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养生思想论文-宋丽

心理养生思想论文-宋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理养生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唐代,道教,心理养生

心理养生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宋丽[1](2019)在《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是在道教整体养生理念由“外求”之法向“内求”之道逐渐转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不同于作为一种宗教修炼法门的内丹术,它是一种纯粹立足于人的内在心理层面,从养护人内在心理健康层面着手,以达到保养身心和谐健康、提高生命生存质量为目的养生理念。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也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精神修养理论,它虽以内在心理层面的保养方法入手,但其最终目的仍然在于养生,即其终极目标仍然是对生命的养护,而不仅仅只是着眼于精神领域的修养。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以“重人贵生”、“形神相依”、“虚静无为”的道家核心思想为其理论基础,并受到当时快速发展的佛教禅宗思想、重玄学思想以及道教心性论的影响,将养生理念由注重服食丹药等依靠外物的“外求”之法转向注重调神养心等以内养外的“内求”之法,认为养生应从人的内在心理层面入手,维护自身清静无染的心境,保持淡泊安宁的心态,才能更加有效的维护身心和谐,从而达到养护身心、提高生命质量的养生目的。本文从内在“修心”、外在“处世”以及最终“得道”叁个层面来解析和阐释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的理论体系。同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实际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状况,从固信心、生慧心、戒嗔心、祛贪心、存静心以及修悟心等几个方面具体论述了“修心”层面的思想理论,并结合相关材料进一步分析和论述了其所倡导的在世俗生活中断缘简事、慈心为善的处世之道,及这样“简而善”的处世之道对养护自我身心健康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最终通过对“得智”与“得道”境界的对比,阐明了“道”的境界不同于“智慧”的境界,而是超越其之上的。帮助人们真正理解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中有关养生求道的深刻内涵,从而有助于人们在养生求道的过程中培养更加宏大的格局,以期收获更加广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再次强调了养生求道的终极内涵在于对自我内在心灵世界的关注和养护,通过祛除外在邪见,恢复内在本自具有的神性与灵性的过程便是维护身心和谐、保养生命健康的不二法门。并进一步总结出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向“内”探索、求“静”原则以及以“内”养“外”的整体思想特点,明确了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立足于养护内在心理健康以维护身心和谐健康的养生理念。最后简要论述了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对内丹学、阳明心学以及当代道家养生等后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中所蕴含的向“内”探索的养生理念给生活在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现代人以重要的启发,其丰富的心理养生理论与经验也值得现代的人们研究和学习。(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20)

夏梦婷[2](2018)在《《黄帝内经》的心理养生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医药、饮食和运动已成为今天最常见的叁大养生方式,但心理方面的养生几乎被大家忽略。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心理问题和困扰越来越普遍,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从西方引进的医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在中国的运用又有诸多局限,因此,有必要寻求自身文化当中的心理养生智慧。《黄帝内经》是古代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心理养生内容。心理养生思想是其养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了古人对生命的探索和智慧,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仍具启发意义。而且,研究传统的心理养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和丰富世界心理学的宝库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图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当代意义的探索。首先对心理养生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文化渊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心理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一定阐发。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吸收融合了传统道家、儒家和杂家的部分思想内容,尤其是道家影响最大,在此影响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养生体系,神形兼顾是基础,“治未病”是重要原则,方法有顺时调神、节欲守神、以情制情等,“天人合一”则是最高的心理养生境界。放在今天来看,《黄帝内经》的心理养生思想不可避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其中整体观、预防观的文化特征更具前瞻性和人文关怀,对当代的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现代人改良生活方式、促进自我觉醒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余亚微,隋华杰[3](2018)在《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的文化特征及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前后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才正式确立,1985年《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这也是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对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医心理养生所采用的的很多治疗方式和形式也是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传统体育的形式。(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15期)

左军,刘凌宇,冷德生,车志远,李军[4](2016)在《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的文化特征及当代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作为祖国的瑰宝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医不仅对患者进行身体疾病的救治而且还蕴藏着独特的养生之道。中医心理养生思想更是中医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医心理养生思想能够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天人合一、形神一体、未老养生、调整阴阳等中医心理养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传承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6年14期)

潘秋平,张晓利[5](2015)在《中医老年心理养生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学坚持形神一元论,认为养生当"形与神俱"(《素问·上古天真论》),才能终其天年。关于形神,中医重视神对形的主宰作用,认为神为形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养神"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养神"又包含丰富的老年心理养生思想,所论述的老年心理养生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1中医老年心理养生原则1.1精神内守精神内守,即指精神不外越。神(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5年03期)

安春平[6](2015)在《传统心理养生思想的特征及现代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到处弥漫着焦虑情绪,不只成年人,未出校门的学生也常常体验着焦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侵袭着人们的心灵,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人们却并没有享有所期望的幸福。为了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预防和消除心理疾病及由心理因素所导致的各类身体的不适,心理卫生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学中有大量的关于心理健康维护(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5年02期)

吴中云[7](2013)在《孙思邈的心理养生思想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孙思邈等古代医家健康长寿的奥秘之一,在于心理养生。本文探讨孙思邈的心理养生思想与方法,包括道德修养、淡泊欲求、调节情绪、注重饮食养生与心理养生的关系、注重"支持系统"的建立等内容。(本文来源于《第叁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论坛暨2013年中国中医心理学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11-29)

孙灵芝[8](2012)在《身体内求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心理养生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不间断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知识营养,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因此,心理养生不仅是一种养生之道,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论文力图将研究分析建立在详实的文献基础之上,对心理养生相关性史料的运用与分析中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揭示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吸取、借鉴,并从中发掘其现代价值,本论文的目的也便在从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提炼对当代养生的积极意义。本文从心理养生的概念和内涵、心理养生思想的基础和心理养生思想递嬗等入手,围绕心理养生思想进行文献研究,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思想观念方面,生死气化的哲学思想、羽化长生的神仙思想、清净无为的政治思想以及正心诚意的伦理思想等,对于形成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体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医心理养生正是在传统文化的融会交流中,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从而得到不断补充、完善、发展,最终形成内容丰富而又特色突出的学术体系。(2)学术思潮方面,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和宋明理学思潮等,与心理养生思想也有着内在的渊源关系,“养生”由古代的士绅精英所追求,经历儒道佛叁家理论与具体技术操作的浸淫,到现代成为一种普世理念,人人都可追求的一种健康生活态度,可以说,社会文化心理的发展,使得单纯追求成仙之道的内丹术发展到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养生——开始关注长生久视的健康寿命观和健康的生命观。(3)心理养生以其多维的修炼方法遵循天道,呼求人道,内视自身,到达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6-01)

秦贝[9](201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养生”的贯通与契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人的涵养和处事行为的取向,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是心理健康,"心理养生"则是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的出发点。"心理养生"亦即精神养生,是从思想理念上调整、滋润、颐养心身的活动。市场经济对社会道德修养具有二重性作用,即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养生"刻不容缓。推进全社会的"心理养生"的重点内容和主要做法是:淡定沉稳"心理养生";豁达潇洒"心理养生";淡薄名利"心理养生";善良纯朴"心理养生"。(本文来源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焦迎娜[10](2008)在《超个人心理治疗观与老庄心理养生思想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个人心理治疗继承了许多古老文化传统特别是东方宗教哲学的遗产,特别受中国道家尤其是老子和庄子的哲学观念的影响。超个人心理治疗和老庄心理养生思想存在许多契合点。二者皆持自然人性论的观点。超个人心理治疗认为人作为身、心、灵的统一体,其精神层面处于统帅地位,并为意识自我提供支撑性框架。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是自然本性。老庄主张人应当保持和发展自然本性,把自然当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顺生命之性自然地生长。天人合一是二者共同的理想境界。超个人心理治疗学家认为人性发展的最高层、意识的最高层、超个人的意识状态皆是重归大自然、与宇宙同一,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庄认为,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存,与万物合为一体。这是一种终极性的超越。在心理治疗的原则方面,二者皆认为应当顺应自然。超个人心理治疗学家用实证方法证明顺应自然思想对人格发展的积极作用。老庄认为人的发展应顺应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一致和通,从而构成自然与人相互统一的整体。人们要在掌握自身特点的情况下自然地养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心理治疗的方法中,静修与致虚守静存在较大的一致性。静修是人们用以修身养性、改变自己的意识状态、深入探讨和认识自我的一种重要手段,这成为超个人心理治疗师用来进行心理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静修是超个人心理治疗领域通往高层精神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对意识状态和身体同时给予重视的特点。老庄认为,要想达到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冥合,必须摆脱外物的干扰,弱化意识的控制,进入自然放松、无思无虑的虚静状态。致虚守静的途径有心斋、坐忘和持守。在物欲方面,二者皆认为应当少私寡欲,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义实现。使人们关注个人存在意义而非执着于外部物质条件是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目的之一。老庄认为人生而有欲,与其想方设法满足欲望,不如在根本上寡欲。二者都十分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超个人心理治疗观中的理想人格模型是超越性人格。老庄的理想人格模型是圣人、真人、至人。超越者与圣人等的特征、体验、实现途径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超个人心理治疗学家认为人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老庄认为人应当超越自我的狭隘空间,淡化对名利的追逐,在一定程度上忘掉自己,养成高远宽阔的胸襟,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状态。二者对生死皆持豁达的态度。超个人心理治疗学家认为每个人在出生时都会产生出生创伤,因为出生使人获得了出生的经验,但同时也获得了死亡的经验。对濒死体验的正确引导会使人们对死亡持积极的态度。老庄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生死是同质的、俱善的。人们可以超越生死,获得永恒。在心理治疗技术方面,二者都善于运用身体治疗技术。超个人身体治疗有叁种主要的技术手段:身体训练、呼吸训练、感觉觉察与灵性充盈。老庄则主张通过吐纳、导引进行养生。在命名问题上,二者也持相似的看法。在超个人心理治疗的聚焦疗法中,来访者对自己情感体验的命名是关键的一步。在命名之前,应当密切关注自身的体验。老庄认为词语具有不可避免性和不恰当性,因此命名要慎重。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看法相近却又不完全相同。超个人心理治疗观和老庄心理养生思想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中,植根于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必然存在巨大差异。首先,其哲学思维方式不同。超个人心理治疗理论是在对心理学、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整个过程都蕴含着理性思辨的色彩。而老庄心理养生思想不是来自逻辑推演,而是来自于直觉体悟。其次,二者的学科性质不同。超个人心理治疗理论结构严密,且具有严格的临床步骤与要求。而老庄心理养生思想更多的是一种人生哲学,其中虽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还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科学。再次,在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技术方面,超个人心理治疗包含致幻剂治疗、催眠等,而老庄心理养生思想中没有类似的论述。第四,二者在治疗方法的可操作程度方面也不尽相同。超个人心理治疗理论语言明白易懂,步骤较为具体、明确,心理治疗的指标也较易掌握,可操作性较强。老庄心理养生思想语言精辟,言简意赅,对大多数心理养生方法的描述隐晦,可操作性较差。总之,超个人心理治疗观与老庄心理养生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比较研究是东西方心灵探索者友好而亲密的跨时空对话。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应该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同时,对西方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研究新进展多加关注,这样才有益于中国本土心理学这个古老而崭新的研究课题的深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7)

心理养生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医药、饮食和运动已成为今天最常见的叁大养生方式,但心理方面的养生几乎被大家忽略。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心理问题和困扰越来越普遍,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从西方引进的医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在中国的运用又有诸多局限,因此,有必要寻求自身文化当中的心理养生智慧。《黄帝内经》是古代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心理养生内容。心理养生思想是其养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了古人对生命的探索和智慧,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仍具启发意义。而且,研究传统的心理养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和丰富世界心理学的宝库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图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当代意义的探索。首先对心理养生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文化渊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心理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现代价值进行一定阐发。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吸收融合了传统道家、儒家和杂家的部分思想内容,尤其是道家影响最大,在此影响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养生体系,神形兼顾是基础,“治未病”是重要原则,方法有顺时调神、节欲守神、以情制情等,“天人合一”则是最高的心理养生境界。放在今天来看,《黄帝内经》的心理养生思想不可避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其中整体观、预防观的文化特征更具前瞻性和人文关怀,对当代的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现代人改良生活方式、促进自我觉醒具有启发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理养生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丽.唐代道教心理养生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夏梦婷.《黄帝内经》的心理养生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8

[3].余亚微,隋华杰.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的文化特征及内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4].左军,刘凌宇,冷德生,车志远,李军.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的文化特征及当代价值研究[J].现代养生.2016

[5].潘秋平,张晓利.中医老年心理养生思想研究[J].河北中医.2015

[6].安春平.传统心理养生思想的特征及现代应用价值[J].中国民间疗法.2015

[7].吴中云.孙思邈的心理养生思想与方法[C].第叁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论坛暨2013年中国中医心理学高峰论坛论文集.2013

[8].孙灵芝.身体内求之道[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9].秦贝.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养生”的贯通与契合[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

[10].焦迎娜.超个人心理治疗观与老庄心理养生思想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心理养生思想论文-宋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