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性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r(Ⅵ),黄壤,吸附
黄土性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松,李梦耀,郭印丽,钱涛,张海龙[1](2015)在《黄土性土壤吸附Cr(Ⅵ)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对比了来自宁夏地区叁种黄土性土壤对Cr(VI)的吸附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实验测定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曲线,获得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模型,并考察了Cl-(Na Cl)、SO42-(Na2SO4)、HCO3-(Na HCO3)等共存离子对黄土性土壤吸附Cr(VI)的影响。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吸附Cr(VI)实验中,吸附50 min后,吸附基本达到饱和;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Cr(VI)在黄土性土壤中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描述,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得到的常数1/n均大于1,证明不是优惠吸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说明在黄壤表面,Cr(VI)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解吸具有一定的可逆性,黄土性土壤对Cr(VI)的吸附能力不强,吸附量较低,这是因为黄土所含不同的矿物质和其酸碱度等理化性质决定了其对Cr(VI)的吸收能力有限。(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5年11期)
袁胜,李梦耀,李扬,钱会,马岚[2](2015)在《黄土性土壤对Cd~(2+)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了镉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表明,镉在黄土性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符合双常数方程,热力学模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黄壤对镉的吸附量增加,在120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黄壤中镉的浓度与吸附量成正相关,且在土壤表面,镉为单分子层吸附。Cd2+溶液中共存的Mn2+、Ca2+、Na+等离子对黄壤吸附镉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5年10期)
董志刚[3](2015)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黄土性土壤中多种元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黄土性土壤中多种元素的可行性。[方法]将标准物质和黄土性土壤进行一次湿法消解,使用ICP-MS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多种大量和微量元素,计算标准物质中各元素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确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及黄土性土壤中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结果]ICP-MS法对于黄土性土壤中的多种大量和微量元素测定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结论]ICP-MS可用于黄土性土壤中多种大量和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刘月梅,张兴昌,王丹丹[4](2011)在《黄土性土壤固化对黑麦草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安塞黄绵土不同容重、不同固化剂(路邦EN-1固化剂)掺量对黑麦草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绵土容重在1.2~1.4g·cm-3范围内,随土壤容重的增加,黑麦草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冠比、根生物量和植株生物量均降低;各土壤容重条件下,黑麦草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冠比、根生物量和植株生物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容重和固化剂掺量交互作用对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影响均显着(P<0.05).总体来看,土壤容重1.3g·cm-3、固化剂掺量0.15%处理下,各指标值均最高.(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李永宁,易秀,姜凌[5](2011)在《黄土性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黄土性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为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控制,以及填埋场覆盖层的选材及厚度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集耕层(0~25cm)、犁底层(25~60cm)、黏化层(60~120cm)和钙积层(120~175cm)土壤,按不同液土比(体积(mL)质量(g)比,下同;5∶1,10∶1,20∶1,30∶1)加入垃圾渗滤液,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不同土层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的吸附特征及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耕层、黏化层、钙积层土壤在振荡4h、犁底层土壤在振荡2h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吸附量达到最大;犁底层、黏化层、钙积层土壤在振荡2h、耕层土壤在振荡1h时,对垃圾渗滤液中NH4+-N的吸附量达到最大;随着液土比的增大,不同土层(除犁底层外)土壤对渗滤液COD、NH4+-N的吸附量逐渐增加。【结论】黄土性土壤对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吸附净化可分为全吸附阶段、部分吸附阶段和基本饱和阶段。综合分析不同土层对垃圾渗滤液中COD、NH4+-N的吸附净化作用,填埋场覆盖层应选择耕层及黏化层土壤,覆盖层厚度以100cm为宜。(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梁东丽,吴庆强,李生秀,方日尧,Ove,Emteryd[6](2009)在《黄土性土壤剖面不同层次N_2O浓度的原位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土壤探头法对黄土性土壤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不同剖面层次N2O浓度变化进行了3a的田间原位监测。结果证实了黄土性土壤深层反硝化作用的存在,且N2O浓度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异。表现为N2O浓度受土壤气候条件(温度和降水)和生产管理措施的影响,丰水年明显高于亏水年;在降水或灌溉后出现瞬时N2O浓度峰。由于小麦和玉米生长特点和作物生长季气侯特点的差异,玉米生长季土壤剖面各层N2O浓度显着高于小麦生长期土壤剖面各层的浓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不同土层N2O浓度的变化对照处理为60cm≈90cm≈150cm>30cm>10cm,而施肥处理为60cm>90cm≈150cm>30cm>10cm。深层土壤N2O的主要来源是土壤的反硝化作用,施肥显着地增加各土壤层次N2O的产生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李西祥[7](2008)在《陕西不同利用黄土性土壤N_2O的释放及作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N_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由此引起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当今重要的环境问题。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可引起土壤N_2O排放通量、密度及其垂直分布发生相应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对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类型N_2O排放通量、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准确估算区域农田N_2O排放、制定减排措施以及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探讨了陕西省不同利用土壤N_2O排放特征,并对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土壤深度、水分、温度和作物对N_2O排放的响应机制,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耕地土壤N_2O平均排放通量为耕地((?)土)>耕地(黄绵土)>休闲地,且最大排放通量均出现在培养后的第1d;土壤N_2O释放累积量y与时间t符合修正的Elovich方程;耕地土壤(黄绵土、(?)土)最高排放深度分别为:16.67 cm、18.51cm。黄土性土壤N_2O排放均具有明显的水温效应,N_2O平均排放通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田间持水量(22%)处理中;在含水量为7.86%时存在吸收现象;在试验水分范围内(7.86%-22%)N_2O最大排放出现在30℃-35℃。2、林地(黄绵土)原状土N_2O排放与土壤深度相关,N_2O排放主要产生在10cm深度左右,而人为扰动后土壤N_2O排放主要场所跃至浅层土壤(5cm深度左右),即人为破坏可导致上层土壤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陕北林地土壤是N_2O的排放源。3、草地(黄绵土)原状土N_2O的平均排放通量明显高于混合样,且最大排放分别在2.4cm、10.3cm的深度N_2O排放量,即腐殖质层(2-7cm)土壤N_2O排放对陕北草地N_2O逸出的贡献最大。4、田间试验表明麦田和休闲处理间的土壤N_2O排放通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且与管理措施有关,二者排放增量的差异为:覆膜处理>常规处理>单施磷肥处理;无论是否施氮肥,是否覆膜,小麦种植对黄土性土壤N_2O的排放均有促进作用,即种植作物激发了土壤N_2O的排放。5、小麦根系分布及其对氮素吸收的差异导致N_2O排放量的差异,在孕穗期行间土壤N_2O平均排放通量是主根区土壤的5.64倍;发现种植小麦使土壤中N_2O排放的主要区域扩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8-06-30)
徐杰[8](2008)在《黄土性土壤施肥与氧化亚氮排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还很低,大约在30 %-35 % ,损失率平均达45 %。氮肥施入农田后通过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气态损失和硝酸盐淋失等途径损失掉,但以哪一条途径为主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有些方面还存在争议。对于氮肥的硝化-反硝化气态损失量究竟有多大,在许多报道中是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反硝化损失量为微量至100 kgN/hm~2;氮肥损失中有30 %是缘于反硝化作用。本研究以田间实验为基础,运用平衡气室法和静态箱法,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以及露天/温室蔬菜种植条件下氧化亚氮排放的时间空间变异、排放总量、排放系数以及主要影响因子。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土性土壤玉米生长季N_2O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处理N_2O年排放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较高的N_2O排放量发生在温度较高和水分条件较好的7-8月份。各处理间,以氮磷钾有机肥(NPKM)处理排放量最高达15.05 kgN_2O-N/hm~2·a;其次为氮磷钾施肥处理(NPK),年排放量为5.85 kgN_2O-N/hm~2·a,仅施氮肥不施磷钾肥处理(N)和不施肥(CK)条件下黄上性土壤N_2O的年排放量分别为2.97 kgN_2O-N/hm~2·a和0.92 kgN_2O-N/hm~2·a。N、NPK、NPKM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日变化比较明显,从早上7:00-14:00,排放通量急剧增大,从14:00-5:00N_2O排放通量逐渐减小。N_2O最大排放通量出现在下午13:00-14:00左右,NPKM、NPK、N叁个处理N_2O排放通量最大值分别为810μgN_2O-N/m~2·h、439μgN_2O-N/m~2·h、144μgN_2O-N/m~2·h,而最小排放通量是在清晨1:00-2:00,叁个处理N_2O排放通量最小值分别为137μgN_2O-N/m~2·h、47μgN_2O-N/m~2·h、32μgN_2O-N/m~2·h。N、NPK、NPKM这3个处理释放N_2O系数即通过N_2O排放损失的氮占施入总氮的百分率分别是0.36%、0.86%、1.45%。2.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砂质土壤中N_2O浓度的空间变异很大,以140 cm土层最高,15 cm土层最低,各处理N_2O浓度在土壤剖面的大小顺序为:140 cm>100 cm>60 cm>30 cm>15 cm。从时间变异来看,不论对照处理还是施肥处理,玉米生长季各土层的N_2O浓度均高于小麦生长季相应土层,土壤N_2O浓度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变化较大,以温度高、水分充足的6-7月份最高。施肥显着增加了土壤剖面的N_2O的产生量。试验期间施肥处理各土层N_2O浓度均高于对照处理,施肥处理从上至下各土层N_2O浓度分别是对照处理对应土层的1.37、1.62、1.21、1.37、1.27倍,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另外本实验还测定了渭河流域不同阶地0-200cm土壤剖面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各阶地0-200 cm土壤剖面中,0-20 cm土层含量最高,头道塬、二道塬、叁道塬和河滩土壤剖面在0-20 cm土层的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4.9 g/kg、2.5 g/kg、2.9 g/kg、3.3 g/kg,各阶地活性有机碳平均含量的大小关系为:头道塬>二道塬>叁道塬>河滩。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各阶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急剧减小,但从60 cm土层以下直到20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无明显变化,头道塬、二道塬、叁道塬、河滩60-200 cm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1.10 g/kg、1.15 g/kg、0.64 g/kg、0.26 g/kg,这表明深层土壤仍然能为微生物活动提供活性有机碳作为能量。3.露天蔬菜地中,白菜、菜花、黄瓜3个处理的N_2O平均通量大小关系为白菜地>黄瓜地>菜花地。且土壤N_2O通量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明显正相关。白菜、菜花和黄瓜各处理生育期内N_2O排放总量分别为:N_2O-N 1.52 kg/hm~2、N_2O-N 0.97 kg/hm~2、N_2O-N 0.97 k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43%、0.28%、0.73%。种植黄瓜和番茄的两个温室的N_2O通量在一天内均为13:00-14:00时间段内最高,最大值分别为230.6μgN_2O-N/m~2·h、97.5μgN_2O-N/m~2·h,两个温室均在23:00-0:00出现一个排放低谷,值分别为63.6μgN_2O-N/m~2·h和11.6μgN_2O-N/m~2·h。温室内垄梁N_2O通量高于垄沟。番茄大棚一个生长季排放的N_2O总量为2.40 kgN_2O-N/hm~2。(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04-01)
易秀[9](2006)在《黄土性土壤对铬砷的吸附量及其吸附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特性及Cr和As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形态。结果表明:(1)随着加入Cr、As质量浓度的增大,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吸附率下降;在同一质量浓度下,黄土性土壤对As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对Cr的吸附量。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都符合Langmuir模型,利用Langmuir模型计算出黄土性土壤对Cr的最大吸附量为146.2μg?g-1,对As为510.8μg?g-1。(2)在平衡溶液pH值为3.0~7.0范围内,随pH增加,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吸附量在pH值为7.0时达最大,随后pH增大,吸附量明显下降。黄土性土壤中Cr被吸附的主要形态是HCrO4-,迁移形态是CrO42-;土壤中As的吸附形态主要为H2AsO4-,而迁移形态则为HAsO42-。(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期刊2006年03期)
易秀[10](2005)在《黄土性土壤对铬砷的吸附量及其吸附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特性及Cr和As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形态。结果表明:(1)随着加入Cr、As浓度的增大,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吸附率下降;在同一浓度下,黄土性土壤对As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对Cr的吸附量。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都符合Langmuir模型,利用Langmuir模型计算出黄土性土壤对Cr的最大吸附量为146.2μg?g-1,对As为510.8μg?g-1。(2)在平衡溶液pH值为3.0~7.0范围内,随pH增加,黄土性土壤对Cr和As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吸附量在pH值为7.0时达最大,随后pH增大,吸附量明显下降。黄土性土壤中Cr被吸附的主要形态是HCrO4-,迁移形态是CrO42-;土壤中As的吸附形态主要为H2AsO4-,而迁移形态则为HAsO42-。(本文来源于《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11-01)
黄土性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了镉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表明,镉在黄土性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符合双常数方程,热力学模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黄壤对镉的吸附量增加,在120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黄壤中镉的浓度与吸附量成正相关,且在土壤表面,镉为单分子层吸附。Cd2+溶液中共存的Mn2+、Ca2+、Na+等离子对黄壤吸附镉产生不同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性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松,李梦耀,郭印丽,钱涛,张海龙.黄土性土壤吸附Cr(Ⅵ)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J].应用化工.2015
[2].袁胜,李梦耀,李扬,钱会,马岚.黄土性土壤对Cd~(2+)的吸附研究[J].应用化工.2015
[3].董志刚.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黄土性土壤中多种元素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4].刘月梅,张兴昌,王丹丹.黄土性土壤固化对黑麦草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
[5].李永宁,易秀,姜凌.黄土性土壤对垃圾渗滤液的净化作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6].梁东丽,吴庆强,李生秀,方日尧,Ove,Emteryd.黄土性土壤剖面不同层次N_2O浓度的原位监测[J].生态学报.2009
[7].李西祥.陕西不同利用黄土性土壤N_2O的释放及作物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8
[8].徐杰.黄土性土壤施肥与氧化亚氮排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9].易秀.黄土性土壤对铬砷的吸附量及其吸附形态[J].生态环境.2006
[10].易秀.黄土性土壤对铬砷的吸附量及其吸附形态[C].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