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尔多拉蓝论文-张晓红,陈丽波,魏仲航

麦尔多拉蓝论文-张晓红,陈丽波,魏仲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麦尔多拉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old,nanoparticles,Meldola′,blue,Eastman,AQ55D,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

麦尔多拉蓝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红,陈丽波,魏仲航[1](2011)在《纳米金颗粒/麦尔多拉蓝溶胶的合成及NADH传感器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脱氢酶是氧化还原酶中为数最多的一类酶,目前已知超过300种脱氢酶使用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作为辅酶。在这些酶和辅酶协同作用催化底物时,NAD+从底物接受电子被还原成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1年12期)

刘萍,杨涛,焦奎[2](2008)在《麦尔多拉蓝与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循环伏安法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麦尔多拉蓝(MB)分别与溶液中以及吸附在电极表面的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B与溶液中的DNA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分别将鲱鱼精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固定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ssDNA和dsDNA修饰电极(ssDNA/GCE和dsDNA/GCE)后,求得MB在ss-DNA/GCE和dsDNA/GCE上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4×103L.mol-1和5.2×103L.mol-1。MB与修饰在ssDNA/GCE上的ssDNA通过静电作用结合,而与吸附态dsDNA的结合为静电吸引和嵌插的共同作用。MB与ssDNA和dsDNA之间相互作用存在差异,说明MB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杂交指示剂。(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罗鹏,谢国明,宋方洲,邓世雄,徐华健[3](2007)在《麦尔多拉蓝作为电子介体的一次性血清酒精生物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一次性碳电极,用Nafion固定麦尔多拉蓝(MS)作为电子介体,通过交联法用戊二醛将乙醇脱氢酶和氧化型辅酶Ⅰ固定于Nafion-MB修饰的电极上,制备一次性血酒精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传感器响应电流与血清酒精浓度在2.0×10-4~2.5×10-3mol/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10-4mol/L,达到95%稳态响应时间不超过20 s。探讨了pH、缓冲液、温度及干扰物质等对一次性血酒精生物传感器的影响。将传感器用于血清酒精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7年12期)

孙康,项永福[4](2003)在《Nafion膜固定的麦尔多拉蓝为介体的过氧化氢、葡萄糖和乳糖生物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afion膜修饰玻碳电极固定的麦尔多拉蓝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电极间的电子传递介体 ,成功地制成了性能优良的电流型单酶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双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 -葡萄糖氧化酶 )和叁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 -葡萄糖氧化酶 -半乳糖苷酶 )分别制成了葡萄糖和乳糖生物传感器;探讨了工作电位、pH、温度和干扰物质等对这3种生物传感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刘莉,吴宝璋,吴辉煌[5](2000)在《麦尔多拉蓝的氧化电沉积及生成膜的电化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位扫描方法将麦尔多拉蓝 (MB)沉积在玻碳电极表面上 .结果表明 MB在碱性介质中发生电氧化聚合 ,而在酸性介质中发生还原性沉积 .MB聚合物膜具有氧化还原活性 ,在 p H1~ 12范围内其氧化还原电位 E0′与 p H呈线性关系 ,斜率 - 4 7m V/p H,说明有 4个电子和 3个质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在 p H7介质中 MB聚合物能催化 NADH电氧化 ,使过电位降低了 50 0 m V.(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2期)

蚁良东,吴宝璋,吴辉煌[6](1991)在《麦尔多拉蓝修饰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条件下将7—二甲氨基—1,2苯并吩恶嗪(即麦尔多拉蓝,MB)吸附在蜡浸光谱纯石墨电极上以构成修饰电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 MB 吸附量和电极伏安特性的影响、修饰电极的表面电化学过程以及电极的稳定性,对 MB 修饰电极作为电流式脱氢酶传感器信号变换元件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化学传感器》期刊1991年01期)

麦尔多拉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循环伏安法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麦尔多拉蓝(MB)分别与溶液中以及吸附在电极表面的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B与溶液中的DNA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分别将鲱鱼精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固定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ssDNA和dsDNA修饰电极(ssDNA/GCE和dsDNA/GCE)后,求得MB在ss-DNA/GCE和dsDNA/GCE上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4×103L.mol-1和5.2×103L.mol-1。MB与修饰在ssDNA/GCE上的ssDNA通过静电作用结合,而与吸附态dsDNA的结合为静电吸引和嵌插的共同作用。MB与ssDNA和dsDNA之间相互作用存在差异,说明MB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杂交指示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麦尔多拉蓝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红,陈丽波,魏仲航.纳米金颗粒/麦尔多拉蓝溶胶的合成及NADH传感器应用[J].分析化学.2011

[2].刘萍,杨涛,焦奎.麦尔多拉蓝与DNA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罗鹏,谢国明,宋方洲,邓世雄,徐华健.麦尔多拉蓝作为电子介体的一次性血清酒精生物传感器[J].分析化学.2007

[4].孙康,项永福.Nafion膜固定的麦尔多拉蓝为介体的过氧化氢、葡萄糖和乳糖生物传感器[J].分析测试学报.2003

[5].刘莉,吴宝璋,吴辉煌.麦尔多拉蓝的氧化电沉积及生成膜的电化学性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6].蚁良东,吴宝璋,吴辉煌.麦尔多拉蓝修饰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化学传感器.1991

标签:;  ;  ;  ;  ;  ;  ;  ;  

麦尔多拉蓝论文-张晓红,陈丽波,魏仲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