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结合论文-刘海玲,徐炳柱,郭兆文,冯景辉

补体结合论文-刘海玲,徐炳柱,郭兆文,冯景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补体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维生素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核心结合因子a1

补体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玲,徐炳柱,郭兆文,冯景辉[1](2019)在《血清维生素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和核心结合因子a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维生素K2(V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胸痛行冠状动脉64排CT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根据结果分为CAC组60例和非冠状动脉钙化组(NCAC组)40例。CAC组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又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19例和重度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TRP3、Cbfa1和VK2水平,其他各项指标来源于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TRP3、Cbfa1、VK2和其他各项指标水平。分析血清VK2、CTRP3和Cbfa1之间以及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VK2与CAC之间的关系。结果与NCAC组比较,CAC组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较多,CAC组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钙离子水平和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比值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两组患者血清CTRP3和Cbf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CAC组血清VK2水平较NCAC组明显降低[(2.92±0.80)μg/L比(3.57±0.59)μg/L,P=0.01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K2水平与糖尿病呈负相关(r=-0.317,P=0.046),血清CTRP3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561,P=0.048),血清Cbfa1与ALP呈负相关(r=-0.673,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K2是CAC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51,95%CI:0.074~0.844,P=0.025)。结论血清CTRP3、Cbfa1水平与CAC无相关性,VK2水平与CAC呈负相关,可作为CAC的独立预测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血管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陈怡,邵帅,黄京京,赵利美,诸欣平[2](2019)在《旋毛虫钙网蛋白对补体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活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旋毛虫感染的致病机制,探讨旋毛虫钙网蛋白对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ELISA和Far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旋毛虫钙网蛋白(recombinant Trichinella spiralis calreticulin,rTs-CRT)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的相互作用情况,随后采用ELISA法研究rTs-CRT对血清中的MBL以及重组MBL分子与甘露糖的结合的抑制作用,最后,研究这种抑制效果是否会抑制补体凝聚素途径的活化。ELISA及Far western blot结果证实rTs-CRT可结合MBL分子,且二者的结合可抑制血清以及重组MBL分子结合甘露糖。同时,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后C4b的沉积。结果表明,rTs-CRT可通过结合补体MBL抑制其识别甘露糖,进而减弱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活化。(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建军,李光曦,张军,李志,程龙[3](2019)在《细胞结合补体活化产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外周血T、B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结合补体活化片段C3d、C4d水平,评价细胞结合补体活化产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收集68例SLE患者、70例非SLE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68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结合补体活化产物T-C4d、B-C4d、E-C4d、T-C3d、B-C3d、E-C3d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外周血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非参数检验、敏感性、特异性等统计学方法分析3组间细胞结合补体活化产物的分布差异。结果 T-C4d、B-C4d、E-C4d、T-C3d、B-C3d、E-C3d在SLE患者中的特异性中位荧光强度(SMFI)均高于非SLE的自免性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C4d、B-C4d和E-C4d在SLE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分别为3.8(1.2,13.1)、22.1(6.2,67.9)和19.6(1.8,52.4); T-C4d、B-C4d和E-C4d在红细胞和/或淋巴细胞减少患者中的水平也显着高于无红细胞和/或淋巴细胞减少患者(P均<0.05); T-C4d、B-C4d、E-C4d、T-C3d、B-C3d、E-C3d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763、0.663、0.631、0.611、0.615(P均<0.05)。T-C4d、B-C4d联合诊断SLE的敏感性为73.5%,优于anti-dsDNA的36.8%。结论外周血细胞结合补体活化产物在SLE患者中特异性高表达,联合检测不同系细胞补体活化产物有助于SLE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陈春雷,刘晓刚,禹程远,梁慧,袁福才[4](2018)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补体途径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重要的生物标志物,H型纤维胶原凝集素(H-ficolin)也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关,而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麦熙,王新红,何霞[5](2018)在《温阳健脾汤结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汤结合艾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医科、黏膜科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2例ROU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成组序贯设计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合维生素(Vit)Vit B+Vit C+胸腺肽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健脾汤结合艾灸治疗,连续治疗10 d,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疼痛消失时间与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炎性因子,补体C3,C4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4.85%(P<0.05);经治疗,治疗组ROU患者疼痛消失时间与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ROU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治疗,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汤结合艾灸对ROU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可以显着缩短ROU患者疼痛与愈合时间,上调补体C3,C4水平,抗炎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张艳艳[6](2017)在《膜结合补体调节因子遗传变异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membrane-bound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mCRPs)是补体活性重要的调节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mCRPs遗传变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筛选潜在的肺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2008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河北唐山市工人医院收集的经病理确诊的新发非小细胞肺癌706例,对照组为同一时期706例健康体检者。使用Ensembl数据库筛选位于mCRPs基因启动子区,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人群中大于0.05的遗传变异,使用TRANSFAC软件预测出可能影响转录因子结合能力的SNP。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目的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对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用c2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和吸烟状况等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以评价各基因型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出3个mCRP SNP(CD46 rs1970530,CD55rs2564978和CD59 rs79077373)可能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能力。首先分析了这些变异和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D55 rs2564978 T>C变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相关。与携带rs2564978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CT或CC基因型个体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显着升高(CT:OR=1.34,95%CI=1.05~1.71,P=0.021;TT:OR=1.52,95%CI=1.11~2.07,P=0.008)。而CD46rs1970530和CD59 rs79077373遗传变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携带rs2564978CC基因型的男性(OR=1.69,95%CI=1.14~2.49)和老年人群(OR=1.75,95%CI=1.08~2.82)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根据吸烟状况分层发现,与CD55 rs2564978 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影响吸烟人群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其OR(95%CI)值为2.01(1.18~3.43),而不影响非吸烟人群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OR=1.30,95%CI=0.88~1.90,P=0.184)。病理分型结果显示,腺癌患者中携带CD55 rs2564978CC基因型携带者较TT基因型携带者肺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1.35,95%CI=1.01~1.80,P=0.042),但该变异与鳞癌(OR=0.06,95%CI=0.99~2.30,P=0.057)及其他类型(OR=2.36,95%CI=0.70~7.95,P=2.361)肿瘤的发病风险无关。在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进行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在A549、NCI-H2030和NCI-H23细胞中,携带CD55 rs2564978T等位基因的报告基因转录活性为携带C等位基因的1.48、1.96和1.93倍(P=0.045,0.010和<0.001)。结论CD55启动子区rs2564978 T>C遗传变异可影响CD55的转录活性,从而增加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进一步证实CD55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1)

李曼[7](2017)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补体结合及其在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至今,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补体结合试验作为一种经典的血清学技术已广泛用于多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比,免去了蛋白的固定、封闭、洗涤及酶标抗体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实验步骤。然而传统的补体结合试验在试管或孔板里进行,存在试剂用量大,反应时间慢和受实验室操作地点限制等缺陷。另外,其结果的测定通常是用肉眼观察反应后溶液的澄清度和红细胞沉积量,所以灵敏度不高。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检验医学出现了现场即时检验的发展趋势。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微”而“全”的分析技术平台,具有低成本、易操作、分析速度快、耗样量小、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自动实现检测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实现即时检验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推进检验医学的即时检测,本文致力于构建几种简单易操作的微流控芯片,以此为操作平台改进传统的补体结合试验或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实现对病原标志物快速、灵敏、低成本的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及结合补体结合反应用于病原标志物CEA和rH7N9的检测本研究构建双通道和叁通道的PDMS/玻璃复合微流控芯片作为微型生物反应平台进行补体结合反应。首先根据液相和固相补体结合试验的实验特点,设计并加工制作两通道和叁通道结构的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分别用于实施液相和固相补体结合试验。其次,在96孔板里用传统的方法对补体和溶血素浓度进行优化。优化实验选用的病原标志物为癌胚抗原(CEA)。实验选用1%的低熔点琼脂糖包裹红细胞作为固相指示系统,并对其和红细胞混合体积比进行了优化。然后将具有特定结构的PDMS/玻璃芯片固定于PMMA夹具中形成微器件装置,由于PDMS的柔软可形变性使得微器件装置在夹具的压力作用下具有调控芯片中不同腔体间液体隔绝和交流的功能。用液相的红绿色食品染料对微装置特征进行了验证,并以此建立补体结合试验的样品系统和指示系统。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观察溶血现象的条件为:溶血素与红细胞的浓度比为1:125,补体浓度为每毫升40单位,1%低熔点琼脂糖与红细胞的最优体积比为1:5。在以上优化条件下,芯片上的液相和固相补体结合试验成功实现了一系列未知浓度目标物(癌胚抗原CEA和重组甲型禽流感r H7N9)的快速检测,并通过在人血清中特异性检测rH7N9和CEA成功证明了芯片补体结合试验在实际活检中的可行性。本芯片补体结合试验体系不仅继承了补体结合试验中操作简便的优点,还具有来自微流体平台的快速测定和低样品消耗的优势。它可作为微流控免疫分析法如ELISA的补充或备份工具用于疾病的即时诊断。2、构建纸基流控芯片及结合补体结合反应协同鲁米诺化学发光用于快速、灵敏的病原标志物rH7N9的检测由于铁蛋白能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CL)信号,而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含有二价铁离子,因此将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运用于补体结合试验中可感知放大生理性补体介导的胞溶血信号,实现病原蛋白的超灵敏检测。在对H2O2浓度的优化条件下,该实验体系对未知浓度rH7N9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25 fg/mL-25 ng/mL,最低检测线为0.14 fg/mL。在构建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进行补体结合试验和鲁米诺化学发光协同补体结合反应实现超灵敏蛋白质检测的研究基础上,我们继续开发了低成本的纸基微流控芯片作为操作平台实施补体结合试验,并加入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放大溶血信号。与PDMS/玻璃芯片相比,纸芯片的制备更简单、成本更低,能真正实现便携式、一次性分析。纸基阵列芯片采用一次性光刻微通道于封口膜上并将其熔渗入纸里的方法制作。纸基-Parafilm?复合3D微流控芯片采用切割封口膜成型微通道结构,随后将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膜层压的方法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只需10分钟。纸基阵列芯片用于开展液相补体结合试验。首先对纸上低熔点琼脂糖的有无、样品系统和指示系统在纸芯片上的反应时间、待检纸芯片与鲁米诺/H2O2纸芯片的相对位置等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加有琼脂的实验组能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30分钟是纸芯片上样品系统和指示系统进行溶血反应的最佳时间;鲁米诺/H2O2纸芯片覆盖在样品芯片的上面能得到更好的CL信号。在以上优化条件下,纸芯片上的液相补体结合试验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实现了对未知浓度rH7N9的快速检测。纸基-Parafilm?复合3D微流控芯片开展固相补体结合试验,在鲁米诺化学发光的协同作用下成功实现了对未知浓度rH7N9的快速检测,并对两组抗原抗体(牛血清白蛋BSA和重组甲型禽流感rH7N9)的特异性反应进行了探索。本实验体系结合了纸基微流控芯片、鲁米诺化学发光和补体结合试验叁种技术的优势,比PDMS/玻璃微流控芯片的补体结合免疫分析更具有低成本、快速的即时检测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2)

蒋卉,彭小薇,张阁,冯宇,张振[8](2016)在《绵羊红细胞敏感性对补体结合试验的最佳反应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补体结合试验(CFT)是一种经典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不仅可用于诊断各种传染病,也可用于鉴定病原体,是免疫学上一个应用较广泛的重要试验[1]。在布鲁氏菌病(布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中,CFT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为布病血清学确诊的经典标准方法[2]。在CFT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现,使用不同保存时间的绵羊红细胞(SRBC)滴定同一批次溶血素和补体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有时效价可能相差(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6年09期)

郭建利[9](2016)在《血清补体C1q结合脂联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是造成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血栓有关。斑块的不稳定与炎症程度相关。补体系统在ACS进展中起重要作用~([1])。脂联素是一类脂肪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物~([2])。大多出现在受损动脉内~([3,4]),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5,6])、抗糖尿病~([7,8])的特性。有研究发现,冠心病(CAD)患者有低水平的总脂联素(Total-APN)~([9])。近来报道,脂联素能结合血液中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6年04期)

朱良全,王芳,蒋卉,冯宇,张金亚[10](2016)在《动物布鲁菌病补体结合试验诊断方法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布鲁菌病是造成严重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损失的人畜共患病,目前对该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凝集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等,其中补体结合试验(CFT)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的布病血清学确诊的经典标准方法。但在实际布病检验中,由于其原理复杂、操作繁琐、影响因素多、耗时长等原因而未能被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明晰其原理,提高CFT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本文比较了我国动物布鲁菌病标准和OIE手册中CFT的差异,并结合本实验室应用情况,对CFT在布鲁菌病诊断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为布鲁菌病补体结合试验的科学应用及诊断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补体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旋毛虫感染的致病机制,探讨旋毛虫钙网蛋白对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ELISA和Far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旋毛虫钙网蛋白(recombinant Trichinella spiralis calreticulin,rTs-CRT)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的相互作用情况,随后采用ELISA法研究rTs-CRT对血清中的MBL以及重组MBL分子与甘露糖的结合的抑制作用,最后,研究这种抑制效果是否会抑制补体凝聚素途径的活化。ELISA及Far western blot结果证实rTs-CRT可结合MBL分子,且二者的结合可抑制血清以及重组MBL分子结合甘露糖。同时,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后C4b的沉积。结果表明,rTs-CRT可通过结合补体MBL抑制其识别甘露糖,进而减弱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活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补体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玲,徐炳柱,郭兆文,冯景辉.血清维生素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和核心结合因子a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

[2].陈怡,邵帅,黄京京,赵利美,诸欣平.旋毛虫钙网蛋白对补体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活化的影响[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9

[3].黄建军,李光曦,张军,李志,程龙.细胞结合补体活化产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9

[4].陈春雷,刘晓刚,禹程远,梁慧,袁福才.甘露糖结合凝集素补体途径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

[5].麦熙,王新红,何霞.温阳健脾汤结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6].张艳艳.膜结合补体调节因子遗传变异与肺癌易感性关系及其机制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

[7].李曼.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补体结合及其在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7

[8].蒋卉,彭小薇,张阁,冯宇,张振.绵羊红细胞敏感性对补体结合试验的最佳反应时间[J].微生物学通报.2016

[9].郭建利.血清补体C1q结合脂联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

[10].朱良全,王芳,蒋卉,冯宇,张金亚.动物布鲁菌病补体结合试验诊断方法比较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6

标签:;  ;  ;  ;  

补体结合论文-刘海玲,徐炳柱,郭兆文,冯景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