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津市居住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健康度,居住环境,空间属性,身体质量指数
天津市居住区论文文献综述
董宏杰,曾坚,唐冠蓝,张李纯一,王琪[1](2019)在《居民健康与其居住环境空间属性的关系——以天津市区的12个居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居住环境的健康程度愈发受到重视。为研究居住环境空间属性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选取天津市区的12个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分析提取不同居住区的居住环境空间属性,包括平均层数、容积率、绿化率、功能丰富度、可达性、日照间距(日照存在问题界面比例)六个可量化的指标。运用问卷分析法、访谈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每个居住区中居民的健康度。对空间属性的量化结果与健康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绿化率和日照间距两个指标对居民健康度的影响最大,进而在健康导向下对居住区空间营造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10期)
路启,魏星[2](2019)在《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居住区交通出行目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于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的现状居民交通出行特征分析,揭示出不同圈层城市居民出行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对比东京都区部和上海市居民出行特征后发现,不同圈层城市居民在交通目的、交通方式等方面均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结合《天津市新型居住社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以及天津市主城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案例分析,提出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居住区交通出行和交通设施的规划目标,分圈层的交通目标充分体现了区域差别化原则,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实际工作,从居住区这个城市最基本细胞着手,从源头上提高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而达到改善城市全局交通状况,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孙宇,吴军[3](2019)在《基于共享理念的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天津市华苑小区安华里和居华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居住区在"共享"模式下发展能够使其公共资源发挥更大作用.笔者在分析了居住区公共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享的居住区更新设计理念,并以天津市华苑小区安华里、居华里片区为例,探讨了基于共享理念的居住区公共空间开放和连接的设计策略,让人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增进联系,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建设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宜居环境.(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艳[4](2018)在《天津市老旧居住区园林绿化改造发展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老旧居住区绿化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多以远年老旧居住区为主,多数老旧居住区绿化环境存在着年久失修、斑秃裸露的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区绿化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要求也逐渐提高。要满足现代居民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就要改善老旧居住区绿化现状,提高绿化景观质量。文章通过分析老旧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再提出相关的改造对策。(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36期)
安童鹤,沈锐[5](2017)在《转型时期下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发展研究——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各项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张,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居住空间的边缘化和郊区化成为无法避免的趋势。城市边缘大型住区建设,一方面缓解了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钟摆式交通、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北京和天津城市边缘大型住区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京津两个特大城市边缘区大型居住区建设的分析研究,为在转型发展时期,大中城市解决和避免将出现的相似问题提供切实可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7-07-27)
舒平,李航[6](2016)在《天津市1990年代居住区外部空间效率评价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效率"概念并探求居住区外部空间效率内涵,从土地利用率、交通可达性、功能混合度3方面探讨居住区外部空间效率影响因素。对天津市1990年代典型居住小区外部空间效率进行调研,模拟符合其空间特点的6种布局形式并对其外部空间效率进行评价的比较研究,为居住区外部空间效率及紧凑度的提升改造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林崇华,韩志华,卜英芪[7](2016)在《旧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以天津市体院北居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我国迈向了"银发时代",处在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在相当长时期内老化速度会快速增长,大量人口的养老需求成为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课题。养老院、新建养老社区等养老模式不能满足当前养老需求,居家养老成为当前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居家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利用居住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满足老年人原地养老需求的同时也缓解了年轻人的压力。但由于我国的旧居住区适老性程度普遍较低,要想满足老年人在旧居(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6年09期)
刘立钧,苏丹[8](2016)在《基于居住结构视角下的天津市自行车出行特征研究——以华苑居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自行车的交通特性,基于自行车的交通特性提出自行车交通和城市居住结构的关系,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居住结构的物质属性,概述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居住结构.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天津华苑居住区自行车交通出行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包括自行车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单程出行时耗、单程出行距离以及出行空间分布,最后总结了天津市中心城区自行车交通的出行特征.(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吴云青,张文静,张再生,蔡为民[9](2015)在《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农民满意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基于天津市21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是中心村建设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农民满意是中心村集中居住工程顺利推进的基本保证。基于天津市21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首先分析了农民对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总体满意度及对各方面工作的分项满意度;其次,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农民各分项满意度对其总体满意度的敏感性;再次,在把分项满意度及其敏感性放在同一坐标系内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中心村集中居住各项工作划分为四类,即"继续努力事项"、"重点改进事项"、"低优先事项"和"不刻意追求事项";最后,提出了强化中心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中心村建设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中心村治理机制、多渠道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04期)
李丹,刘洋[10](2014)在《北方大型居住区景观用水补偿的研究——以天津市华明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北方居住区景观用水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以天津市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农民安置区为例,研究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回用的技术,并从生态和系统的角度分析居住区利用污水回用作为景观用水等水源的可行性,及其工艺设计、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实现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本文来源于《住宅产业》期刊2014年Z1期)
天津市居住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于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的现状居民交通出行特征分析,揭示出不同圈层城市居民出行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对比东京都区部和上海市居民出行特征后发现,不同圈层城市居民在交通目的、交通方式等方面均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结合《天津市新型居住社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以及天津市主城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案例分析,提出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居住区交通出行和交通设施的规划目标,分圈层的交通目标充分体现了区域差别化原则,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开展实际工作,从居住区这个城市最基本细胞着手,从源头上提高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而达到改善城市全局交通状况,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的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津市居住区论文参考文献
[1].董宏杰,曾坚,唐冠蓝,张李纯一,王琪.居民健康与其居住环境空间属性的关系——以天津市区的12个居住区为例[J].建筑节能.2019
[2].路启,魏星.天津市主城区分圈层居住区交通出行目标研究[C].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3].孙宇,吴军.基于共享理念的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以天津市华苑小区安华里和居华里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
[4].刘艳.天津市老旧居住区园林绿化改造发展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5].安童鹤,沈锐.转型时期下城市边缘大型居住区发展研究——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例[C].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7
[6].舒平,李航.天津市1990年代居住区外部空间效率评价的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16
[7].林崇华,韩志华,卜英芪.旧居住区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以天津市体院北居住区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6
[8].刘立钧,苏丹.基于居住结构视角下的天津市自行车出行特征研究——以华苑居住区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6
[9].吴云青,张文静,张再生,蔡为民.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农民满意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基于天津市21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
[10].李丹,刘洋.北方大型居住区景观用水补偿的研究——以天津市华明镇为例[J].住宅产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