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生孢子培养论文-蒲相君,王忠文,张丽丽,张君成

分生孢子培养论文-蒲相君,王忠文,张丽丽,张君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生孢子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稻曲病菌,薄壁分生孢子,产孢,瓶式培养

分生孢子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蒲相君,王忠文,张丽丽,张君成[1](2018)在《瓶式平板培养制备稻曲病菌薄壁分生孢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角瓶装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制备稻曲病菌薄壁分生孢子。结果发现,瓶装培养基的体积与产孢量无关。各菌株在瓶式培养平板上均能正常形成后代孢子。瓶式培养比常规培养皿平板培养具有更高的产孢效率。产孢平板上产生的孢子收取后,菌落继续培养,新形成的孢子数量大幅下降。由于叁角瓶能高效避免污染,因而认为瓶式培养是制备稻曲病菌薄壁分生孢子的理想技术。(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8年03期)

张宗耀,梁关海,梁蕾,吕延华,李文佳[2](2016)在《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冬虫夏草菌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冬虫夏草菌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最优工艺,以野生分离的冬虫夏草菌为材料,对其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泥炭土为最佳基础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冬虫夏草菌气生菌丝生长一般,但产分生孢子最多,可达4.2×103个/g;泥炭土培养基中添加0.1‰IAA(吲哚乙酸)、0.1‰IBA(吲哚丁酸)和0.1‰NAA(萘乙酸)能促进冬虫夏草菌气生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其分生孢子达8.1×103个/g;该基础培养基中,冬虫夏草菌于18℃培养30d后,在10℃、相对湿度45%、蓝光照射进行诱导,分生孢子可达1.0×104个/g。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大量获取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的方法,为冬虫夏草繁育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奇,牛世莉,徐方旭,柳叶飞,王升厚[3](2016)在《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中菌丝体、分生孢子及虫草素变化规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菌丝体、分生孢子及虫草素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胞外虫草素生成量最高值的培养时间。采用菌丝干重法、血球计数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菌丝体、分生孢子及虫草素的含量。蛹虫草菌丝生物量在发酵培养第26 d之后趋于稳定,而胞外虫草素产量不断积累并在40 d达到峰值。(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6年03期)

时婷婷,王忠文,蔡超,杨平,覃茜[4](2015)在《稻曲病病菌薄壁分生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稻曲病病菌薄壁分生孢子培养制备技术进行了系列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利用振荡方法培养孢子,培养7 d后孢子数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移植时用处于幼始状态菌丝体比老化状态更容易获得高产孢量;初始移植的菌丝体数量越多及菌丝体碎化程度高其产孢量越高;常规的继代培养操作可逐步导致菌株丧失产孢能力;黑光灯或日光灯光照不同处理和不同营养成分培养基诱导处理,不能使原来不产孢菌株产生孢子。(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5年11期)

张广志,李纪顺,扈进冬,张新建,杨合同[5](2013)在《利用玉米秸秆培养木霉菌分生孢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利用资源丰富的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基质生产木霉分生孢子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秸秆基质细度、含水量、外加营养成分及搅拌等因素对木霉分生孢子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度适中,在40~10目之间,含水量60%~70%,利于木霉产孢,分生孢子产量可达1.27×1010cfu/g(干培养物);接种量对最终产孢量影响不大,处理间差异不明显;通过添加碳源葡萄糖,并加入少量(NH4)2SO4、CaCO3、KH2PO4和MgSO4无机盐,可显着提高木霉分生孢子的产量,分生孢子产量最高可达2.0×1010cfu/g(干培养物);但在固体培养过程中,对基质进行搅拌,不利于木霉分生孢子的形成。由此表明,利用玉米秸秆固体发酵生产木霉分生孢子可行、高效、无污染,对于木霉菌剂的生产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3年15期)

谷祖敏,韩金栋,谢阳,刘周成,冯俊义[6](2012)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蜡蚧轮枝菌VL17分生孢子的耐热力及孢壁疏水蛋白含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蜡蚧轮枝菌VL17分生孢子耐热力及其孢壁疏水蛋白(FA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孢子表现出较强的耐热力,残存指数(Is)分别为0.72和0.69;而麦芽糖为碳源,酵母浸膏为氮源时,FAE蛋白含量高达28.7μg·mg-1和24.7μg·mg-1;培养基中添加50μg·mL-1Mn2+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最强,Is为0.68,而Zn2+浓度50μg·mL-1的培养基所产孢子FAE蛋白的含量最高,为19.9μg·mg-1;培养基pH值在6~7时所产孢子的耐热力及FEA蛋白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Is值为0.51,FAE含量为24.3μg·mg-1;30℃培养条件下所获孢子的耐热力显着高于常温所产孢子,Is值为0.57,但FAE蛋白含量较常温所产孢子略有下降。(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何海永,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7](2011)在《水稻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分生孢子培养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稻曲病菌单孢分离的最佳技术和优化分生孢子的培养条件,采用3种不同成熟度(黄色、黄绿色和墨绿色)的厚垣孢子为材料,采用厚垣孢子悬浮液涂平板(PSA)的方法进行单孢分离,并在自然光照下,以不同培养基和温度条件进行分生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黄色稻曲球单孢分离的成功率达90.00%。PSB培养基在22~29℃变温和28℃恒温自然光照条件下振荡培养12d,产孢量最低达到6.3×107个/mL;其次是PDB培养基,为1.1×106个/mL,2种培养条件之间的产孢量相当。利用黄色厚垣孢子悬浮液涂平板的方法可以作为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最有效的方法,采用PSB或PDB培养基在22~29℃变温和28℃恒温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分生孢子振荡培养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2期)

王英超,李国庆,方媛,姜道宏[8](2006)在《利用油菜秸秆培养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油菜秸秆作为基质培养植物病原菌核盘菌的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并从盾壳霉分生孢子萌发及其抑制核盘菌菌核子囊盘萌发等方面评价了所获得的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质量。结果表明:盾壳霉野生菌株Chy-1和Zs-1,以及Chy-1的突变菌株SV-5-2(抗杀菌剂vin-clozolin)可以利用油菜秸秆为基质进行培养,有利于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产量可达2·4×109~3·4×109个孢子/g干秸秆。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影响盾壳霉分生孢子产量。在接种量为5×105个孢子/g干秸秆的条件下,以干秸秆中含水量为3~6ml/g,在20℃下发酵12d较为适宜。水琼脂平板试验表明:在20℃下培养48h,盾壳霉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达到90%以上。将油菜秸秆基质培养的盾壳霉分生孢子接种于土壤中,无论是夏季试验,还是秋季试验,对核盘菌菌核萌发及存活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003年夏季,4·0×106个孢子/m处理其核盘菌菌核萌发数比对照减少26·3%;秋季该处理比对照减少57·1%~88·0%。(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期刊2006年04期)

宋漳[9](2005)在《白僵菌分生孢子深层培养及其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 3株球孢白僵菌的液体深层培养研究表明,碳源、氮源对白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具有显着影响.葡萄糖、蔗糖、乳糖是液体培养分生孢子的较好碳源,而黄豆粉、花生粉、(NH4 )2SO4则是较理想的氮源.吐温 80对白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具有显着的影响,培养基中吐温 80含量在 0. 4% ~0. 8%之间时,有利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产孢量(n)达 7. 30×1010 ~24. 13×1010 L-1.对 2~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液生分生孢子和气生分生孢子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相近.图 1表 6参 16(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罗利娟,习平根,姜子德,戚佩坤[10](2004)在《纯培养下拟茎点霉分生孢子的形成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8种共23个拟茎点霉菌株为材料,比较了在25℃、12h光照(40w日光灯)/d条件下不同培养基上甲、乙型分生孢子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苜蓿煎汁+Czapek培养基能促使多数拟茎点霉菌株形成甲、乙两型分生孢子,其形态及大小也与自然寄主上的相一致。根据纯培养获得的形态特征对原始描述缺乙型分生孢子特征记载的Phomopsis durionis, homopsis sterculicola, Phomopsis macadamii, Phomopsis lucumicola和Phomopsis tinea进行了补充描述。(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分生孢子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冬虫夏草菌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最优工艺,以野生分离的冬虫夏草菌为材料,对其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泥炭土为最佳基础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冬虫夏草菌气生菌丝生长一般,但产分生孢子最多,可达4.2×103个/g;泥炭土培养基中添加0.1‰IAA(吲哚乙酸)、0.1‰IBA(吲哚丁酸)和0.1‰NAA(萘乙酸)能促进冬虫夏草菌气生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其分生孢子达8.1×103个/g;该基础培养基中,冬虫夏草菌于18℃培养30d后,在10℃、相对湿度45%、蓝光照射进行诱导,分生孢子可达1.0×104个/g。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大量获取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的方法,为冬虫夏草繁育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生孢子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蒲相君,王忠文,张丽丽,张君成.瓶式平板培养制备稻曲病菌薄壁分生孢子[J].植物保护.2018

[2].张宗耀,梁关海,梁蕾,吕延华,李文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冬虫夏草菌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影响[J].菌物学报.2016

[3].张奇,牛世莉,徐方旭,柳叶飞,王升厚.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中菌丝体、分生孢子及虫草素变化规律初探[J].北京农业.2016

[4].时婷婷,王忠文,蔡超,杨平,覃茜.稻曲病病菌薄壁分生孢子培养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5

[5].张广志,李纪顺,扈进冬,张新建,杨合同.利用玉米秸秆培养木霉菌分生孢子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

[6].谷祖敏,韩金栋,谢阳,刘周成,冯俊义.不同培养条件下蜡蚧轮枝菌VL17分生孢子的耐热力及孢壁疏水蛋白含量的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

[7].何海永,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水稻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分生孢子培养条件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1

[8].王英超,李国庆,方媛,姜道宏.利用油菜秸秆培养重寄生菌盾壳霉分生孢子[J].中国生物防治.2006

[9].宋漳.白僵菌分生孢子深层培养及其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

[10].罗利娟,习平根,姜子德,戚佩坤.纯培养下拟茎点霉分生孢子的形成及意义[J].菌物学报.2004

标签:;  ;  ;  ;  

分生孢子培养论文-蒲相君,王忠文,张丽丽,张君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