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宝座塔论文-李思妤

金刚宝座塔论文-李思妤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刚宝座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觉寺金刚宝座塔,视觉分析,形制变化,异质性

金刚宝座塔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妤[1](2019)在《“视觉异物”——清代地图中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视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关于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断代、形制、造像等方面。本文将通过图像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在地图中的视觉"异质性"角度入手,对其背后的深层社会、时代因素做以剖析。(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3期)

孙磊[2](2014)在《金刚宝座塔型制与传播路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北,是北京地区藏传佛教建筑重要遗迹。建造于明成化9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金刚宝座塔建筑,它具有印度规制及汉藏艺术交融的特点。造像精美生动、图像内容丰富,这座建筑是北京地区藏传佛教艺术风格的体现。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对其后建成的金刚宝座塔型制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4年20期)

李光明[3](2014)在《金刚宝座塔与曼陀罗文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刚宝座塔是依据密教五佛曼陀罗的义理修建的,起源于印度,是佛教东渐过程中的建筑遗迹。相比其他类型的佛塔而言,金刚宝座塔与《金刚顶经》体系中的五佛五智说具有直接的关联,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融合西域和汉藏建筑的元素和文化内涵,最终形成中印风格兼具、汉藏佛教文化融合的建筑定式。(本文来源于《文物建筑》期刊2014年00期)

李光明[4](2014)在《金刚宝座塔与曼陀罗文化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塔起源于印度,最初建塔主要用于埋藏、供奉佛陀和高僧的舍利,形制也比较单一。后随佛教的发展、东传,为中国建筑所采用,经过古代匠师的不断创造和印度佛教文化的持续传播和影响,发展成为包括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亭阁式塔、花塔、过街塔、经幢式塔等在内的十几种形式[1]。金刚宝座塔也是随印度佛教文化的传(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14年02期)

何力[5](2012)在《宋元文脉角度管窥:北京元居庸关云台(过街塔)与明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史论研究中,实现其建筑与城乡规划设计师职业阶段信实的建筑历史观.提出在适用性上,宋元建筑风气及其研究是贴切的选择.最后,借用五塔寺研究,研讨宋朝以及元朝建筑的过渡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李俊[6](2012)在《金刚宝座塔形制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金刚宝座塔的定义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中"金刚宝座塔图"(1)词条,主要依据敦煌壁画中的五塔形象将之定义为"一种由五塔组成的塔形"。在《佛教美术辞典》中,"金刚宝座塔"诠释为高大的基台状宝座及台顶上的五塔两部分。五塔,其中央是供奉大日如来的大塔,围绕五塔中央的东西南北分别配有小塔供(本文来源于《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期刊2012年00期)

杨鸿蛟[7](2012)在《关于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历史与图像问题的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觉寺,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白石桥西的高粱河北岸,因寺内存有一座金刚宝座塔形制的五塔,故俗称五塔寺。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前倚高粱河,河临大道,"夹道长杨,绿荫如幕,清流映带"(1),风景极为秀丽,明清之际即已成为着名的游览胜地,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流连忘返,赋诗赞颂(2)。现在虽已殿宇无存,原貌尽失,但从伫立在寺院中心宏伟的金刚宝座塔上,仍然可以领略到真(本文来源于《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期刊2012年00期)

李俊[8](2011)在《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图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遗存的金刚宝座塔为数并不多,其中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因其雕塑形象的精美绝伦而首屈一指。时代的晚期性丝毫无损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艺术价值,反而因其具有多民族艺术的融合性,成为实物的明证,文献的补证。但金刚宝座塔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的承载体之一,并未得到过足够的关注。文章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上的雕像出发,追溯历史,探寻图像之源,力图展现乾隆统治初期以兼收并蓄为主的时代审美特征,体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彰显汉、藏、蒙等民族的审美情趣,以期准确把握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艺术与宗教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藏学》期刊2011年03期)

雷凡[9](2010)在《金刚宝座塔的现代演绎——天津和记黄埔营口道项目之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天津和记黄埔营口道项目的建筑背景,总体布局,人流物流的组织,分析了作为城市综合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逻辑和设计策略,解读项目外部造型和内部空间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0年07期)

李乾朗[10](2009)在《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重台座上树立八塔,融合喇嘛塔与密檐塔之造型,为清代金刚宝座塔的成熟之作。北京西郊香山的碧云寺,据文献记载,创建于特别尊崇藏传佛教的元代,初名碧云庵。明代宦官势力高涨,由于武宗时的于经和熹宗时的魏忠贤两位当权太监,先后相中此地为死(本文来源于《紫禁城》期刊2009年09期)

金刚宝座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北,是北京地区藏传佛教建筑重要遗迹。建造于明成化9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金刚宝座塔建筑,它具有印度规制及汉藏艺术交融的特点。造像精美生动、图像内容丰富,这座建筑是北京地区藏传佛教艺术风格的体现。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对其后建成的金刚宝座塔型制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刚宝座塔论文参考文献

[1].李思妤.“视觉异物”——清代地图中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视觉分析[J].美术大观.2019

[2].孙磊.金刚宝座塔型制与传播路线[J].文化月刊.2014

[3].李光明.金刚宝座塔与曼陀罗文化初探[J].文物建筑.2014

[4].李光明.金刚宝座塔与曼陀罗文化考略[J].法音.2014

[5].何力.宋元文脉角度管窥:北京元居庸关云台(过街塔)与明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比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

[6].李俊.金刚宝座塔形制探源[J].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12

[7].杨鸿蛟.关于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历史与图像问题的考证[J].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12

[8].李俊.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图像探析[J].中国藏学.2011

[9].雷凡.金刚宝座塔的现代演绎——天津和记黄埔营口道项目之解析[J].华中建筑.2010

[10].李乾朗.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J].紫禁城.2009

标签:;  ;  ;  ;  

金刚宝座塔论文-李思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