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受众论文-石玉莹

景观受众论文-石玉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受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吃播,景观社会,哔哩哔哩网站,审美异化

景观受众论文文献综述

石玉莹[1](2019)在《景观社会之下的网络吃播的受众审美与消费异化——以哔哩哔哩网站吃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直播是当下景观社会的一个典型的呈现对象,网络吃播则是近年来发展较火热的一种直播类型。以哔哩哔哩网站中的吃播为研究对象,探析受众如何在吃播这一景观社会中出现审美异化。吃播以"惊人的食量""奢华的环境""猎奇的食物"来制造内容、吸纳受众,受众从观看美食的日常乐趣达到了追求刺激、猎奇的审美异化。(本文来源于《艺苑》期刊2019年04期)

张沐[2](2019)在《迎合受众之失——国产类型电影“爱情景观”现象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近6年来,爱情元素不仅在爱情电影中异彩纷呈,还作为剧作必需的情感元素弥散在各类型电影中,编创者在大众文化趋势的推动下,纷纷将爱情形塑为极具视觉效果的爱情景观以迎合受众。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感性欲望、看的欲望和消费欲望叁种受众心理,发现爱情电影由盛转衰的原因,并进一步反思爱情景观的影像意义及叙事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9年01期)

闫国,邓春晓[3](2017)在《视觉文化时代地域资源的景观化和受众认同——以重庆城市电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众对于城市文化的关注、表达和消费需求成为以城市为代表的地域资源向视觉艺术资源转化的催化剂,城市电影作为这一关注和诉求直接对应的视觉文化手段获得不断发展。作为区域文化景观图像表达的重庆新城市电影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文化景观统一于受众视觉和文化情怀的诉求满足,形成视觉文化传播下地域新表征,这一地域新影像表征将更完整地涵盖:传统与现代、主流与民间、精英与大众、回归与认同。(本文来源于《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张晔[4](2017)在《景观社会下的大学生受众心理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媒体建立的媒介平台严密包裹了大学生受众生活现场,基于多种媒介传播的信息,向受众传输多元审美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用已经"符号化"的多种媒介信息建立成"景观",对大学生受众心理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文章就景观社会下的大学生受众心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引导策略。(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7年01期)

刘韫智[5](2015)在《基于受众体验的信息设计在景观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信息设计逐渐成为景观环境当中一个新的组成要素、新的视觉亮点、新的设计体系。我们生活在一个为我们指明了办公楼、公园、道路、公交等不同公共设施的导视体系中,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导向来指引我们如何到达目的地,如何选择我们的路线,如何迅速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如何让生活更富有信息化。通过这些信息的搜集和表达,将我们的空间透明化、创造性的表达出来。本文从受众体验的角度,打破了传统的景观设计思路,将传统的景观设计研究引入到信息设计的领域研究中去,在进一步充实信息设计相关理论的同时,给景观环境设计领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景观信息整合做出一种新的尝试。在具体的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整理、归纳出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通过对国内外信息设计发展以及国内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与分析。第二章通过列举、分析相关概念、定义,归纳总结出信息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概念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叁章从国内景观现状进行多方面问卷调查与研究提出设计原则,第四章通过观察法与案例总结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经典案例,提出信息设计在景观中的设计方法、本文的论点及创新之处,并以受众体验为落脚点,从感官信息、感知信息方面出发来探讨信息设计在景观中的表达方法,从直观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信息设计在景观中的表达方法,最后以安徽省合肥市大蜀山西扩景区为例,对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实例佐证,将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设计方法与应对策略应用到实际案例中,进一步探讨景观空间中信息设计的表达方法。信息时代的来临,可以帮助新一代的景观设计者从大量的信息中准确、直观、高效能地描绘不同层次的信息,满足受众在不同层次的行为需求。由于中国的信息设计起步较晚,在景观中的表达方法更是趋于传统,缺乏新颖度。因此,本文抛砖引玉,为广大景观设计者提供一个新思维与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5-06-30)

田丹[6](2013)在《受众分析视角下探悉西方旅游风景审美——思索贵州自然景观宣传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旅游话语中,"信奉"是并列于"事实"的两大劝说出发点之一,是有效说服受众的主要基石之一。只有在旅游话语中体现出了对受众旅游价值观念或旅游文化传统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才能积极有效地说服游客采取行动到实地旅游。本文试图从西方受众对自然景观审美的传统出发,探讨其旅游文化如何影响西方游客对贵州旅游自然景观产品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国际语言传播学前沿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10-18)

赵铭玮[7](2012)在《3G时代下信息传播的新景观——以新媒体、传统媒体及受众的传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全球无缝漫游、多媒体信息业务等技术为标志的第叁代移动通信时代(3G)已然到来。在新的信息技术的震荡下,许多新兴的传播形态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文章以新媒体、传统媒体及受众的信息传播为例,分别阐释各自的传播特点,并对一些新兴的传播形态做简要描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科技》期刊2012年12期)

潘萍[8](2012)在《媒介·景观·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语境中,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都市消费文化的盛行,多重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碰撞;物质丰盛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可能出现偏差,人们似乎越来越在对“物”的迷恋中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在大都市中生活的本地居民和外乡人,他们因压力产生心理迷失而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内心深处寻唤一种公平正义、充满温情和关怀的生存空间。于是,直面现实、正视社会问题的都市生活剧成为了人们缓解压力、宣泄情感、获得认同的重要途径。那么,都市生活剧是如何展现都市生活的景观?而这样的景观呈现又如何使受众获得心理认同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本文以滕华弢导演的都市生活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选取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双面胶》《蜗居》《裸婚时代》为个案,从梳理都市生活题材电视剧的概况和滕华弢的创作经历着手,结合学界前辈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借助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对滕华弢都市生活剧的叙事主题、都市景观呈现以及对受众心理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力图揭示当下都市生活题材电视剧倍受欢迎的深层原因是对受众深层心理的满足,使受众在观看中获得高度的认同感,以期对该类电视剧的创作有些许借鉴作用。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都市生活题材电视剧进行概念界定,并介绍滕华弢导演本人及其创作经历,对其代表作品做一个简单梳理;第二章结合个案研究,着重分析滕华弢都市生活题材电视剧的主题;第叁章从人物形象塑造和多重价值观的立体呈现两方面来探究滕华弢都市题材剧所展现的现代都市景观。第四章重点阐述滕华弢都市生活剧与现代都市人的心理认同。本研究认为,滕华弢都市生活剧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影像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吸引人们进一步关注社会现实,能够引领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审视和反思;都市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平凡的生活和现实的困境成为最主要的表达对象,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把握和对受众集体寻唤心理的呼应,使人们在电视剧所展现的媒介景观和建构的“拟态环境”中获得对自我和对生活的思考,在对剧中人物的情感投射和移情中形成高度的心理认同。(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2-05-01)

葛逸飞[9](2010)在《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景观设计已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但无论出现哪种新风格、新形式,设计师对景观中各种尺度及其关系的研究仍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景观尺度不仅在空间方面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更通过各种体量感、距离感给受众带来不同的体验感受。而通过景观尺度系统将这些感受串联起来,就能够创造出连续式的心理变化,从而形成受众体验时的心境。(本文来源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曹小燕[10](2007)在《媒介·景观·受众》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互联网的快速成长,让中国的网民迅速体验到这个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由互联网掀起的传播狂潮中诞生了层出不穷的网络红人,传播的范围甚至扩展到了传统媒体。这些网络红人多数以感性直观的图片方式在网络上展现自己,这种方式的阐释刺激着网民的视神经,也刺激着我们社会的视神经。然而在社会处于大众娱讯的时代、在信仰式微而欲望扩张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景观的呈现提供了技术性平台,商业化思维正日渐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芙蓉姐姐和天仙妹妹两个网络红人为例,采用文本分析和符号学的方法,从德波的景观理论出发,对以芙蓉姐姐和天仙妹妹为代表的网络事件进行批判性地解读。本文认为在网络传播时代,主体对信息传播的认知陷入商业化的发展逻辑,疯狂追逐利益日渐成为主体的存在方式;作为受众,对信息传播的接触和理解看似多元而实质上趋向平面化,面对景观的炫示失去了批判的理智却成为“消费的奴隶”;而媒介在满足人们娱乐消遣的同时日益呈现出景观发展的逻辑——喜新厌旧,以至于无暇顾及自身责任的缺失。(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期刊2007-07-01)

景观受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6年来,爱情元素不仅在爱情电影中异彩纷呈,还作为剧作必需的情感元素弥散在各类型电影中,编创者在大众文化趋势的推动下,纷纷将爱情形塑为极具视觉效果的爱情景观以迎合受众。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感性欲望、看的欲望和消费欲望叁种受众心理,发现爱情电影由盛转衰的原因,并进一步反思爱情景观的影像意义及叙事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受众论文参考文献

[1].石玉莹.景观社会之下的网络吃播的受众审美与消费异化——以哔哩哔哩网站吃播为例[J].艺苑.2019

[2].张沐.迎合受众之失——国产类型电影“爱情景观”现象反思[J].电影新作.2019

[3].闫国,邓春晓.视觉文化时代地域资源的景观化和受众认同——以重庆城市电影为例[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

[4].张晔.景观社会下的大学生受众心理探究[J].青春岁月.2017

[5].刘韫智.基于受众体验的信息设计在景观中的表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

[6].田丹.受众分析视角下探悉西方旅游风景审美——思索贵州自然景观宣传之路[C].第二届国际语言传播学前沿论坛论文集.2013

[7].赵铭玮.3G时代下信息传播的新景观——以新媒体、传统媒体及受众的传播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2

[8].潘萍.媒介·景观·认同[D].安徽大学.2012

[9].葛逸飞.景观尺度与受众心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10].曹小燕.媒介·景观·受众[D].中国传媒大学.2007

标签:;  ;  ;  ;  

景观受众论文-石玉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