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果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糖橘,叶果比,观察分析
叶果比论文文献综述
张社南,贺申魁,梅正敏,刘冰浩,区善汉[1](2019)在《沙糖橘叶果比观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年生中等产量、6年生较高产量、8年生超高产量3种类型沙糖橘结果树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结果量多、较多、中等、少四种结果树的产量、小果比例、叶果比、秋梢数量及秋梢成花率的相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中等至低水平的结果树其叶果比大于25:1,小果比例少,秋梢萌发数量多且成花率高;产量高至超高水平的结果树其叶果比为(15~10):1,小果比例多,秋梢萌发数量少且成花率低;产量较高至中等水平的结果树其叶果比为(15~25):1,小果比例较少,秋梢萌发数量较多且成花率也较高,(15~25):1是沙糖橘较适宜的叶果比。(本文来源于《南方园艺》期刊2019年05期)
王世明[2](2019)在《叶果比影响酿酒葡萄果实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8期《不同叶果比处理对品丽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作者孙霄等)报道,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本文来源于《中国果业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赵红军,王建宇,林敏娟,欧欢[3](2019)在《骏枣果实品质与叶果比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有5年树龄的骏枣果树进行不同叶果比的果实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骏枣果实品质及产量影响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叶果比为(16~20)∶1的处理,产量性状中鲜果重、干果重、经济产量均高于(4~6)∶1和(8~10)∶1处理,且与叶果比呈极显着性正相关,而单株产量大小为(4~6)∶1>(8~10)∶1>(16~20)∶1,与叶果比呈极显着负相关;(16~20)∶1处理在果实品质性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4~6)∶1和(8~10)∶1处理,且与叶果比呈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16~20)∶1处理最低,且与叶果比呈极显着性负相关;而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差异,且与叶果比无关。通过本试验发现,骏枣叶果比为(16~20)∶1时的果实品质较好,经济产量较高,可以实现果实优质丰产。(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孙霄,单守明,许亚丽,刘成敏,李映龙[4](2019)在《不同叶果比处理对“品丽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品丽珠"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结果表明:提高叶果比可以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时果实的品质均得到提高。在处理过程中,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显着正相关,与滴定酸、单宁、总酚含量显着负相关。在葡萄果实采收时,20cm2·粒-1疏果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15cm2·粒-1)提高了16.9%、19.1%、15.7%和15.9%,和对照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结果表明该处理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为最适叶果比,可以显着提高贺兰山东麓"品丽珠"葡萄果实的品质。(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08期)
高敏[5](2017)在《叶果比影响葡萄花色苷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23期《叶果比对"北红"葡萄花色苷积累的影响》(作者孟鑫等)报道,为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北红"酿酒葡萄为试材,试验设置T1(6片叶,100粒浆果)、T2(3片叶,100粒浆果)、T3(12片叶,50粒浆果)、T4(12片叶,25粒浆果)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果业信息》期刊2017年02期)
高华君,孙山,王家喜[6](2015)在《甜樱桃矮化栽培树势和叶果比精细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甜樱桃矮化栽培建园前根据影响树势和产量的内在因素(品种、砧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栽植模式(行株距)和树形,如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沃根纺锤形、赞恩纺锤形、HYTEC树形、Solaxe树形、塔图拉网架形、开心形、西班牙丛枝形、多主枝自然形、布鲁纳改良纺锤形、扇形等。无论采用何种树形,整形修剪的任务:一是定植后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发新枝,尽快占据果园有(本文来源于《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期刊2015年12期)
木合塔尔·扎热,吴正保,故丽米热·卡克什,史彦江[7](2015)在《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施对土壤养分及骏枣光合特性和叶果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阿克苏地区10龄骏枣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施肥试验法,测定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下土壤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骏枣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和叶果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混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逐渐增高,且土壤上层(0~30 cm)中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下层(30~60 cm);与果实膨大期相比,果实成熟期的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明显减少,其中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减少量明显大于速效钾含量的减少量。骏枣叶片的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复混肥施入量的增加而上升,所有施肥处理的Pn均比对照(CK)高,其中T11处理的Pn达(24.53±2.40)μmol m-2 s-1,其水分利用效率和总叶绿素含量也均较高。骏枣叶果比随着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各处理中T3与T5和T6,T4与T7,T8与T9和T10处理之间均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5年02期)
彭宏样,黄凤珠,李鸿莉,李冬波,徐宁[8](2010)在《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叶面积回归测算及两茬果叶果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为试材,在南方产区进行葡萄叶面积的测算方法及该品种两茬果(夏果和冬果)不同叶果比与产量和果实品质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用叶长、叶宽及叶长×叶宽等叶形特征值与单叶面积的相关关系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快速有效地测算该葡萄品种的群体叶面积;在南方湿热地区栽培酿酒葡萄,两茬果叶果比以5.5较合适,结果枝留叶7~8片叶,每条结果枝夏果留果重500 g左右,冬果留果重450 g左右为宜,即每条结果枝留果穗2~3穗,这样既保证有一定的产量,又能保证酿造用原料浆果有理想的糖度和酸度。(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李隆华,黄治远,李骏,代正林,漆巨贤[9](2002)在《橘橙7号叶果比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疏果是克服柑橘大小年结果现象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但疏果达到何种程度最为合理呢 ?这方面国内研究尚少 ,国外已有较多研究报道 ,特别是日本对合理疏果的研究比较深入。他们得出了各主栽柑橘品种的疏果指标 ,即恰当的叶果比 :温州蜜柑为 ( 2 5~(本文来源于《西南园艺》期刊2002年04期)
李自刚,史书强,姜万润[10](2001)在《短枝型苹果金矮生适宜叶果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枝型苹果树因树体小、冠型紧凑、结果早、产量高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发展密植栽培的选择对象之一。如美国华盛顿州的罗斯维特地区,10年生金矮生666.7m2产量达1000kg;日本福岛、岩手园艺场7~8年生新红星品种666.7m2产量1800-2400kg;即使(本文来源于《北方果树》期刊2001年01期)
叶果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8期《不同叶果比处理对品丽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作者孙霄等)报道,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果比论文参考文献
[1].张社南,贺申魁,梅正敏,刘冰浩,区善汉.沙糖橘叶果比观察分析[J].南方园艺.2019
[2].王世明.叶果比影响酿酒葡萄果实品质[J].中国果业信息.2019
[3].赵红军,王建宇,林敏娟,欧欢.骏枣果实品质与叶果比的关系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9
[4].孙霄,单守明,许亚丽,刘成敏,李映龙.不同叶果比处理对“品丽珠”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5].高敏.叶果比影响葡萄花色苷积累[J].中国果业信息.2017
[6].高华君,孙山,王家喜.甜樱桃矮化栽培树势和叶果比精细调控[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5
[7].木合塔尔·扎热,吴正保,故丽米热·卡克什,史彦江.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施对土壤养分及骏枣光合特性和叶果比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
[8].彭宏样,黄凤珠,李鸿莉,李冬波,徐宁.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叶面积回归测算及两茬果叶果比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
[9].李隆华,黄治远,李骏,代正林,漆巨贤.橘橙7号叶果比试验初报[J].西南园艺.2002
[10].李自刚,史书强,姜万润.短枝型苹果金矮生适宜叶果比试验[J].北方果树.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