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沙毕纳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咱雅班第达一世,沙毕纳尔,历史记忆,文化变迁
沙毕纳尔论文文献综述
潘海莉[1](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潘海莉,王希隆[2](2018)在《历史变迁视角下的特克斯沙毕纳尔》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毕纳尔是清代蒙古社会下层阶级中的特殊阶层,系寺院、呼图克图以及大喇嘛的属民,专门为寺院、呼图克图承担牧业生产和各种赋役征派,他们在藏传佛教寺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克斯沙毕纳尔是新疆卫拉特蒙古社会中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社会职能随着身份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特克斯沙毕纳尔屯垦戍边为中国新疆的经济发展和边防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潘海莉,王希隆[3](2018)在《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毕纳尔是清代蒙古社会中的特殊阶层。作为寺院中的主要劳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却鲜有相关的专题研究。笔者试图按照成果类型分类,再以地理界限分为东西蒙古为主题,综述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对于沙毕纳尔研究的成果。(本文来源于《西部蒙古论坛》期刊2018年01期)
海霞[4](2008)在《清代蒙古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毕纳尔是清代蒙古寺院和呼图克图、活佛以及喇嘛旗的阿拉巴图(属民),是寺院经济中的主要生产者和劳动者。作为蒙古社会的特殊阶层,在清代蒙古寺院经济结构和整个蒙古社会阶层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清代寺院沙毕纳尔阶层的形成过程、赋役形式、隶属关系等问题,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有清一代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畸形发展的历史,尤其有助于对清代蒙古寺院经济的发展有总体上的深刻认识,而且对研究清代蒙古史,蒙古宗教文化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根据遗留性蒙古文档案、相关文献资料、地方史志、社会调查报告,将民族学、经济学、历史学、宗教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相结合,通过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了清代蒙古寺院生产劳动者—沙毕纳尔。本学位论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构成,约叁万余字。前言简要说明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有关前人研究状况与相关史料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新颖之处等。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清代蒙古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的来源和构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沙毕纳尔的生产劳动和赋役形式。第叁部分主要论述了沙毕纳尔的人身权利及其管理模式。结语概括总结了论文的整体内容,阐述了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观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8-04-10)
胡日查[5](2007)在《清代蒙古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的生产生活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沙毕纳尔是清代蒙古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代蒙古寺院经济中的主要生产劳动者。沙毕纳尔主要来源于蒙古王公、台吉、塔布囊等封建主的捐献或卖给;寺院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沙毕纳尔的劳动所获取;沙毕纳尔的赋役与札萨克旗阿拉巴图所承担的赋役相对轻松;管理沙毕纳尔的寺院基层行政组织称为“鄂托克”、“扎仓”、“集赛”;沙毕纳尔世世代代作为寺院和呼图克图的属民,其人身权利和自由牢牢被控制在寺院和呼图克图手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沙毕纳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沙毕纳尔是清代蒙古社会下层阶级中的特殊阶层,系寺院、呼图克图以及大喇嘛的属民,专门为寺院、呼图克图承担牧业生产和各种赋役征派,他们在藏传佛教寺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克斯沙毕纳尔是新疆卫拉特蒙古社会中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社会职能随着身份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特克斯沙毕纳尔屯垦戍边为中国新疆的经济发展和边防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毕纳尔论文参考文献
[1].潘海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潘海莉,王希隆.历史变迁视角下的特克斯沙毕纳尔[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3].潘海莉,王希隆.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综述[J].西部蒙古论坛.2018
[4].海霞.清代蒙古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5].胡日查.清代蒙古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的生产生活状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