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华
(湖北省大冶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大冶435100)
【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后再次妊娠不同流产方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0月就诊的初孕剖腹产术后再次早孕病例流产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负压吸引组与联合组间完全流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组与C组间差异均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吸引组与联合组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率方面差异均较显著,P<0.05。结论初次剖腹产后再次早孕选用药物流产后行负压吸引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流产;剖腹产;早期妊娠;;
近年来,剖腹产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剖腹产率也随之上升,伴随术后再次妊娠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1]。剖腹产的瘢痕子宫可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或)周围组织粘连等,使子宫发生解剖位置及形态特征的改变,造成再次妊娠流产困难较多。如何选择瘢痕子宫早孕的流产方式,以期获得最大的安全性、最小的损伤及副反应意义重大。现就常用的3种终止初次剖腹产后再次早孕的流产方式的整体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初次剖腹产后再次早孕有终止妊娠要求的90例瘢痕子宫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1~37岁,平均29岁。停经天数平均46d。90例孕妇均接受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B超下孕囊测量,得到确诊,为宫内早孕,子宫切口的瘢痕处无孕囊种植,且无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的药物禁忌证。所有手术均经固定且操作熟练的医师进行。将90例患者随机分组,标号A、B、C,每组30例,且各组间患者在年龄、孕龄上差异不显著,P>0.05。
1.2流产方式A组采取负压吸引术,即进行人工流产的操作;B组采取药物流产+负压吸引术,即于第1、2d每天早晨各口服50mg米非司酮,晚上各25mg,且服药前后禁食2h,于第3d早晨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然后于1h行负压吸引术;C组采取药物流产,用药方法如B组所述,服药后在门诊观察休息6h,观察记录流产情况。
1.3观察指标完全流产指胚胎组织吸引或排出完全,阴道流血逐渐停止,于3~4周检查尿HCG阴性。不全流产指胚胎组织吸引或排出不完全,阴道流血较多,4周检查尿HCG未转阴,B超显示宫内仍有组织残留。流产无效或失败指无胚胎组织排出,且血HCG持续升高,B超显示孕囊未排出。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相应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需采用χ2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三组流产方式成功率比较由表1可知,A组与B组间完全流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A组、B组与C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A/B组流产方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由表2可知,B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三组流产方式成功率比较(n,%)
组别n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流产无效
A组302910
B组303000
C组302721
表2A/B流产方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
组别n手术用时(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感染宫腔粘连
A组306.0±2.320.3±5.230
B组302.9±2.18.7±3.810
PP<0.05P<0.05P<0.05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剖腹产率的不断增加,疤痕子宫及其避孕失败率逐渐上升,人工流产相应增多。但剖腹产术后的子宫疤痕增加了人工流产的困难。尤其当绒毛种植于疤痕处且向宫壁发展时,可在妊娠早期导致严重后果,如子宫穿孔、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死亡。应用负压吸引术要于术前诊断是否为疤痕部位妊娠,以避免手术中发生子宫穿孔或大出血。负压吸引术是一种盲视下进行的手术,完全依赖于医生的手上经验,剖腹产再次妊娠的疤痕子宫发生危险的几率较大。药物流产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不宜手术流产的患者高,如哺乳期、产后近期。对于剖腹产后1年之内早期妊娠患者,孕囊即使已完全排出,但考虑到瘢痕子宫的位置及收缩能力已发生改变,多需立即清宫[2]。本次研究可看出,药物流产更易接受,完全流产率可达90%(27/30)。同时,药物流产组不会出现子宫穿孔、宫颈宫腔粘连等并发症,明显比负压吸引术效果更好。但同时负压吸引术的成功率较高,且出血量少,但它有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可能。
综上,对于剖腹产后的早期妊娠,药物流产较安全,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负压吸引术成功率高,出血量少,所需时间较短。联合药物流产+负压吸引,经研究表明其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但对于剖腹产术妇女积极落实避孕,尽可能地减少人工流产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柴珂,杨玲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84例分娩方式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139-140.
[2]殷宝莉,李家福.剖宫产术后早孕流产大出血3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