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漏电塑壳断路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漏电断路器,可靠性,验证试验,FMEA
漏电塑壳断路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兵[1](2009)在《CM2L塑壳断路器漏电保护的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漏电断路器(又称带剩余电流保护塑壳断路器)不仅具有过载、短路保护功能,而且还具有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火灾危险功能。由于漏电断路器事关生命与财产安全,对其进行可靠性研究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CM2L漏电断路器的漏电可靠性进行研究。漏电断路器可靠性考核主要是针对它的工作特点和故障形式加以考核。漏电断路器是不频繁动作型保护电器。可靠性考核主要是考虑到它的这种不同于频繁动作型电器的工作特性,主要失效模式是拒动、误动故障及操作故障。在进行可靠性检测时,分别进行漏电保护可靠性检测和操作可靠性检测。对拒动、误动故障可采用保护成功率R的高低作为可靠性指标进行漏电保护可靠性检测;对操作故障,可采用故障率λ的大小作为可靠性指标进行操作可靠性检测,并确定了故障率和成功率等级。以CM2L漏电断路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漏电断路器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由抽样理论,采用定数验证试验方案确定漏电断路器验证试验方案,并提出了其可靠性试验方法。为保证可靠性试验方法的实施,本文研制出一套漏电断路器可靠性试验设备,利用它可进行漏电保护可靠性试验检测和操作可靠性试验检测,从而真正地将可靠性研究工作付诸实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FMEA可靠性综合分析技术在漏电断路器操作机构中的应用。指出漏电断路器操作机构在设计、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设计和生产中出现失误,并针对各故障模式,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漏电断路器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并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根据FMEA分析和可靠性试验结果,重点针对储能弹簧和连杆进行可靠性设计,并进行可靠性试验。通过可靠性增长试验,得到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操作可靠性从亚叁级水平提高到叁级水平。(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5-01)
徐伟[2](2008)在《一种漏电塑壳断路器的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低压电器在经历了从电磁式向电子式的发展后已迈进智能式,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测控技术被成功地应用在各种低压电器中。近年来,世界各国加紧对低压电器前期开发进行技术攻关,并已取得较为显着的成绩,控制、保护功能越来越多。本课题正是瞄准了这个新的发展动向而立题的。通过该课题,探索一种适合于漏电塑壳断路器的控制技术。本课题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电子电力方面理论和技术文献的基础上,以漏电塑壳断路器的控制保护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漏电电流互感器的研究,对漏电塑壳断路器控制保护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具体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实现漏电流的检测、快速处理和显示,设计出高可靠低价位的新型漏电塑壳断路器。经过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10-01)
张明曦[3](1996)在《新型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技术动向(Ⅱ)》一文中研究指出2.断路器的电子化技术动向(1)电子化的动向最近,电子化技术发展迅速,从模拟的晶体管(分立)向IC转变,进而向使用微机的数字化发展.此外,电阻及电容器等也从(本文来源于《低压电器》期刊1996年06期)
张明曦[4](1996)在《新型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技术动向(Ⅰ)》一文中研究指出保护低压配电线路所用的塑壳断路器,是1928年在美国西屋公司J.Slepiom设计的消电离灭弧装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0年该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塑壳断路器的产品化.在日本,则由叁菱电机公司于1933年开始生产,并在发展中不断充实机种,扩大分断能力,还出现了使用双金属的热-电磁脱扣器和使用油杯的完全电磁式脱扣器的机种.在应用中,与高压保护继电(本文来源于《低压电器》期刊1996年05期)
杨钦慧[5](1996)在《新型塑壳断路器、漏电断路器所用“ISTAC”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如所周知,1830年发端于美国(西屋公司首先开发)的塑壳断路器,经日本人“引进、吸收、改造、再提高”的四部曲之后发展成为品种多样化、断流能力不断提高的除工业配电用以外,还可用于电动机保护、配电盘、瞬时短路保护、照明用、直流回路用等多功能的断路器,(本文来源于《电气开关》期刊1996年04期)
杨钦慧[6](1996)在《PSS系列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在日本叁菱电机开发的PSS系列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中采用ISTAC结构及以陶瓷纤维和金属氢氧化物作填充剂的尼龙树脂新绝缘材料,以达到限流分断和快速分断的目的,并配置有高精度多功能数字式脱扣器,具有可调的多种脱扣功能,予警功能和负荷电流、予警电流、过电流的显示功能。(本文来源于《江苏电器》期刊1996年02期)
张明曦[7](1996)在《新型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分断技术ISTAC》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叁菱电机公司开发了具有优良限流分断性能的新型分断技术ISTAC(Impulsive slot Type Accelerator——冲击槽型加速装置),应用于新型塑壳断路器,漏电断路器“PSS”(Progressive Super Series—渐进超级系列)。(本文来源于《华通技术》期刊1996年02期)
李广宇,张玉青[8](1995)在《叁菱PSS塑壳断路器及漏电断路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建筑及工厂企业会采用更多的电子设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得低压配电网络中会产生更多的高次谐波和浪涌电流,从而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形势,应针对传统的塑壳断路器进行革新,以改进其保护特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更便于组成协调保护系统,并且要容易使用、体积小型化和标准化.对此,叁菱公司对原有的NF塑壳断路器/NV漏电断路器重新进行了设计,并采用先进技术,最新推出了PSS(Progressive Su- per Series)断路器.其设计思想可供国内同行借鉴.(本文来源于《低压电器》期刊1995年06期)
漏电塑壳断路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低压电器在经历了从电磁式向电子式的发展后已迈进智能式,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测控技术被成功地应用在各种低压电器中。近年来,世界各国加紧对低压电器前期开发进行技术攻关,并已取得较为显着的成绩,控制、保护功能越来越多。本课题正是瞄准了这个新的发展动向而立题的。通过该课题,探索一种适合于漏电塑壳断路器的控制技术。本课题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电子电力方面理论和技术文献的基础上,以漏电塑壳断路器的控制保护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漏电电流互感器的研究,对漏电塑壳断路器控制保护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具体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实现漏电流的检测、快速处理和显示,设计出高可靠低价位的新型漏电塑壳断路器。经过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漏电塑壳断路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玉兵.CM2L塑壳断路器漏电保护的可靠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徐伟.一种漏电塑壳断路器的控制技术[D].苏州大学.2008
[3].张明曦.新型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技术动向(Ⅱ)[J].低压电器.1996
[4].张明曦.新型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技术动向(Ⅰ)[J].低压电器.1996
[5].杨钦慧.新型塑壳断路器、漏电断路器所用“ISTAC”技术[J].电气开关.1996
[6].杨钦慧.PSS系列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特点[J].江苏电器.1996
[7].张明曦.新型塑壳断路器和漏电断路器的分断技术ISTAC[J].华通技术.1996
[8].李广宇,张玉青.叁菱PSS塑壳断路器及漏电断路器[J].低压电器.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