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注意功能,口语输出,语法形式,语法习得
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论文文献综述
吴思[1](2011)在《关于口语输出促进中国大学生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的教学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缺少且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于1985年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设之前,很少有人认为输出是否会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可理解的输入并不是全面发展学习者第二语言水平的唯一导致因素,为了更好的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同时也需要可理解的输出。Swain(1995,1998)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说,该假说阐述了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基于该假说,Swain详细地阐述了输出的叁种功能,即注意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和元语言功能。本研究旨在以Swain的输出假设理论为基础,考察语言输出中的注意功能。输出的注意功能是指目的语的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意识到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距,注意到目地语输入中正确的语言形式,从而提高目地语输出的准确性,促进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在过去二十年里,国内外关于输出注意功能的大部分实验研究都集中在学习者的书面语输出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效果,而且样本也偏小。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输出对特定语法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影响。通过比较口语输出任务和听力理解任务,来考察目地语的口语输出是否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注意并习得英语过去假设条件句产生促进作用。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口语输出任务能否促使学习者注意到随后输入材料中的目标语法形式?(2)输入—输出活动是否会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法形式的输出?(3)输出组的学习者在语言形式习得上是否优于仅限于理解活动的非输出组?本研究70名受试来自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大学二年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为实验班(35人),一个班为控制班(35人)。用于本研究中的语法形式为过去条件句中虚拟语气的运用。所有受试学生在实验开始前两周参加了前测,实验后立即参加后测,以及两周后的延时后测。本实验的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两个阶段除输入材料不同外,实验的步骤完全相同。在每一个阶段开始前,都会将实验步骤和活动告知受试。在相同输入材料的基础上,首先,要求所有的受试对输入材料中的内容或语言形式用做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实验组在听力结束后马上进行口语复述,控制组则回答听力文章相关的问题。然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受试再次听与先前相同的听力材料,并再一次要求实验组和控制组就随后要进行的第二次复述或理解任务重要用到的内容或者语言形式进行笔记录。Swain的输出假设中注意功能指出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注意到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距,从而在接下来的输入中注意到目标语输入中正确的语言形式。那么本研究中的实验组受试在第一次口语复述时就会注意到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距,所以对照实验组和控制组第一次的笔记和第二次的对照,可以看出实验组是否注意到目标语的语言形式。每阶段的实验结束后,受试都要立即进行后测。第二阶段的实验除了输入的材料不同外,其余均相同。两个阶段结束两周后,所有的受试要参加延时后测,以检验受试对目标语法形式的掌握。所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分析。同时,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进行分析证明数据。经过实验后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实验组在第一阶段中对目标形式的注意所记录的笔记与控制组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在第二阶段两组的差异体现显着。表明实验组在对目标语法形式的注意超过了控制组,控制组则更多的注意在文章的内容上。(2).实验组在第一阶段中输入之后的两次立即口语复述故事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在第二阶段中的两次复述故事差异体现显着。表明输出活动能促进学习者注意与目标语的差异,并在随后的输入中有意识的注意并改进。(3).两周后的延时后测并没有体现出差异性,表明这种输出活动对形式习得的影响停留在短期内。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我们应该重视输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输出机会,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并保持这种效果。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多种类型和形式的输出活动。活动的难度和操作可能性应该考虑任务的认知要求和学生的语言水平,以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性,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引起注意。再次,教师的反馈对其输出的内容和语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重视利用输出项目测试对教学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1-04-21)
肖洁[2](2011)在《视觉强化对以英语为外语的初中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注意和习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英语为外语的环境下,视觉强化对初中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影响。“注意”采取了在线测量(出声思考)来获取研究数据。“习得”通过离线(前、后测)的方式获取数据。共有58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他们被随机分组,29人在实验组(视觉强化组),29人在控制组(非视觉强化组)。受试者随机阅读了视觉强化文本或非视觉强化文本。目标语言形式为过去完成时。文本包括两篇英语短文,共有8个过去完成时例句。58人中有12人被选出参加出声思考。他们在阅读短文及做后测试题时均被要求出声思考。我们对参与者的在线和离线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视觉强化组与非视觉强化组受试者对目标语言形式注意的次数没有统计意义的差别。然而,定性研究结果却发现视觉强化加深了实验组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研究结果还表明,视觉强化组的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呈显性相关,但非视觉强化组却没有显示出这种相关。该研究还表明,注意的深度问题正是实现注意向习得转变的关键因素。体现在学习者是否能够感知、储存、并运用这些突显的语言信息。最后本文建议,不论是测量注意的标准还是将来的二语习得研究都应更多注重研究深层次的注意。(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4-01)
韩宇[3](2009)在《关于书面输出促进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wain(1995)的输出假设提出了输出的叁大功能,分别为:注意/触发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元语言反思功能。其中注意/触发功能是指对目标语言的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问题,注意到自己中介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而促进他们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本文依据Swain的输出假设,通过实验结合开放式问卷的方法来研究两种书面输出活动(有引导的写作和短文重构)能否促进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如英语中非真实条件句的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注意和习得。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为实验组(24人),一个班为对照组(24人)。实验工具包括阅读理解练习,问卷,前测和后测。实验前两组受试都经过前测,确定两组对该目标语言形式的掌握程度相当,实验中实验组完成两种输出活动,对照组则完成阅读理解活动。实验后对两组受试进行了后测。作者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及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划线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没有显着差异;但不同的是,实验组完成的输出活动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语言问题,并且在接收到输入材料时注意到了目标语言形式,而对照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只是由于其突显性。2.通过对输出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二次输出时,虚拟语气使用的正确率有所提高,表明他们注意到了自己的语言问题并且成功地将所注意到的输入材料中的目标语言形式融入到了第二次输出中。3.通过对前后测成绩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强于对照组,两种输出活动确实促进了实验组受试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Swain提出的输出的注意功能,并对英语教学中通过输出活动提高语言形式习得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启示。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对与实验相关的理论进行综述,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叁章: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第四章:分析了本次研究的结果及发现。第五章:结论部分,主要对此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概括,提出一些有益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8)
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英语为外语的环境下,视觉强化对初中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影响。“注意”采取了在线测量(出声思考)来获取研究数据。“习得”通过离线(前、后测)的方式获取数据。共有58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他们被随机分组,29人在实验组(视觉强化组),29人在控制组(非视觉强化组)。受试者随机阅读了视觉强化文本或非视觉强化文本。目标语言形式为过去完成时。文本包括两篇英语短文,共有8个过去完成时例句。58人中有12人被选出参加出声思考。他们在阅读短文及做后测试题时均被要求出声思考。我们对参与者的在线和离线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视觉强化组与非视觉强化组受试者对目标语言形式注意的次数没有统计意义的差别。然而,定性研究结果却发现视觉强化加深了实验组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研究结果还表明,视觉强化组的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呈显性相关,但非视觉强化组却没有显示出这种相关。该研究还表明,注意的深度问题正是实现注意向习得转变的关键因素。体现在学习者是否能够感知、储存、并运用这些突显的语言信息。最后本文建议,不论是测量注意的标准还是将来的二语习得研究都应更多注重研究深层次的注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论文参考文献
[1].吴思.关于口语输出促进中国大学生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1
[2].肖洁.视觉强化对以英语为外语的初中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注意和习得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
[3].韩宇.关于书面输出促进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