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工业五年将节水580亿m~3——二○○五年重点工业企业必须全部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杜佰林[1](2021)在《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明显,已逐渐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这一危机,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显得尤为必要。然而,面对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传统的配置方法往往只进行经验估计或者忽略,致使配置结果存在偏差。本文以陕西省大荔县为研究对象,在对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得到大荔县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通过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软件,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解决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子区域划分结果,选择2018年为现状年,在分析大荔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定额法、趋势法和ARMA时间序列法预测,得到大荔县规划水平年2025和2035年的供需水量预测结果,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5年,P=75%和95%情况下大荔县境内可供水量均无法满足用水户需求量,建议采用节水规划措施或增加新的供水方案以实现供需平衡。(2)通过分析研究区社会经济、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现状,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大荔县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中选取18个指标,用于分析评价大荔县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大荔县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较低,开发潜力比较小,应立即采取节水规划措施或合理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3)根据大荔县水资源的系统实际特点,在保障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构建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目标的综合评价函数,建立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确定模型各种参数和系数,采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大荔县各子区域在不同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并从各用户配水量、缺水程度、配置目标及模型精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优化配置结果是科学合理的,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用性。(4)针对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限性,提出将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引入到基本粒子群算法当中,有效克服了单一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相应的缺点,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极小值,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同时引入Ackley、Schwefel、Schaffer和Step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收敛精度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5)以MATLAB的GUI为开发工具,搭建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具体展示了系统中始入模块、数据导入模块、供需水量预测模块、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的实现流程及界面,并采用测试实例验证了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辅助用户进行供需水量预测,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制定,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赵大维[2](2021)在《北京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增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扩张,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给排水基础设施仍有差距。北京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排放标准等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北京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对其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承载力进行评估后,分别对城市用水量进行预测研究和城市内涝风险区识别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给排水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综合评估,首先需要确立评价的指标体系,将其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给水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量、每万人供水管长度、供水设施利用率、人均日供水生产能力和漏损程度;排水指标包括每万人排水管长、污水处理率、污水设施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建成区雨水管密度。从指标标准化值看,北京给水系统中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给水系统指标大部分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排水系统指标对比中,再生水的利用率领先全国;污水处理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指标在全国重视排水建设以来,尤其是在2015年后,都在稳步提高。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承载力指数的权重,评估认为北京给水基础设施在2011-2019年间一直高于全国给水基础设施水平。北京排水基础设施承载力在2015年前大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在2015年后,北京排水基础设施承载力大幅提升,但近年随着全国排水承载力保持着平稳提升的状态,正在缩小与北京排水基础设施的差距。为判断北京在未来一段时间城市的给水基础设施能否满足用水需求,对未来用水量进行预测,按照北京对2020的用水量控制目标,将用水量的预测分为生活、农业、生态和工业四类用水途径。将各类用水量汇总,得到2020-2025年用水量预测值,总量控制在42亿m3左右,则北京给水基础设施在未来一段时间基本能够满足首都用水量需求。在存量满足的基础上,仍需要对用水结构和基础设施质量进行优化,未来以发展生活生态用水为主,降低和控制农业工业用水,同时提出围绕加强用水量储备,降低输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率等优化建议。北京排水基础设施承载力在近五年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内涝问题通过针对高风险内涝区域改造得到缓解。为系统解决内涝问题,探究如何在北京城中全方位地识别高风险内涝区。通过整理近年内涝点的位置、时间、灾情等信息和相关内涝影响因素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内涝高风险区的预测模型。在Arc GIS中对城六区进行内涝概率计算并将其进行图像化,得到内涝风险区的识别结果。利用内涝风险区模型指导内涝区域对排水基础设施优化,建议使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手段,同时利用海绵城市改善区域的雨水消纳能力,进而提升了内涝点周围区域的雨水渗透能力。最后结合丰台和房山的三个内涝点改造案例,分析并总结内涝风险的优化路线。
赵晶,吴迪,回晓莹,韩宇平,王涛[3](2021)在《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用耗水情况与节水潜力分析》文中指出火力发电业用水量占工业总用水量的38%~40%,用水消耗量大,节水潜力较大。在阐述我国火力发电业发展现状与用水水平的基础上,分析该行业的用水效率与耗水情况,计算火力发电业节水潜力,并提出节水措施。我国火力发电业用水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用水量的增加主要集中于南方和华东地区。近10年,我国火力发电业的用水效率大幅提高,火力发电业单位发电量的用水量由2010年的0.016m3/(kW·h),下降到2019年的0.011m3/(kW·h),约下降31%。整体而言,北方地区火力发电业的用水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京、津、冀地区的火力发电业的用水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循环冷却火力发电不同容量等级机组单位发电量的取水量均没有达到《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中的先进值,虽然该值满足取水定额标准要求,但大于《节水型企业火力发电行业》要求的值,甚至大于电力(燃煤发电企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Ⅲ级基准值(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值),节水潜力巨大;直流冷却火力发电单位发电量的取水量值虽然接近《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中的先进值,但大于电力(燃煤发电企业)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Ⅲ级基准值(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值),节水潜力较大;空气冷却火力发电业仅60万kW机组的用水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不满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的用水要求。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取水量的节水潜力为7.4亿~16.0亿m3。
黄新蕊[4](2020)在《成都市工业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管控的政策法规,以便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约束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利用水资源离不开工业对其自身的用水状况进行合理评价。通过对产业进行科学的用水水平分析和评价,探索工业企业用水问题和节水弱点,提出相应节水措施,进一步挖掘节水潜力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加科学的进行工业节水评价,本文基于现有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将工业用水效率分析、工业节水评价、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产业水循环链的构建有机结合,形成以单一指标计算用水效率、以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并结合先进国内外节水技术和定额指标计算节水潜力,将工业用水各个环节进行融合的综合节水评价体系。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典型分析,从工业经济与用水现状和工业节水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利用熵值法进行工业节水评价,并基于先进节水定额指标和已有区域发展规划进行节水潜力分析。结果表明:成都现状工业节水水平较好,但较国内外先进节水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依然有一定节水潜力。研究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成都市实际发展情况,对成都市进行工业节水评价和节水潜力分析有助于各区县针对工业节水薄弱点制定合理的规划,确保各区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
李竹青[5](2020)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化进程对水资源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紧缺的水资源以及严峻的水污染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对水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因此更应结合工业用水及工业经济二者的发展关系,着重考察工业用水效率低下的产生原因,分析其内在节水潜力特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建议。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新成立的第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群,同时也正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迫切需要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陕西、山西以及甘肃三省也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水资源利用及工业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政策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降耗的任务仍较为艰巨。因此对其11个城市进行工业经济以及水资源环境中工业用水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水资源环境现状、工业用水效率及工业节水潜力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脱钩模型对工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CED指数及Tapio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绝大多数城市两者之间呈现相对脱钩关系,但各城市脱钩程度有所差异。表明目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未达到平衡,存在水资源浪费、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等现象。其次,论文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2005-2016年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考虑工业废水即非期望产出影响,结合工业用水生产阶段及污水治理两阶段,测算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历年工业用水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综合网络效率较低,且绝大部分城市生产阶段效率水平较治理阶段水平高,考虑工业水污染影响的工业用水效率值普遍较低,生产阶段及治理阶段效率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且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工业用水仍处在“重生产、轻治理”阶段,具备较大的节水潜力。因此,本文对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潜力开展研究。分析并形成一套较合理的节水潜力的计算标准,将工业节水潜力分成现实和未来两个部分,现实部分采用定额比较法计算,而未来部分利用灰色预测法计算,分别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不同节水潜力类型的城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存在环境壁垒,各个城市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商洛、庆阳及天水是现实及未来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降耗的重点考核城市,预测节水潜力仍与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要求有一定距离。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和节水潜力值的综合分析,从资源环境、科技进步、产业集聚、水资源市场及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今后进一步工业节水降耗提出政策建议。
崔惠敏[6](2020)在《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实现人类发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城市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为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全面提升利用效益,助力节水型城市建设,如何科学、高效地实现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系统问题,包含多个研究对象、目标及约束。本文在分析城市水资源配置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现实分配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以求高效、准确获取城市用水分配方案。首先,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以城市各子区各类用水户为研究对象,用社会、经济、生态多目标效益函数表达式表征配置目标。考虑到事前加入偏好信息对提升决策效果的积极影响,结合梳理出的用水关联因子,采用直觉模糊集方法,分别构建基于偏好信息的各子区、各用水户优先级决策模型,并将上述分析结果转化为权重系数运用到多目标函数中。针对现阶段子区级统计数据不完善的特点,选择对数据量要求较小的灰色预测法得出规划年供需水量作为约束条件,并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红线指标作为补充约束,形成包含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的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其次,结合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多变量、非线性、强冲突的特点,采用多目标帕累托有效解,进一步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形成基于模拟退火多目标算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方案。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模型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可定量优化水资源分配,模型输出的方案综合效益最优;事前将偏好信息加入到决策过程中的方式提升了决策效率;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跳脱及全局搜索能力对于求解非线性的多目标规划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结合研究结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政策启示。本文研究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优化了社会、经济、环境三类目标,并将决策偏好、用水户节水空间、制度红线约束等信息融入模型,提升了配置方案输出的效果及效率。研究结果为节水型城市建设以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提供了支撑,对城市水资源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杜捷[7](2020)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其分布不均衡和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威胁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本文以理论构建为前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进行分析评价,解析了水土资源利用因素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关键问题,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综合评判宁夏农业水土资源与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最后选取代表性灌区构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展开实例研究,为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结论有:(1)通过提炼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础理论,提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概念及以“水土资源均衡匹配”、“大系统协调”和“时空均衡”为核心的内涵要义,同时阐述了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决策机制及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技术路径。(2)宁夏灌溉用水量与有效灌溉面积之间的空间平衡度明显高于农业灌溉用水量与耕地面积。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不断提高,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农业水资源分配出现更大的变异性。宁夏中北部县区的错配指数较低,农业灌溉用水充分,而东南部县区地多水少的问题始终较严重。研究期宁夏农业灌溉用水量对农业土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增加,高敏感区域逐渐向宁北转移。此外,研究表明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法对自然本底差异较大的地区不适用。(3)基于LMDI因素分解结果,农业用水效率是影响宁夏农业产值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从不同作物角度考虑,2007~2017年,粮食生产结构效应为宁夏全区粮食产量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力,表明研究期内宁夏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合理的;若不分作物分析,耕地利用集约度效应和耕地利用广度效应分别为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增量、减量效应,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措施应是提升粮食单产能力和提高复种指数。(4)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系统、农业农村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明显递增趋势,“农业大系统”及“两两系统”均呈现由“高耦合—低协调”向“高耦合—高协调”发展,农业水土资源与外部系统逐步向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5)选取贺兰县灌区为实例进行研究,构建基于“水土资源均衡、灌溉水时空均衡和生态水位控制”的灌区多目标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将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计算,得到规划年贺兰县灌区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现了灌溉水资源时空均衡调配和地下水位有效调控。
刘文新[8](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提出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王燕[9](2020)在《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综合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和能源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重要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气候变化、快速的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水资源、能源供需矛盾愈发凸显。在全球各项体系日益复杂并且相互关联的背景下,未来风险冲击可能性的增加对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水资源与能源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传统的水资源、能源规划往往将两个系统分开,导致以牺牲一方的资源来谋求另一方的发展,这种决策方法已不能满足的现状需求。本文通过科学解析水资源与能源纽带关系,构建水与能源耦合系统仿真模型和综合风险评估方法,以北京市为例,实证研究了典型年水资源系统的能耗量,能源生产的用水量和外部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转移量,并对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下耦合系统的响应进行了仿真模拟,分别设置了社会维度、经济维度、技术维度、政策维度的调控方案,并对各调控方案的有效性和能水节约的协同性进行了评价。通过优选的Frank Copula函数构建耦合系统的二维连接函数,对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综合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估。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物理过程、系统学基本模式、纽带关系属性,从多角度科学解析了水与能源纽带关系。水资源和能源之间存在多个角度的纽带关系。从物理过程而言,在生产阶段,能源的开采、提取和生产伴随着水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同时水生产过程,即制水环节需要消耗能源来达到用水标准。在运输阶段,能源是水资源的取水、输配水、排水过程中的动力保障,水资源的运输过程的每个环节均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在终端使用阶段,生活部门的水与能源关系体现在水为载体,能源为动力进行的耦合,其目的是为维持正常生活提供服务。工业部门常常将水作为冷却剂、化石燃料作为动力参与工业生产。从系统学的基本模式来看,水与能源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可归纳为增强回路、成长上限、事与愿违和富者愈富和四种模式。从纽带关系的属性而言,水与能源耦合关系在环境、社会、经济、技术与政策维度具有明显的属性。(2)定量计算了北京市的水与能源纽带关系本文从水资源系统的能耗量、能源生产的用水量及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转移量三个方面定量化的计算了北京市水与能源的纽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2017年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总过程的能源消耗量为678.06万吨标准煤,约占201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7132.84万吨标准煤)的9.51%。其中,用水环节的能耗最大,占总过程能耗的92.08%。2017年能源生产及外调能源生产用水总量为4.92亿m3,其中本地生产用水量为2.02亿m3、外调能源生产用水量为2.90亿m3。能源生产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5.1%,占工业用水量的57.7%,北京市能源生产部门是工业用水大户。2012年北京市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流入量总计5.03亿m3,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11亿m3)是虚拟水流入量最多的能源行业,占能源行业总量的42%,并且北京市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流入量较多的省份主要来自于水资源匮乏的北方省份。(3)对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演变趋势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对各个维度调控方案有效性及能水节约的协同性进行了评价。基于构建的系统动力学的水与能源耦合系统仿真模型的预估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下,到2035年北京市总需水量达67亿m3,相较于基准年2017年增长了1.7倍;能源需求总量到达11130.3万吨标准煤,相较于基准年增长1.49倍,总能耗在2030年后增长趋于稳定状态;水资源利用过程能耗达949.6万吨标准煤,约占社会总能耗的8.53%,相较于基准年增长了 1.52倍;能源生产用水量在达11.7亿m3,约占社会总用水量的17.5%,相较于基准年增长了 2.4倍。不同的维度的调控方案的具有不同的节水、节能效果,对比来说,社会维度、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政策维度—供电结构调整具有能水协同节约效果,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措施的能水协同节约效果最为明显,政策维度—再生水回用及南水北调措施虽然缓解了本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系统的负担。(4)对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综合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优选的边缘分布函数和耦合系统的Frank Copula二维连接函数计算了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综合短缺风险。结果表明,到2035年北京市水资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将达到0.90,能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将达到0.87,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的短缺风险为0.86。政策维度—再生水回用措施的落实对于水资源子系统短缺风险的改善最为有效,社会维度政策和政策维度-南水北调为主的措施次之;而经济维度政策的落实对能源子系统短缺风险的改善最为有效,社会维度和技术维度-节能措施次之;对于水与能源耦合系统而言,经济维度政策对于其短缺风险的降低最为有利,社会维度和政策维度-再生水回用为主的政策次之。政策维度-再生水为主的措施落实后,水资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下降到了 0.70,经济维度措施落实后,能源子系统的短缺风险降到了 0.71,耦合系统的短缺风险降到了 0.68。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水与能源纽带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水与能源的协调可持续与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提高区域内的水资源和能源保障率具有实践价值。
蔡玉[10](2019)在《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由于全球范围内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水资源消耗在不断攀升。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同时又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下,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未来一段时期北京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的增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不足、保障首都水安全的根本出路,实现减水高质绿色发展是北京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北京市多年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节水,完善制度和政策来推进节水工作,城市节水水平大幅度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缓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压力,然而,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节水型社会体制机制及制度标准尚不健全,节水科技支撑有待提升,缺少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平难以系统综合定量评价,难以满足节水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为了准确认识和量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水平,急待提出一个全面且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指导,对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评价。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数值分析、频度统计、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了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实例应用评价研究。首先在整理国内外节水管理和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节水型社会内涵和特征,明确了研究主线和技术路线。综合分析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水结构、找准不足剖析原因,挖掘行业节水空间,提出拓宽再生水利用途径、换装二级水效节水器具、严抓服务业用水重点户以及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等节水重点方向,为后续建立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提供现状依据和数据参考。通过对全国及外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明确指标选取原则,以“全民参与,社会共治”为核心,以“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综合、管理、生活、生产和生态5大类20项定量和定性指标结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先进地区节水水平制定评价指标等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对应权重值。选取北京市平谷区进行应用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平谷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处于中等阶段,基本与该地区建设水平实际情况吻合。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指标得分情况总结了该地区建设进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比例偏低、节水管理不到位、园林绿地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比例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偏高等主要问题,并从管理节水、生产节水、生活节水、生态节水、社会节水等方面指出未来提升平谷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对北京市各地区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和方向,制定目标、规划及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其他情况相似省市节水评价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二、我国工业五年将节水580亿m~3——二○○五年重点工业企业必须全部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工业五年将节水580亿m~3——二○○五年重点工业企业必须全部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2.3 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大荔县基本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气候条件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辖区 |
2.2.2 经济发展 |
2.3 水资源状况 |
2.3.1 降雨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2.3.3 地下水资源 |
2.3.4 水资源总量 |
2.3.5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荔县供需水量预测 |
3.1 子区划分及水源、用户组成 |
3.1.1 子区域划分 |
3.1.2 水源、用户组成 |
3.2 需水量预测 |
3.2.1 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
3.2.2 生活需水预测 |
3.2.3 工业需水预测 |
3.2.4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
3.2.5 农业需水预测 |
3.2.6 生态需水预测 |
3.2.7 需水量预测汇总 |
3.3 供水量预测 |
3.3.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3 其他水可供水量预测 |
3.3.4 可供水总量预测 |
3.4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4.1 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
3.4.2 二次供需平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荔县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4.1.2 指标的选取 |
4.2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 发展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与求解 |
5.1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5.1.1 目标函数 |
5.1.2 约束条件 |
5.1.3 整体模型 |
5.1.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的方法 |
5.2.1 模拟退火算法 |
5.2.2 粒子群算法 |
5.2.3 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
5.2.4 算法验证 |
5.3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 |
5.4 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分析 |
5.4.1 各用户配水量分析 |
5.4.2 缺水程度分析 |
5.4.3 配置目标分析 |
5.4.4 模型适应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辅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编程语言 |
6.1.1 硬件环境 |
6.1.2 开发工具 |
6.2 系统功能介绍 |
6.2.1 系统始入模块 |
6.2.2 数据导入模块 |
6.2.3 供需水量预测模块 |
6.2.4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块 |
6.2.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块 |
6.3 系统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北京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增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基础设施评价概况 |
1.2.2 给水设施优化概况 |
1.2.3 排水设施优化概况 |
1.3 创新点 |
1.4 课题来源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给排水基础设施评价方法 |
2.3.2 给水系统用水量预测方法 |
2.3.3 排水系统识别高风险内涝区方法 |
2.4 研究区概况 |
2.5 技术路线 |
第3章 北京给排水基础设施评价 |
3.1 北京给排水基础设施现况 |
3.1.1 北京水源历史与现况 |
3.1.2 供水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3.1.3 排水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
3.2 北京给排水基础设施评估 |
3.2.1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
3.2.2 北京与全国给水指标对比 |
3.2.3 北京与全国排水指标对比 |
3.3 承载力计算评估 |
3.3.1 主成分分析法权重计算 |
3.3.2 给水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估 |
3.3.3 排水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估 |
3.4 基于评估结果选择优化研究方向 |
3.4.1 给水基础设施优化研究方向 |
3.4.2 排水基础设施优化研究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用水量预测 |
4.1 预测模型方法 |
4.2 城市用水量预测 |
4.2.1 RBF神经网络生活用水预测 |
4.2.2 RBF神经网络生态用水预测 |
4.2.3 年增长率法农业用水预测 |
4.2.4 基于政策对工业用水预测取值 |
4.2.5 供水总量预测 |
4.3 北京给水基础设施优化 |
4.3.1 现存问题 |
4.3.2 优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城区内涝风险区识别 |
5.1 内涝概况和信息整理 |
5.1.1 内涝问题概况 |
5.1.2 内涝信息整理 |
5.1.3 内涝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 影响因素与数据处理 |
5.2.1 影响因素处理 |
5.2.2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3 内涝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
5.3.1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5.3.2 内涝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
5.3.3 模型结果讨论 |
5.4 北京市排水基础设施优化 |
5.4.1 工程措施优化方法 |
5.4.2 非工程措施优化方法 |
5.4.3 内涝区域改造案例 |
5.4.4 高风险内涝区改造优化路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3)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用耗水情况与节水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用水水平 |
1.1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
1.2 火力发电业用水水平 |
2 我国火力发电业用水效率与耗水情况 |
2.1 用水效率 |
2.2 耗水情况 |
3 我国火力发电业的节水潜力分析 |
3.1 节水潜力计算公式 |
3.2 单位发电量取水量的确定 |
3.3 我国火力发电业节水潜力分析 |
1)一般节水情景: |
2)强化节水情景: |
3)超强节水情景: |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4.1 结论 |
4.2 政策建议 |
(4)成都市工业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用水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2 工业节水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3 节水潜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业用水效率内涵与考核指标 |
2.1 工业用水效率内涵 |
2.2 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 |
2.3 工业用水效率考核指标 |
2.3.1 定性考核指标 |
2.3.2 定量考核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节水评价指标体系 |
3.1 工业节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工业节水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节水潜力分析与产业水循环 |
4.1 工业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
4.1.1 定额比较法 |
4.1.2 技术评估法 |
4.2 工业节水技术集成 |
4.3 产业内部水循环方案 |
4.3.1 产业内部水循环理论基础 |
4.3.2 水循环产业链集成原则 |
4.3.3 水循环产业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域工业经济与用水状况 |
5.1 研究区域工业经济分析 |
5.1.1 成都市经济发展概况 |
5.1.2 研究区域工业经济预测 |
5.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5.2.1 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
5.2.2 工业用水情况 |
5.3 工业现状总体布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域工业节水发展分析 |
6.1 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
6.1.1 现状对比分析 |
6.1.2 发展趋势分析 |
6.2 工业节水评价 |
6.2.1 指标体系建立 |
6.2.2 指标权重计算 |
6.2.3 工业节水综合评价 |
6.3 节水潜力分析 |
6.3.1 节水潜力计算依据 |
6.3.2 节水潜力计算结果 |
6.4 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
6.4.1 历史发展趋势 |
6.4.2 区县节水示范型企业 |
6.4.3 工业结构发展目标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效率 |
2.1.2 工业用水效率 |
2.1.3 关中平原城市群 |
2.2 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
2.3 工业用水效率评价 |
2.3.1 工业用水效率指标选取 |
2.3.2 用水效率的模型方法选择 |
2.3.3 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 |
2.4 工业节水评价 |
2.5 研究评述 |
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现状 |
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现状 |
3.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比率 |
3.4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脱钩关系 |
3.4.1 OECD脱钩模型 |
3.4.2 Tapio脱钩模型 |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
4.1 网络SBM-DEA模型构建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工业用水效率测算 |
4.3.1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
4.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工业用水效率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
5.1 工业节水潜力测算方法 |
5.1.1 定额比较法 |
5.1.2 灰色系统预测 |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
5.2.1 关中平原城市群未来工业用水预测 |
5.2.2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
5.3 分析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脱钩关系计算过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利用研究现状 |
1.2.2 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图 |
2.理论基础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
2.1.3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
2.1.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
2.2 多目标规划理论 |
2.2.1 多目标规划解的概念 |
2.2.2 多目标规划求解方法 |
2.2.3 直觉模糊集决策方法 |
3.城市水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城市水资源配置现状 |
3.1.1 城市水资源现状 |
3.1.2 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 |
3.1.3 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益与效率 |
3.2 城市水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3.2.1 自然属性下的城市水资源配置问题 |
3.2.2 社会属性下的城市水资源配置问题 |
3.3 本章小节 |
4.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要素与约束分析 |
4.1 城市水资源效益目标分析 |
4.1.1 基于可持续利用理念的水资源效益目标 |
4.1.2 用水户单位用水效益机理分析 |
4.1.3 效益目标的用水关联因子分析 |
4.2 城市子区划分及供需部门组成 |
4.2.1 城市子区划分 |
4.2.2 城市水资源供需部门 |
4.3 基于偏好信息的各配置要素优先级决策 |
4.3.1 构建基于偏好信息的配置要素优先级决策模型 |
4.3.2 基于偏好信息的各子区优化配置优先级 |
4.3.3 基于偏好信息的各子区各用水户优化配置优先级 |
4.4 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约束 |
4.4.1 城市供需水量约束 |
4.4.2 城市制度指标约束 |
4.5 本章小节 |
5.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5.1 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5.1.1 构建目标函数 |
5.1.2 设置约束条件 |
5.1.3 确定函数参数 |
5.1.4 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5.2 基于模拟退火多目标算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
5.2.1 多目标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
5.2.2 模型求解方法的选择 |
5.2.3 基于模拟退火多目标算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步骤 |
5.3 本章小结 |
6.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
6.1 广州市水资源供需分析 |
6.2 广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6.2.1 广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参数设置 |
6.2.2 广州市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求解 |
6.2.3 广州市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6.3 .政策启示 |
6.3.1 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 |
6.3.2 对其他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启示 |
6.4 本章小节 |
7.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空间均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
1.2.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2.4 研究发展趋势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基本理论 |
2.1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系统理论 |
2.1.3 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博弈理论 |
2.1.5 边际理论 |
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
2.2.1 均衡的内涵 |
2.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
2.3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本原则与决策机制 |
2.3.1 基本原则 |
2.3.2 决策机制 |
2.4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技术路径 |
2.4.1 完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 |
2.4.2 提高效率,保障农业水土资源供需平衡 |
2.4.3 因地制宜,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河流水系 |
3.1.5 土壤植被与生态建设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水土资源概况 |
3.3.1 水资源 |
3.3.2 土地资源 |
3.4 数据来源 |
4.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研究 |
4.1 时空匹配分析方法 |
4.1.1 重心模型 |
4.1.2 匹配与错配理论 |
4.1.3 敏感性分析 |
4.2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分析 |
4.2.1 农业水土资源分布特征及重心变化 |
4.2.2 基于基尼系数和错配指数的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特性分析 |
4.2.3 农业灌溉用水对土地资源敏感性分析 |
4.3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方法适用性分析 |
4.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变化的分析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应的农业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
5.1 LMDI分解方法 |
5.1.1 农业产值的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
5.1.2 粮食产量的耕地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
5.2 宁夏农业产出与水土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变化时序分析 |
5.2.1 宁夏及各地市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 |
5.2.2 宁夏及各地市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
5.2.3 宁夏及各地市耕地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
5.3 基于水资源利用视角的宁夏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宁夏全区农业产值年际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3.2 宁夏各地市农业产值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4 基于耕地利用视角的宁夏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不同粮食作物产量变化影响因素分解 |
5.4.2 粮食总产量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6.1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关联分析 |
6.1.1 农业水土资源与农业农村经济的互馈影响 |
6.1.2 农业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互馈影响 |
6.1.3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机制 |
6.2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设计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数据处理 |
6.3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
6.3.1 功效函数 |
6.3.2 耦合协调模型 |
6.3.3 耦合协调分类及判别标准 |
6.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6.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4.2 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
6.4.3 大系统两两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灌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研究——以贺兰县为例 |
7.1 贺兰县概况及数据来源 |
7.1.1 自然地理情况 |
7.1.2 经济社会情况 |
7.1.3 水土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7.1.4 数据来源 |
7.2 水土资源系统概化与网络图 |
7.3 灌区水土资源供需预测 |
7.3.1 土地资源分析预测 |
7.3.2 水资源分析预测 |
7.4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7.4.1 建模思路 |
7.4.2 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 |
7.4.3 基于Modflow的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7.4.4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步骤 |
7.5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结果 |
7.5.1 灌区水土资源空间均衡优化 |
7.5.2 灌区水土资源时间均衡优化 |
7.5.3 灌区地下水位时空优化 |
7.6 贺兰县灌区农业水土资源调控方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C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水资源量评价 |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
2.3 理论基础 |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
2.3.4 城乡发展理论 |
2.4 总体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自然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模型构建 |
4.2.1 WPI模型 |
4.2.2 LSE模型 |
4.2.3 变权重模型 |
4.2.4 核密度模型 |
4.3 变量选取 |
4.3.1 资源维度 |
4.3.2 设施维度 |
4.3.3 能力维度 |
4.3.4 使用维度 |
4.3.5 环境维度 |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冗余性分析 |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
5.4.1 协同型区域 |
5.4.2 竞合型区域 |
5.4.3 冲突型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
6.4.1 计量模型选择 |
6.4.2 模型的检验 |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7.2.1 全局自相关 |
7.2.2 局部自相关 |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与能源纽带关系的研究内容 |
1.2.2 水与能源纽带关系的研究方法 |
1.2.3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理论与技术框架 |
2.1 水与能源纽带关系解析 |
2.1.1 水与能源的联系 |
2.1.2 水与能源的因果反馈关系 |
2.1.3 纽带关系的属性 |
2.2 纽带关系的计算 |
2.2.1 水资源利用过程能耗 |
2.2.2 能源生产过程的用水 |
2.2.3 能源供应的虚拟水省际间转移 |
2.3 水与能源耦合模型的构建 |
2.3.1 模型建立的目的 |
2.3.2 模型建立的步骤 |
2.3.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要素 |
2.3.4 耦合模型的结构分析 |
2.4 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综合风险评估 |
2.4.1 Copula函数的理论 |
2.4.2 Copula函数的选择步骤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地理 |
3.2 经济社会概况 |
3.3 水资源系统 |
3.4 能源系统 |
第四章 北京市水与能源纽带关系定量计算 |
4.1 北京市水资源系统的能耗分析 |
4.2 北京市能源生产的用水量 |
4.3 外调能源供应引起的虚拟水的省际间转移量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调控方案评价 |
5.1 北京市气象要素演变规律 |
5.1.1 典型测站气象要素演变规律 |
5.1.2 北京市未来气候预估 |
5.2 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仿真模拟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5.3 调控方案评价 |
5.3.1 调控方案的有效性评价 |
5.3.2 调控方案的能水协同节约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水与能源耦合系统综合风险评估 |
6.1 边缘分布函数的优选 |
6.2 Copula连接函数优选 |
6.3 耦合系统风险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表 耦合模型核心参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
致谢 |
(10)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节水型社会相关概念和内涵 |
1.2.1 节水的基本概念 |
1.2.2 节水型杜会内涵 |
1.2.3 节水型杜会特征 |
1.3 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情况 |
2.1 综合用水分析 |
2.1.1 万元GDP用水量 |
2.1.2 再生水利用量 |
2.1.3 人均用水量 |
2.2 生活用水分析 |
2.2.1 整体效率 |
2.2.2 居民家庭生活用水 |
2.2.3 服务业用水 |
2.3 生产用水分析 |
2.3.1 农业用水分析 |
2.3.2 工业用水分析 |
2.4 生态用水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全国及外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3.2 节水社会评建设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建 |
3.2.3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分析 |
3.3 评价指标等级标准 |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权重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北京市平谷区 |
4.1 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 |
4.1.2 社会经济 |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2.1 水资源 |
4.2.2 供水现状 |
4.2.3 用水现状 |
4.2.4 用水效率 |
4.3 节水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 |
4.3.1 评价方法 |
4.3.2 定量和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平谷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和建议 |
4.4.1 管理节水 |
4.4.2 生产节水 |
4.4.3 生活节水 |
4.4.4 生态节水 |
4.4.5 社会节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工业五年将节水580亿m~3——二○○五年重点工业企业必须全部达到节水型企业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大荔县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杜佰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北京市政给排水基础设施增量优化研究[D]. 赵大维.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用耗水情况与节水潜力分析[J]. 赵晶,吴迪,回晓莹,韩宇平,王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4]成都市工业节水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D]. 黄新蕊. 河北工程大学, 2020
- [5]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D]. 李竹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崔惠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1)
- [7]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D]. 杜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水与能源耦合模拟与综合风险评估研究[D]. 王燕.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10]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蔡玉.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