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黄酮论文-张珊珊,全帅,赵艳敏,刘岱琳,袁海洋

败酱草黄酮论文-张珊珊,全帅,赵艳敏,刘岱琳,袁海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败酱草黄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花败酱草,总黄酮,响应曲面法,提取工艺

败酱草黄酮论文文献综述

张珊珊,全帅,赵艳敏,刘岱琳,袁海洋[1](2019)在《白花败酱草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腹泻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白花败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抗腹泻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单位质量生药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硝酸铝显色比色-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设计优化有机溶剂法提取白花败酱草茎总黄酮的工艺,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白花败酱草总黄酮(PTF)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小鼠小肠酚红推进实验和大鼠离体肠平滑肌实验评估白花败酱草总黄酮在体内、外对腹泻模型中肠动力的影响。结果经优化,在溶剂为60%乙醇、料液比1∶8 g/mL、85℃提取2.5 h的条件下,白花败酱草茎的总黄酮含量可达25 mg/g以上。白花败酱草总黄酮可以显着降低乙酰胆碱诱发的收缩亢进的大鼠离体肠平滑肌收缩张力,且对不同肠段的作用强度顺序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与模型组比较,白花败酱草总黄酮能够明显抑制酚红在蓖麻油致腹泻小鼠小肠中的推进进程(P<0.05、0.01)。结论有机溶剂法提取白花败酱草茎中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得到优化,白花败酱草总黄酮可以抑制肠蠕动,具有潜在的抗腹泻活性。(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崔新梅,张海容[2](2018)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败酱草黄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败酱草提取液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静态吸附法对AB-8、NKA、NKA-9、NKA-Ⅱ、D4006、H103、S-8、D4020、X-5这9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选出AB-8型树脂为吸附败酱草中黄酮效果最佳的树脂,用于研究不同情况下的静态与动态吸附和解吸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AB-8树脂吸附败酱草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25℃、吸附速率为1.0 mL/min、洗脱速率为1.0 m L/min、pH 7.50、洗脱液为80%的乙醇水溶液,可得败酱草黄酮回收率为89.6%(RSD=2.03%),纯度由11.20%提高到57.31%。AB-8纯化败酱草黄酮效果较好,该工艺条件可作为工业纯化败酱草黄酮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20期)

黄素华,林标声,邱丰艳,庄文敏,廖少芬[3](2016)在《白花败酱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功能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乙醇结合超声波提取法做正交实验选取白花败酱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并对黄酮进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黄酮含量影响的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70℃、料液比(m∶V)1∶20、乙醇体积分数50%,最佳提取工艺下黄酮提取率为9.98%。白花败酱草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龙岩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何宝佳,陶浩楠,魏蔚,李萍[4](2016)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败酱草中总黄酮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败酱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提取败酱草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L_9(3~4)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120 min、温度80℃、料液比1:35(g·m L~(-1))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可达4.25%。(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卢佳琨[5](2013)在《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抑制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败酱草属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齐全,资源丰富,有着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本文以败酱草为原料,探索其黄酮的最佳提取参数,并对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败酱草中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提取物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及抑制生物被膜作用进行了研究。为败酱草的深加工及其在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实现败酱草资源最大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通过单因素的分析和正交试验的优化,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0℃(恒温),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败酱草总黄酮提取率为1.82%,败酱草嫩叶的提取率最高为2.13%。(2)通过对败酱草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亚硝酸盐及抗油脂过氧化能力的测定,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败酱草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酸酸盐活性,对油脂过氧化有抑制作用。抗氧化活性和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且效果优于Vc。(3)建立D-半乳糖小鼠衰老模型,在饲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败酱草提取物,进行动物行为学试验,考察试验小鼠体重、进食量、各脏器重量变化,测定小鼠血清、脑、肝组织中MDA的含量,SOD、GSH-Px、CAT的活力。试验结果表明败酱草提取物:①可以提高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耐力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②对小鼠体重、进食量、脏器未见显着影响;③可显着降低血清及组织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CAT活力。(4)采用微孔板检测法和酶标仪法,通过OD630值的测定、细菌细胞表面粘附试验、聚集试验、运动性试验评价败酱草提取物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败酱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48h时加入浓度为8mg/mL败酱草提取物抑制效果最显着。(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3-06-01)

兰桃芳,卢佳崐,李雪菲,刘信嘉,朴丽[6](2011)在《败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败酱草为原料,分析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等因素对败酱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L9(34)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然后在该工艺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部位、不同采摘时期败酱草中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同时也对超声波在提取败酱草中总黄酮的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败酱草总黄酮含量均有影响;败酱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以1∶20的料液比在60℃条件下提取2.0 h;引入超声波技术后,提取总黄酮的含量有所提高;同时发现败酱草嫩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最高。(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1期)

孟良玉,兰桃芳,卢佳琨,李雪菲,刘信嘉[7](2010)在《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败酱草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通过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NO2的清除效果及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在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2h、温度70℃、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败酱草提取物在各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两种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活性均强于VC。结论:败酱草中含有活性较高的抗氧化成分。(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0年24期)

杨晓蕾,李青旺,李健[8](2009)在《败酱草总黄酮抗宫颈癌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的全草,味苦性平,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病毒和肿瘤的作用,临床应用日渐广泛。彭金咏等通过试验证明败酱草对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试验将败酱草总黄酮以不同剂量作用于小鼠宫颈癌U14模型,通过检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其相关免疫生化指标以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09年19期)

杨晓蕾[9](2009)在《败酱草总黄酮抗小鼠宫颈癌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药治疗以其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药源广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败酱草在我国分布广泛,中医常用于配伍治疗多种炎症及妇科病,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显着的抗癌活性,其药理活性及抗癌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本试验利用溶剂萃取法得到败酱草总黄酮,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分离总黄酮。通过建立荷瘤小鼠(小鼠U14宫颈癌)模型和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株(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对败酱草总黄酮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用溶剂萃取法制备败酱草黄酮粗提物,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得到败酱草总黄酮(PJF)冻干粉65.57g,冻干粉提取率为1.311%;经分光光度计测定计算败酱草中黄酮含量为0.478%;经显色试验分析败酱草总黄酮中黄酮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化合物。2.体外用败酱草总黄酮(PJF)不同剂量处理人宫颈癌Hela细胞,发现PJF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3.通过Hoechst33258荧光单染、AO/EB荧光双染、DNA片段化分析表明PJF可以诱导Hela细胞凋亡,对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表明,在PJF作用72h前,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为凋亡。4.败酱草总黄酮(PJF)不同剂量作用小鼠U14宫颈癌模型,结果表明,PJF能明显抑制实体瘤小鼠肿瘤生长并延长腹水瘤小鼠的存活时间,低、高剂量组(2.5g/kg和10g/kg)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1.7%、49.1%和46.3%、61.8%,具有显着的抑制小鼠移植性宫颈癌生长的作用。5.PJF高剂量组(10g/kg)荷瘤小鼠肝、肾外观色泽质地均正常,无明显病理学变化。肝脏病理切片镜检肝小叶,肝细胞排列紧凑、整齐;肾脏病理切片镜检可见肾细胞排列紧密,结构清楚,肾小球、肾小管明显可见;表明PJF高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肝、肾没有形成明显的毒性作用。本试验应用提取分离的败酱草总黄酮,通过体外Hela细胞和体内U14肿瘤模型试验研究了败酱草总黄酮抗宫颈癌的作用,并从蛋白表达水平探讨了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为开发败酱草作为天然抗宫颈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彭金咏,范国荣,吴玉田,陈洪渊[10](2006)在《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白花败酱草异戊烯基黄酮》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半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LC)对白花败酱草氯仿萃取物进行了分离制备。色谱柱为YWGC18(200 mm×10.0 mm i.d.,1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55∶45∶1,V/V),检测波长280 nm,流速4.0mL/m in,进样750μL(样品液浓度30 g/L)。在此条件下一次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反应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bolusanthol B(1),(2S)-5,7,2,′6-t′etrahydroxy-6-lavandu lylated flavanone(2),(2S)-5,2,′6-′trihydroxy-2,″2-″d im ethylpyrano[5,″6″∶6,7]flavanone(3),orotin in(4)和orotin in-5-m ethyl ether(5)。其中2和3为新化合物,1、4和5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6年07期)

败酱草黄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从败酱草提取液中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静态吸附法对AB-8、NKA、NKA-9、NKA-Ⅱ、D4006、H103、S-8、D4020、X-5这9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选出AB-8型树脂为吸附败酱草中黄酮效果最佳的树脂,用于研究不同情况下的静态与动态吸附和解吸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AB-8树脂吸附败酱草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25℃、吸附速率为1.0 mL/min、洗脱速率为1.0 m L/min、pH 7.50、洗脱液为80%的乙醇水溶液,可得败酱草黄酮回收率为89.6%(RSD=2.03%),纯度由11.20%提高到57.31%。AB-8纯化败酱草黄酮效果较好,该工艺条件可作为工业纯化败酱草黄酮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败酱草黄酮论文参考文献

[1].张珊珊,全帅,赵艳敏,刘岱琳,袁海洋.白花败酱草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腹泻活性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9

[2].崔新梅,张海容.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败酱草黄酮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

[3].黄素华,林标声,邱丰艳,庄文敏,廖少芬.白花败酱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功能活性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6

[4].何宝佳,陶浩楠,魏蔚,李萍.微波萃取技术提取败酱草中总黄酮的应用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

[5].卢佳琨.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抑制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3

[6].兰桃芳,卢佳崐,李雪菲,刘信嘉,朴丽.败酱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动态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1

[7].孟良玉,兰桃芳,卢佳琨,李雪菲,刘信嘉.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10

[8].杨晓蕾,李青旺,李健.败酱草总黄酮抗宫颈癌活性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

[9].杨晓蕾.败酱草总黄酮抗小鼠宫颈癌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0].彭金咏,范国荣,吴玉田,陈洪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白花败酱草异戊烯基黄酮[J].分析化学.2006

标签:;  ;  ;  ;  

败酱草黄酮论文-张珊珊,全帅,赵艳敏,刘岱琳,袁海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