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恶观,内涵,特征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军魁[1](201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伦理学的善恶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善恶问题永远是伦理学最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伦理问题尤其是善恶问题比起以往更呈现出空前的重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此进一步研究并作出必要的解答责无旁贷。本文坚持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恶观的内涵、特征、传承与前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易坪[2](2019)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伦理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其基本理论内容,能够使研究生在思想及认识上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能够在现代文化和思潮中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者在进行专业理论的认知与研究过程中,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指导。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简要概括,结合伦理学是哲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的专业特点,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原则及内容对伦理学专业研究的指导意义进行探析。(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6期)
肖祥[3](2019)在《美好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活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个体生活实践而言,美好生活是满足个体性的"匮乏性需要"、"自主性需要"和"价值意义需要"的生活状态;从人作为社会性存在而言,美好生活必须从社会伦理的维度加以界定,即满足"互予性需要"。追求生活之美好是每一个时代伦理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为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教化伦理"向"生活伦理"的生活化转向以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的时代主题。基于现代知识论的"理解"方法,实现对"互予性伦理原则"的主体认知,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活化提供认知基础;被历史实践所检验依然经验有效的"道德的历史方法"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活化提供方法指导并开拓实践路径。培育伦理主体,对主体进行"伦理的"而不是"道德的"塑造;协调现实伦理关系,满足互予性伦理关怀;淬炼伦理共识,达成忧戚与共的价值共契,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活化促成美好生活的重要理路。(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泽环[4](201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伦理学——兼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是40年来改革开放的亿万人民实践的产物,其中虽然也包括当代中国一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的努力,但主要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创作",是人民和领袖之间积极互动的结晶。深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社会主义伦理学,为人类伦理学的新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武卉昕[5](2019)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苏联范式及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其完备的理论形态、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有力干预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史的发展轨道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最初的体系结构、学科建设、理论阐释等方面曾受到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影响。历史地看,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坚持伦理传统与政治抉择相统一、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相统一、意识形态与理论形态相统一、学术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统一等方面曾进行过有益的尝试和追求。而苏联后期对上述传统特色的放弃正是导致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走向终结的原因。今天,这些经历对于我们建设和发展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认真对待并加以反思。(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章海山,曹康莉[6](2019)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题、历程与视阈》一文中研究指出章海山教授是我国西方伦理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分别在1984年和1991年出版的《西方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是我国西方伦理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作品。2018年7月,中山大学曹康莉对章海山教授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章海山教授介绍了他的学术经历和学术观点,回顾了他所经历的我国西方伦理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主题、方法和未来趋向。(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2期)
李科政[7](2019)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8)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2月22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暨《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的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8)在天津召开,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青年学者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冯书生主持并致辞,论坛共设有四个主题研讨环节,分别由清华大学李义天、南开大学齐艳红、南开大学钟汉川、曲阜师范大学赵昆主持,10余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2期)
肖祥[8](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继毛泽东伦理思想发展形态之后实现了进一步发展创新,在学科发展与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伦理思想演进与理论体系建设、伦理秩序建构与实践指导、理论形态发展与研究范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总结经验是为了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创新面临的民主政治"伦理瓶颈"、贫富分化与核心价值认同、社会伦理整合、西方价值强势与伦理话语权"西强我弱"、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倡导的国际认同和"伦理信任"等五大挑战,更好地展望未来。(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宋希仁,张霄[9](2019)在《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与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形态,构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伦理学体系,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201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张霄副教授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访谈了宋希仁教授。访谈中,宋希仁教授不仅交流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看法,还创造性地把黑格尔的法哲学与中国伦理文化中的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融合伦理、道德、礼仪叁种法的形式的新型伦理学构想,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形态提供了有益的方法指导。(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1期)
刘畅[10](2019)在《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坛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1月3日,由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研究"课题组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名学者参(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1期)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学习其基本理论内容,能够使研究生在思想及认识上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能够在现代文化和思潮中信仰、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者在进行专业理论的认知与研究过程中,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指导。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简要概括,结合伦理学是哲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的专业特点,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原则及内容对伦理学专业研究的指导意义进行探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军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伦理学的善恶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2].李易坪.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伦理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探析[J].时代报告.2019
[3].肖祥.美好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活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9
[4].陈泽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伦理学——兼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J].云梦学刊.2019
[5].武卉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苏联范式及当代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章海山,曹康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题、历程与视阈[J].道德与文明.2019
[7].李科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8)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9
[8].肖祥.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设的基本经验[J].齐鲁学刊.2019
[9].宋希仁,张霄.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与文化[J].道德与文明.2019
[10].刘畅.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论坛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