论:LaMnO_3和LaMn(O,N)_3样品为顺磁性物质,LaMnO_3样品的磁性比LaMn(O,N)_3样品的磁性大,LaMnO_3样品有部分Mn~(2+),单电子数较多,使得LaMnO_3磁性较大。La_(1-x)Sr_x MnO_3和La_(1-x)Sr_xMn(O,N)_3系列样品均为铁磁性物质,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居里温度向高温区移动,饱和磁化强度呈现增加的趋势,当掺杂量超过最佳掺杂比0.33时,磁性减弱。La_(1-x)Sr_xMnO_3和La_(1-x)Sr_xMn(O,N)_3系列样品,在室温的颗粒间的磁阻效应比较明显,磁相变属于二级相变,可能符合平均场理论。电性能分析结论:LaMnO_3和LaMn(O,N)_3样品均属于半导体,La_(1-x)Sr_xMnO_3和La_(1-x)Sr_xMn(O,N)_3系列样品随着温度的升高存在金属导体与半导体的转换,且半导体部分的电输运机制均符合小极化子绝热跃迁模型。La_(0.6)Sr_(0.4)MnO_3和La_(0.7)Sr_(0.3)Mn(O,N)_3样品在290~330 K区间可以看出电子与电子散射对电阻起了主要贡献。测了各个样品的ρ-H图,负磁场部分和正磁场分布有些不对称,室温下零场附近磁阻变化率比较大,颗粒间的磁阻效应明显。还测了La_(1-x)Sr_xMnO_3、La_(1-x)Sr_xMn(O,N)_3系列样品零场和无场时塞贝克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果塞贝克系数为正值则表现为空穴导电,如果塞贝克系数为负值,则是电子导电。通过对处于半导体阶段温度区间的塞贝克系数进行拟合得到了E_s值,它与电阻率温度曲线拟合的得到的E_a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个样品半导体时的带隙宽度。(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谷敏[7](2019)在《钙钛矿型功能氧化物界面的电子显微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两种特定的材料形成界面时,在界面处由于电荷、自旋和轨道等价格自由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展现许多奇异的现象,如半导体-金属转变、巨磁阻效应、量子霍尔效应和界面二维超导等,这些界面效应在未来低维器件上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不局限于需要两种不同物质形成的异质界面,类似的,同质界面如铁电畴壁等也被认为会出现块体内部所不具备的迷人的性能。但一般来说,每一个奇特现象背后的机理总是受多种影响因素的耦合作用,这就意味着,想要探究清楚其背后的形成原因以便人为调控,我们需要对每一种特殊的体系进行全面且细致的研究分析。在纳米科学时代,许多令人兴奋的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性能将取决于它们的微观组成,这种细节甚至到达单个原子的水平。因此,通过将原子分辨的Z衬度扫描透射显微成像技术(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与相应的电子能量损失谱(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EELS)技术相结合,我们可以在原子尺度上完整的展示材料的原子结构和局域电子结构,并将其与宏观性质相联系,全面探索新型材料、纳米器件和各种界面的信息。因此,在原子尺度上表征物质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不管是从经济和技术角度还是从探索其科学机理的角度来说都十分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我们将使用球差校正电镜及其相关谱学收集系统组成的综合实验平台来深入探索钙钛矿功能氧化物薄膜相关界面上的有趣现象。具体的实验探索可以以材料体系的不同分为叁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使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外延生长了可以达到原子层精细控制LaTi03/LaFe03异质结构,并依托于原子分辨的STEM-EELS分析技术直观的展示了其异质界面附近Ti和Fe在每个原子层上的价态变化。基于这种原子分辨的价态分布,我们清晰的展现出界面附近从Ti到Fe发生的电荷转移现象,并确定了电荷转移的深度为2个原子层。在第二部分中,通过原子分辨的EELS映射图,我们直接展示了LaMnO3外延薄膜体系中的突显磁性的来源,即由薄膜中出现的多价态Mn所引起。另外,我们也通过不同原子层和不同样品之间EELS数据的对比说明了致使Mn出现变价的原因,除了界面处出现的电子重建会引发Mn变价外,作用于整个薄膜样品的氧过量机理被证明会导致更高Mn4+含量。同时,该体系独特的与厚度相关的突显铁磁性也被初步证明是受死层效应的影响导致的,而这种死层效应很可能与界面附近由于电子重建现象出现的Mn2+积累有关。在最后一部分中,利用定量TEM及相关分析技术,我们发现了在n型自支撑BiFeO3铁电薄膜的“头对头”极化构型的畴壁上发现了缓冲畴的存在,这种缓冲畴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衬底应力的释放和自由电荷补偿的不足。同时,通过形成一些特殊极化结构和宏观调控电子陷阱的浓度,我们发现这种缓冲畴的宽度会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4)

陆遥[8](2019)在《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Ba_2FeNbO_6纳米颗粒的熔盐法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通常用化学式A2B'B"O6来表示,理想的A2B'B"O6晶体可看作由B'O6和B"O6两种八面体规则地交替排列而成,B'和B"离子被O2-隔开形成B'-O-B"结合形式;A位阳离子填充在氧八面体围成的空隙位置。相对于ABO3型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具有更为复杂的晶体结构和丰富的物理性质。通过改变A、B位不同元素的组合方式、元素化学计量比及元素掺杂,可有效地调控双钙钛矿氧化物的铁电、铁磁特性及光学带隙,使其呈现出金属性、半金属性、半导体性、绝缘性、自旋玻璃态等行为,在自旋电子学、电控磁储存器、铁电光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Ba2FeNb06(BFNO)作为一种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及其合适的禁带宽度,有望被用作无铅弛豫铁电材料及可见光光催化剂。本文利用熔盐法合成了立方相BFNO纳米颗粒,探究了合成工艺参数(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及熔盐比例)对BFNO纳米颗粒的物性及微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BFNO纳米颗粒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XRD谱图及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反应物摩尔比例为BaCO3:Fe2O3:Nb2O5:NaCl:KCl=4:1:1:100:100,1000℃下退火保温5小时可获得结晶性良好、纯立方相的BFNO纳米颗粒,其晶胞参数为a=8.12A:纳米颗粒平均尺寸为500nm,晶粒形貌主要为立方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从700℃到1100℃),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从200 nm增加到600 nm。定量EDS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Ba、Fe、Nb元素的摩尔比接近理论值。对BFNO纳米颗粒进行了紫外-可见光波段的光吸收谱测量,由此得到不同合成条件下BFNO纳米颗粒的禁带宽度(Eg),其大小在2.12-2.29 eV之间。BFNO纳米颗粒的介电频谱测量结果表明:在低频区域1000℃下退火保温5小时合成的BFNO纳米颗粒,其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增加迅速下降,而在高频区域趋于常数(55),这是由样品内的空间电荷极化及偶极子弛豫极化所导致。室温下1 kHz时BFNO纳米颗粒的介电常数为450,介电损耗为0.65。介电温谱测量结果表明:不同频率下BFNO纳米颗粒的介电常数在-150-200℃的温度区间随温度缓慢增加,介电损耗峰值所对应的温度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当温度超过200℃,介电常数迅速增加并在260℃(T=533 K)左右达到峰值,然后又迅速下降;纳米颗粒呈现出典型的弛豫铁电体特征,介电常数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并且最大值所对应的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这归因于冻结的局域偶极子被样品热能激活所导致。弛豫温度(T)和相应频率(f)满足Arrhenius关系f=f0 exp(-Ea/kBT),f0是频率因子,kB为玻尔兹曼常数,Ea为局域偶极子的激活能,实验测量值为0.188 eV。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3)

吴恒[9](2019)在《多铁性(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的性能调控及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铁性材料同时具有多种铁性,如铁电性、铁磁性和铁弹性等,并且能够表现出它们之间的耦合作用。这一特点允许磁电多铁性材料的电极化可以被磁场调控或者磁极化被电场调控,从而在存储器、传感器和自旋器件等领域有着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但是单相多铁性材料非常稀少,其中钙钛矿结构氧化物BiFe03由于其室温下拥有铁电性和反铁磁性,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BiFe03的铁电性来源于Bi3+的6s2孤对电子引起的离子偏移,反铁磁性来源于它周期为62-64nm的自旋螺旋结构,这样的结构导致其磁性非常弱,从而限制了其磁电耦合效应;再加上在制备过程中由于Bi元素的挥发和Fe3+的变价会导致BiFe03出现氧空位而产生严重的漏电电流问题,使其难以得到实际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采用两种技术路线来改善BiFeO3的铁磁性,减小其漏电电流。首先是通过空间几何限制的方法(如制备纳米晶)抑制BiFeO3的自旋螺旋结构,从而增强其铁磁性;然后利用元素掺杂方法,引入化学压力,抑制BiFe03的自旋螺旋结构,增强其铁磁性,并且通过稳定晶体结构,减小氧空位的出现,进而降低其漏电电流;最后利用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基于BiFeO3半数Cr掺杂的双钙钛矿结构Bi2FeCrO6陶瓷样品,对其晶体结构、磁性能及介电性能进行论文研究。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尺寸较小的纯相BiFeO3纳米晶颗粒,颗粒尺寸分布在30-200nm之间。由于小颗粒(尺寸小于62 nm)的存在,样品表现出了一定的铁磁性,并且其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磁矩的共存也导致了样品存在交换偏置效应。FC/ZFC曲线也揭示了样品的铁磁性;由于样品尺寸较小的原因呈现出了超顺磁现象。2.重点研究了 La、Pr和Ba元素对Bi位掺杂以及Ba/Cr的共掺杂对BiFeO3纳米晶的物性及微结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La、Pr还是Ba元素的引入,都会导致BiFeO3的晶体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畸变,从而抑制其自旋螺旋调制结构,进而增强了BiFeO3的铁磁性。特别是当Ba元素的掺杂量为20mol%时,样品具有最强的剩余磁化强度(Mr=0.51emu/g),与未掺杂纳米晶相比,提高了 2个数量级;并且Ba元素的引入,能起到稳定BiFeO3结构减少氧空位产生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其漏电电流。在Ba掺杂的基础上,我们又引入了 Cr元素进行共掺杂,其结果表明,随着Cr元素的引入,样品又开始有出现杂相的趋势,并且降低了Ba掺杂BiFeO3的磁性能。3.在元素掺杂的基础上,利用高压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基于BiFeO3半数Cr掺杂的双钙钛矿结构Bi2FeCrO6陶瓷样品。样品XRD数据以及Rietveld精修分析表明,所制备的Bi2FeCrO6样品拥有R3c空间群的菱方晶系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5.556OA和c=13.7329A。SEM图像表明晶粒呈多面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致密性,晶粒平均尺寸为为2.80μm。芯能级的XPS谱图也表明了样品中Fe(Fe2+和Fe3+)和Cr(Cr3+和Cr6+)元素存在两种价态。而O 1s的XPS谱图则表明O元素在样品中有着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分别是晶格氧(有FeO6和CrO6八面体两种)和吸附氧。磁性测量表明了 Bi2FeCrO6陶瓷样品中尽管有着很强的反铁磁背景,但仍表现出来了铁磁性行为。由于铁磁和反铁磁行为的共同作用,其磁滞回线呈现出交换偏置效应。Bi2FeCrO6陶瓷样品拥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和较小的介电损耗;这为Bi2FeCrO6陶瓷样品在介电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姜盼盼[10](2019)在《LnBaFe_2O_(5+δ)(Ln=Pr,Nd)基双钙钛矿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料电池是继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是一种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换装置,其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由于使用全固态电解质和具备燃料选择灵活性而备受关注。在选择碳氢化合物作为燃料时,SOFC的主要挑战是阳极上可能发生碳沉积和硫中毒。因此,开发新的抗积碳和耐硫中毒阳极材料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研究了A位有序的双钙钛矿结构LnBaFe_2O_(5+δ)(LnBFO,Ln=Pr,Nd)系列材料,考察了其作为SOFC阳极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了四方结构的LnBFO(Ln=Pr,Nd)阳极材料。该材料与常用的电解质LSGM和SDC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其中NdBaFe_2O_(5+δ)(NBFO)具有最好的电学性能,850 ~oC时,其电导率为31.2 S cm~(-1)。当以氢气为燃料时,NBFO|SDC|LSGM|NBCFC单电池可实现1242 mW cm~(–2)的输出功率密度,远远高于被研究过的大多数阳极材料的性能。该电池在甲烷气氛中经过100 h的稳定性测试,性能没有发生明显衰减,说明NBFO阳极具有优秀的氧化还原稳定性,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抗积碳SOFC阳极材料。选用各方面性能较优的NBFO材料,在A位引入适量的缺陷,制备出NdBa_(1-x)-x Fe_2O_(5+δ)(x=0.02,0.04,0.06)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希望进一步提高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x=0.02的样品具有最优的性能,与NBFO阳极材料相比,850 ~oC时电化学阻抗降低了44%。以氢气、合成气和甲烷用作燃料时,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提高了11%、9%和12%。说明在Ba~(2+)引入0.02的缺位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_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1-y)Ce_yCo_(0.87)Pt_(0.13)O_3/SiO_2作为前驱体,将La、Ce、Co和Pt多种金属离子均匀混合并限域于PTO晶粒中,还原后得到Pt-Co/La-Ce-O/SiO_2催化剂;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TEM等手段对Pt-Co/La-Ce-O/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结果发现,La-Ce-O-Pt-Co构成了纳米团簇,担载于SiO_2表面,形成了Pt-Co纳米双金属颗粒; Co修饰Pt提高了其催化活性,而添加Ce进一步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当Ce含量(y)为0.2时,催化剂La_(0.8)Ce_(0.2)Co_(0.87)Pt_(0.13)O_3/SiO_2的活性最佳,在120℃下即可实现CO完全转化,且在含体积分数15%H_2O及12.5%CO_2的气氛中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得的Pt-Co/La-Ce-O/S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欣,邢茹,赵建军,刘娇,王婷.双钙钛矿氧化物Gd_(1.7)Ce_(0.3)NiMnO_6的磁热效应[J].有色金属工程.2019

[2].张智敏,张成相,安康,刘强,张斯然.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前驱体构筑La-Ce氧化物修饰的Pt-Co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CO氧化的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19

[3].李晓欣,刘娇,王婷,田野,邢茹.铈掺杂双钙钛矿氧化物Gd_2NiMnO_6的电运输性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4].邓爽,王宏伟.PrBaCo_2O_(5+δ)双钙钛矿氧化物在锂-空气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电池工业.2019

[5].庄树新,何佳怡,张伟鹏,周南,路密.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氧/空气双功能电极中的应用(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6].李晓盼.钙钛矿型氧化物LaMnO_3及其掺杂系列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9

[7].谷敏.钙钛矿型功能氧化物界面的电子显微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9

[8].陆遥.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Ba_2FeNbO_6纳米颗粒的熔盐法合成与表征[D].南京大学.2019

[9].吴恒.多铁性(双)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的性能调控及微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9

[10].姜盼盼.LnBaFe_2O_(5+δ)(Ln=Pr,Nd)基双钙钛矿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

标签:;  ;  ;  ;  

双钙钛矿型氧化物论文-李晓欣,邢茹,赵建军,刘娇,王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