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启动经济的理论基点和政策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魏兵[2](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盛阳[3](2021)在《作为行动的受众商品论——斯迈思《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的历史性及当代意义》文中认为在当代传播思想的历史书写中,受众商品论被普遍描述为一种抽象的思辨哲学,这与理论的缘起——即理论最初被视为一种具有特定的政治指向和社会建构功能,因而作为一种实践哲学被历史性地提出——这一历史事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重读理论创始人达拉斯·斯迈思的文本《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及其思想和社会语境,是还原理论的知识发生学,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激活理论的政治动能的可行路径。将文本置于传播理论的整体脉络中考察可以发现,受众商品论存在严格的使用边界、历史条件和思想对象。斯迈思的理论想象同时建立在地缘政治中的西方和思想格局上的中国。毛泽东思想中对文化和政治的创造性论述,及其在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实践中召唤的反霸权的行动主义,是理解斯迈思传播理论得以成型并最终落地于实践的重要线索。
贾佳[4](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研究说明
张静[5](202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政策的协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扩大,并在底部盘整已近9年,目前正处于GDP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变和通胀体系波动的转型时期,需求结构发生显着变化。通过刺激需求来加快经济发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中国经济现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运而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产出持续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保障通胀体系稳定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社会资金规模扩大,政策工具对于宏观经济的边际调控作用受到挑战。因此,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科学发挥政策工具的协同效应,是保证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由中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化的关键举措,其效果评价是进一步精准施策的前提。本文基于TVP-VAR模型,在实证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果变化的基础上,定量测度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协同效应的时变趋势。研究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高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但在长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效果减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失效,调控方向发生偏离。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过程中,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明显增强,货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矫正调控作用方向。因此,在保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合理选择。毋庸置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但是改革效果与部分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均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尤其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方向发生偏离。因此,在进一步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自身的有效性,准确把握二者的协同关系,才能在已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稳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与稳定通货膨胀体系,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黄鹏[6](2019)在《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同时,财政基本与经济的高增速相适应,发育出了稳定的财政收入汲取体系。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维系财政支出的持续扩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中国有效地应对了多次国家治理上的挑战。然而,中国财政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财政富裕的黄金时代渐渐逝去,悄然从“不差钱”转向了“差钱”,收支缺口逐渐扩大。并且,在经济的中低速增长成为常态后,多年来阔绰的财政收支吞吐,固化为一种支出刚性,盘踞成形,难以回缩。正如中国古语所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何实现预算的中长期平衡,成为新时期考验国家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命题。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是我国预算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它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有必要对其内在机理、要素构成、制度运行条件作仔细研究。同时,中国有着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的国情条件,这意味着不可照搬他国经验,“衣有款型”,尚需“量体裁衣”,即便是借鉴他国的优秀制度,也仍需考察本国国情。在某种程度上,本文是在就跨年度预算之“衣”,“量”中国国情之“体”。而这一“体”便是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政治体制、历史文化、财政体制、人口结构、地区差异等因素。基于这样的思考线索,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的相关理论阐释。本文从预算的定义与职能出发,重新检视及回答了“预算是什么?预算要干什么?”的问题,并基于当代预算的主要特征提出,现代意义的预算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监督政府的途径,而“预算平衡”则是社会处于“良治”的重要标志。进而,对预算平衡加以探析,认为现代预算平衡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刻画:“政府与市场的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平衡”以及“在某一时间跨期上的平衡”。这三个平衡维度之综合可谓之为“跨年度预算平衡”。预算平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主题,本文选择从政府主体、预算行为、制度产权成本三个角度作理论铺陈,它们从不同角度与预算平衡产生联系,事实上是从预算管理主体、预算活动特征、预算的制度交易属性这三个视角分析了预算运行的结果,有助于我们认识预算平衡,并为建构跨年度预算提供有益的见解。第二,跨年度预算平衡一般性框架的构建与国际经验分析。本文参考了世界银行的中期预算框架,设计了一个由三大要素组成的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的一般性框架。其一、基本要素设计。主要是对跨年度预算基本形态的设计,勾勒出了跨年度预算平衡的基本原则、改革目标、覆盖范围、架构体系以及滚动模式的基本形态。其二、技术要素设计。是对跨年度预算平衡框架在技术上的安排,本文在技术要素设计主要从下五方面展开介绍:支出管理、收入管理、债务管理、预算的稳定管理、预算预测。其三、组织要素设计。组织要素设计就是分析制度改革推行的环境下,各行动主体的角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般性框架的理论建构下,本文还在发达国家、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中,选取介绍七个国家跨年度预算改革或施行的情况,并提炼出四项经验启示:一是各国应当灵活调适跨年预算方法,不可生搬硬套;二是重视法律架构规范作用,法律在制度变革初期能够有效地约束各方,朝着共同的改革方向前进;三是预算平衡本身是财政稳健与谨慎的表现,因此,在预算编制前期的预测中要做到准确、审慎;四是跨年度预算平衡是一整套综合、复杂的框架体系,其建成非一日之功,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要接纳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在方式、方法上的摸索,容许其渐进成长。第三,梳理中国预算平衡管理的历史变迁。这部分内容主要从预算平衡管理的角度截取了自建国以来,中国预算平衡管理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与文本,并试图抽取出其中预算平衡管理的阶段性线索。本文将中国的预算平衡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重要事件、文本及其意义在各节中加以分析梳理。最后,总结建国来整个预算平衡管理的演进规律:一、我国的预算平衡管理改革历程,体现出了中央主导下中央与地方上下制衡的特色;二、预算改革从渐进积累转为综合加速,预算平衡管理体系日渐复杂与成熟;三、随着公共财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各主体权利意识的生成,预算主体权利观念也日渐形成发展,并促进了预算平衡朝着更多元的层面发展,而非单一的整体性平衡;四、财政风险演化及应对是推动中国迈向跨年预算平衡管理重要因素。第四,对我国预算平衡水平分两部分作实证研究。第一部分是实证研究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本文使用跨期预算约束模型检验了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状态,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财政是可持续的。然而,通过动态分析30年、25年、20年以及15年的时间移动跨期发现,我国的财政可持续性在走弱,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的财政可持续在变弱。这或许也多数人的观感不一致,但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量在逐渐增大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也同样增加,包括最近两次较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不对接问题,都可从不同层面解释中国财政在可持续性在走弱的推断。第二部分预算余额的分析,将我国的预算余额分解为周期性预算余额与结构性预算余额两部分,结合了预算余额与我国的经济周期变化,提取出其中的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研究发现这两部分因素都对预算余额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而结构性因素则更为显着,由于财政收支政策的时滞效应,预算赤字仍可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为有效控制预算余额,保持财政可持续,应当注意分析当前财政政策的中远期效果。第五,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跨年预算平衡机制具体构建思路。本部分从六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在如何由年度预算迈向跨年度预算。首先是从政府职能的履行的角度来讨论预算平衡管理,主要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的垂直关系两个角度探视其职能履行及其对预算产生的影响,这一节可视为预算平衡的基础性环节。第二节是提出有效地管理财政支出以促进预算平衡,而在这一管理上,则可从支出总额控制、支出结构优化、项目报批统筹、或有负债管理以及绩效管理五个方面实现所谓支出的管理。与支出管理相对应,第三节从财政收入方面提供讨论其与预算平衡相关的若干管理范畴,它们分别是收入规模、收入预算管理、合理统筹利用存量现金、地方主体税种培育等。第四节讨论的是预算稳定性,它构成了对预算平衡最为直接的管理。第五节则是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这一紧迫现实提出对策建议,分别从常规制度建设、存量债务偿还、增量债务约束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节是跨年度预算编制实施,分别从组织内构架、编制流程以及增加预算约束三方面提出建议。
赵玉华[7](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起与进步往往伴随着对外开放。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虽然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但均无例外地实行了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改变的潮流。正确认识和全面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过数十年艰辛探索和实践开拓,经过规律总结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辉煌理论成果。任何一个理论、思想体系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也不例外。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对外开放思想。首先,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在其作品中较早地表达了交往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着作中阐述了对外开放思想。他们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中,运用了大量的“分工”“交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词汇对开放进行了定义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交往、民族交往和个人交往的扩大,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对外开放思想,这一切极其珍贵的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渊源。再次,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事业中对马克思开放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实践,形成相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上苏联及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和宝贵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中,经过驰而不息、接力传承的努力奋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寻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运用,是基于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丰富起来的思想理论。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主体看,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分别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袖人物和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伟大决策与深刻的开放思想、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的政治智慧、国内学界众多着名学者和广大研究专家的学术探索成果、勇于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劳动成果。从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对外开放思想内容。从各个历史时期,全面梳理和总结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历程,能使我们清晰地把握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发展。在七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脉搏发展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即建国初期的探索中的开放思想;历史转折时期的改革中的开放思想;21世纪前后的调整中的开放思想和新时代新常态中的开放思想这样的四个思想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充分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开放思想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开放事业中的时间演进和思想传承。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对外开放思想宝库的不断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开放事业和思想的贡献。思想需要实践的验证和丰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发展。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带来了开放观念的增强、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自由贸易区,进而加速“互联互通”建设、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改革时代的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和掌握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规律、特征、成就,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认识中国现实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在新的征程上更进一步的前进。
秦晓娟[8](2017)在《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消费问题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便已存在,但这并不意味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论已经成熟,恰恰相反,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正在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问题。在中国,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消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消费指标为重要表征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依然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目标。且农村居民消费关联经济增长、关联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供需相匹配目标实现,因此对其消费,尤其是消费潜能的测度和评价就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命题。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总数占中国城乡居民总规模的13.85%,其消费支出额仅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6.09%,且西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高,所以西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具有迫切性。鉴于此,本项研究以消费潜能为研究视角,构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理论框架,并结合相关数据测度和评价西部农村居民蕴藏的消费潜能,研究其消费潜能变动规律,设计消费潜能开发对策,以促使消费潜能向消费需求转化,实现西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以消费拉动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研究遵循“消费潜能内涵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与评价—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西方主流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石,在科学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绝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1991-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测度1991-2025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及1993-2025年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结构等情况;结合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相关消费数据,测算出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潜能指数,比较了西部省域之间及西部省域与中、东部省域消费潜能指数差异。据此,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为蕴藏在农村居民身上尚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已沉淀消费需求,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消费需求。依据参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依据时间发生与否可分为已沉淀消费潜能和未来消费潜能。第二,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方面。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在1991-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表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发挥实质效应;在2018-2025年呈逐年扩大趋势,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约束下的城镇居民。第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方面。西部农村居民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潜能水平在1993-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在2018-2025年均呈逐年扩大趋势。从绝对消费潜能结构上判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1993-2015年实现由生存型向享受型优化,发展型消费意愿受“抑制”;2018-2025年消费结构优化难点仍在发展型消费。第四,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消费能力、消费需要及消费条件三个子系统。消费潜能指数及聚类结果表明,西部区域内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高;广西、重庆、四川等六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居中;贵州、云南、甘肃等三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低。与中、东部省域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受限因素主要是消费需要和消费条件。第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目标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不应是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单一过程,而应是包括消费潜能培育的可持续过程。因此,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应包括已沉淀消费潜能的释放、未来消费潜能的释放及培育等三个目标。而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培育是消费潜能开发目标的重点。第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方面。需要从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需求和改善消费条件等方面,具有省域差异性地思考开发对策。同时协调消费潜能培育和消费潜能释放的适度比例,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本项研究贡献了消费潜能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对消费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结构的测度及综合评价,有助于摸清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弥合城乡消费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科学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发挥正向消费关联效应,拉动西部经济的新常态发展。
陈羲[9](2014)在《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对外发展战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贸出口迅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4.16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我国在积极组织力量应对危机的同时,开始认真反思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当前我国面临着内外需发展非均衡化的问题,体现在以居民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以出口为代表的外需比重则不断上升,导致国民经济发展过于倚重外部市场,存在系统风险,国内需求得不到满足又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增长。走科学发展之路,协调好内外需关系既是开放条件下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到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外贸发展战略,促进贸易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二是关于外贸的竞争力。我国长期以来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成为无可争议的贸易大国,不过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表现在产业对贸易的支撑能力不强、贸易效率不足、政府扶持不够、发展形态不科学、创新能力不足、增长质量不高、贸易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加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频繁对我国动用贸易保护手段,极大制约了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如何扬长避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外贸竞争力,值得认真研究。上述两个问题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适当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有力地促进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使内外需保持有效平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筑了一个在实施开放型战略的背景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框架。论文包括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对策体系三大部分内容。一是理论体系部分,研究内需与外需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内外需结构性失衡带来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正确处理扩内需与促外贸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外贸竞争力进行重新认识,对影响外贸竞争力的正反面因素进行梳理。二是评价体系部分,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的、又能与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相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外贸竞争力进行量化研究,按照时间序列开展纵向比较,运用截面数据与G20各国进行横向比较并归类,客观评判我国外贸发展的优势、劣势,确立我国在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三是对策体系部分,立足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借鉴主要贸易国家的经验做法,提出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外贸竞争力,实现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的总体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
周靖祥[10](2012)在《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文中认为中国30余年(19782011)经济增长创造年均10.1%的速度奇迹,同时经济发展失衡问题也在不断恶化,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地区差异;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冲击下,外部经济同样面临多重发展困局,急需谋划破解思路。①基于持续7年多的实地调查(经济学直觉获取和真实经济发展问题把握),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寻找中国经济发展失衡“警报”解除的政策措施,构想未来发展道路和可能出现的情景。本研究的失衡立题包涵了更为宽泛的内容,试图构建立足于中国发展实情的失衡经济学理论研究体系——人本位主义经济学,同时也是立于中国背景的开放宏观经济学一部分;本研究基于我们已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梳理,“人口(人)”变量贯穿全文的论述,并从多视角展开论述。我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是将各种失衡(概括为内外发展失衡)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全文分析贯穿着“一般均衡分析”思想,依此设计而逐步展开论述。本研究的发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被拔高”的短期增长导致长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且陷入了“增长导致失衡,失衡又催生不稳定的增长”经济系统运动怪圈,形成的路径依赖倒逼当局做出“适应性”的政策调整和管理措施调适,结果使得增长总是在内外失衡困局中匍匐式地滚动前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被各种失衡因素所困扰着,短期内不太可能彻底祛除去失衡潜在的风险威胁,长期走向则是平衡发展之路,与之回应的经济学问题探索更不容回避。中文题名《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英文对照的另题则为A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Development),研究实现过程中采取“基于研究(理论和实证文献)的研究”的分析范式;纵横交错的比兑意在指明中国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情的经济理论,警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过程的简单“经济理论借用和研究方法混用”,本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学理论,而应该从经济现象(问题)出发展开研究和抽象。论证过程参见第1、2和5章,强调中国增长和发展研究的“本土化”和问题导向。本研究还透露出一种思绪,那就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兼顾公平,城乡融合和区域公平,以及争取全球经济体不平等(国别歧视)条件下的公平,在大国地位确立之后更多需要思考谋强国发展之路。博士论文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属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发展失衡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建立在个人已有研究基础上的文字内容整合意在找到“经济高增长促成失衡”判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据,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再平衡的政策思路设计提供启发和“基准”。从失衡现象切入,再到本质探讨,最终回归失衡和平衡发展道路选择。透过于此来诠释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范畴,回答如何跳出经济学研究“数学化公理化”或“最优化”陷阱,数学推导过程之前本已定格的“确定性”结论。宏观经济体系中,供求失衡关系求解是“起点又是终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总是逃离不了广义上的“经济或权力资源如何分配”,国家公有制属性植根其中,植入经济要素的所有制结构展开探讨显然是非常关键的视角。参见第2、3、4章内容,方法论的探讨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的“灵魂”,基础还是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问题直觉。新中国60年的风雨兼程,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其中前30年是举国上下拼发展,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恢复建设,经济和社会在相对平衡的路径框架下得以延续。改革和对外开放30年,表现为中国融入世界与提速内部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30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掉入“发展失衡陷阱”,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经济发展交融会使得各项失衡更为复杂,不及时应对和处理将可能导致内外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思考和建构起新的发展方式,需要设计出一套“组合拳”并加以应用才会奏效,“失衡陷阱”的表述和概念提出,不可避免触动当下中国经济的多根神经,目的是为实现平衡发展,最根本的要求则是消除认识上的多个误区。跨越分歧,凝聚共识。新古典派经济学假定经济运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而这被凯恩斯主义者描绘成这样一种状态:经济总是在失衡调整中趋向经济平衡点,而并非运行至平衡点后既成不变。事实上,经济学家总是在寻求一种理论共识,但是在解释中国经济运行时处处受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常理其实并不存,尤其是当既成理论在解释复杂和多变的中国经济实验时尤为如此。具体内容参见第5、6章,给出内外失衡发展研究的“政策含义”,最后部分内容主要是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研究。
二、论启动经济的理论基点和政策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启动经济的理论基点和政策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作为行动的受众商品论——斯迈思《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的历史性及当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
二、逆向阅读:比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斯迈思传播思想 |
三、重返文本:受众商品论的知识构成 |
(一)作为商品的受众力:理论的基点 |
(二)传播与劳动:知识的构成 |
(三)情境设置:知识建构的社会面向 |
(四)政治经济:知识建构的思想面向 |
(五)从《矛盾论》出发:知识的跨时空建构 |
四、重塑边界:受众商品论的发生语境 |
(一)社会结构:北美本土语境 |
(二)辐射程度:全球史语境 |
(三)劳动关系的社会化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语境 |
(四)唯物主义认识论:以西方为中心的思想语境 |
五、从话语到实践:受众商品论的行动主义 |
(一)行动一:重建实践的传播理论 |
(二)行动二:启动盲点辩论 |
六、总结与反思 |
(一)作为辩证法思想的受众商品论 |
(二)作为社会行动纲领的受众商品论 |
(三)理论的历史性及其当代启示 |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政策的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结构安排 |
1.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 |
2.2 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理论 |
2.3 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理论 |
2.4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理论 |
第3章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取 |
3.1 实证模型 |
3.2 变量选取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分析 |
4.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变化 |
4.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变化 |
4.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财政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研究 |
4.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财政政策工具的协同效应研究 |
4.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研究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跨年度预算平衡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预算平衡 |
二、跨年度预算平衡 |
三、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的优势 |
第二节 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机制 |
一、预算支出的约束机制 |
二、预算收支的调剂机制 |
三、预算赤字的弥补机制 |
四、重大项目的论证机制 |
第三节 跨年度预算平衡理论构成 |
一、预算主体与平衡结果 |
二、预算活动及平衡结果 |
三、制度经济学范式下的平衡结果 |
第四节 预算平衡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
一、预算主体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
二、预算活动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
三、制度经济学范式的价值及局限 |
第二章 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框架设计 |
第一节 基本要素设计 |
一、预算原则 |
二、改革目标 |
三、涵盖范围 |
四、预算构架层次 |
五、预算滚动模式 |
第二节 技术要素设计 |
一、支出管理 |
二、收入管理 |
三、债务管理 |
四、预算稳定管理 |
五、预算的预测 |
第三节 组织要素设计 |
一、实施环境 |
二、组织实施 |
第三章 中国预算平衡管理进程与平衡态势 |
第一节 中国预算平衡管理进程 |
一、预算制度正式执行阶段(1978—1993) |
二、预算制度回应市场经济阶段(1994—1998) |
三、预算制度走向公共化阶段(1999—2013) |
四、预算制度全面深化阶段(2014—今) |
第二节 中国预算平衡态势分析 |
一、财政可持续性态势 |
二、预算余额分解测度 |
三、中国预算平衡态势结论 |
第三节 中国预算平衡管理的演进规律 |
一、中央主导下中央与地方上下制衡 |
二、预算改革从渐进积累转为综合加速 |
三、预算主体权利观念日渐形成发展 |
四、财政风险演化促进预算平衡管理 |
第四章 跨年度预算管理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发达国家跨年度预算 |
一、英国预算管理 |
二、德国预算管理 |
三、美国预算管理 |
四、澳大利亚预算管理 |
第二节 转型与发展中国家跨年度预算 |
一、乌干达的预算管理 |
二、智利的预算管理 |
三、俄罗斯的预算管理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启示 |
一、灵活调适跨年预算方法 |
二、重视法律架构规范作用 |
三、准确、审慎的预算预测 |
四、接纳跨年预算渐进成长 |
第五章 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框架建构 |
第一节 预算平衡与政府职能调整 |
一、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 |
二、政府间事权职能匹配 |
三、部门预算职能调整 |
第二节 财政支出管理 |
一、支出总额控制 |
二、优化支出结构 |
三、规范项目支出 |
四、或有负债管理 |
五、支出绩效管理 |
第三节 财政收入管理 |
一、保持财政收入适度规模 |
二、实施财政收入预期管理 |
三、合理统筹管理各类现金 |
四、培育稳定的地方主体税种 |
第四节 预算稳定管理 |
一、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二、预算调整规范 |
三、预算与规划衔接 |
第五节 地方政府债务管控 |
一、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
二、存量债务偿还计划 |
三、约束规范增量债务 |
第六节 跨年度预算的编制实施 |
一、预算编制流程管理 |
二、跨年度预算平衡表格设计 |
三、增强跨年度预算执行约束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社会改革理想的对外交往思想 |
一、莫尔《乌托邦》中的城邦交往观 |
二、康帕内拉《太阳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
三、安德里亚《基督城》中的城邦交往观 |
第二节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交往关系思想 |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三、欧文“新和谐公社”中的对外交往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经典文本 |
一、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与交往理论 |
三、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的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思想 |
四、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进程思想 |
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世界市场和自由王国思想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的观点梳理 |
一、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关系扩大是相伴随的 |
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三、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起来 |
四、地域性的封闭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 |
五、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回溯 |
第一节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 |
一、列宁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 |
二、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关系实践的演变 |
第二节 列宁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生存不下去的 |
二、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
三、我们的革命只有在得到全世界工人支持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
四、社会主义要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 |
五、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要反对大国沙文主义 |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政策与实践 |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思想与政策思路 |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实践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设探索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持续探索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49 年-1956 年)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56 年-1966 年)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外关系实践(1966 年-1976 年) |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对外关系理论 |
一、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主要着作 |
二、毛泽东对外关系思想的观点梳理 |
第三节 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对外关系思想 |
一、周恩来对外关系论述 |
二、刘少奇对外关系论述 |
三、陈云的对外关系论述 |
四、张闻天对外关系论述 |
五、李先念对外关系论述 |
第四节 我国学术领域对外关系思想的探讨 |
一、孙冶方的对外关系观点 |
二、卓炯的对外关系观点 |
三、薛暮桥的对外关系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对对外关系的理性反思 |
一、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环境 |
二、历史转折时期对外关系的反思 |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对外开放战略措施 |
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提出 |
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四、开放型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中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内容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二、邓小平时代主题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
一、于光远对外开放观点 |
二、许涤新对外开放观点 |
三、刘国光对外开放观点 |
四、萧灼基对外开放观点 |
五、厉以宁对外开放观点 |
第五节 中国学术界对邓小平开放思想的研究探索 |
一、关于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 |
二、关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三、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 |
四、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
第六节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开放的实践成果 |
一、开放信念的不断增强 |
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
三、经济体制改革有了突破 |
四、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21世纪前后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挑战 |
一、全面改革深入化 |
二、开放观念多元化 |
三、国际环境复杂化 |
四、开放格局立体化 |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对外开放的贡献 |
一、对外开放要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点 |
二、对外开放要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动力 |
三、对外开放要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 |
二、以人为本是对外开放的核心立场 |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
四、统筹兼顾是对外开放的根本方法 |
第四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
一、强调“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 |
二、丰富经济特区“对外窗口”思想 |
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思想 |
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思想 |
五、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五节 20 世纪90 年代至党的十八大前国内学术界对对外开放的探讨. |
一、我国学界对国际形势对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 |
二、我国学界关于树立新开放观研究 |
三、我国学界对对外开放三十年整体研究 |
第六节 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开拓 |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
三、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环境 |
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
二、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
三、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显现 |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日趋突出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 |
一、中国梦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二、新发展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四、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五、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理念中的对外开放思想 |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对外开放思想的贡献 |
一、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更明确 |
二、全球化应对的思维更确定 |
三、对外开放依托文化传统的思路更鲜明 |
四、由近及远的开放战略考量更周密 |
第四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扩大对外开放的理论探讨 |
一、关于全球化问题与对外开放 |
二、关于参加全球治理体系与对外开放 |
三、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对外开放 |
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开放 |
第五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化 |
一、加速“互联互通”建设 |
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展 |
三、扩大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的启迪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力量 |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根本保障 |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源泉 |
四、走向世界是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理论假设及分析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理论假设 |
1.3.3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消费理论研究动态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2 西方主流消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3 发展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4 制度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
2.1.5 经济心理学的消费理论 |
2.1.6 经济社会学的消费理论 |
2.2 国内消费潜能研究动态 |
2.2.1 消费潜能的开发主体 |
2.2.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测算与评价 |
2.2.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路径 |
2.3 研究评价及本项研究切入点 |
2.3.1 研究评价 |
2.3.2 本项研究的切入点 |
第3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 |
3.1 消费潜能内涵及分类 |
3.1.1 消费潜能内涵 |
3.1.2 消费潜能分类 |
3.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前提 |
3.2.1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以人均水平为衡量尺度 |
3.2.2 农村居民消费受消费能力的硬性约束 |
3.2.3 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研究以城镇居民消费为参照 |
3.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界定 |
3.3.1 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 |
3.3.2 已沉淀消费潜能与未来消费潜能 |
第4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测度及分析 |
4.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1.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1.3 相对消费潜能测度 |
4.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
4.2.1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
4.2.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度 |
4.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分析 |
4.3.1 已沉淀消费潜能正负波动原因 |
4.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方向判断 |
4.3.3 对“消费市场的潜能在农村”观点的修正 |
第5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1.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模型构建 |
5.1.2 数据处理及说明 |
5.1.3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
5.2.1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
5.2.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
5.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分析 |
5.3.1 已沉淀消费潜能结构优化空间及原因 |
5.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的结构特征判断 |
第6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6.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6.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 |
6.1.3 指标设计及筛选方法 |
6.2 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6.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综合评价目标及方法 |
6.3.1 综合评价目标 |
6.3.2 综合评价方法 |
6.3.3 消费指数计算 |
6.4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 |
6.4.1 消费能力评价 |
6.4.2 消费需要评价 |
6.4.3 消费条件评价 |
6.4.4 消费潜能评价 |
6.5 西部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比较分析 |
6.5.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及消费指数计算 |
6.5.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与东中部省域差异剖析 |
第7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1 消费潜能开发方向 |
7.1.1 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 |
7.1.2 消费潜能释放及培育的辩证关系 |
7.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省域目标 |
7.2.1 已沉淀消费潜能释放 |
7.2.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 |
7.2.3 未来消费潜能培育 |
7.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
7.3.1 提升消费能力的对策 |
7.3.2 扩展消费需要的对策 |
7.3.3 满足消费条件的对策 |
7.3.4 协调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的比例关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需求理论 |
二、宏观经济均衡理论 |
三、国际贸易理论 |
四、现代西方竞争理论 |
第三节 理论评析 |
一、关于需求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均衡的研究 |
三、关于国际贸易的研究 |
四、关于竞争力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内需与外需的内涵 |
一、内需与外需的划分 |
二、内需的内部结构 |
三、外需的内部结构 |
第二节 内需与外需的相互作用 |
一、外需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
二、内需对外需的促进作用 |
三、内外需之间的逆关联作用 |
第三节 外需对内需贡献的实证分析 |
一、我国外需对内需的拉动力 |
二、我国外需影响内需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内外需的非均衡发展和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外需发展阶段 |
一、内需主导阶段(1978-1993年) |
二、内外需并行阶段(1994-2000年) |
三、外需主导阶段(2001-2008年) |
四、扩内需促外需阶段(2008年后) |
第二节 我国内外需的非均衡化 |
一、非均衡化的表现 |
二、非均衡化的成因 |
三、非均衡化带来的问题 |
第三节 国外内外需关系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
一、主要国家(地区)的内外需发展模式 |
二、发展模式评析 |
三、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外需均衡化下的外贸竞争力 |
第一节 旨在实现内外需均衡化的开放型战略 |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
二、突出内需主导地位 |
三、保持外需适度发展 |
四、内外需的协调均衡 |
第二节 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一、外贸竞争力的内涵 |
二、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
三、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要求 |
第三节 内外需均衡化下决定外贸竞争力的因素 |
一、比较优势要素 |
二、基础性要素 |
三、创新性要素 |
四、可持续要素 |
五、非理性要素 |
第四节 内外需均衡化下制约外贸竞争力的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建内外需均衡化下的外贸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科学构建评价指标 |
一、构建原则 |
二、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构成 |
一、贸易规模指标 |
二、贸易效益指标 |
三、贸易结构指标 |
四、贸易支撑指标 |
五、贸易环境指标 |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
二、因子分析法的运用 |
三、聚类分析法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外贸竞争力的评价与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综合分析 |
一、参照系的选择 |
二、评价方法的使用 |
三、外贸竞争力的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单项分析 |
一、我国外贸竞争优势 |
二、我国外贸竞争弱势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开放型战略条件下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建议 |
第一节 国际经验参考 |
一、利用垄断优势 |
二、创造异质资源 |
三、依托创新力量 |
四、构建合作网络 |
五、提供政策支持 |
六、推动绿色发展 |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条件 |
第三节 总体思路 |
一、基本原则 |
二、战略定位 |
三、发展目标 |
第四节 对策建议 |
一、措施创新 |
二、格局创新 |
三、平台创新 |
四、体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学术研究基点 |
1.1.2 平衡发展和改革实践诉求视角 |
1.2 界定失衡与平衡发展 |
1.2.1 失衡、均衡与平衡概念理解 |
1.2.2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 |
1.3 透过中国模式及争论探讨失衡 |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1.4.2 主要工作及意义 |
1.4.3 主要创新之处 |
2 经济发展失衡研究的基础理论及文献支持 |
2.1 理论研究基础和方法论 |
2.1.1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 |
2.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
2.2 增长经济学与失衡评判 |
2.2.1 经济增长的量化及认知 |
2.2.2 增长波动与总量失衡 |
2.3 发展经济学和失衡审视 |
2.3.1 如何衡量发展 |
2.3.2 中国改革与发展失衡 |
2.4 本章小结 |
3 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特征事实和研究总结 |
3.1 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 |
3.1.1 经济总量失衡 |
3.1.2 结构性失衡 |
3.2 区域失衡与地区差距:地方竞争 |
3.2.1 区域失衡发展历程及特征事实 |
3.2.2 从“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赶超” |
3.2.3 区域发展与失衡的机理解释 |
3.3 城乡失衡与收入分配 |
3.3.1 城乡失衡发展及收入不平等的事实描述 |
3.3.2 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总结 |
3.4 外部失衡与内部失衡的统一解释 |
3.4.1 开放经济发展视角理解外部失衡 |
3.4.2 国际收支不平衡与内外失衡 |
3.4.3 外部失衡的内因考察 |
3.4.4 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一般性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4 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失衡的动态趋向:内“因”外“挫” |
4.1 土地与增长、发展的关系 |
4.1.1 来自理论启示的中国解读 |
4.1.2 土地推高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大转型 |
4.1.3 制度和体制研究大背景:土地与户籍制度设计 |
4.2 世界格局演变及亚洲发展展望 |
4.3 亚洲国家发展的绝对优势:人口总量与结构 |
4.3.1 中国、日本和印度人口和经济发展扫视 |
4.3.2 中国的亚洲地位与人口转变 |
4.4 大国经济发展忧思:外资和外贸视野下的中国地缘经济安全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内外经济平衡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思路 |
5.1 扭转思路,突破认识局限 |
5.1.1 发展拐点和跨越 |
5.1.2 改革时点和方向 |
5.1.3 超越“经济”认识“社会”:以改革促发展 |
5.2 投资平衡为先导,破除区域失衡——资本和劳动配比 |
5.2.1 投资的地区和城乡平衡 |
5.2.2 城乡与区域联动的平衡之路 |
5.3 一揽子市场化改革计划:界定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边界 |
5.3.1 辩证看待以财政为平衡之手破除失衡 |
5.3.2 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价格形成机制 |
5.3.3 汇率调整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机推进 |
5.4 注重社会建设,超越发展经济的认识局限:城市化之路 |
5.4.1 中国城市化认知 |
5.4.2 注重公平与效率的收入分配平衡和消费平等 |
5.4.3 提升农转非居民城市社会适应性的思路 |
5.5 消除外部失衡:外部经济发展思路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研究论述的实地调研和论文(已发表、即将发表、工作论文)以及课题支持 |
A.1 专着和课题报告 |
A.2 已发表部分论文 |
A.3 评论文章 |
A.4 部分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工作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满足答辩要求)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 |
D. 学术奖励 |
四、论启动经济的理论基点和政策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作为行动的受众商品论——斯迈思《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的历史性及当代意义[J]. 盛阳. 新闻记者, 2021(03)
- [4]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经济政策的协同效应研究[D]. 张静.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研究[D]. 黄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发展研究[D]. 赵玉华. 兰州大学, 2019(08)
- [8]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D]. 秦晓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D]. 陈羲.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10]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 周靖祥. 重庆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