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并举论文-钟纪言

德法并举论文-钟纪言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法并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廉政制度,中国特色,制度执行力,党内法规,道德力量,法治体系,知耻,德治,以德治国,公职人员

德法并举论文文献综述

钟纪言[1](2019)在《坚持德法并举 完善中国特色廉政制度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继权等着的《中外廉政制度比较》,分析了中外廉政制度的理论基础、机构职权和运行机制。作者认为,法治和德治是廉政建设的双剑,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法治打击不法行为具有威慑力,是硬约束,德治推动形成自觉行动的社会环境,是软约束;道德上的知耻是守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9-09-26)

李刚[2](2019)在《全力守护“中国凉都”食品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六盘水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各项部署要求,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食(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9-07-04)

本报评论员[3](2019)在《德法并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社会高度关注。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这对于共享食品安全成果,营造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合力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19-06-19)

杜静[4](2019)在《德法并举 多元共治 打造更安全的食品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杜静)6月18日,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主题为“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程蔚青出席主场活动并讲话。程蔚青表示,食品安全是党委、政府为大家营造安全环境、打造美好生活的一贯追求。近年来,衡水食品安(本文来源于《衡水日报》期刊2019-06-19)

程烨[5](2019)在《德法并举:中国治国理念的现代性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治与法治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命题。传统“德”与“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之上的,维系的是古代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其中,外儒内法是传统治国的内在指导思想,礼法合治则是这种治国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在新中国成立背景下,传统“德”与“法”的思想面临“现代化中国”主题必然要实现现代性转化。人民主权原则在新中国的确立、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道路都深刻影响着德治与法治思想的内涵和制度实践。中共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战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建设等等制度和实践都能深刻反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本文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对德治和法治内涵的界定。传统的“德”是政治统治合法性的最高标准,政治统治的过程就在于道德教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将政治与道德建立紧密联系,即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而“以德治国”思想内涵的落脚点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治理。中国传统所谓的“法治”强调严刑峻法,是为了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统一。西方法治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与自由。现代中国法治则是中国“特色论”和“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法治。叁种形态下的法治有着本质区别,但统一用“法治”是为了更好的比较。二是对传统“德”与“法”治国思想的历史追溯。汉初为加强中央集权,推崇“外儒内法”的治国指导思想,一直为后世王朝政权所承袭。在政治实践和政治操作中,通过将“礼”与“法”相结合,有效推动了国家治理和政权固。叁是阐述“德”与“法”思想面临的历史转折点。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中国的背景下,使得人民主权原则在中国的确立、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深刻影响了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四是阐述德治与法治思想的现代性转化。传统政治的德治思想向现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德治理念的转变,传统“法”的治国思想向坚持法律至上和权利平等原则的现代法治理念转变。五是从制度和实践的层面阐述“德法并举”治国理念价值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的内在统一,坚持人民主体价值与德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位相统一。党的领导过程中也不断坚持政治运行的法治化和党风、党规建设。依宪治国和民主政治法治化也深刻体现了德法并举的价值理念。(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4)

李德嘉[6](2019)在《论法治的价值观基础:社会治理中德法并举的本土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法治建设之中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应有之义,但是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实践操作容易遇到立法如何推进道德进步、道德如何影响司法实践和价值观在法律中如何体现等叁个方面的难题。回顾中国古代社会"德本刑用"的社会治理模式,发现古人将德治作为社会治理之本,而以刑治作为社会治理之用的实践,有效地实现了道德/价值观与法治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古代社会的德法互动关系具有建立法治共识、形成自治秩序和为法治提供价值观基础等叁个方面的意义,恰可以为当下社会实现德法共治提供本土资源和历史经验。(本文来源于《法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俊荣[7](2019)在《坚持德法并举,捍卫学术尊严》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人云:"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既为"公器"就不能被个人好恶、权势、利益等因素所左右,应当遵循公序良俗、学术规范,保持其纯洁性、科学性、公开性、公正性。只有这样,学术才能获得人们的仰视,科研人员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并保持其应有的尊严。当下无论是学术造假、剽窃、抄袭的学术腐败,还是"实施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等不端行为,都是对学术尊严的挑战,势必对学术研究的公信力、科研人员弘道志毅的群体道德形象、国家的科技创新进(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法制》期刊2019年03期)

杨霄[8](2019)在《中西法律文化视野下的“德法并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任何一个社会当中,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中的重要系统。如何处理德法关系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重要议题。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显得格外的明显。德治和法治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是当下中国法治所急需处理的现实问题。若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必须明白中国的“德”的概念是什么,在中国,“德”的概念并不简单。经过商代的出现,西周的发展以及春秋战国的成型,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德产生了极其丰富的含义。笔者认为,“德”在中国至少有叁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政治含义,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们为了约束政治权力而依据道德准则制定的一系列的政治规则。第二层含义是哲学含义,这种哲学含义是指人合乎自然,合乎德性的生活。而第叁层含义才是我们所熟知的道德含义,然而,这种道德与现代道德还是有区别的。中国古代的道德是建立在儒家伦理教条以及个地方所遵循的古老习惯之上的,因此带有非常浓厚的伦理气息。而这直接产生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德治”传统,政治概念为德治传统中政法一体的传统提供了基础,哲学概念为德治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提供了依据,而儒家的伦理教条则为德治传统提供了思想渊源,成为了德治的灵魂和中轴骨。在德治传统下,德法之辩相对比较简单。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辩因为各家各派对“德”的分析不同而极其丰富。春秋战国以后,德法之辩就在儒家的指引下变得越发的单一了。然而,西方世界对“德”,对德法关系的认识以及建立在德法关系之上的法治传统都与中国不同。首先,西方对德的定义相对比较单一,在古希腊时期,伦理学就独立于哲学而存在了。尽管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这种“德”受到宗教和哲学的影响。但是,其含义是相对单一的,德就是指道德。但不同于“德”的含义的单一,西方世界德法关系却十分丰富。在这种争辩中,西方的德法关系走向了法治的道路。中西德法模式的差异,也成为了今日中国法治道路上的一个问题,那便是当今中国法治现代化与传统德治之间的矛盾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该问题的出路便是在坚持现代化法治建设的同时,重视地方习惯法的发展,做到法治下的德法并举。(本文来源于《甘肃政法学院》期刊2019-04-01)

东亚[9](2019)在《德法并举提素养,齐抓共治促文明》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关键在于市民的文明程度。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依靠个人自觉,还是靠政府管理?面对这一问题,无锡用一部条例作出解答。今年3月5日起施行的《无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坚持德、法并举,多管齐下,既注重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期刊2019-03-25)

解加伟[10](2019)在《基于“德法并举”视角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德法并举"视角探究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从德育角度,发挥德育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实现廉政的自律,构筑贪腐的"防火墙",构建廉政思想基础。从法治角度,依靠法治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实现廉政的他律,严守贪腐的"警戒线",构建廉政制度保障。通过德育与法治交相呼应,前后衔接,形成廉政文化的思想引领、行动自觉和制度约束,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廉政文化氛围。(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德法并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六盘水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各项部署要求,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法并举论文参考文献

[1].钟纪言.坚持德法并举完善中国特色廉政制度体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

[2].李刚.全力守护“中国凉都”食品安全[N].贵州日报.2019

[3].本报评论员.德法并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N].中国质量报.2019

[4].杜静.德法并举多元共治打造更安全的食品市场[N].衡水日报.2019

[5].程烨.德法并举:中国治国理念的现代性转化[D].山东大学.2019

[6].李德嘉.论法治的价值观基础:社会治理中德法并举的本土资源[J].法学杂志.2019

[7].刘俊荣.坚持德法并举,捍卫学术尊严[J].中国卫生法制.2019

[8].杨霄.中西法律文化视野下的“德法并举”[D].甘肃政法学院.2019

[9].东亚.德法并举提素养,齐抓共治促文明[N].无锡日报.2019

[10].解加伟.基于“德法并举”视角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

标签:;  ;  ;  ;  ;  ;  ;  ;  ;  ;  

德法并举论文-钟纪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