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地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旅游地,社区参与,社区恢复力,社区依恋
旅游地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年四锋,张捷,张宏磊,章锦河,张卉[1](2019)在《基于危机响应的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业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敏感性,易遭受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突发危机事件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防范和应对旅游地突发危机事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和旅游地社区生计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旅游地社区参与是响应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基于此,论文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的九寨沟、青城山和北川县为案例地,采集556份有效样本,运用社区参与理论和社区恢复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技术方法,构建了基于危机响应视角的以社区参与获益、社区恢复力和社区依恋为维度的社区参与概念模型。得出如下结论:①震后旅游地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恢复力对社区危机响应与支持旅游业发展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其中社区恢复力(0.59,P≤0.001)的作用强于社区获益感知(0.30,P≤0.001);②社区依恋对社区参与起显着正向作用(0.19,P≤0.001),对社区恢复力和社区参与意向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对社区参与获益和社区参与意向不起中介效应;③论文提出了基于危机响应的社区参与由参与度、支持度和响应度构成,构建了由地方依恋(Attachment)、社区获益(Benefit)和社区恢复力(Resilience)维度组成的社区参与"ABR"框架模型。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的边界,对旅游地社区参与和危机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李婷[2](2019)在《旅游地社会责任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社区增权的调节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旅游业的纵深化发展,旅游景区(景点)与社区的利益关系愈加紧密。当地居民积极依附旅游景区参与旅游生产与发展过程,成为改善社区居民生计、优化旅游服务体系、塑造舒适旅游环境的重要途径,进而为增加旅游景区利益、实现旅游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当前社区的发展强调对居民赋权,居民的“主人”地位被强化,社区增权亦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因此,基于社区增权理论,廓清旅游地社会责任对社区参与作用机理,对于协调景区与社区居民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享发展理论”,湖南省雪峰山旅游经营公司依托当地优质山水资源赋存,形成了利益共享式长效扶贫机制,促使当地贫困村民能够实现有序脱贫,最终实现景区与当地社区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与此同时,溆浦雪峰山旅游经营公司积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能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加之社区增权的强化作用,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意愿。因此,科学量化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参以及社区增权关系,明晰研究区社会责任对社区参与的作用机制成为本文的重难点与创新点。鉴于此,本研究随机采用访谈及问卷形式调研湖南溆浦雪峰山旅游区居民,继而利用SPSS软件及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社会责任对社区居民参与的作用机理。结论如下:(1)雪峰山旅游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呈中等水平,人口统计学变量成为影响参与程度差异的重要因子;(2)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案例地社区参与存在显着正向影响;社区增权对社区参与有显着正向影响,但政治赋权维度对社区参与无显着正向影响。(3)社区增权在旅游地社会责任和社区参与之间起调节作用,而政治赋权在旅游地社会责任和社区参与之间并不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本文立足于社区增权、相关旅游立法及景区管理制度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议对策,以期为湖南溆浦雪峰山旅游区规划及社区管理提供科学有效启示。(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丽娜,邵秀英,王利珍[3](2019)在《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感知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居民态度与幸福指数等五个方面,对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碛口古镇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中,居民的正面感知较强,负面感知相对较弱,对旅游的发展持支持态度;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社会影响方面的感知差异较大,随着文化程度和在本地居住时间的增加,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强度逐渐增强。(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02期)
石晓波[4](2019)在《城市居民社区支持农业(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景一直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安徽省的西递宏村、浙江杭州龙井村、金华诸葛八卦村、江西婺源等是中国乡村旅游成功开发的典型,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或独特的自然景观取得了巨大成功。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7年末,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保障。然而,对于一般的乡村旅游地,尤其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无垄断型资源的乡村旅游地,旅游资源相对雷同,很容易造成盲目开发、旅游产品同质、乡村原生性及生态性破坏等问题。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模式在国外已经推行了二叁十年,发展较为成熟,目前CSA已经成为美国消费者向农场主购买农产品的主要方式之一,关于CSA的理论研究也较为丰富。CSA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一种相互扶持的关系,消费者愿意为支持当地的生产者预付一部分定金,生产者则尽量提供消费者足量的、优质的食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期望,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然而,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CSA由于受到一定限制并未普及,其中居民缺乏对CSA的信任感是主要的原因。目前已有的一部分学术成果显示了 CSA与旅游存在一定的关联,旅游活动能够为社区农业和城市居民提供信任机制建立的渠道,也是乡村旅游深化发展、居民食品安全的融合途径,反之CSA也可作新兴的旅游吸引物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提出社区支持农业型型乡村旅游地(即CSA型乡村旅游地)的概念,以杭州市为例研究城市居民对CSA型乡村旅游地的出游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模型,结合CSA、乡村旅游及出游意向相关文献,确立指标体系,构建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一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验证。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等方法来探知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及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杭州城市居民的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目前城市居民对CSA及CSA型乡村旅游地这方面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居民没有参与CSA及CSA型乡村旅游地的经验。但多数居民表现出一定的对参与CSA及出游CSA型乡村旅游地的意向,数据显示居民在将来有出游CSA型乡村旅游地的意向,但近期没有特别积极的欲望,近一年内的出游几率较低,愿意频繁出游此类目的地的人数相对较少。居民大多选择双休日及节假日选择自驾车与亲友出游,在饮食住宿上偏向当地特色餐馆与当地特色的农家旅馆。第二,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的影响因素。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提出的CSA型乡村旅游地理论模型基本得到验证,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对居民出游CSA型乡村旅游地的意向均造成显着影响,但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主观规范对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行为态度中的个人动机、认知、过去的经历维度,然后是感知行为控制中的目的地特性维度,行为态度中的社会动机维度对居民出游意向的影响程度最小。其中,行为态度中的情感维度、感知行为控制中的出游便利条件维度对城市居民出游CSA型乡村旅游地没有显着影响。第叁,人口统计学特征对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其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造成影响。数据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结构都对出游CSA型乡村旅游地存在显着影响,而家庭平均月收入的影响不显着,说明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居民出游社区支持农业型旅游地不受经济条件限制,侧面表现了 CSA型乡村旅游地的强大市场潜力。最后,本文对社区支持农业型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引导并提升公众对CSA及CSA型乡村旅游地的认知;形成并促进有关CSA及CSA型乡村旅游地的社会舆论;开发并打造特色CSA型乡村旅游地。目前国内关于CSA与旅游的相关研究较少,理论基础尚显薄弱。本研究表明一部分人群有出游CSA型乡村旅游地的意向,且通过对CSA型乡村旅游地相关认知、个人动机、主观规范等影响因素进行正面干预可以提高居民的出游意向,因此CSA型乡村旅游地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发展潜力。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乡村旅游与CSA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丰富了游客出游意向研究理论,为乡村旅游及CSA在中国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后续的学者可以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例如针对乡村地区展开更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9-01-01)
陈丽坤[5](2018)在《嵌入-脱嵌:旅游地近郊民族社区景观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传统特色的民居景观是地方建构民族旅游形象的必要构件。与位于远郊、主要处于旅游场域中的民族社区不同,近年来我国近郊民族社区民居景观受到多重发展力量的冲击,呈现出变迁节点提前、变迁方向不确定等特征,尚未得到学界足够重视。文章对西双版纳一个近郊傣寨民居景观变迁的过程机制进行了整体性质性分析,发现:⑴旅游开发引发了傣寨民居景观的剧变。究其原因:⑵旅游开发前,傣族民居是自住的生活空间,民居景观嵌入于本土传统社会;⑶旅游开发令傣族民居转变为经营空间,民居景观从本土社会脱嵌而出,这是对元场域中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变迁的反映;⑷民居景观变迁方向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结论:⑴在民居脱嵌于本土社会的整体情境下,原住民不再是传统民居景观的天然守护者。⑵亟须国家自上而下地为民族民居景观完善"融入旅游市场"和"退守本土社会"制度。(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8年10期)
苏金豹,陈庆[6](2018)在《基于变异系数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度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社区居民的分享权、发展权、监督权及保护义务为理论基础,建立分享参与、发展参与、监督参与、保护参与为评价准则层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的主观权重和变异系数法的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乡村旅游案例地(哈尔滨市道外区胜利村、帽儿山镇、阿城区振兴村)的社区居民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分享参与对乡村旅游地社区总体参与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3个案例地都处于中度参与状态,帽儿山镇的社区参与度高于其他2个案例地;(3)旅游地的资源禀赋、旅游发展阶段、经营管理和地理位置差异会影响社区参与度,社区居民的素质与能力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区参与度。最后,提出能够提升社区参与度的有效对策及措施,从社区参与角度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增收扶贫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18年09期)
王松茂,郭英之,何昭丽,王艳威,潘稼佳[7](2018)在《世界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空间分异——以天山大峡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旅游地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研究中,大多是将社区居民作为无差异群体,忽视空间因素对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影响作用。文章以世界遗产地天山大峡谷景区为案例地,基于空间生产等理论,借助K-means、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社区居民不同利益诉求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社区居民总利益诉求呈现出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逐步递减的规律。(2)各因子诉求总程度呈现经济诉求?政治诉求?文化诉求?环境诉求的规律。(3)经济、文化等利益诉求由中心区→过渡区→边缘区呈逐步递减规律;环境利益诉求则由边缘区→过渡区→中心区呈逐步递减规律;政治诉求的空间差异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8年09期)
崔晓明,杨新军[8](2018)在《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一区叁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构建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模型,测度其生计资本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变化趋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秦巴山区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得到整体提升,农户生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乡村旅游影响下的农户金融资本、物资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得到提升,社会资本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区居民的旅游获利程度、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程度、社区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等对农户资本趋向好转与优化具有正向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8年02期)
梁增贤[9](2018)在《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检验多重差异理论的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往研究通过对多个具体生活质量领域的评估来衡量总体生活质量,找出生活质量的"短板"领域,并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方案。然而,社区居民对总体生活质量的评价有时并不来源于具体领域,而是依据对各种"参考标准"之间比较差距的衡量。基于此,Michalos提出了多重差异理论(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并在生活质量研究中广泛发展。文章基于多重差异理论,以河南焦作云台山周边社区为例,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开展问卷调查,收集435和394个有效样本,实证检验该理论在中国旅游情境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多重差异理论在评测居民生活质量上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就案例而言,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自己认为值得的生活状况以及过去最好的生活状况是社区居民对自己目前生活质量评价的关键参考标准。旅游发展只有在上述生活质量的比较差距中产生积极效应,居民总体生活质量才会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李瑞,吴殿廷,殷红梅,单延芳,吴孟珊[10](2016)在《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机理模型与实证——以社区、政府和企业力量导向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突破以往研究旅游地居民"感知—态度—行为"的传统思路,直接从关系、付出、回报、期望和公正知觉等满意度发生逻辑的核心要素角度并结合深度访谈内容,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和结构方程构建形成过程的内在机理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通过多(跨)样本可靠性和区别有效性检验,并以贵州上郎德苗寨、西江苗寨和天龙屯堡为不同力量导向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社区认知—发展期望—社区参与—增(去)权感知—满意态度—支持行为"是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的发生逻辑路径,之间的作用动力主要有"认知驱动"、"获益驱动"、"行为驱动"和"中介感知"。(2)居民地方依恋、居民民族认同、居民发展期望、居民社区参与对社区、政府和企业核心力量导向模式的居民满意度产生直接或未直接影响效应;社区核心力量的居民社区增权感知对4个影响因素产生部分中介影响效应,而居民社区去权感知未对其产生中介影响效应;政府和企业核心力量均不同程度地受居民社区增权感知与居民社区去权感知的中介效应影响,其中前者的去权感知影响效应稍强于增权感知效应,后者则反之。(3)根据概念模型的逻辑路径,结合影响因素的关联效应及其程度性二维因素差异,综合分析社区、政府和企业核心力量导向模式的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机理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旅游地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纵深化发展,旅游景区(景点)与社区的利益关系愈加紧密。当地居民积极依附旅游景区参与旅游生产与发展过程,成为改善社区居民生计、优化旅游服务体系、塑造舒适旅游环境的重要途径,进而为增加旅游景区利益、实现旅游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当前社区的发展强调对居民赋权,居民的“主人”地位被强化,社区增权亦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因此,基于社区增权理论,廓清旅游地社会责任对社区参与作用机理,对于协调景区与社区居民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享发展理论”,湖南省雪峰山旅游经营公司依托当地优质山水资源赋存,形成了利益共享式长效扶贫机制,促使当地贫困村民能够实现有序脱贫,最终实现景区与当地社区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与此同时,溆浦雪峰山旅游经营公司积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能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加之社区增权的强化作用,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意愿。因此,科学量化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参以及社区增权关系,明晰研究区社会责任对社区参与的作用机制成为本文的重难点与创新点。鉴于此,本研究随机采用访谈及问卷形式调研湖南溆浦雪峰山旅游区居民,继而利用SPSS软件及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社会责任对社区居民参与的作用机理。结论如下:(1)雪峰山旅游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呈中等水平,人口统计学变量成为影响参与程度差异的重要因子;(2)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案例地社区参与存在显着正向影响;社区增权对社区参与有显着正向影响,但政治赋权维度对社区参与无显着正向影响。(3)社区增权在旅游地社会责任和社区参与之间起调节作用,而政治赋权在旅游地社会责任和社区参与之间并不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本文立足于社区增权、相关旅游立法及景区管理制度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议对策,以期为湖南溆浦雪峰山旅游区规划及社区管理提供科学有效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地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年四锋,张捷,张宏磊,章锦河,张卉.基于危机响应的旅游地社区参与研究——以汶川地震后大九寨环线区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9
[2].李婷.旅游地社会责任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社区增权的调节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刘丽娜,邵秀英,王利珍.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感知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
[4].石晓波.城市居民社区支持农业(CSA)型乡村旅游地出游意向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5].陈丽坤.嵌入-脱嵌:旅游地近郊民族社区景观变迁[J].社会科学家.2018
[6].苏金豹,陈庆.基于变异系数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度评价研究[J].世界农业.2018
[7].王松茂,郭英之,何昭丽,王艳威,潘稼佳.世界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空间分异——以天山大峡谷为例[J].经济地理.2018
[8].崔晓明,杨新军.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一区叁县为例[J].人文地理.2018
[9].梁增贤.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估——检验多重差异理论的适用性[J].旅游学刊.2018
[10].李瑞,吴殿廷,殷红梅,单延芳,吴孟珊.民族村寨旅游地居民满意度影响机理模型与实证——以社区、政府和企业力量导向模式的比较研究[J].地理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