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他者阐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艺理论,他者阐释,主体创新,改革开放40年
他者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杨杰[1](2018)在《从“他者阐释”走向“主体创新”——改革开放40年文艺理论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主体的创新,主体创新又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文艺理论的建构依赖于研究主体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始于学步,终于创新"是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此间,文艺理论逐渐摆脱了诸多"他者"的"强制阐释"的束缚,通过不断反思和校正前进航标,步入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应有轨道。(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杨明明[2](2018)在《自我与他者的符号学阐释——洛特曼论俄罗斯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与他者作为当代文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引发了文化符号学家、塔尔图符号学派的创立者洛特曼的浓厚兴趣。他采用语言分析与文化史、思想史描述相结合、现代科学思想与俄国传统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俄罗斯文化自我与他者的定位与评价、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与民族文化认同等问题进行了历时性审视与共时性考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他运用符号学理论对俄罗斯文化发展规律与走向所做的分析与预测,即使放在今天仍不失借鉴与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俄罗斯文艺》期刊2018年04期)
韩少卿[3](2018)在《他者与认同:中国元素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与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不断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地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表征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凝视",既是美国对中国"东方主义"异域想象,又是作为界定"他者"、确认自我的文化霸权。在新时代全球化文化对话的演变中,只有寻求电影文化的多元对话,才能使得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绽放其蓬勃生命力。(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8年07期)
杨杰[4](2016)在《中国文论:“他者阐释”抑或“主体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美学理论接踵而至,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为中国学界提供了丰富学养,走出了过去“一元化”的禁锢而逐渐形成众声喧哗的多元化并存的理论格局。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的中国文论发展脉络却是充满“他者化”的阐释的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4-07)
徐瑞卿[5](2016)在《宇文所安对《诗大序》的“他者”阐释——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大序》是中国早期文本,宇文所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作阐释。宇文氏以"之"字入手,阐释了一个由内向外的动态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由审美创作动机的形成,到审美创作的心理过程,再到审美创作的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创作过程。注重从文本出发,进而深入讨论审美创作动机,文宇所安的"他者"眼光,可以说是对本土学者起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作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范洁,吉平[6](2016)在《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他者审美表达的可能性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影片主题的他者性表现、影片叙事模式中的他者表达以及影片视听的完美结合叁个方面,阐述了影片成为他者审美表达的种种可能性。指出,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人性的阴暗,秩序的荒唐,个人的无助,命运的捉弄,领袖的信仰以及神的无济于事,当然也品味出沉默却深沉的真爱,抚慰着我们的情感。而这些都是审美的对象和内容,这综合起来的种种正是他者审美表达和审美价值的体现。(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6年02期)
石亿[7](2015)在《唐·德里罗《国际大都市》中关于“他者”的时间观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国际大都市》中,描述的时间形态存在两种,分别是"身体时间"和"物时间"。从小说可以看出,唐·德里罗对在跨国资本主义下产生的唯我中心持批判的态度,比较同情不被大众所理解的"他者"。故事中的主人公埃里克最终认可了"他者"的作用,将"自我"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精神得到了升华。(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5年08期)
高淑娜[8](2015)在《米兰·昆德拉“他者”思想的哲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米兰·昆德拉的“他者”思想作为切入点剖析“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以这样的视角进行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说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自我”与“自我”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这一视角的展示力求为“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文章首先对“自我”这一概念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古希腊时期对世界本原的探究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历程。这一时期,不同的哲学家虽然坚持不同的“具象说”,但他们的共同倾向是通过不同的具象,抽象出世界的同一化原则。古希腊时期的同一哲学成为“同一化自我”得以形成的必要前提。接下来,“我思”开启了万物同一化原则的近代化进程,这一时期的哲学家大多通过建构先验哲学,以此形成先验自我的方式捍卫“自我”。但是,从古希腊开始,经过近代化哲学得以强化的二元对立的世界观诱发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于是,大多数现代哲学家开始通过转向“他者”的方式解释“自我”。本文展示了几种具体的转向方式:从解释学视角对“自我”所进行的设定、从叙事概念出发对“自我”的说明,以及从现象学体验维度对“自我”概念的剖析。文章的第二部分,把从哲学视角所阐释的“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进行文本式的再解读。具体来说,就是对米兰·昆德拉通过一系列作品所表现出的生存悖论的分析来说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术分析的领域。文章通过对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的人物所运用的捍卫“自我”的方式进行分析说明,通过对不同作品中的不同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分析,将其捍卫自我的方式划分成两种类型,并对捍卫“自我”的两种进路进行比较分析,为下文米兰·昆德拉通过转向他者以解决人类生存的终极悖论埋下伏笔。第叁章对之前章节中的内容进行合并式的再分析,以此来理清米兰·昆德拉通过作品所展示出的“他者”思想的内核。并力求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分析尝试说明“自我”如何感受“他者”的问题。并通过得出两种不同捍卫“自我”之路最终只是殊途同归的结论来说明这样一种客观必然的趋势:随着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自我”必然越发的走向无差别的“大写(的)自我”。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是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去发现“自我”、树立一种新的态度去面对越发走向万能的理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20)
于树军[9](2013)在《“他者化”的自我——合作化小说女主人公形象的性别修辞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化小说叙事中有两类女性人物形象非常特别:一类是有着"男性化"倾向的女模范、"女英雄"形象;一类是对农民"新人"大胆、主动追求的觉醒了的女性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两类女性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独特的性别修辞手法,将其纳入到革命政治这一宏大叙事之中。然而,这些女性主人公形象在革命政治的积极参与中获得了合法身份的同时,又失去了其"自我主体性",成为了符码化的存在。(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田彬华[10](2013)在《文以载道:一位“他者”音乐体验的人文阐释——《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评论集》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着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萨义德所提出的"东方学"对20世纪后半叶整个社会思潮的重要影响已为世人所熟知。也许是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太过耀眼,以至于他在音乐评论领域的广泛涉猎和影响被淹没在众多的光环之中。当笔者读到由台湾翻译家彭淮栋翻译的《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评论集》①时,萨义德深(本文来源于《音乐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他者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我与他者作为当代文化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引发了文化符号学家、塔尔图符号学派的创立者洛特曼的浓厚兴趣。他采用语言分析与文化史、思想史描述相结合、现代科学思想与俄国传统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俄罗斯文化自我与他者的定位与评价、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与民族文化认同等问题进行了历时性审视与共时性考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他运用符号学理论对俄罗斯文化发展规律与走向所做的分析与预测,即使放在今天仍不失借鉴与启发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他者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1].杨杰.从“他者阐释”走向“主体创新”——改革开放40年文艺理论的嬗变[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杨明明.自我与他者的符号学阐释——洛特曼论俄罗斯文化[J].俄罗斯文艺.2018
[3].韩少卿.他者与认同:中国元素在美国电影中的呈现与阐释[J].东南传播.2018
[4].杨杰.中国文论:“他者阐释”抑或“主体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5].徐瑞卿.宇文所安对《诗大序》的“他者”阐释——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
[6].范洁,吉平.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他者审美表达的可能性阐释[J].新西部(理论版).2016
[7].石亿.唐·德里罗《国际大都市》中关于“他者”的时间观阐释[J].作家.2015
[8].高淑娜.米兰·昆德拉“他者”思想的哲学阐释[D].西南大学.2015
[9].于树军.“他者化”的自我——合作化小说女主人公形象的性别修辞阐释[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田彬华.文以载道:一位“他者”音乐体验的人文阐释——《音乐的极境——萨义德音乐评论集》书评[J].音乐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