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业务提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一代网络,开放业务接口,mashup,业务能力注入模式
业务提供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炜[1](2008)在《基于能力注入模式的业务提供模型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开放业务接口将电信业务的开发开放给了第叁方,这有利于促进业务的繁荣。简单、统一的业务提供接口和方式可以实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统一处理。现有的开放业务接口中,Parlay虽然有较强的业务控制能力和完善的接纳管理框架,但是对开发者的电信背景知识要求较高,无电信知识的开发者难于使用。Parlay X提供了基于业务类型的业务接口,封装粒度比Parlay更粗,对开发者电信知识要求不高,使用简单。但是Parlay X的接口定义与业务类型绑定,当新增业务类型时需要新增接口定义,接口处于持续增长的不稳定状态,这样就不能提供一个统一的第叁方业务接口,不利于上层构建统一的业务提供平台。为了构建统一的第叁方业务接口和业务提供模型,本文吸取了web2.0中互联网应用开放思想和地图mashup构建方式的特点,从能力拆分与融合的业务构建角度出发,将业务能力划分为逻辑控制和数据控制两种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能力注入模式的业务提供模型。在基于能力注入模式的业务提供模型中,业务模板抽象出业务的逻辑控制能力,提供了基于业务类型的业务开发视图;模板应用实现业务数据处理能力,开放给第叁方实现;业务能力注入接口提供了将数据处理能力注入业务模板的途径。该接口从基于业务控制的角度进行接口封装,具备应用侧发起业务、网络侧业务发起通知、事件监听和过程中业务控制能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统一的业务接口。在基于能力注入模式的业务提供模型中,业务模板吸收了Parlay X基于业务类型提供开发视图的特点,能力注入接口则参考了Web2.0中REST架构的统一接口特性。二者结合,既体现了基于业务类型的业务提供方式,又体现了统一接口的特点;模板应用将用户最关心的业务数据处理能力开放出来,由开发者实现。开发者可以抛开复杂的业务流程控制逻辑,更加关注于业务数据的处理。这叁者构成了一个简单、统一的业务提供模型。总结本论文工作,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能力拆分与融合的角度研究业务开放方式,将业务能力归纳为逻辑控制与数据控制两种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能力注入的业务提供模式。2、突破基于业务类型的接口封装模式,从业务控制的角度进行业务接口定义,接口具备应用侧发起业务、网络侧业务发起通知、事件监听和过程中业务控制能力,业务类型的扩展不会再引起业务接口的增加,接口具有统一性。3、提出了基于能力注入模式的业务提供模型,在模型中,业务模板封装业务逻辑控制能力,模板应用实现业务数据处理能力,能力注入接口实现两种能力的融合,应用侧框架基于容器-组件模式提供了简单、统一的业务开发与处理模型。4、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能力注入模式的业务提供模型的原型,为基于此模型设计业务提供平台提供了实现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8-03-01)
闫丹凤,杨放春[2](2006)在《下一代网络管理业务提供模型的多视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业务提供模型解决下一代网络(NGN)中管理业务的开放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用多视点对管理业务提供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首先对NGN管理业务的特点和特征进行了定义,基于此,从运营视点、网络视点和功能视点对管理业务模型进行了分析.运营视点定义了管理业务多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视点建立了包括用户平面在内的4层模型;功能视点描述了管理业务的执行、控制、存储、管理和对外接口功能.对提出的多视点模型以实际的管理业务为例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S1期)
[3](2006)在《特脉克斯基于SOA的BPM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信业的核心业务中,战略、基础设施和产品部分主要由OSS和市场管理等系统来实现,运营部分主要由BSS和CRM等系统来实现,企业管理主要由OA等系统来实现。这些业务由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各应用系统横跨这些部门将相关业务整合在一起。这些系统经过多年建设,已(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世界》期刊2006-07-17)
闫丹凤,杨放春[4](2006)在《下一代网络管理业务提供模型的多视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业务提供模型解决下一代网络(NGN)中管理业务的开放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用多视点对管理业务提供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首先对NGN管理业务的特点和特征进行了定义,基于此,从运营视点、网络视点和功能视点对管理业务模型进行了分析.运营视点定义了管理业务多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视点建立了包括用户平面在内的4层模型;功能视点描述了管理业务的执行、控制、存储、管理和对外接口功能.对提出的多视点模型以实际的管理业务为例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5-01)
杨鑫,陈俊亮,苏森[5](2004)在《基于Web Services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WebServcies应用于网络能力开放接口和终端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WebServices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网络能力开放接口和WebServices服务组合等技术,从业务开发、业务环境、系统部署这3个视图描述了基于WebServices的业务提供,对开放融合网络下的业务提供给出了框架性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S2期)
杨鑫,陈俊亮,苏森[6](2004)在《基于Web Services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Web Servcies应用于网络能力开放接口和终端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Web Services 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网络能力开放接口和Web Services服务组合等技术,从业务开发、业务环境、系统部署这3个视图描述了基于Web Services的业务提供,对开放融合网络下的业务提供给出了框架性的参考.(本文来源于《2004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4-12-01)
糜正琨,李新[7](2004)在《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型和提供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简要叙述业务驱动网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价值链的NGN业务商业模型和基于开放式分布计算的业务模型,详细分析了NGN的主要业务提供技术,并就NGN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本文来源于《中兴通讯技术》期刊2004年02期)
业务提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业务提供模型解决下一代网络(NGN)中管理业务的开放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用多视点对管理业务提供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首先对NGN管理业务的特点和特征进行了定义,基于此,从运营视点、网络视点和功能视点对管理业务模型进行了分析.运营视点定义了管理业务多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视点建立了包括用户平面在内的4层模型;功能视点描述了管理业务的执行、控制、存储、管理和对外接口功能.对提出的多视点模型以实际的管理业务为例进行了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业务提供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炜.基于能力注入模式的业务提供模型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
[2].闫丹凤,杨放春.下一代网络管理业务提供模型的多视点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
[3]..特脉克斯基于SOA的BPM解决方案[N].计算机世界.2006
[4].闫丹凤,杨放春.下一代网络管理业务提供模型的多视点分析[C].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5].杨鑫,陈俊亮,苏森.基于WebServices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
[6].杨鑫,陈俊亮,苏森.基于WebServices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C].2004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7].糜正琨,李新.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型和提供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