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7种)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状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邢丽枝[1](2021)在《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运用荧光定量PCR的技术检测,探讨细菌性阴道病致病相关的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阿托波氏菌以及阴道内常驻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和惰性乳杆菌四种乳杆菌在正常妊娠妇女与胚胎停育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分布的差异性。2.通过分析两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各种菌群数量上的差异性,进一步说明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阿托波氏菌、加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及詹氏乳杆菌的改变与胚胎停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门诊,孕周在7~14周之间的正常妊娠早期孕妇31例,胚胎停育患者32例,均取其阴道分泌物,分别标记为正常妊娠组(A组,A1—A31)和胚胎停育组(B组,B1—B32)。2.对分好组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c DNA的提取,并根据7种检验菌基因序列的V3-V4区设计特异性引物,然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3.根据两组样本中加德纳菌、普雷沃菌、阿托波氏菌、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及詹氏乳杆菌的分布特点,分析各组在检出率、年龄、孕周及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推测其与妊娠早期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结果1.A组(正常妊娠组)与B组(胚胎停育组)在阴道加德纳菌、普雷沃菌、阿托波氏菌、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及詹氏乳杆菌检出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胚胎停育组阴道加德纳菌、阿托波氏菌表达量高于正常妊娠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普雷沃菌的表达量两组相比,胚胎停育组相对较高,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的表达量在胚胎停育组显着降低,与正常妊娠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惰性乳杆菌及詹式乳杆菌在胚胎停育组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胚胎停育的发生可能与阴道微生态的失衡有一定相关性;2.阴道加德纳菌、阿托波氏菌等厌氧菌的增多可能会增加胚胎停育的发生率;3.胚胎停育的发生与阴道内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等乳杆菌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4.早期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及乳杆菌的变化对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刘莹[2](2020)在《阴道菌群特点及差异细菌生物膜促进宫颈癌变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病因,但是并非所有的感染者都会患宫颈癌。多数感染者,病毒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只有持续感染才会发展成宫颈癌。机体清除HPV的能力极易受到阴道微生态的影响。阴道菌群失调作为主要的协同因素,促使HR-HPV长期感染宫颈并最终导致癌变。本研究对从HR-HPV初次感染宫颈,到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阴道菌群进行检测,获得总的菌群信息。研究阴道菌群变化与HR-HPV感染和宫颈癌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阐明阴道菌群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并寻找最可能的差异细菌进一步研究。为宫颈癌的防治寻找新的思路。[方法]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拭子,单纯HR-HPV感染30例,HR-HPV感染并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30例,HR-HPV感染并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Ib1期患者3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妇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女性30例,HR-HPV均为阴性。提取阴道分泌物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统计学处理。从HR-HPV感染状态和宫颈病变程度两方面分析阴道菌群的结构差异和变化特点,并最终筛选出最可能的差异细菌进一步研究。[结 果]◆健康女性、HR-HPV(+)女性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占绝对优势(丰度>50%)。HR-HPV(+)女性乳酸杆菌在门、纲、目、科水平上较正常女性丰度有所下降,但是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样本的菌群分布在门、纲、目、科、属、种六个水平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健康女性、HR-HPV(+)女性的chao指数和ace指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样本中总的菌群数量一样多。HR-HPV(+)女性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女性(P<0.05),simpson指数明显低于健康女性(P<0.05)。说明HPV(+)女性阴道菌群结构组成具有明显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单纯HR-HPV(+)、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阴道菌群均以乳酸杆菌占绝对优势(丰度>50%)。随着疾病的进展,乳酸杆菌丰度有所下降,但是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样本菌群构成在门、纲、目、科、属、种六个水平上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单纯HR-HPV(+)、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阴道菌群的chao指数、ace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样本阴道菌群的丰富度(即数量)相当。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样本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组内比较发现:单纯HR-HPV感染组与宫颈癌前病变组无论是在丰富度上(chao指数、ace指数)还是在多样性上(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这两组菌群结构相似,可以归为非癌组。而宫颈癌组与HR-HPV感染组、宫颈癌前病变组比较,在菌群多样性上(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差异越显着(P<0.05);◆差异分析发现:阴道加德纳菌是HR-HPV感染和宫颈癌患者阴道菌群中的主要差异细菌(P<0.05);[结论]乳酸杆菌是女性阴道的绝对优势菌群。阴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菌群多样性、复杂性的增加与HR-HPV感染以及宫颈癌变有关。阴道加德纳菌是HR-HPV感染、宫颈癌患者阴道菌群中的主要差异细菌,是HR-HPV长期感染宫颈并诱发癌变的主要协同因素。[目 的]第一部分研究发现,阴道加德纳菌是HR-HPV感染和宫颈癌患者阴道菌群中的主要差异细菌。研究表明,阴道加德纳菌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在女性阴道中主要以生物膜形式存在。本部分研究拟于在体外建立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模型,对其成膜规律、形成特点和空间结构进行描述。探讨随女性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的雌激素水平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目的在于阐明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特点,为下一步成功提取成熟生物膜建立基础。同时初步探讨雌激素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阴道加德纳菌感染寻找新的途径。[方法]首先,在体外以96孔板为载体建立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模型。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生物膜形成量,从而描述其生物膜形成规律。其次,模拟女性体内雌二醇浓度,用含有不同浓度雌二醇(100pmol/L、200pmol/L、400pmol/L、1000pmol/L)的培养基,体外培养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不同浓度雌二醇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之后,在体外以金属钛片为载体建立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模型,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空间结构和特点以及不同浓度雌二醇对其空间结构和特点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不同浓度雌二醇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厚度、活/死菌比例的影响。[结 果]◆阴道加德纳菌12h开始逐渐形成生物膜,24h进入快速生长期,96h生物膜生成量达高峰(P<0.05),之后不再增加(P>0.05);◆96h时,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呈现典型的三维立体结构,呈现“蘑菇云”状层叠,中间有大量通道和细胞外基质,至此成熟生物膜己形成;◆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P<0.05),随着雌二醇浓度的增加(100pmol/L、200pmol/L、400pmol/L、1000pmol/L)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400pmol/L与1000pmol/L雌二醇浓度的抑制作用相当(P>0.05),400pmol/L是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最适浓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相同时间点随着雌二醇浓度的增加,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厚度逐渐变薄(P<0.05)。在相同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逐渐变厚(P<0.05);◆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相同时间点时,100pmol/L组的生物膜比200pmol/L的生物膜成熟(P<0.05)、200pmol/L组的比400pmol/L组的成熟(P<0.05);[结 论]阴道加德纳菌可以在聚乙烯、金属钛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但生物膜生长速度较慢,成膜时间较长。雌二醇可以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作用与作用时间和浓度相关。雌二醇主要通过抑制阴道加德纳菌形成厚度、延缓生物膜形成进程、影响生物膜内部结构而发挥作用的。适当浓度的雌二醇可以作为治疗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感染的可选药物。[目 的]第二部分实验已经成功建立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体外模型,证实了雌二醇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本部分研究拟于在成功建立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熟生物膜。将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与宫颈癌前细胞(H8细胞)共培养,研究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对宫颈癌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标志物的影响,目的在于探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促进宫颈癌变的初步分子机制。同时,研究不同浓度雌激素对宫颈癌前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为进一步评价雌激素治疗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感染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 法]首先,在体外成功培养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并提取成熟生物膜。用含有不同浓度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的培养基体外培养H8细胞,CCK8法检测H8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H8细胞迁移能力。利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刺激下,H8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志物N-cadherin、Snail、Vimentin的表达情况。将不同浓度的雌二醇(Opmol/L、200pmol/L、400pmol/L、800pmol/L)与 H8 细胞共培养,利用 RT-PCR 法检测H8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间质标物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 果]◆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抑制H8细胞增殖(P<0.05),对H8细胞迁移无影响(P>0.05);◆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H8细胞在基因水平上低表达上皮标志物E-cadherin(P<0.05),高表达间质标志物 N-cadherin、Snail、Vimentin(P<0.05);◆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H8细胞在蛋白水平上低表达上皮标志物蛋白E-cadherin,高表达间质标志物蛋白 N-cadherin、Snail、Vimentin;◆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对H8细胞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无影响(P>0.05);[结 论]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对宫颈癌前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通过诱导宫颈癌前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发挥促癌作用。雌二醇不能诱导宫颈癌前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用于治疗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感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目 的]第三部分研究发现,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是通过诱导宫颈癌前细胞发生EMT而发挥促癌作用。EMT作为诱发细胞癌变的关键步骤已被学术界认可,但是其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宫颈癌变中的作用机制和信号调控尚不明确。本部分实验在之前建立的“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H8细胞EMT”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发EMT的详细信号转导过程,旨在为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作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新靶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作用后,H8细胞的TLR4、P-Smad2/3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H8细胞发生EMT中的变化趋势。利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研究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的H8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通过抑制TLR4蛋白的表达,研究TLRU对H8细胞EMT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 果]◆免疫荧光显示,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上调H8细胞TLR4、P-Smad2/3蛋白的表达;◆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的H8细胞EMT”模型中加入0.1ng/ml TGF-βi(EMT阴性对照浓度),可以显着增强H8细胞的EMT(P<0.01)。提示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H8细胞发生EMT是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0.1ng/ml TGF-βi”的H8细胞EMT模型中加入TLR4抑制剂,可以逆转H8细胞的EMT(P<0.01),证实了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H8细胞的EMT是受到TLR4调控的;◆在“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0.1ng/ml TGF-β1”的H8细胞EMT模型中加入TLR4抑制剂后,p-Smad2/3的表达显着下调,证实了 TGF-β1/Smad是其下游信号通路,受到TLR4调控;[结 论]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是通过TLR4-TGF-β1/Smad信号通路诱导H8细胞发生EMT,是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协同HR-HPV感染人宫颈上皮细胞并促发癌变的主要机制,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潜在靶点。
乔峤[3](2018)在《高危型HPV感染自然转归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颈癌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已经被明确为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健康女性在持续感染HR-HPV后,可能导致阴道菌群结构的失调,引起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紊乱,若机体没有自行清除,经过几年的时间可能进展为宫颈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癌,因此,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研究备受关注。首先,阴道微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菌群结构、局部免疫及机体内分泌的共同调节,健康女性阴道中寄生着50多种微生物,主要以乳杆菌属为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来维持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当HPV感染后,阴道乳杆菌这种优势菌属数量下降,而其他的致病菌属增多,可能会导致阴道菌群结构的失调。其次,伴随阴道微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生殖道感染加剧,因此,明确HPV与生殖道常见病原体感染的关系,以及HPV的自然清除是否受到这些病原体的影响,可以为有效预防女性各种生殖道病原体交叉感染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为进一步降低由HPV持续感染导致的宫颈癌的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阴道微环境内的炎性细胞因子(INF-y、白介素等)在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探讨炎性细胞因子与HPV及阴道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对于预防女性生殖道各类病原体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菌群结构失调的相关性目的:利用16S rDNA测序鉴定阴道菌群结构,探讨在不同阴道微生态环境下,HPV患者阴道细菌谱系的组成及演变趋势。方法:1)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自述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异常、或者要求体检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对其进行HR-HPV筛查,Amsel金标准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根据HR-HPV筛查的结果,分为HPV阳性组188人,HPV阴性组106人,以Amsel金标准法再次分组:①HR-HPV阳性并且BV阴性106人;②HR-HPV阳性并且BV阳性82人;③HR-HPV阴性并且BV阳性47人;④HR-HPV、BV双阴性组59人。2)用绵拭子采集阴道分泌物。3)用OMEGA公司的细菌基因组DNA试剂盒(Bacterial DNA kit)提取细菌的基因组DNA。4)16SrDNAV6区扩增和IlluminaMiseq测序。5)数据库比对并鉴别出菌群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HR-HPV-BV-组女性阴道菌群主要以阴道乳杆菌为主,占92.5%,有少量的其他菌属;HR-HPV+BV+患者与HPV-BV+患者相比,乳杆菌减少,而加德纳菌属、阿托波氏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等其他的菌属增多,说明HPV的感染会引起乳杆菌的减少,加德纳菌属、阿托波氏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等其他的菌属增多;并且HR-HPV+BV+的患者与HR-HPV+BV-的患者相比,加德纳菌属、阿托波氏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也增多。2)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三种菌属,分别是乳杆菌、加德纳菌属和阿托波氏菌属。结论:1)健康女性阴道菌群结构单一,以乳杆菌为主。2)HR-HPV的感染能够导致以阴道乳杆菌的丰度下降,加德纳菌属、阿托波氏菌属和普雷沃氏菌等菌属的丰度升高为特点的菌群结构的改变。第二部分:HR-HPV感染的转归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关系目的:探讨HPV感染与生殖道其它常见病原体感染的关系,并分析支原体感染及其他因素对HPV自然清除的影响。方法:1)根据HPV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PV阳性组188人,HPV阴性组106人,两组患者均进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和阴道毛滴虫的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了解生殖道HPV感染与其它病原体感染有无相关性。2)对①HR-HPV阳性并且BV阴性106人;②HR-HPV阳性并且BV阳性82人;③HR-HPV阴性并且BV阳性47人;④HR-HPV、BV双阴性组59人四组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判断不同组别的感染阳性率的差异。3)对HR-HPV阳性并且BV阴性的106人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不采取任何治疗(包括口服用药及阴道局部用药),但嘱咐患者注意阴道卫生并复查HR-HPV,判断支原体感染与其他因素对HR-HPV清除的影响。结果:1)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与生殖道其它病原体感染单因素比较:解脲支原体感染与HPV感染具有显着性意义(X2 =16.837,P<0.05),其它病原体感染与HPV感染不具有显着性意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感染与HPV感染无相关性(P均>0.05)。2)在选定的分组中,HR-HPV阳性且BV阴性的患者支原体阳性率为35.7%(45/106),HR-HPV阳性且BV阳性的患者阳性率为54.6%(44/82),HR-HPV阴性且BV阳性的患者阳性率为28.8%(13/47),HR-HPV、BV双阴性组的人群阳性率为13.0%(7/59)3)对HR-HPV阳性且BV阴性的106名患者进行随访后,存在支原体感染的患者HR-HPV自然清除率为47.0%(21/45),而无支原体感染的患者HR-HPV自然清除率为 65.7%(40/61)。结论:1)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HPV感染具有相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可增加HPV感染;2)支原体的感染是阻碍HR-HPV自然清除的主要影响因素,性伴侣个数、性关系前是否清洁、有无生殖道炎症是协同因素。第三部分: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炎性因子的表达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合并支原体感染与阴道微环境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1)根据第二部分的分组,收集阴道分泌物,并用ELISA法定量阴道分泌物中的INF-γ、IL-2、IL-5和IL-10的水平。阴道镜下取4个组的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INF-γ、IL-2、IL-5和IL-10的表达,同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INF-γ、IL-2、IL-5和IL-10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组间相比较,4个组的IL-2的含量分别为(1.01±0.25)pg/ml、(1.33±0.21)pg/ml、(1.42±0.32)pg/m 和(1.83±0.36)pg/ml;IL-5 的含量分别为(20.43±3.78)pg/ml、(22.08±8.32)pg/ml、(29.32±5.23)pg/ml 和(31.18±4.76)pg/ml;IL-10 的含量分别为(2.14±0.16)pg/ml、(2.23±0.11)pg/ml、(1.84±0.08)pg/ml和(1.90±0.16)pg/ml;INF-γ的含量分别为(13.56±2.23)pg/ml、(21.56±3.47)pg/ml、(32.90±3.44)pg/ml 和(35.21±4.79)pg/ml。2)组内比较,IL-10 的含量跟有无支原体感染没有统计学差异,而INF-γ、IL-2和IL-5则跟支原体感染有关;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组织中INF-γ、IL-2、IL-5和IL-10的表达跟ELISA测量的结果趋势是一致的。结论:1)HPV感染组,阴道分泌物中IL-2、IL-5和INF-y的表达水平降低;2)支原体感染组,阴道分泌物中IL-2、IL-5和INF-y的表达水平降低;3)HPV合并支原体感染组,阴道分泌物中IL-2、IL-5和INF-y的表达水平降低;4)宫颈组织中IL-2、IL-5和INF-y的表达趋势与阴道分泌物中一致。
马晓平[4](2014)在《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熊猫繁殖能力极低,种群数量较少,虽然近年来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已取得显着成果,但总体还存在大熊猫屡配不孕等繁殖问题。阴道定植着数量巨大、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其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菌性或真菌性阴道病是一种阴道微生物群落紊乱性疾病,可能与众多的不良后果如早产及感染性疾病等有关,尤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组成和丰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熊猫的繁殖障碍因素很多,本研究拟通过培养和非培养方法研究大熊猫阴道内微生物,掌握其种群和丰度,为研究微生物在大熊猫繁殖障碍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用454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21只大熊猫阴道微生物种类及其优势菌种,同时研究了大熊猫阴道内可培养真菌种群及其部分高丰度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在21只大熊猫阴道样本中共检测到16 S rRNA优化序列224 110条,共分为6 650个OTUs,23个门,618个属,2 147个种,但其中有3个门,136个属,184个种无法鉴定。在各个不同分类水平上确定了优势种类。优势的门分别是:厚壁菌门(54.44%)、变形菌门(39.13%)、拟杆菌门(5.70%)、放线菌门(4.07%)等;优势的属分别是:链球菌属(21.14%),乳球菌属(13.63%),假单胞菌属(11.62%),肠球菌属(6.64%),罗尔斯通菌属(6.27%);优势菌种分别是解没食子酸巴氏链球菌亚种(14.28%)和双鱼乳球菌(11.79%)等。(2)乳球菌属(13.63%)和肠球菌属(6.64%)和乳酸杆菌属(0.01%)是大熊猫阴道中主要的产乳酸的微生物,最优势的是乳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只占0.01%,不是大熊猫阴道内优势菌群。(3)在20只大熊猫阴道样本中共检测到真核生物18 S rRNA优化序列155 480条,共分为1 650个OTUs,2个界,14个门,92个属,34种动物(27种虫),70种真菌,27种植物。动物类的序列(98.1%)占优势的分别是:多细胞动物96.64%,扁形动物门1.28%,轮形动物门为0.13%;能鉴定到属的真菌共13个属,优势的分别是马拉色菌属(1.26%)、链格孢属(0.53%)、厚壁菌属(0.07%)、假丝酵母属(0.06%)、毕赤酵母属(0.01%)、耐冷酵母(0.01%)及毛孢子菌属(0.01%);寄生虫分别是Paraschneideria、肾形虫属、簇虫属、隐孢子虫属、鞭毛虫、单鞭毛虫属、内阿米巴属及变形虫等。但是,动物、真菌和植物均有较大部分序列未能分类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4)通过对10只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的真菌培养、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鉴定30种不同真菌,包含25种霉菌(83.33%)和5种酵母菌(16.67%)。(5)对大熊猫阴道分离链格孢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链格孢菌分离株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玉米琼脂培养基和子囊孢子培养基;其次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沙氏琼脂培养基和察氏琼脂培养基;最不适宜该分离菌株培养的培养基是改良大米琼脂培养基。该菌在25℃中生长情况最好,在15℃、20℃及30℃中生长情况较差,在35℃环境中几乎不能生长。最适pH为pH6和pH7,在pH8~pH11中生长较差,最差的是pH4和pH5。最适合该菌生长的碳源是淀粉和麦芽糖,其次是葡萄糖、蔗糖和甘油,生长最差的是在乳糖中;在研究该菌生长的氮源中,硝酸钠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草酸铵,在尿素中该菌的生长情况较差,在硫酸铵中几乎不能生长。(6)对大熊猫阴道中分离株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链状假丝酵母菌菌体呈椭圆形,在玉米吐温培养基上长出分枝假菌丝和真菌丝,未见厚壁孢子,生长期生长曲线呈非对数,有分段,血清孵化未见芽管。葡萄糖、半乳糖、乙醇同化试验呈阳性,海藻糖、纤维二糖、棉籽糖、肌醇同化呈阴性;麦芽糖、半乳糖发酵试验呈阳性,葡萄糖、乳糖、菊糖、蔗糖发酵试验呈阴性;尿素试验呈阴性;耐放线菌酮试验呈阳性;显色反应呈绿色。本研究较全面掌握了大熊猫阴道内细菌及真核生物的种群、丰度及多样性。通过传统分离培养获得30种真菌,完成部分优势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是对前人零星报道大熊猫阴道内可培养微生物种群的大力拓展,填补了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空白,为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提供基础数据。
袁红霞[5](2014)在《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简称Uu)感染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目前临床上西医使用抗生素治疗存在着耐药、复发及混合感染等问题,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研究提示中药在抗Uu感染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Uu作为女性生殖道正常寄居菌之一,是条件致病菌,考虑其发病与人体正气的盛衰有关。人体的正气需要后天的充养,而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故本研究从“脾”论治,将以“健脾”立法组方的止带片用于脾虚湿蕴型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的治疗中,通过比较止带片、强力霉素、止带片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Uu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探讨其在女性生殖道Uu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通过体外抑制实验,观察止带片对体外Uu的抑制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本试验采用随机、非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强力霉素为阳性对照药,设试验组单纯中成药止带片组、联合组由中成药止带片+西药强力霉素。将150例脾虚湿蕴型女性生殖道Uu感染的患者分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三组病例数按照1:1:1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观察50例。止带片组口服止带片治疗,强力霉素组口服强力霉素治疗,联合组同时口服止带片及强力霉素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并结合解脲支原体、白带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来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前后还需检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并记录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对转阴的病例进行追踪随访至少1个月以上,进行解脲支原体的复查,以观察比较各组的复发率。2.用中药颗粒剂制备止带片复方及8味组方中药的中药原液,分别测定上述药物对解脲支原体临床菌株及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了解其对体外解脲支原体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强力霉素及联合用药均可有效降低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各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疗效评定方面,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89.5%及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60,P<0.05)。临床疗效等级经秩和检验,三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5,P<0.01),其中以联合组疗效最好。(2)中医证候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强力霉素及联合用药均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各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方面,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70.8%及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345,P<0.05)。中医证候疗效等级经秩和检验,三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65,P<0.01),其中以联合组疗效最好。(3)Uu转阴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Uu转阴率分别为48.9%、79.2%及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0.513,P<0.01)。经组间两两比较,认为联合组、强力霉素组的Uu转阴率相对高于止带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联合组与强力霉素组的Uu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6.7%、27.1%及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649,P<0.05)。其中,经组间两两比较,认为止带片组、联合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低于强力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止带片组与联合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Uu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Uu复发率分别为9.1%、34.2%及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900,P<0.05)。其中,经组间两两比较,认为止带片组、联合组的Uu复发率相对低于强力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与止带片的Uu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止带片组、联合组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行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安全性指标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不良反应方面,强力霉素组3例出现恶心反胃、1例出现头晕;止带片组1例出现大便秘结,联合组1例出现胃部胀痛,无重大不良反应,故三组用药均是安全的。2.实验研究结果(1)止带片复方制剂对临床菌株的MIC集中在50mg/ml,对标准菌株Uu血清4型(ATCC29557,相对浓度 104CCU/ml)的 MIC≤20mg/ml,对 Uu 血清 8 型(ATCC27618,相对浓度 102CCU/ml)的 MIC 为 50mg/ml。(2)完成中药体外抑制实验的59株临床菌株中,对4种或4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为14株,占23.7%。(3)临床耐药株及非耐药株的止带片复方MIC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5,P>0.05)。在对强力霉素耐药的4株菌株中,其中2株对止带片复方均敏感,MIC均为25mg/ml。(4)止带片复方及所含8味中药对59株临床菌株的MIC集中值分别为:复方制剂50mg/ml,鱼腥草≤5mg/ml,土茯苓≤5mg/ml,白芍在50mg/ml左右,泽泻>50mg/ml,车前子在 100mg/ml,粉萆薢 200mg/ml,白术>200mg/ml,山药>300mg/ml。(5)止带片复方及所含8味中药对标准菌株Uu血清4型(ATCC29557,相对浓度104CCU/ml)的 MIC 分别为:复方≤20mg/ml,鱼腥草≤5mg/ml,土茯苓≤5-20mg/ml,白芍 20-25mg/ml,泽泻 10-50mg/ml,车前子 50mg/ml,粉萆薢≤25-100mg/ml,白术25-200mg/ml,山药 100-300mg/ml。(6)止带片复方及所含8味中药对Uu血清8型(ATCC27618,相对浓度102CCU/ml)的MIC分别为:复方50mg/ml,土茯苓10-20mg/ml,白芍≤15-20mg/ml,鱼腥草20mg/ml,,泽泻≥50mg/ml,粉萆薢 50-100mg/ml,车前子 100mg/ml,白术 200mg/mml,山药≥300mg/ml。结论1.从“脾”论治的中成药止带片配合强力霉素可提高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降低治疗过程中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及Uu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2.临床上Uu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止带片复方在体外对Uu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止带片所含8味中药里面,鱼腥草、土茯苓对Uu的抑制作用较强,而白术、山药对Uu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的止带片复方MIC范围差异不大,临床耐药株及非耐药株的止带片复方M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启示我们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对止带片复方不存在耐药现象,止带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孟炜[6](2013)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育龄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现状,探讨引起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新疆女性生殖道感染防治提供依据。2)探讨人-p防御素-1、-2、-3mRNA(HBD-1, HBD-2, HBD-3)在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3)初步探讨药物干预对人-p防御素-1,-2,-3mRNA(HBD-1, HBD-2, HBD-3)在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炎中的表达影响及临床意义。4)了解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感染情况,为解脲支原体的临床防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1)对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1328人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随机选取815名做问卷调查。2)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择非淋菌性宫颈炎72例,正常对照组64例,采用逆转录PCR (RT-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HBD-1、2、-3mRNA的表达水平。3)选择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炎患者32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一月后20例沙眼衣原体转阴,纳入转阴病例组,12例未转阴病例,纳入未转阴病例组,正常对照3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HBD-1, 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4)采用现况研究法对815例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用镜检及培养法对两组人群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白带常规及UU分离和检测。UU阳性分为阳性组,UU阴性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间UU感染率的差异。结果:1)1328就诊患者中下生殖道感染检出率57.62%,细菌性阴道病36.50%,解脲支原体感染27.75%,沙眼衣原体感染6.6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83%,滴虫性阴道炎3.62%,淋球菌感染0.60%;混合感染占所有感染人数的32.20%,其中一种病原体感染占所有感染人数的67.69%,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25.91%,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6.40%。两种混合感染以支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感染最多,占两种混合感染人数的42.42%,其次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占24.24%,三种感染以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感染最多,占三种混合感染人数的50%,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占20.8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首次发病时间、首次性生活年龄、经期性生活、不适时终止性生活、伴侣性生活前清洗及妇科感染史是下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2)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及对照组中均能检测到HBD-1、-2、-3mRNA的表达(1.12±0.41,1.08±0.31,1.04±0.30),三种防御素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中HBD-2, HBD-3(1.25±0.38,1.26±0.3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3.705,P=0.009,0.000),而HBD-1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表达水平(1.22±0.45)与对照组(1.12±0.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及对照组宫颈组织中HBD-2mRNA的表达水平与HBD-3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7,0.304,P=0.000,0.016),HBD-1mRNA表达水平与HBD-2,-3mRNA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r=0.253,0.267,P=0.056,0.051;对照组r=-0.018,-0.093,P=0.892,0.473)。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沙眼衣原体感染组HBD-2, HBD-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9,0.000),而HBD-1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转阴病例组治疗前后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9),而HBD-1mRNA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未转阴病例组治疗前后HBD-1, 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15例调查者中,UU阳性者257例,阳性率为38.7%。(1)815例育龄妇女中257例(38.7%)UU阳性,UU阳性组在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炎合并阴道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UU阳性组生育史状况分析:257例UU阳性者中在妊娠史、流产史、自然分娩史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UU阳性组性行为状况分析:257例UU阳性者中在清洗外阴、阴道冲洗、性伴个数、性生活频率、自慰、经期性生活、吸烟、饮酒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保护、性生活前清洗、避孕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UU阳性组与对照组在各类阴道炎的比较中:霉菌性阴道炎在两组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虫、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感染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地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情况较普遍,感染前三位的是细菌性阴道病、解脲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混合感染应引起重视,针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宣教及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降低下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的措施。2)人-β防御素-2,-3mRNA在炎症发生时表达增强,两者相互促进对女性宫颈感染局部免疫防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今后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3)人-p防御素-2,-3mRNA在炎症发生时表达增强,药物干预治疗后,表达降低,因此,在临床上检测病变组织中HBD-2,-3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不失为判断治疗痊愈与否的一个有效判断指标,这对于反复复发的妇科感染性疾病判断预后有着深远的临床价值,也为临床药物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平台,为今后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4)患者UU携带率与宫颈炎、阴道炎、生育史以及性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UU致病性的混杂因素。
蔡翔,孙兰芳,张新华,胡建平,杨小萍,钱晓勤[7](2006)在《STD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及药敏试验》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阴道加特纳菌的感染状况,以及解脲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支原体和阴道加德纳菌作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为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结果:188例样本中Uu、Mh、Mpn、Mg 4种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6.5%、31.9%、27.7%、17.0%,Mf和Mpe均为2.7%,Mpi未检出;GV阳性率为15.4%。Uu和Mh感染对抗生素高度敏感的依次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结论: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率较高。Uu和Mh感染对常见的红霉素、四环素等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及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效药物,对降低Uu和Mh耐药株的产生、防止复发和提高治愈率将起到重要作用。
王蓓[8](2007)在《支原体在性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耐药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支原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的能在体外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人类,已确定的对人类有致病性的支原体主要有7种,它们是肺炎支原体(Mp)、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和梨支原体(Mpi),除Mp以外,其余6种支原体均可通过性传播而导致男女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后3种因与AIDS的发展和结局有关而被称为艾滋病相关支原体。随着研究手段和检测方法的发展,人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支原体“正常携带”现象,尤其是Uu和Mh,因此近年来,人们对支原体的致病性提出了疑义,并在临床上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在对支原体感染进行必要的治疗时,支原体不断产生和变化着的耐药性则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同时,我国对HIV/AIDS人群的支原体感染状况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种状况,研究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预防医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1、全面了解Uu、Mh、Mg、Mf、Mpe和Mpi等6种支原体在HIV阳性者、AIDS患者、其他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妇科生殖道炎症患者、健康女性和男性等多种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特征;2、在女性人群进一步探讨Uu和Mh的致病性;3、研究Uu和Mh的耐药现状并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4、探讨Uu对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5、研究支原体与淋病奈瑟菌的合并感染状况及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分别来自江苏省南京、南通(苏中地区)、无锡(苏南地区)以及徐州(苏北地区)的性病监测医院或/和门诊就诊者,某综合性医院妇科门诊患者,部分单位健康体检者,以及省内几个主要地区的HIV阳性者和AIDS患者。2、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在上述各人群中开展问卷调查、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或/和首段尿,并对每个个体进行医学检查和临床诊断。3、用法国梅里埃支原体培养及鉴定试剂进行Uu与Mh的初步分离和鉴定,并进一步经过滤培养和特异性PCR试验进行确认,对其中部分Uu菌株采用PCR为基础的限制性酶切多态分析(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生物1型和生物2型);对艾滋病相关支原体Mg、Mf、Mpe和Mp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其他生殖道常见致病病原体按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方法进行。4、比较HIV阳性者、AIDS患者、其他性病患者及其性病高危人群、健康体检者、妇科生殖道感染者等人群6种支原体检出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特征。5、在性病女患者、妇科炎症患者及女性健康体检者分析Uu、Mh的检出情况、比较其感染浓度(CCU),分析支原体的致病性与感染浓度、基因分型的关系,并通过随访观察正常人群中支原体的自然消长情况及临床患者在实施抗支原体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和支原体感染浓度的变化。6、采用叉生分析法分析Uu、Mh与其它妇科生殖道常见病原体之间的交互作用。7、先期采用法国梅里埃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内含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原始霉素等8种抗生素)定性检测Uu、Mh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后
孙蓉,顾建建,孙峰,张新华,朱进,时祝帅[9](2002)在《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7种)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状况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了解扬州市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 (7种 )和阴道加德氏菌的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男性性病病人病灶拭子进行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肺炎支原体 (Mpn)、生殖支原体 (Mg)、发酵支原体 (Mf)、穿通支原体 (Mpe)、梨支原体 (Mpi)和阴道加德氏菌 (GV)等 8种病原体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检测。结果 Uu、Mh、Mpn、Mg 4种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 6 4 5 %、2 7 6 %、2 6 3%、18 4 % ,Mf和Mpe均为 2 6 % ,Mpi未检出 ;GV阳性率为15 8%。结论 扬州市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率较高。提示该类病人在临床诊疗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余竑敏[10](2013)在《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原学调查和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及重复流产率增多,继发不孕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有研究显示盆腔感染性疾病史、末次妊娠产后或流产后并发症史及下生殖道感染史均可能是导致女性继发不孕的危险因素。据报道,北京和上海不孕症的发病率为5.2%,继发不孕患者占一半,有人工流产史占60%-80%。对流产后妇女随访发现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发生率为3.3%。下生殖道感染,包括外阴、阴道及慢性宫颈炎反复发作,上行感染,使内生殖道发生炎症,致输卵管炎症、梗阻和子宫内膜炎症,引起不孕。造成输卵管炎症的病原体多在流产后或产褥感染中出现,同时很多输卵管感染可无明显症状,妇科检查大部分无特殊,易漏诊致治疗不及时,导致输卵管发生慢性炎症造成阻塞而不孕。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一种妇科常见的、复杂的,以正常的阴道菌群比例改变为特征的临床疾病。患者无论存在临床症状与否,均可导致严重生殖及产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如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导致的早产及习惯性流产、输卵管炎诱发的不孕症及宫外孕、逆行性感染引起的盆腔炎、宫颈糜烂、泌尿系统及手术感染等。而在继发不孕患者中,BV的发病率居为榜首,而导致的并发症受到瞩目,突出了BV的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本课题对继发不孕患者和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在正常情况及BV发病时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同时,从BV患者中分离出的阴道加德纳菌菌株,研究其生物膜形成的致病机制与诱发的耐药,而导致BV复发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BV奠定了基础。具体工作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继发不孕住院患者的下生殖道致病菌感染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导致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状况;第二部分通过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887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人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的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BV的病原学病因有了深入的了解;第三部分通过对BV病人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出的58株阴道加德纳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不同的pH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阴道加德纳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后易复发有关。第一章下生殖道感染引起继发不孕的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性分析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孕症正逐渐成为一个紧迫和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不孕症分为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继发不孕是指既往有过妊娠,暴露于妊娠危险(希望妊娠、未避孕、正常性生活)1年或1年以上,未能再妊娠。女性不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通常是许多妇科疾病的一种结局或后遗症。其中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下生殖道感染是造成继发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干预治疗下生殖道感染侧重使用抗菌药物,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导致该类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探讨及区分继发不孕患者个体间的阴道正常菌群的变化和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住院部确诊为继发不孕且阴道分泌物培养菌阳性的606例病人,对继发不孕患者的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继发不孕症患者下生殖道细菌感染的状况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研究从该人群中病原体的高分离率与女性生殖道的并发症是否存在联系。在继发不孕的病人中,引起生殖道炎症的病原菌排名前三的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8.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等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等有较高的敏感性,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首选;金黄色葡萄球菌未见万古霉素耐药株。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等对解脲支原体敏感性高,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药物。本课题通过对继发不孕患者的下生殖道致病菌感染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导致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状况,可有效指导临床抗感染用药。第二章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评估正常情况下,阴道环境寄生共众多菌群,主要以乳杆菌赋予阴道抗菌的保护,分泌乳酸、过氧化氢及细菌素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及繁殖,从而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长期使用抗生素、机体免疫力低下、阴道灌洗不当、频繁性交及性激素改变等情况都可以造成阴道菌群紊乱,造成乳杆菌的优势地位被大量阴道加德纳菌、阿托波菌或混合性厌氧菌所代替,能产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或消失而引起细菌性阴道病。BV与多种妇产科疾病相关,可引起输卵管炎、盆腔炎性疾病,增加不良妊娠结果及性传播疾病的易感性。临床常用甲硝唑和克林霉素做为标准方案来治疗BV,但多达50%女性在初次治疗成功后可出现复发。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对BV的病因,特别是病原学缺乏深入了解,因而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因此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对BV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减少BV诱发妇产科疾病,保障妇女身体健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通过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887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人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对每个BV病人的病原菌进行检测,根据每一种病原菌在BV病人中的分布频数,来评估BV发病时阴道菌群失调后致病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通过在病原学方面对BV病因进行探讨,对BV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BV病人中有48种细菌被检出,其中念珠菌属(25.14%)、链球菌属(18.72%)、孪生球菌属(15.57%)、阴道加德纳菌(12.16%)、肠球菌属(9.02%)、埃希菌属(6.69%)、葡萄球菌属(3.69%)、克雷伯氏菌属及李斯特菌属均(2.19%)等。检出率最高的5种细菌分别为:白色念珠菌、麻疹孪生球菌、阴道加德纳菌、无乳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第三章加德纳菌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易复发因素分析BV病人的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发生紊乱,正常菌群如能产过氧化氢乳杆菌数量的减少,而厌氧菌和阴道相关微生物如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过度繁殖。在口服甲硝唑的标准治疗方案后,虽短期内消除临床症状,黏附于阴道上皮的阴道加德纳菌仍紧密黏附于阴道上皮,生物膜未被清除而持续存在,导致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后仍有持续性感染,症状再次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明仅BV患者阴道内的阴道加德纳菌较其他BV致病菌更能生成簇状致密的生物膜及赋予更强的细胞毒素。治疗时阴道加德纳菌及BVAB的代谢停止,但停止治疗后再次缓慢启动,可造成阴道微生态的紊乱,从而导致BV迁延不愈或复发。本课题通过收集2012年9月~2013年2月本院门诊诊断为BV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从中分离培养出的58株阴道加德纳菌,检测其在不同的pH环境下的生长情况,通过K-B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情况,使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探究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发病和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评估阴道加德纳菌临床菌株对现临床使用的抑菌药物,甲硝唑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在体外环境的改变,研究对其细菌生长繁殖的变化,研究相对应的因素与细菌性阴道病的诱发及复发是否存在关联。实验结果表明加德纳菌在阴道酸性环境下生长受到抑制,而在碱性环境下能够正常生长。临床加德纳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等敏感率较高,而对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7.2%和63.8%。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强,阳性率为48.3%。在健康女性阴道酸性的环境,抑制致病菌增殖,而BV患者的阴道pH值升高,易于阴道加德纳菌的繁殖。加德纳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后易复发有关。
二、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7种)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状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7种)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的特点 |
1.2 胚胎停育的常见病因 |
1.3 胚胎停育与BV相关致病菌的相关性 |
1.4 荧光定量PCR在阴道分泌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群落分布特点 |
2.1 研究对象与标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 标本采集及储存 |
2.3 实验材料 |
2.3.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3.2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阴道分泌物检查 |
2.4.2 样本DNA的提取 |
2.4.3 DNA浓度质检 |
2.4.4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4.5 荧光定量PCR扩增体系的制备 |
2.4.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判断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实验样本信息 |
3.2 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菌鉴定结果 |
3.2.1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阳性检出情况 |
3.2.2 阴道加德纳菌鉴定结果 |
3.2.3 普雷沃菌的鉴定结果 |
3.2.4 阿托波氏菌的鉴定结果 |
3.2.5 惰性乳杆菌的鉴定结果 |
3.2.6 卷曲乳杆菌的鉴定结果 |
3.2.7 加氏乳杆菌的鉴定结果 |
3.2.8 詹氏乳杆菌的鉴定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伦理审批表 |
综述 阴道加德纳菌致病机制及妊娠期致病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阴道菌群特点及差异细菌生物膜促进宫颈癌变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引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菌群特点及差异细菌筛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诱导宫颈癌前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发挥促癌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通过TLR_4-TGF-β_1/Smad信号通路诱导宫颈癌前细胞发生EM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阴道加德纳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高危型HPV感染自然转归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菌群结构失调的相关性 |
1. 研究对象 |
2. 材料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实验结论 |
第二部分 HR-HPV感染的转归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关系 |
1. 研究对象 |
2. 材料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实验结论 |
第三部分 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炎性因子的表达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领域的研究进展 |
1 DNA指纹图谱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1.1 T-RFLP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1.2 DGGE/TGGE在生殖道微生物中的进展 |
1.3 RAPD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1.4 AFLP在生殖道微生物中的进展 |
1.5 SSCP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2 核酸探针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2.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2.2 基因芯片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3 基于PCR的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
第二章 组学时代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1 宏基因组学的产生背景 |
2 宏基因组中的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2.1 女性阴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2.2 女性尿液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2.3 男性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2.4 动物阴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2.5 宏基因组在检测阴道微生物分型中的应用 |
3 宏转录组研究阴道微生物群落功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大熊猫阴道细菌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来源 |
1.1.4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采集 |
1.2 方法 |
1.2.1 基因组DNA抽提及鉴定 |
1.2.2 454焦磷酸测序 |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样品采集结果 |
2.2 PCR预试验电泳检测 |
2.3 标准曲线 |
2.4 定量 |
2.5 统计分析结果 |
2.5.1 焦磷酸测序结果 |
2.5.2 OTU聚类分析 |
2.5.3 多样性分析(Alpha-diversity)结果 |
2.5.4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ve)分析结果 |
2.5.5 Shannon-Wiener曲线分析结果 |
2.5.6 分类学分析(Taxonomy) |
2.5.7 群落结构分析(CommunityStructure) |
2.5.8 Heatmap |
2.5.9 PCA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 |
3 讨论 |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讨论 |
3.2 产乳酸的微生物分析 |
3.3 产乳酸的微生物在生殖道中的作用 |
3.4 微生物引起大熊猫繁殖困难的可能原因分析 |
3.5 研究方法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大熊猫阴道真核生物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 |
1.1.2 材料 |
1.1.3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来源 |
1.1.4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采集 |
1.2 方法 |
1.2.1 基因组DNA抽提及鉴定 |
1.2.2 454焦磷酸测序 |
1.2.3 PCR正式试验 |
1.2.4 荧光定量 |
1.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样品采集结果 |
2.2 PCR扩增结果 |
2.2.1 预试验9个样本DNA提取结果 |
2.2.2 重复试验12个样本DNA提取结果 |
2.3 标准曲线 |
2.4 定量 |
2.5 统计分析结果 |
2.5.1 焦磷酸测序结果 |
2.5.2 OTU聚类分析 |
2.5.3 多样性分析(Alpha-diversity)结果 |
2.5.4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rve)分析结果 |
2.4.5 shannon-Wiener曲线分析结果 |
2.5.6 分类学分析(Taxonomy) |
2.5.7 群落结构分析(Community Structure) |
2.5.8 Heatmap |
2.5.9 PCA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 |
3 讨论 |
3.1 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
3.2 在各个水平上的分类 |
3.2.1 在门水平上的分类 |
3.2.2 在属水平上的分类 |
3.2.3 在种水平上的分类 |
3.3 大熊猫繁殖障碍相关微生物种群与致病性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熊猫阴道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仪器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培养基 |
1.1.4 部分溶液的配制 |
1.1.5 PCR引物 |
1.2 方法 |
1.2.1 采样 |
1.2.2 真菌的分离培养 |
1.2.3 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1.2.4 真菌rDNA序列分析 |
1.2.5 测序鉴定 |
2 结果 |
2.1 霉菌的形态学特征 |
2.2 类酵母样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
2.3 酵母样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
2.4 电泳结果 |
2.5 真菌鉴定结果 |
3 讨论 |
3.1 大熊猫阴道可培养真菌种类组成分析 |
3.2 真菌鉴定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
3.3 大熊猫阴道真菌种群及对繁殖的影响 |
3.4 大熊猫阴道样本中最常见真菌种群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熊猫阴道链格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菌株 |
1.2 主要仪器 |
1.3 培养基 |
1.4 生态因子对链格孢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1.4.1 不同培养基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1.4.2 不同温度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1.4.3 不同pH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1.4.4 不同碳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1.4.5 不同氮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态因子对链格孢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2.1.1 不同培养基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2.1.2 不同温度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2.1.3 不同pH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2.1.4 不同碳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2.1.5 不同氮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大熊猫阴道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种 |
1.2 材料及器材 |
1.2.1 试验材料 |
1.2.2 器材 |
1.2.3 培养基 |
1.3 试验方法 |
1.3.1 菌种活化 |
1.3.2 菌落观察 |
1.3.3 菌体菌丝观察 |
1.3.4 生长曲线 |
1.3.5 芽管试验 |
1.3.6 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化特性 |
2 试验结果 |
2.1 菌落形态 |
2.1.1 S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
2.1.2 玉米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
2.2 菌体 |
2.2.1 菌体形态 |
2.2.2 菌体大小 |
2.3 菌丝 |
2.3.1 假菌丝形态 |
2.3.2 真菌丝形态 |
2.3.3 链状假丝酵母菌假菌丝与真菌丝的特点 |
2.4 孢子 |
2.5 生长 |
2.5 芽管试验 |
2.6 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化特性 |
2.6.1 碳源同化试验 |
2.6.2 糖酵解试验 |
2.6.3 尿素试验 |
2.6.4 耐放线菌酮试验 |
2.6.5 显色试验 |
3 讨论 |
3.1 菌体形态大小差异 |
3.2 假菌丝分枝点 |
3.3 菌体菌丝关系 |
3.4 生长过程 |
3.5 生化试验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之处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成果、科研项目及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5)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解脲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
二、解脲支原体的致病性 |
三、致病机制 |
四、临床治疗中的问题 |
五、治疗方案 |
第二节 中医药研究概况 |
一、病名研究 |
二、病因病机 |
三、中医治疗研究 |
四、中医药实验研究 |
第二章 止带片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病例来源及样本量估算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和脱落标准 |
七、试验设计及分组 |
八、用药方案 |
九、观测指标与观察时点 |
十、疗效判定标准 |
十一、安全性评价标准 |
十二、研究质量控制 |
十三、依从性测评 |
十四、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
十五、技术路线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基线资料 |
二、疗效结果和分析 |
第三章 止带片复方及组方中药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制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及目的 |
二、实验材料准备 |
三、预实验 |
四、正式实验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临床菌株 |
二、标准菌株 |
第四章 讨论 |
一、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可行性分析 |
二、止带片的方药分析 |
三、止带片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分析 |
四、止带片作用于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机理分析 |
五、止带片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新疆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伦理审查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人-β防御素-1,-2,-3 mRNA在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药物干预对人-β防御素-1,2,3 mRNA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解脲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伦理审查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STD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及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 nPCR方法 |
1.3 药敏试验 |
2 结果 |
2.1 男性STD患者7种支原体的nPCR检测 |
2.2 6种阳性支原体 |
2.3 188例男性性病病人阴道加德氏菌nPCR检测结果 |
2.4 药敏试验结果 |
3 讨论 |
(8)支原体在性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耐药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注释表 |
前言 |
第一章 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问卷调查 |
1.1.3 临床标本采集 |
1.1.4 Uu 和Mh 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1.1.5 Mg、Mf、Mpe 和Mpi 的检测 |
1.1.6 资料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HIV 阳性者及AIDS 人群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 |
1.2.2 其它人群中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 |
1.2.3 性病门诊患者Uu 和Mh 感染的影响因素 |
1.3 讨论 |
1.3.1 HIV/AIDS 人群中支原体感染状况 |
1.3.2 其他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体检者中支原体感染状况 |
1.3.3 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 |
1.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致病性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标本采集方法 |
2.1.4 Uu 和Mh 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2.1.5 Uu 和Mh 感染浓度CCU 的检测 |
2.1.6 Uu 菌株的生物型检测 |
2.1.7 其它妇科常见病原体的检测 |
2.1.8 资料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采样部位支原体检出情况比较 |
2.2.2 不同女性人群Uu 和Mh 的感染状况 |
2.2.3 Uu、Mh 的感染浓度CCU 检测及随访结果分析 |
2.2.4 Uu 生物型与疾病的关系 |
2.2.5 Uu、Mh 与其它妇科常见病原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不同部位支原体的检出情况 |
2.3.2 Uu、Mh 对女性生殖道的致病性 |
2.3.3 Uu、Mh 与其他病原体的交互作用 |
2.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耐药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Uu 和Mh 临床分离菌株 |
3.1.2 支原体的定性药物敏感性试验 |
3.1.3 支原体的定量药物敏感试验 |
3.1.4 Uu 菌株的生物型检测 |
3.1.5 资料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Uu 与Mh 的定性药敏试验结果 |
3.2.2 Uu 的MIC 药敏试验结果 |
3.2.3 Mh 的MIC 药敏试验结果 |
3.2.4 Uu 药敏结果与菌株生物型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Uu 与Mh 定性药敏情况 |
3.3.2 Uu 与Mh 的抗生素MIC 分析 |
3.3.3 Uu 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
3.3.4 Uu 生物型与其抗生素MIC 的关系 |
3.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Uu 菌株 |
4.1.2 耐药基因检测 |
4.1.3 资料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四环素耐药相关tetM 基因检测结果 |
4.2.2 gyrA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4.2.3 parC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4.2.4 23SrRNA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4.3 讨论 |
4.3.1 tetM 基因与四环素耐药的关联性 |
4.3.2 gyrA 和parC 基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关联性 |
4.3.3 23S rRNA 基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关联性 |
4.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支原体与淋球菌的合并感染及淋球菌的耐药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标本采集方法 |
5.1.3 淋球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5.1.4 菌种保存 |
5.1.5 淋球菌的药敏试验 |
5.1.6 淋球菌的耐药基因检测 |
5.1.7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
5.2 结果 |
5.2.1 性病门诊患者淋球菌感染状况 |
5.2.2 淋球菌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 |
5.2.3 淋球菌的药物敏感性 |
5.2.4 淋球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5.2.5 gyrA 基因突变类型与氟喹诺酮类药物MIC 的关系 |
5.2.6 parC 基因错义突变数量与氟喹诺酮类药物MIC 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支原体与淋球菌合并感染情况 |
5.3.2 江苏省部分地区淋球菌耐药情况 |
5.3.3 淋球菌的耐药基因 |
5.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综述之一: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研究进展 |
综述之二:解脲脲原体耐药状况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综述之三:淋病奈瑟菌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检测研究进展 |
作者简介 |
学习期间发表及已录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9)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7种)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标本采集与保存 |
1.2.2 标本处理 |
1.2.3 nPCR方法 |
2 结 果 |
2.1 76例男性性病病人7种支原体nPCR检测结果 |
2.2 7种支原体 nPCR电泳结果 (图1, 2, 3) |
2.3 76例男性性病病人阴道加德氏菌nPCR检测结果 |
3 讨 论 |
3.1 关于生殖道的支原体感染 |
3.2 关于阴道加德氏菌 |
(10)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原学调查和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下生殖道炎症引起继发不孕的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性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评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加德纳菌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易复发因素分析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
参考文献 |
附录Ⅲ |
致谢 |
四、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7种)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状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研究[D]. 邢丽枝. 兰州大学, 2021(12)
- [2]阴道菌群特点及差异细菌生物膜促进宫颈癌变的机制研究[D]. 刘莹.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3]高危型HPV感染自然转归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D]. 乔峤. 武汉大学, 2018(06)
- [4]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D]. 马晓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5]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袁红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6)
- [6]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D]. 孟炜.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7]STD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及药敏试验[J]. 蔡翔,孙兰芳,张新华,胡建平,杨小萍,钱晓勤. 现代预防医学, 2006(11)
- [8]支原体在性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耐药机理研究[D]. 王蓓. 东南大学, 2007(04)
- [9]男性性病病人支原体(7种)和阴道加德氏菌感染状况研究[J]. 孙蓉,顾建建,孙峰,张新华,朱进,时祝帅. 热带医学杂志, 2002(04)
- [10]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原学调查和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D]. 余竑敏. 复旦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