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民的行为与心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需求层次,使用满足,文化圈层,社会呈现
网民的行为与心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悦悦[1](2019)在《手机网民社交软件使用行为的心理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格局处于信息源日趋多元,传播生态日益丰富,终端内容日渐庞杂的阶段。手机网民的媒介使用心理和反馈行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行为的变化源于心理的嬗变。本文着重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研究角度对手机用户社交软件使用行为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研究最敏感的信息渠道及其内容获得对人类媒介使用行为有理性审视。手机社交软件的使用行为折射了手机网民的心理态势和选择。(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02期)
薛可,余来辉,余明阳[2](2017)在《网民心理视角下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民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是公共危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民心理视角出发,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对627名网民进行测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网络自我效能、网络人际信任对网民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自我效能对网民公共危机信息获取和生产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网络人际信任在网络自我效能与网民公共危机信息生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教育程度负向调节网络自我效能与网民公共危机信息生产的关系。最后,根据该研究结论给出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的相应策略。(本文来源于《新媒体与社会》期刊2017年02期)
朱玉华,辛旺[3](2016)在《浅析热点事件中网民行为与心理——以安徽芜湖女大学生坠楼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的安徽芜湖女大学生坠楼案再次掀起网络舆论波澜,事件最终以家属认可警方判定结果而尘埃落定。在此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了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和事件传播的最终效果,也对整个社会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芜湖女大学生跨年夜坠楼案为例,分析网民用户在整个事件中的行为和心理机制,由此管中窥豹探讨相应的舆论引导措施。(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6年21期)
邓倩[4](2014)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赋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和互联网时代的双重宏观背景下,互联网传播赋权理论研宄及实践行动在中国社会现实情境中逐步拓展与深化。参与式网络传播的个体赋权价值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影响这一研究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本研究在多重理论视角下选取中国大陆网民为研究对象,尝试结合问卷调查法与焦点小组访谈法对网民个体的互联网传播赋权实践进行实证考察。互联网传播赋权是以参与式网络传播为过程,以个体赋权为结果,以谋求社会个体进一步发展为旨归的赋权实践。本研究将普通网民个体的传播赋权实践置入一个渐进式的进程中,以中国网民个体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赋权过程为线索,致力于网民个体参与式网络传播行为与个体赋权间互动关系的建构。具体研究问题着眼于以下方面:一是呈现网民个体的互联网传播赋权过程与结果的特征,二是探寻网民个体互联网传播赋权的现实路径,叁是导入参与式发展和网络素养理论视阂,解读双重宏观语境下促进社会个体互联网传播赋权的困境与机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赋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厘清了赋权及传播赋权的概念内涵,并在中国现实情境下对网民个体传播赋权结果进行了操作化定义。个体传播赋权结果可划分为“心理赋权”、“人际交往状态”和“社会参与行为”叁个层面,具体考量网民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能力感和控制欲,人际交往网络的容量、多样性和人际交往认知影响,以及言论和实际行动方面的社会参与行为。以职业配额抽样为主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测量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个体赋权结果包含层次间的关系,发现自我、人际和社会参与叁层次的赋权程度呈逐层弱化分布,但彼此相互促进。在客观社会阶层维度下分析网民个体的互联网传播赋权进程,结果显示互联网传播赋权进程存在显着的社会分层差异。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网民个体的互联网“使用沟”表现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与网民个体的互联网使用强度、依赖度和信息处理方式认同度之间显着正向相关,职业阶层地位较低的网民,其互联网使用强度低,需求偏好满足程度不高、对多种互联网信息处理方式认同度不足。网络内容“生产沟”体现在网民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网络生产内容意愿越强;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的网民,其花费上网络生产内容上的时间越多;职业阶层地位较低网民的网络生产内容意愿、网络生产内容强度、多种生产内容需求偏好满足度均偏低。此外,网民个体赋权结果的“分层化”现象凸显,不同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的网民程度不一地在自我、人际和社会参与赋权结果上具有显着差异。本研宄揭示了网民个体互联网传播赋权的现实路径,互联网传播赋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网民个体赋权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制于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类型等社会结构性因素。在互联网使用行为面向,互联网使用强度对网民个体赋权正向效应,不同互联网使用偏好和信息处理方式对叁个层次赋权结果的影响力有所差异,其中互联网使用娱乐偏好对网民个体叁层次赋权结果有负面影响。在网络生产内容行为方面,生产内容意愿可正向预测网民个体叁层次传播赋权结果,生产内容强度对个体赋权结果无显着影响,而网络生产内容娱乐偏好则对人际和社会参与层面赋权程度有反向效应。同时,网络生产内容意愿对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个体赋权结果的影响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网络生产内容意愿降低了互联网使用偏好对网民个体赋权结果的正向预测力。此外,互联网使用行为对个体赋权结果的影响效应受到社会组织参与度这一因素的调节,网民个体线下实际参与行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参与式网络传播行为对个体赋权的影响。鉴于互联网传播赋权实践的复杂性和主观性,为弥补封闭式问卷调查的不足,本研究参照扎根理论思想,以焦点小组访谈法开展了互联网传播赋权的质化研究。访谈聚焦于对网民个体赋权的现状、互联网传播对赋权的影响和互联网传播赋权的前景等议题的讨论,力图通过多维视角反映网民个体互联网传播赋权观念与日常行为的丰富性,还原参与式网络传播与赋权间生动、复杂关系的原貌,辅助研究问题与假设的再检验和再发现。立足实证研究,本文呈现了网民个体互联网传播赋权的现实,勾勒出互联网传播赋权的路径,导入参与式发展与网络素养,解读了互联网传播赋权的既有问题与未来前景。本研究是深化传播学领域赋权研究的一次尝试,努力推动赋权理论在传播学研究和应用层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理论探索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同时,本研究置于中国社会现实情境试图给予互联网传播赋权实践、网络素养教育、社会公共参与政策的设计与决策等一定的启发与建议,对推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传播赋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命题,囿于部分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局限,相关待解释的现象和待发现的作用机制亟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也为今后的研究预留了持续完善与深化的空间。(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4-06-01)
吴雨蓉[5](2014)在《“帮汪峰上头条”行为中的网民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1月13日,与章子怡恋情曝光的歌星汪峰要发新歌专辑,然而由于遭遇另外两对明星喜事的"冲击"而受关注度不高。这让很多"峰迷"心疼不已,"帮汪峰上头条"引发网友热议。作为2013年的热点娱乐事件和网络事件,"帮汪峰上头条"不同于以颠覆经典为特征的"网络恶搞",也与根源于现实问题、大多引发网络暴力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有本质区别。(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4年14期)
姚江龙[6](2014)在《基于网民心理分析的网络集群行为及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参与集群行为的网民心理特征及由此影响下的网络围观、信息爆料、行动动员等集群行为表现,应合理引导,加强正面教育,更要做到信息公开真实、及时,并使网民诉求能畅通表达,以提升网络集群行为应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陈志群,张苗苗,刘婷,陈晨,李君[7](2012)在《大学生网民行为和心理实证研究——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实证研究网络舆论事件中大学生网民参与行为与其背后心理的关联,选取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本研究将网民参与行为界定为潜水型和表达型,选取从众、好奇、娱乐和获得认同作为网民参与心理,并将年龄、性别、专业和月消费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发现:68.7%的大学生网民在网络舆论事件中选择潜水,并且娱乐心理越强,大学生网民越倾向于潜水;获得认同心理是影响大学生网民参与度的重要因素;从众心理和网民参与度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新闻前哨》期刊2012年03期)
张晓莉[8](2012)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心理及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中国网民群体的力量不断壮大,一些网络热点通过网民的发帖和跟帖迅速发展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民在各种心理的驱使下参与到事件中,并最终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网民的参与一方面有利于事件的解决,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极端行为的存在,给事件相关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引发现实中的暴力事件。因此,对事件中网民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总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综述,主要包括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对议题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进行了陈述和总结。第二部分通过对03年至今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梳理,对事件的发生场域、网民的参与形式以及参与者的基本特征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结合具体案例,对事件中网民的心理特征及一般心理过程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探究,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网民在事件中的一些极端行为表现,并探索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第五部分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建立社会心理预防及疏导机制的几点建议。本论文以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以及理论探讨的方法,对其心理及行为进行了探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的主要结论性的观点包括叁个方面:一、网络群体性事件主要发生在虚拟社区,参与的网民主要为18-30岁的男性,参与形式主要为发帖、跟帖以及新闻、视频评论。在各类网络事件中,社会类的事件最能引起网民关注,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二、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民表现出猎奇、无聊、从众等个体和群体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在不同网民间存在着差异化。另外,事件可分为酝酿、爆发和消退叁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同网民的相对剥夺感和易受暗示性密切相关。叁、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民存在着极端行为,以言语暴力和人肉搜索为主,言语暴力源于敌意、宣泄心理,人肉搜索则是源于英雄主义和利他主义。因此,减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需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预警、发泄和疏导机制,其重点在于网民不良情绪的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本论文对课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详细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学术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2-03-10)
夏艳[9](2011)在《网民群体行为的心理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运用传播学及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即"沉默的螺旋"理论与"乌合之众"理论,对网民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源,并就网民群体行为中"从众心理"发挥的作用,以及网民群体到底是不是"乌合之众"两个问题作了重点阐述。(本文来源于《新闻世界》期刊2011年12期)
夏艳[10](2011)在《网民群体行为及心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的网络传播,正在颠覆着我们传统的传播环境,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随着近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主体——网民作为一种新兴而特殊的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正是以目前中国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主体——网民群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行为特征及心理源头两个方向展开研究活动。首先,以近年来网民发起或参与的极具鲜明时代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热点事件入手,分析几种典型的网民群体行为,初步归纳出网民群体行为特征,并通过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行为及心理的实证调查来进一步加以验证;其次,结合传播心理学及群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诺伊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勒庞的“乌合之众”群体理论等),对网民群体行为现象背后的心理成因作详细阐述,从而归纳出更为科学的网民群体的行为管理措施和心理引导对策;最后,得出网民群体从“乌合之众”向“理性群体”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最终结论。(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1-11-20)
网民的行为与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民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是公共危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民心理视角出发,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对627名网民进行测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网络自我效能、网络人际信任对网民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自我效能对网民公共危机信息获取和生产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网络人际信任在网络自我效能与网民公共危机信息生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教育程度负向调节网络自我效能与网民公共危机信息生产的关系。最后,根据该研究结论给出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的相应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民的行为与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悦悦.手机网民社交软件使用行为的心理嬗变[J].今传媒.2019
[2].薛可,余来辉,余明阳.网民心理视角下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新媒体与社会.2017
[3].朱玉华,辛旺.浅析热点事件中网民行为与心理——以安徽芜湖女大学生坠楼案为例[J].现代交际.2016
[4].邓倩.互联网时代传播赋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
[5].吴雨蓉.“帮汪峰上头条”行为中的网民心理[J].青年.2014
[6].姚江龙.基于网民心理分析的网络集群行为及应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陈志群,张苗苗,刘婷,陈晨,李君.大学生网民行为和心理实证研究——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J].新闻前哨.2012
[8].张晓莉.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心理及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9].夏艳.网民群体行为的心理探源[J].新闻世界.2011
[10].夏艳.网民群体行为及心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