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低量基础词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维吾尔语,词汇,最低量,调查分析
最低量基础词汇论文文献综述
许锐[1](2014)在《维吾尔语最低量基础词汇使用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最低量基础词汇不仅是最小语言平台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语言日常交际的核心内容。最低量基础词汇研究对快速掌握口语交际能力、指导第二语言教学等多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维吾尔语特点,拟定出维吾尔语最低量基础词汇表。并以该词汇表为依据,制定问卷,进行调查统计,以验证维吾尔语最低量基础词汇表的可行性,以期对维吾尔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8)
周娜[2](2008)在《非汉语环境中最低量基础词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效率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汉语教育在国际范围内推广的形势下。而在国外非汉语环境中,基础阶段的学习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学习者的构成和需求的不同、汉语课时有限、基础阶段教材匮乏、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使得基础阶段的教学面临重重困难。本文的研究则尝试通过界定最低量基础词汇为非汉语环境中的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本文首先在叁方面论证了该研究的前提:词汇本身在语言系统、交际和教学中的作用;对最低量基础词汇进行界定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基础。通过以上考察,可以发现,虽然词汇在语言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其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而现实教学中词汇习得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使得最低量基础词汇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汉语自身的网络性和系统性特点、词与字以及词与语素之间的关系、词汇习得和加工理论以及交际能力理论则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通过统计五部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阶段的汉语教材(《汉语会话301句》、《新实用汉语》、《博雅汉语》、《基础华语》和《体验汉语》)中的生词,将出现两次和两次以上的词汇(共计439个,其中封闭类词汇165个,开放类词汇274个)界定为最低量基础词汇。并依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和《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词汇表·初级阶段》(最常用和次常用)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对所界定的词汇进行了词汇等级(甲/乙级、一/二级)和常用性分析。并且从交际的角度将词汇归入与生活紧密联系的14个话题,成为基础阶段学习者提高交际能力的最小语言平台。而对词汇在语法功能和语音上的分析则可以培养学习者对汉语的感性认识。因此,该研究界定的词汇可以成为非汉语环境中基础阶段学习者接触汉语的原始材料。该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从教师和学习者对语言选择的角度看,应该选择那些最能代表汉语特点、并能够在实际交际活动中运用到的词汇。而教材的编写,则应该立足于交际活动,将词汇列入不同的话题。从而形成一个网络。词汇大纲为词汇的选择提供依据的同时,统计出的词汇所反映的情况也可以为大纲提供反馈,从而使大纲编写更具科学性。本文还着重探讨了交际模式下的最低量基础词汇教学,从而为怎样针对最低量基础词汇进行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运用了语言学、语言教学、语言习得、认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理论,并且建立在教材词汇统计的基础之上,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最低量基础词汇的交际教学,并且通过与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诸如学习者语言知识、交际能力、学习策略方面的比较,则会使本研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4-21)
史有为[3](2008)在《对外汉语教学最低量基础词汇试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最低量基础词汇是一种可满足最小语言平台需要的词汇,它包括封闭性的基本功能词等以及最常用的日常交际用词,所谓最小语言平台就是可以满足最低交际需要的语言系统。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最大的问题就是可操作性很低。本文从最小语言平台以及可操作性这两个全新角度出发,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用的最低量基础词汇,设计并研制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以16个话题—功能为中心的多方位词汇表。(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08年01期)
最低量基础词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高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效率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汉语教育在国际范围内推广的形势下。而在国外非汉语环境中,基础阶段的学习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学习者的构成和需求的不同、汉语课时有限、基础阶段教材匮乏、教学方法陈旧等因素,使得基础阶段的教学面临重重困难。本文的研究则尝试通过界定最低量基础词汇为非汉语环境中的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本文首先在叁方面论证了该研究的前提:词汇本身在语言系统、交际和教学中的作用;对最低量基础词汇进行界定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基础。通过以上考察,可以发现,虽然词汇在语言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其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而现实教学中词汇习得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使得最低量基础词汇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汉语自身的网络性和系统性特点、词与字以及词与语素之间的关系、词汇习得和加工理论以及交际能力理论则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通过统计五部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阶段的汉语教材(《汉语会话301句》、《新实用汉语》、《博雅汉语》、《基础华语》和《体验汉语》)中的生词,将出现两次和两次以上的词汇(共计439个,其中封闭类词汇165个,开放类词汇274个)界定为最低量基础词汇。并依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和《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词汇表·初级阶段》(最常用和次常用)以及其他参考资料,对所界定的词汇进行了词汇等级(甲/乙级、一/二级)和常用性分析。并且从交际的角度将词汇归入与生活紧密联系的14个话题,成为基础阶段学习者提高交际能力的最小语言平台。而对词汇在语法功能和语音上的分析则可以培养学习者对汉语的感性认识。因此,该研究界定的词汇可以成为非汉语环境中基础阶段学习者接触汉语的原始材料。该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从教师和学习者对语言选择的角度看,应该选择那些最能代表汉语特点、并能够在实际交际活动中运用到的词汇。而教材的编写,则应该立足于交际活动,将词汇列入不同的话题。从而形成一个网络。词汇大纲为词汇的选择提供依据的同时,统计出的词汇所反映的情况也可以为大纲提供反馈,从而使大纲编写更具科学性。本文还着重探讨了交际模式下的最低量基础词汇教学,从而为怎样针对最低量基础词汇进行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运用了语言学、语言教学、语言习得、认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理论,并且建立在教材词汇统计的基础之上,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最低量基础词汇的交际教学,并且通过与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在诸如学习者语言知识、交际能力、学习策略方面的比较,则会使本研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低量基础词汇论文参考文献
[1].许锐.维吾尔语最低量基础词汇使用的调查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周娜.非汉语环境中最低量基础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史有为.对外汉语教学最低量基础词汇试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