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互补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补色,服装色彩设计,设计技巧
互补色论文文献综述
宋明霞[1](2019)在《互补色在服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经常使用互补色做出撞色设计,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互补色定义,然后具体研究了互补色在服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互补色色彩设计应用提供参考,使服装色彩设计更加和谐且多元化。(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陈扬,李旦,张建秋[2](2019)在《互补色小波域图像质量盲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色彩空间的RGB通道具有密切的关系,图像质量的改变会改变这样的关系.然而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大多基于灰度图像统计特性,忽略了颜色通道间关系信息.为充分利用颜色信息,本文基于新近提出的互补色小波变换提出一种图像质量盲评价方法.文章建立了图像互补色域自然场景统计、多尺度和方向性能量分布等模型.分析表明:这些模型不仅涵盖了传统灰度方法所能描述的信息,而且还能借助于互补色来有效表示彩色图像各通道之间的信息联系,提供表征图像质量的一组高效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我们提出的图像质量盲评价的方法能有效提取图像的失真统计特征,能给出与人眼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保持高度一致、优于现有文献报道盲方法、且可与非盲(全参考)方法相比拟的评价结果.(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扬,张建秋[3](2019)在《互补色小波域自然场景统计显着图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显着图(Saliency map)通常基于灰度图像+彩色拮抗辅助通道的模型。其未能整体充分考虑颜色通道之间、颜色与方向等显着性要素之间关系.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本文将人眼视觉有重要作用的互补色理论引入小波设计,提出一种基于自然场景的高斯尺度混合模型(Gaussian scale mixture, GSM)及其分区归一化变换(Divisive norm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DNT)的彩色整体显着图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其他同类模型有显着优越性,特别在处理色彩丰富的场景时能大幅提高与人眼视觉机制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9年03期)
王玉英[4](2018)在《绘画中互补色的应用研究——以红色与绿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作为绘画作品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和表现手段,对绘画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术史上种类繁多的色彩构成形式中,互补色的应用占有不容小觑的一席之位。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色分别是色彩搭配中色相反差最强烈的、明暗反差最强烈、和冷暖反差最强烈的叁组互补色。在绘画创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会尽量避免将这叁组搭配直接应用,尤其是红色和绿色更是色彩搭配的大忌,然而在梳理美术史上优秀的绘画作品时笔者发现,无论是那个时期何种艺术流派都有将红色与绿色搭配运用成功的案例。本文笔者将以美术史上以红色和绿色作为画面主要色彩构成因素的几幅代表作品为例分析,探究绘画创作中作为互补色的红色和绿色的应用法则。(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30期)
陈梅瑜[5](2018)在《谈服装色彩设计中的互补色》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互补色技巧的应用相当广泛,对于平衡服装色彩,补充视觉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述了互补色的含义以及美学渊源,详细阐述了在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色彩的调和方法,并对现代服装设计过程中互补色调的应用情况开展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探寻服装色彩设计过程中互补色技巧的应用,对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提供详细的技术和理论参考,为更好推动服装设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1]。(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16期)
杜深江[6](2018)在《基于互补色的白光OLED器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WOLED)具有发光效率高、超轻薄、低功耗、主动发光、可柔性化等特点以及在健康护眼方面的巨大优势,昭示了其在平板显示器件和固态照明技术的应用潜力,因此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广泛重视。无论是荧光还是磷光发光物质,其发光光谱半高全宽涵盖范围至多150nm,白光发射要求混合叁基色(红、绿、蓝)或者互补色(橘黄色和蓝色)来尽可能的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380-780 nm)。因此WOLED器件中至少需要两种不同光色材料,这也造成了器件结构复杂、器件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针对WOLED在工作过程中随工作电压升高,色坐标发生偏移的现象,利用互补色制备了结构简单的WOLED器件,并通过多种方式改善WOLED器件性能。首先,本论文研究了 Bepp2掺杂DCM发生能量不完全传递与能量完全传递的掺杂浓度界限。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当掺杂浓度大于0.2 wt%,主体材料Bepp2与客体材料DCM间将发生完全能量传递。其次,基于蓝色荧光材料Bepp2和橙黄色荧光材料DCM制备了全荧光WOLED器件,并进一步研究了掺杂浓度、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结构对于利用上述两种材料作为发光材料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当发光层结构为Bepp2:DCM(0.1wt%),电子传输层材料为TPBi时,器件电流效率最高,且色坐标随工作电流密度的上升改变很小,当电流密度由20 mA/cm2变为150nmA/cm2、200 mA/cm2 时,色坐标的变化值 △x 和△y分别为(0.0037,0.0053)、(0.0002,0.0031)。我们将原来的单发光层结构变为双发光层结构,实现了在保持色坐标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了白光纯度。最后,在全荧光WOLED器件的基础上将原有的橙黄光荧光材料换为黄光磷光材料,制得了荧磷混合WOLED器件。所制备荧磷混合型WOLED器件,不需要添加间隔层,所制备器件最高效率为45.6 cd/A。(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覃燕君[7](2018)在《互补色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色彩作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审美形式在现代人的"衣、食、住、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与人的着装密切相连。那么,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到底有何规律呢?本文主要通过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黄色与紫色这叁对互补色来阐述互补色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8年12期)
赵玲,印琦[8](2018)在《由“冷暖互补色”开启对色彩的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的色彩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色彩学的认知,从冷暖互补色在美术史中的衍变及理论常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规律,并合理转化创建课程,使美术学院大一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色彩规律认知和色彩表现,以便于对未来专业课程做一个良好的基础和顺利的衔接。(本文来源于《西北美术》期刊2018年02期)
邹开福[9](2018)在《调色要抓住互补色和邻近色》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色相环可以看出,每种颜色与对应的一种颜色,是一种互补关系,被称为互补色。比如红色的互补色是青色,青色的互补色是红色。同理,绿色与品红色,蓝色与黄色,都是这种关系。而一种颜色与左右相邻的两种颜色,又是一种互补关系,叫做它的邻近色。如红色的邻近色是黄色和品(本文来源于《中国摄影报》期刊2018-03-27)
刘萌[10](2017)在《互补色在服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评《服装色彩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所有的物象均是由形态、色彩两大基本要素构成。从服装产品来分析,色彩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服装的外观、质量、造型、风格,以及所包含的视觉传达功能都是由色彩与形态组合一同完成的。所以,服装色彩在服装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服装色彩作为服装设计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7年21期)
互补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图像色彩空间的RGB通道具有密切的关系,图像质量的改变会改变这样的关系.然而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大多基于灰度图像统计特性,忽略了颜色通道间关系信息.为充分利用颜色信息,本文基于新近提出的互补色小波变换提出一种图像质量盲评价方法.文章建立了图像互补色域自然场景统计、多尺度和方向性能量分布等模型.分析表明:这些模型不仅涵盖了传统灰度方法所能描述的信息,而且还能借助于互补色来有效表示彩色图像各通道之间的信息联系,提供表征图像质量的一组高效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我们提出的图像质量盲评价的方法能有效提取图像的失真统计特征,能给出与人眼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保持高度一致、优于现有文献报道盲方法、且可与非盲(全参考)方法相比拟的评价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补色论文参考文献
[1].宋明霞.互补色在服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浅谈[J].艺术科技.2019
[2].陈扬,李旦,张建秋.互补色小波域图像质量盲评价方法[J].电子学报.2019
[3].陈扬,张建秋.互补色小波域自然场景统计显着图模型[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
[4].王玉英.绘画中互补色的应用研究——以红色与绿色为例[J].艺术品鉴.2018
[5].陈梅瑜.谈服装色彩设计中的互补色[J].明日风尚.2018
[6].杜深江.基于互补色的白光OLED器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7].覃燕君.互补色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J].艺术品鉴.2018
[8].赵玲,印琦.由“冷暖互补色”开启对色彩的认知[J].西北美术.2018
[9].邹开福.调色要抓住互补色和邻近色[N].中国摄影报.2018
[10].刘萌.互补色在服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评《服装色彩学》[J].印染.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