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地征用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地产权制度,制度效果,补偿制度
农地征用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罗红云[1](2014)在《新中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变迁历程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农地征用补偿制度产生了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现实障碍。本文对新中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梳理,对不同阶段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补偿标准,而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公权力的无约束、土地生产要素功能的被忽视和农民权利的缺失。因此,今后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从上述几方面进行。(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胡铃[2](2012)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农地征用利益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征用是政府和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性取得土地,并给予被征地人一定单位补偿的政府行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少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为国家建设用地,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范围扩大。现行征地制度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发端于国家特定经济制度时期下的征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变化的经济环境。政府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做过修改,但是纵观整个征地制度的改革过程,大部分仅是对个别地方的“修修补补”。征地制度的本质并未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改变。农地征用中被征地农民与村集体组织、村集体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模糊的委托代理关系,征地过程中寻租腐败行为蔓延。利益分配中,被征地农民被动接受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以各种名目对征地补偿款的克扣。农地产权界定过程中,一系列技术和非技术因素导致产权公共域的存在,造成对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损害。国家法律明令的征地公共利益范围被扩大,公共利益掩盖下的征地行为蔓延。现行安置补偿标准没有考虑市场等因素,补偿费用不能满足被征地农民正常生活、生产需要。引入村民代表制度,能较好解决农地征用过程中的双重委托代理。但是村民代表的寻租行为仍然存在。在征地过程中,被征地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处于利益博弈底端。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由于获取信息成本高昂、监督无效以及农村土地产权残缺等原因,不能在农地征用过程中有效保护自身利益。即使在明确知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仍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很多农民因为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已经实质上沦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叁无农民。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就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情况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进行分析。综合利用产权制度、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农民利益无法受到有效保护的深层次原因。并且以演化博弈为工具,分析了农地征用过程中利益的有效分配。并从制度经济学以及博弈论角度提出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保护机制。通过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演化博弈的分析,分析出农地征用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实质原因。本文亦通过对策的研究,提出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有效措施。加大对村民代表潜在寻租行为监督,具体包括:加强对寻租行为的事前监督、降低监督成本、加大对寻租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农地征用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界定和执行产权,完善征地安置补偿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的征地。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主要提出本论文写作的背景、意义等概括性问题。第2章在概括论文写作中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评述。第3章利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农地征用中利益博弈。由于静态博弈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利益分配,因此在第4章引入演化博弈分析。第5章在3,4章规范分析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分析四川JY土地征用。最后一张在前5章基础上总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包括: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为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农民利益受到侵犯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利益博弈分析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评述。从制度变迁角度提出村民代表制度。第3章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用中被征地农民、村民代表、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静态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博弈简介、静态博弈下各方收益函数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最后指出静态博弈分析的不足之处,为下一章演化博弈分析奠定基础。第4章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用中各方利益的演化博弈分析。主要包括:演化博弈对静态博弈假设基础的补充、演化博弈下各方收益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征地过程中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第5章基于制度经济学以及演化博弈基础对四川JY市农村土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侵害的实证分析。第6章在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农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就此提出解决意见。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①采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民利益受损原因。为农民利益保护提出新的理论基础。②利用新的研究工具—演化博弈,分析在征地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行为机制。通过模型的模拟,能够将影响因素数量化,同时提高现实可操作性。③利用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的不足之处:在论文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数据处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可能会导致处理的数据并非能够完全满足模型建设的需要。同时,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结合不充分。(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2-03-11)
陈雪峰[3](2011)在《完善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研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城镇化发展战略,描绘中国未来五年“两横叁纵”的城镇化发展蓝图,即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叁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城市化已形成国家发展战略,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硕果。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业已存在的土地供需矛盾将变得越来越突出。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叁分之一的国家。中国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积上,养育超过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又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水平已经从“十五”规划末期2005年的43%发展到2010年的47.5%,以年均4.5%增长,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1.5%。城市化将还会有大量的农地被占用,一批新的失地农民弱势群体将会出现。当前,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安置不合理是农地征用制度的最主要障碍,农地征用过程中还存在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农地产权主体不明、农地权益保障制度不配套、农地征用中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征用程序不够完善等诸多突出问题。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将会引发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完善和改进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刻不容缓。本文从农地征用制度层面,对我国农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农地征用补偿范围、标准及征用程序不完善,农地征用中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农地产权法律缺陷,土地储备制度不完善和农地权益保障配套制度缺位等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山东省农地征用实证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索完善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有效途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给农地征用制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以期有关部门在制定农地征用政策和法律制度时有所借鉴,使我国农地征用制度日趋完善,更好地解决我国的“叁农”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12-17)
张磊[4](2010)在《山东省农地征用与补偿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各地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滥占耕地甚至非法征地的现象,由于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征地范围过大,征地补偿安置费的分配、管理不规范,征地前后的工作缺乏透明度以及征地后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难以很好的解决,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大量农民上访,影响了社会发展和稳定。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使之既能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建设用地需要,又能较好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需要和关注热点。因此,研究我国的土地征用与补偿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引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山东省农地征用与补偿制度框架与运行实践,对发达国家的征地补偿制度考察与借鉴,最后提出完善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建议六个章节。首先,介绍了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提出了论文可能创新与论文存在不足之处,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阐述了研究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对于农村土地征地补偿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政府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归纳梳理,为分析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奠定理论基础。第叁,描述了山东省现行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反映了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运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着重分析了农地产权残缺对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侵害。第四,具体考察了发达国家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并从中挖掘了其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改革与完善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政策建议及相关配套措施。(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0-12-12)
李冬梅[5](2010)在《中国农地征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经济学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着重研究制度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不难发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评价,中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都极不合理,甚至已经背离了"良好制度"的设计方向。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已经成为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从制度本身加以改革,这些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10年07期)
辜小勇[6](2010)在《抓住历史机遇 实现武汉“重新崛起”——兼议武汉率先试点废除农地征用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扩大内需",一方面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则带来武汉传统优势地位的回归和强化。这两方面的变化为武汉谋求"重新崛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的关键在于尽快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调整,使武汉的经济发展方式完全适应变化了的宏观经济格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率先试点废除农地征用制度。(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10年02期)
穆向丽,巩前文[7](2010)在《农地征用补偿的制度演进:自46个村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湖北省4个市46个村的33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第一手数据评价了农民对目前农用地征用补偿的认知情况。在对农民认知了解的同时,梳理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关于农用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法律法规条款,勾勒出农用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演进轨迹,为进一步完善征用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改革》期刊2010年01期)
韩凌芬[8](2009)在《基于农地征用制度视角下的土地发展权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虽然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农民围绕土地权益发生大量纷争,为解决其中的一些尖锐矛盾,我国应积极地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显化土地发展权。(本文来源于《台湾农业探索》期刊2009年05期)
贺胜兰[9](2009)在《农地征用的制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保障。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侵犯农民土地权利的事例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要彻底解决这个牵涉到农民利益的问题,必须从农地征用制度上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09年03期)
易可君,段继坤[10](2008)在《市场化农地征用制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分析这些缺陷和弊端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立足本国实际,完善农地征用制度,要建立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农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多样化的农地征用补偿方式;以法律形式确立农民征地补偿独立谈判权等,但最根本的是明晰土地产权。(本文来源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农地征用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征用是政府和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性取得土地,并给予被征地人一定单位补偿的政府行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少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为国家建设用地,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范围扩大。现行征地制度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发端于国家特定经济制度时期下的征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变化的经济环境。政府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其做过修改,但是纵观整个征地制度的改革过程,大部分仅是对个别地方的“修修补补”。征地制度的本质并未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改变。农地征用中被征地农民与村集体组织、村集体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模糊的委托代理关系,征地过程中寻租腐败行为蔓延。利益分配中,被征地农民被动接受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以各种名目对征地补偿款的克扣。农地产权界定过程中,一系列技术和非技术因素导致产权公共域的存在,造成对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损害。国家法律明令的征地公共利益范围被扩大,公共利益掩盖下的征地行为蔓延。现行安置补偿标准没有考虑市场等因素,补偿费用不能满足被征地农民正常生活、生产需要。引入村民代表制度,能较好解决农地征用过程中的双重委托代理。但是村民代表的寻租行为仍然存在。在征地过程中,被征地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处于利益博弈底端。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由于获取信息成本高昂、监督无效以及农村土地产权残缺等原因,不能在农地征用过程中有效保护自身利益。即使在明确知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仍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很多农民因为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已经实质上沦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叁无农民。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就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情况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进行分析。综合利用产权制度、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农民利益无法受到有效保护的深层次原因。并且以演化博弈为工具,分析了农地征用过程中利益的有效分配。并从制度经济学以及博弈论角度提出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保护机制。通过产权制度、交易费用、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演化博弈的分析,分析出农地征用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实质原因。本文亦通过对策的研究,提出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有效措施。加大对村民代表潜在寻租行为监督,具体包括:加强对寻租行为的事前监督、降低监督成本、加大对寻租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农地征用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界定和执行产权,完善征地安置补偿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的征地。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主要提出本论文写作的背景、意义等概括性问题。第2章在概括论文写作中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评述。第3章利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农地征用中利益博弈。由于静态博弈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利益分配,因此在第4章引入演化博弈分析。第5章在3,4章规范分析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分析四川JY土地征用。最后一张在前5章基础上总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内容,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理论基础,主要介绍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包括: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为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农民利益受到侵犯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利益博弈分析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评述。从制度变迁角度提出村民代表制度。第3章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用中被征地农民、村民代表、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静态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博弈简介、静态博弈下各方收益函数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最后指出静态博弈分析的不足之处,为下一章演化博弈分析奠定基础。第4章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用中各方利益的演化博弈分析。主要包括:演化博弈对静态博弈假设基础的补充、演化博弈下各方收益函数、基于演化博弈的征地过程中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第5章基于制度经济学以及演化博弈基础对四川JY市农村土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侵害的实证分析。第6章在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农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就此提出解决意见。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①采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农民利益受损原因。为农民利益保护提出新的理论基础。②利用新的研究工具—演化博弈,分析在征地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的行为机制。通过模型的模拟,能够将影响因素数量化,同时提高现实可操作性。③利用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的不足之处:在论文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数据处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可能会导致处理的数据并非能够完全满足模型建设的需要。同时,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结合不充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地征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罗红云.新中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变迁历程及启示[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
[2].胡铃.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农地征用利益博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陈雪峰.完善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研究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11
[4].张磊.山东省农地征用与补偿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
[5].李冬梅.中国农地征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
[6].辜小勇.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武汉“重新崛起”——兼议武汉率先试点废除农地征用制度[J].经济论坛.2010
[7].穆向丽,巩前文.农地征用补偿的制度演进:自46个村观察[J].改革.2010
[8].韩凌芬.基于农地征用制度视角下的土地发展权探析[J].台湾农业探索.2009
[9].贺胜兰.农地征用的制度分析[J].农业考古.2009
[10].易可君,段继坤.市场化农地征用制度创新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