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266400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在经过中药外敷结合桂枝茯苓解毒汤共同作用下的愈合情况及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给予头孢西丁钠进行治疗;治疗组n=30例除了给予对照组的治疗外,还要服用桂枝茯苓解毒汤,并且在手术切口进行中药外敷,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它发热时间少,术后血肿吸收更优,术后一周的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都降低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和术后2周血常规及超敏C反应蛋白同样是下降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解毒汤有利于促进子宫切口吸收血肿,使切口的感染得到很好的控制,中西医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效果好,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治愈时间,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中西医结合疗法;桂枝茯苓解毒汤;中药外敷
剖宫产术作为解决病理产科特别是难产的有效方法,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其并发症的日益增多也给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而其并发症之一便是剖宫产子宫切口血肿[1]。当前,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也导致了发病率的增长,针对这种情况,目前临床上大多使用抗生素和缩宫素来治疗,在没有效果时才会选择子宫切除。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在经过中药外敷结合桂枝茯苓解毒汤共同作用下的愈合情况及影响,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有初产妇55例和经产妇5例,年龄均在21到41岁之间,没有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内外科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将2.0g头孢西丁钠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进行静滴,2次/日,等到血常规恢复正常之后停药即可。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中药外敷且加服桂枝茯苓解毒汤,桂枝茯苓解毒汤是由:3g甘草,茯苓、桃仁、白芍、桂枝、丹皮各15g,夏枯草、益母草、败酱草各20g,黄岑、地骨皮、生地、白术、当归、川穹、栀子各12g制成,外敷中药是25g大黄和75g芒硝研磨成粉制成,两个周的疗程。
1.3临床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术后发热时间、1个月内血肿变化情况、术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发热时间(天)越短表示显效越快,术后血肿(cm)表示下降幅度越大表示血肿吸收越好显效快,血常规(109/L)和超敏C反应蛋白(mg/L)下降幅度越大表示显效越快。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60例患者中,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明显更好,它发热时间少,术后血肿吸收更快,术后一周的血常规和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都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和2周血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依然是降低,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详情请见下表1。
表1两组产妇术后发热时间、1月内血肿变化、术后白
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
注:*P<0.05。
3讨论
直径小于4cm的小血肿是最常见剖宫产子宫切口血肿,通常是由小血管的断裂造成的,而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切开缝合和止血技术,产妇以往的子宫瘢痕以及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内外科合并症,这些手术操作和自身的一些情况也会形成血肿[2]。发热、腹胀、局部压痛等症状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最早期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子宫血肿出现感染,会造成子宫切口愈合不够好和切口局部开裂,引起了晚期产后大出血。实验中可以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
综上所述,桂枝茯苓解毒汤和中药外敷有利于促进子宫切口吸收血肿,控制切口感染,中西医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血肿效果好,缩短治愈时间,减轻对子宫的危害程度,避免了切除子宫给产妇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在行剖宫产手术时一定注意子宫切口的缝合技术,特别是子宫切口两角是易出血部位。而且术后多观察产妇情况变化,有利于我们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
参考文献
[1]凌萝达,顾美礼.难产[M].第2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276.
[2]张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安徽医科大学.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