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铸造论文-康跃华,黄正华,王顺成,闫闳,陈荣石

低温铸造论文-康跃华,黄正华,王顺成,闫闳,陈荣石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铸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WE43镁合金,力学行为,断裂行为,脆性断裂

低温铸造论文文献综述

康跃华,黄正华,王顺成,闫闳,陈荣石[1](2019)在《铸造WE43镁合金低温至高温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铸造WE43镁合金在-196~300℃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及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热处理态(T6)WE43镁合金组织具有等轴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104μm,晶内主要由细小弥散分布的β′和β_1相组成,晶界具有较粗大的第二相,并且在晶界附近形成约300 nm宽度的无析出相区域;变形温度降低至-196℃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仍具有3.2%,表明合金不存在完全的低温脆性断裂,原因可能是晶界附近存在的无析出相区域可以协调一定量的塑性变形;当变形温度从室温升高至250℃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从2.4%显着增加至13.5%,表明合金发生韧脆转变现象,原因可能是合金在250℃变形时非基面滑移的大量启动和晶界滑动能力的大幅增加.(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刘昊昕[2](2019)在《Si相及热处理对铸造Al-Si合金低温断裂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动车组的关键零部件,高速动车组枕梁的结构复杂。采用铸造Al-Si合金材料代替传统的焊接钢板式枕梁,使高速动车车身轻量化。在我国北方、高原等地,高铁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会达到-40℃,所以研究Al-Si合金枕梁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至关重要。本课题研究Na变质、固溶以及深冷对Al-Si合金Si相尺寸和形貌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合金低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另外,研究了Si相含量对Al-Si-Mg合金低温拉伸性能以及挤压铸造对Al-7Si-0.3Mg合金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Na变质处理后的Al-7Si-0.3Mg合金中原先粗大长条状或板片状的Si相变成了细小的纤维状。挤压铸造使Al-7Si-0.3Mg合金组织中晶粒细化,Si相变得细小且分布均匀。在同一处理工艺下,与室温(20℃)拉伸相比,在低温(-60℃)拉伸下合金的强度提高,而伸长率降低。对于Al-xSi-0.3Mg合金(x=1/2/3/4/7),合金中Si含量越高,合金强度越高,伸长率降低。当Si含量x<4时,拉伸过程中Si相主要以脱落为主,形成微孔洞,合金与室温拉伸相比,低温下(-60℃)强度和伸长率均提高;当Si含量x≥4时,拉伸过程中Si相主要以断裂为主,形成微裂纹。与室温拉伸相比,低温下(-60℃)强度提高但是伸长率降低。Na变质Al-7Si-0.3Mg合金经过8h的固溶处理以及6h时效处理后,在低温(-60℃)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81MPa、265MPa和10.04%。此时,Si相的平均直径最小、数量最少、分布均匀且形貌圆整。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所受到的位错塞积应力减小,使得合金不易发生断裂。Si相断裂时产生的微裂纹较小,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得到显着提高。对固溶后的Al-7Si-0.3Mg合金进行24h深冷处理,合金在低温下(-60℃)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85MPa和18.00%。深冷处理细化合金晶粒,同时产生大量位错。对深冷处理后的合金进行6h时效处理,大量Mg_2Si相析出,阻碍位错运动,使得大量位错在Mg_2Si相附近聚集,使得合金力学性能提高。合金低温下(-60℃)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为295MPa和15.25%。对合金进行固溶+深冷+时效处理,可以在保证低温下强度的同时,提高低温下的伸长率。(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5-30)

邓宏运,王春景[3](2019)在《风电电机端盖低温球墨铸铁件消失模铸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电机端盖的消失模铸造工艺。低温球墨铸铁电机端盖模样采用EPS板材加工而成,EPS板材的密度18 g/dm~3,从泡沫模样的涂料涂刷与烘干,装箱造型等关键工艺控制变形;分析了消失模铸造生产低温球铁的原材料、化学成分选择、球化处理、孕育处理等工艺过程。结果表明,消失模铸造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电机端盖铸件力学性能、材质达到了同类产品先进的技术水平,电机端盖低温高韧度球墨铸铁件表面质量好,没有夹渣、加砂、冷隔、变形等缺陷,可批量生产。(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何义雄[4](2018)在《2.5MW风电低温轮毂无冒口铸造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从原材料、工艺设计、铁液成分、多次孕育处理和熔炼控制等方面介绍2.5MW风电低温型轮毂无冒口铸造过程,利用石墨化膨胀原理实现无冒口铸造,整体砂芯配专用芯骨工艺减少铸件产生夹砂的可能及尺寸的均匀稳定,引用陶瓷管、过滤网及低温快浇工艺消除一、二次夹渣的产生。(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期刊2018-11-15)

宋丽英[5](2018)在《铸造Al-Si系合金低温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铸造Al-Si合金具有强度高和铸造性能优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越来越多的Al-Si合金铸件应用于高速列车(如:枕梁),国内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对铝合金铸件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铝合金设备有时会出现难以检测和预防的疲劳断裂,这种突然断裂的失效形式往往给工程带来难以预料的危险。此外,高速铁路需要在低温下运行,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高原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冬季,室外温度甚至会达到-40°C。因此,如何提高铸造Al-Si合金低温条件下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铸造Al-Si合金的低温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晶粒尺寸、变质、时效和深冷处理对ZL101合金低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其次,研究了Si含量对Al-xSi(x=1,4,7,12)-0.3Mg合金低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另外,分析了ZL101合金低温疲劳性能;最后,研究了铸造缺陷对ZL101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Al-Ti-B晶粒细化剂和增加凝固速率的方式,使合金晶粒细化,从而合金力学性能提高。通过添加Al-Sr和Al-RE进行复合变质,使得合金中粗大板片状Si相转变为细小纤维状,Si相对铝基体的割裂作用减弱,同时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增强,使合金性能改善。同时,同一工艺条件下的合金低温强度高于室温,伸长率相反。随着时效时间增加,ZL101合金强度先上升后下降,伸长率则相反,在时效7h时合金强度达到最大值。深冷处理使合金内部产生压应力,在拉伸过程中外界应力需要抵消这部分应力,使合金强度和伸长率均得到提高;低温条件下,性能变化规律与室温一致。Al-x(x=1,4,7,12)Si-0.3Mg合金低温强度均高于室温,其中Al-1Si-0.3Mg伸长率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Al-x(x=4,7,12)Si-0.3Mg合金则相反;Al-x(x=1,4,7,12)Si-0.3Mg合金,随着Si含量增加,合金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与20°C相比,在同一应变条件下,材料低温疲劳循环周次显着增加,这与裂纹在低温条件下的萌生门槛值提高以及扩展速率降低紧密相关;在同一温度下,材料寿命随着应变幅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对比分析回收料与纯净合金,研究铸造缺陷对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纯净合金裂纹在Si相附近萌生,并沿着Si相边缘扩展;利用回收料制备的合金中存在大量铸造缺陷,裂纹在缺陷处萌生,随着加载力增加,裂纹扩展至Si相而使Si相断裂,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扩展方向沿着最大剪切应力方向,但当遇到铸造缺陷时,扩展方向发生较大改变。(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2)

柳建国,陈娟[6](2018)在《熔模铸造QT450-10低温高冲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铸件表面发黑是一种常见缺陷,压铸常用的铝、镁、锌合金,都是容易氧化的合金,在高温和常温状态都容易被氧化和被污染。一般氧化和污染后,都会使铸件出现颜色发黑和锈蚀现象,不仅影响铸件的美观,也会影响铸件的使用性能,致使压铸件报废。这里从脱模剂、冲头油、浇注系统、模具结构、铸件结构、压铸合金、生产操作等方面,探讨了致使铸件发黑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5-13)

仇瑞全[7](2018)在《精密铸造中温蜡低温除水》一文中研究指出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或无切削的铸造工艺,生产出的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数值低、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特别对于铸件形状复杂的部件,这种铸造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在熔模铸造过程中,由于经过蒸汽脱蜡釜排出的蜡液里面含有大量水分、杂质、粉尘掺杂在蜡料中因此需将蜡液从脱蜡釜中排出后进入除水桶中进行除水处理,一般除水桶的温度设置在110-120°C,开启搅拌器进行搅拌除水,搅拌10-12小时,进行高温搅拌除水,其不足之处在蜡料反复使用,势必会在持续高温下蜡液出现碳化物、颜色老化、性能降低。本方法利用低温除水可更加有效的延长模料的使用寿命,完全能够达到与高温除水同样的效果且使用性能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5-13)

朱汉红,刘致远,李栋兴,薛辉军,沈泰一[8](2017)在《LCB低温钢阀门铸件的熔炼铸造及热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化学成分优化以及热处理试验,掌握了LCB低温钢的熔炼及热处理工艺;对阀门铸件进行铸造工艺模拟,完成了该材料所有铸件的工艺攻关,并进行了生产。结果显示,铸件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各项性能检测指标全部满足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19期)

马广辉[9](2016)在《铸造Al-Si-Mg合金低温力学性能及其断裂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Al-Si-Mg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20℃~-80℃的环境中进行拉伸性能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口形貌及断口附近的位错滑移带分布,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断口处的组织结构及裂纹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口附近的位错分布及形貌,并采用ANSYS软件模拟加载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当实验环境温度由20℃下降至-80℃时,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Al-7.0Si-0.3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但伸长率降低。而在Al-1.0Si-0.3Mg合金中,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都表现为提高。在室温环境中,基体内激活能较高,位错运动的阻力较小,但在低温环境下基体内激活能降低,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大,这是导致铸造Al-Si-Mg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Si相对Al-Si-Mg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拉伸断裂行为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发现:Al-1.0Si-0.3Mg合金中的Si相数量较少,拉伸过程中位错塞积使细小Si相容易发生脱落,基体中形成了微孔洞;同时拉伸过程产生的位错容易在晶界处塞积,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相邻晶粒的位错源启动,合金表现出较高的塑性。在铸造Al-1.0Si-0.3Mg合金中,裂纹的扩展过程是组织内部微孔洞的生长及连接过程,在低温环境下Al-1.0Si-0.3Mg合金塑性变形均匀性提高是合金伸长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Al-7.0Si-0.3Mg合金中的Si相数量较多,拉伸过程中位错容易在Si相处发生塞积,产生的应力集中直接作用在粗大的Si相上,使Si相发生断裂,在合金中形成微裂纹;另一方面,使相邻晶粒的位错源不易启动,从而使Al-7.0Si-0.3Mg合金的抗拉强度较高,但塑性较低。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Al-7.0Si-0.3Mg合金中Si相断裂数量和合金基体强度增加,断裂Si相造成的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增大,从而引发了准解理断裂,这是导致Al-7.0Si-0.3Mg合金低温下伸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Al-7.0Si-0.3Mg合金在铸态时,基体中的共晶Si相呈粗大的板片状,在拉伸变形过程中Si相附近容易塞积大量位错,引发解理断裂,因而铸态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较低。在低温环境下铝基体中位错运动阻力增加,使得Si相断裂数量增加,合金的伸长率进一步降低。在固溶处理后,Al-7.0Si-0.3Mg合金中的Si相发生了粒化,Si相颗粒尺寸减小、形貌圆整,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塞积位错数量减少,Si相发生解理断裂的数量减小,合金强度和伸长率都明显升高。固溶后期,由于Si相发生了粗化,且长宽比略有回升,导致合金强度和伸长率下降。时效初期Al-7.0Si-0.3Mg合金基体内部出现GP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形成针状β″相。时效10h时,基体中β″长成棒状β′,此时合金强度达到最大。在过时效阶段,β′最后生长成为片状β使合金强度降低。在Al-7.0Si-0.3Mg合金中,由于铝基体和Mg2Si相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低温冷缩效应作用下基体受Mg2Si相挤压,在Mg2Si相周围形成弹性应力场,从而阻碍位错运动。当应力场中的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Mg2Si相一侧时,位错受到斥力作用。而应力场中的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背向Mg2Si相一侧时,位错受到引力作用。Al-7.0Si-0.3Mg合金在低温下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增强,其中屈服强度不受缺口敏感性的影响,而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对应力集中较为敏感。在拉伸过程中Al-7.0Si-0.3Mg合金缺口试样由于受应力集中影响,在缺口根部的共晶组织产生初始裂纹。而在光滑试样中,铸件内部缺陷附近的Si相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形成初始裂纹。在低温环境下,基体强度的增加使缺口附近的应力集中增大,促进了Si相的断裂,从而使合金的缺口敏感性增加。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由尖端产生应力集中,使位错在附近的Si相处塞积,断裂的Si相进一步增加了铝基体内部的应力集中,使铝基体被撕裂,这是裂纹沿着Si相分布扩展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6-10-08)

马广辉,李润霞,白彦华,李荣德[10](2016)在《Si相对铸造Al-Si合金低温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Al-1Si-0.3Mg和Al-7Si-0.3Mg合金在-80~20℃拉伸过程中的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Al-1Si-0.3Mg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均呈上升趋势;Al-7Si-0.3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上升,伸长率却明显下降;拉伸过程中Al-1Si-0.3Mg合金中位错在晶界塞积,易使相邻晶粒内位错源启动,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Al-7Si-0.3Mg合金的位错在Si相边界塞积,使相邻晶粒内位错源难以启动,从而造成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低温铸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动车组的关键零部件,高速动车组枕梁的结构复杂。采用铸造Al-Si合金材料代替传统的焊接钢板式枕梁,使高速动车车身轻量化。在我国北方、高原等地,高铁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会达到-40℃,所以研究Al-Si合金枕梁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至关重要。本课题研究Na变质、固溶以及深冷对Al-Si合金Si相尺寸和形貌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合金低温拉伸性能的影响;另外,研究了Si相含量对Al-Si-Mg合金低温拉伸性能以及挤压铸造对Al-7Si-0.3Mg合金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Na变质处理后的Al-7Si-0.3Mg合金中原先粗大长条状或板片状的Si相变成了细小的纤维状。挤压铸造使Al-7Si-0.3Mg合金组织中晶粒细化,Si相变得细小且分布均匀。在同一处理工艺下,与室温(20℃)拉伸相比,在低温(-60℃)拉伸下合金的强度提高,而伸长率降低。对于Al-xSi-0.3Mg合金(x=1/2/3/4/7),合金中Si含量越高,合金强度越高,伸长率降低。当Si含量x<4时,拉伸过程中Si相主要以脱落为主,形成微孔洞,合金与室温拉伸相比,低温下(-60℃)强度和伸长率均提高;当Si含量x≥4时,拉伸过程中Si相主要以断裂为主,形成微裂纹。与室温拉伸相比,低温下(-60℃)强度提高但是伸长率降低。Na变质Al-7Si-0.3Mg合金经过8h的固溶处理以及6h时效处理后,在低温(-60℃)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81MPa、265MPa和10.04%。此时,Si相的平均直径最小、数量最少、分布均匀且形貌圆整。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所受到的位错塞积应力减小,使得合金不易发生断裂。Si相断裂时产生的微裂纹较小,合金的强度和伸长率得到显着提高。对固溶后的Al-7Si-0.3Mg合金进行24h深冷处理,合金在低温下(-60℃)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85MPa和18.00%。深冷处理细化合金晶粒,同时产生大量位错。对深冷处理后的合金进行6h时效处理,大量Mg_2Si相析出,阻碍位错运动,使得大量位错在Mg_2Si相附近聚集,使得合金力学性能提高。合金低温下(-60℃)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为295MPa和15.25%。对合金进行固溶+深冷+时效处理,可以在保证低温下强度的同时,提高低温下的伸长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铸造论文参考文献

[1].康跃华,黄正华,王顺成,闫闳,陈荣石.铸造WE43镁合金低温至高温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的研究[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9

[2].刘昊昕.Si相及热处理对铸造Al-Si合金低温断裂行为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9

[3].邓宏运,王春景.风电电机端盖低温球墨铸铁件消失模铸造技术[J].铸造技术.2019

[4].何义雄.2.5MW风电低温轮毂无冒口铸造工艺研究[C].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8

[5].宋丽英.铸造Al-Si系合金低温力学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

[6].柳建国,陈娟.熔模铸造QT450-10低温高冲击性能研究[C].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2018

[7].仇瑞全.精密铸造中温蜡低温除水[C].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2018

[8].朱汉红,刘致远,李栋兴,薛辉军,沈泰一.LCB低温钢阀门铸件的熔炼铸造及热处理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7

[9].马广辉.铸造Al-Si-Mg合金低温力学性能及其断裂行为[D].沈阳工业大学.2016

[10].马广辉,李润霞,白彦华,李荣德.Si相对铸造Al-Si合金低温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

标签:;  ;  ;  ;  

低温铸造论文-康跃华,黄正华,王顺成,闫闳,陈荣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