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冲淤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河叁角洲北部,护岸工程,海底冲淤,人类活动
冲淤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罗小桥,淳明浩,杨肖迪,张宁馨[1](2017)在《人类活动对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底冲淤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域1964—1995年的水深资料和1971—2002年的四个典型剖面的单宽冲淤量和坡度的对比分析表明,黄河流入本海域后经历了叁个主要的阶段:快速堆积期(1964—1976年)、快速侵蚀期(1976—1988年)、波动调整期(1988至今)。1988年以后,受护岸工程和黄河海港的共同作用,侵蚀中心靠近大堤附近,护岸大堤处的潮滩已经消失,叁角洲前缘顶部已到大堤根部,飞雁滩海域的潮滩和叁角洲前缘的冲刷进一步加剧。(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7-09-23)
罗小桥,曹文冉,许浩,张月超,邓海峰[2](2015)在《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域泥沙冲淤的时空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域8个典型的固定剖面资料,对坡度、水深、沉积物底质、单宽侵蚀量和淤积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黄河改道后,各剖面的叁角洲前缘侵蚀较为剧烈;蚀淤泥沙在纵向上由叁角洲前缘向前叁角洲搬运,在横向上沿近岸向西北方向运移;近岸沉积物粗化比较显着,尤其是在废弃的流路入海口处。(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期刊2015-11-13)
李春雨[3](2014)在《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域的冲淤演化与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8个典型的固定剖面资料,对坡度、水深、沉积物底质、单宽侵蚀量和淤积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黄河改道后,CS5—CS8剖面的叁角洲前缘和前叁角洲的侵蚀较为剧烈,各剖面叁角洲前缘侵蚀较为强烈;蚀淤泥沙在纵向上由叁角洲前缘向前叁角洲搬运,在横向上沿近岸向西北方向运移;近岸颗粒粗化较为显着,尤其是在废弃的流路入海口处。(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4年11期)
孟希,常方强,林从谋[4](2014)在《泉州湾冲淤演化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悬沙浓度、底质类型分布、冲淤演变历史以及冲淤控制因素等方面对泉州湾淤积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利用AQUAfast II浊度仪对泉州湾典型淤积海域进行了浊度测试,分析了其悬沙浓度,归纳出泉州湾底质主要可划分为细沙、粉沙和粘土,并指出了其分布情况;结合近32 a来泉州湾典型区域湾底平面高程的资料,分析了该高程的变化及淤积量、淤积速率等。通过分析得出,造成泉州湾淤积的主要因素包括潮汐、波浪、河流以及人类活动等四个方面。(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赵丹禄,邢岩,艾丛芳[5](2014)在《180°弯曲水槽内床面冲淤演化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掌握180°弯曲水槽内床面冲淤特征及其演化过程,采用基于非结构化叁角形网格的叁维流动和地形冲淤数值模型对180°弯曲水槽内床面的冲淤演化过程进行复演。运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显式2步投影方法求解RANS方程,推移质输沙率选取Van Rijn输沙公式计算,对于二次流强度较强、横向坡度对输沙方向影响较大的强弯曲水槽,采用方便实用的Engelund方法计算横向底坡所引起的输沙方向的偏移,同时对河床变形所引起的河床临界起动切应力变化进行修正及对流动和地形冲淤相同时间步模拟非恒定的河床冲淤演化过程。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比显示:数值模型对强弯曲水槽冲淤特征有较好的模拟效果;Engelund方法对计算输沙方向偏移角度具有明显的改进;模型同样也具备复演内床面非恒定冲淤演化过程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4年09期)
吴宁[6](2013)在《黄河口泥沙冲淤演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黄河河道的频繁波动以及来水来沙变化,黄河叁角洲地区海底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岸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后退,给海岸防护带来很大挑战。本论文基于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海床与海岸的历史数据分析、数学模型与工程泥沙输移计算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从动力地貌、沉积学的角度出发,系统的分析研究垦东海域的泥沙特性,滨海沉积类型、底沙运移和海床冲刷规律或特性,分析岸线的历史演变情况(包括海岸线变迁遥感解析图),并对各岸线段的侵蚀或淤积类型、强弱和各岸线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其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3年14期)
吴宁[7](2013)在《垦东海区泥沙输运及海床冲淤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黄河河道的频繁波动以及来水来沙变化,黄河叁角洲地区海底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论文基于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海床与海岸的历史数据分析、数学模型与工程泥沙输移计算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从动力地貌、沉积学的角度出发,系统的分析研究垦东海域的泥沙特性,滨海沉积类型、底沙运移和海床冲刷规律或特性,根据不同年代的海图分析研究区冲淤变化和等深线的历时演变,并对各岸线段的侵蚀或淤积类型、强弱和各岸线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向南扩散的泥沙基本不影响莱州湾南部的底质沉积。1976年以来,莱州湾中部沉积逐年减少,与向南扩散的大量泥沙极不相称,黄河泥沙不在此区大量沉积,莱州湾只是一个向外输沙的通道。莱州湾区涨潮时,南岸潮流流向西,西岸顺时针转向北,与河口南侧的南西向涨潮流相顶托;落潮时,潮流流向均向东北方向。这种流场有利于莱州湾区泥沙的向外运移,泥沙正是在此流场的作用下向东北方向输送,大量泥沙经莱州湾向东北运移,减轻了河口的淤积。目前河口的流路对莱州湾影响不大,黄河入海泥沙扩散最终向东北方向进入渤海中部地区。1996年黄河清8改汊后,新口门前和老口门南侧发生淤积,新口门北侧和老口门前发生冲刷。淤积大于冲刷,淤积面积是冲刷面积是的1.9倍,淤积量是冲刷量的1.7倍。年平均淤积和冲刷量分别为4.27×108m3和2.56×108m3,年平均最大淤积和冲刷厚度分别为1m和0.83m。2m等深线最大淤进距离4300m,总淤积面积为27km2,总蚀退面积为1lkm2,净淤积面积为16km2,平均淤积速率为2.5km2/a。5m等深线总的趋势是向海中推进,最大淤进距离4300m,总淤积面积为43.6km2,总蚀退面积为7.4km2,净淤积面积为36.3km2,平均淤积速率为5.8km2/a。10m等深线范围内总淤积面积为56km2,总蚀退面积为6.4km2,净淤积面积为49.6km2,平均淤积速率为7.96km2/a。总体来看,黄河口以北海域泥沙整体输运方向为自南向北,黄河口南部输运方向则为自北向南。随着河口沙嘴的不断延伸,河口两侧呈海湾状,水动力减弱,产生泥沙的淤积。随后河口两侧的淤积逐渐扩大。该海域最强烈的淤积区是清8改汊口门,而最强烈的冲刷区则位于老黄河口钓东大嘴口门外。在拦门沙区内淤积了该海域80%以上的泥沙,导致拦门沙区平均每年淤高约1m。部分泥沙在潮流和河口径流的影响下向河口南侧输运,另有部分泥沙在余流的影响下沿15m等深线向西北方向输移。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南北两侧岸坡的冲刷呈减弱趋势。黄河口北侧岸坡缺少外来泥沙的补给,且受冲刷强烈,因而岸线蚀退;而黄河口南岸坡由于水动力条件的减弱和潮流输沙的淤积作用,且受冲刷较弱,以致河口南侧岸线趋于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5-31)
尹东晓[8](2013)在《登州浅滩沉积物特征及冲淤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表层沉积物粒度和碎屑矿物资料研究了登州浅滩表层沉积物特征及输运趋势,并通过水深地形对比和数值模拟,分析并预测了登州浅滩冲淤演化情况。表层沉积物粒度资料表明,研究区共分布有15种沉积物,且表层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向浅滩运移的趋势,登州浅滩由此成为沉积物汇聚区域。碎屑矿物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重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片状矿物-金属矿物-石榴石-十字石,轻矿物组合为石英-长石-碳酸盐矿物-海绿石。利用1974、1990、2004、2010年水深数据分析了浅滩的冲淤演化情况,发现从1990年登州浅滩停止挖沙开始至2004年,浅滩规模较之前有一定恢复,处于自我恢复期,而2004-2010年期间,浅滩由缓慢恢复转变为大面积蚀退,推测与重新开始的人为采沙相关。此外,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析和预测了蓬莱西海岸人工岛工程建设引起的登州浅滩水动力、冲淤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岛工程的建设使登州浅滩二日州区域的潮流流速及冲刷范围明显增大,而四人州区域的潮流流速及冲刷范围则有所减小。最后,结合登州浅滩冲淤演化趋势及表层沉积物输运特征,本文认为人工岛工程的建设阻断了登州浅滩的主要泥沙供应源,同时使二日州区域冲刷程度加大,不利于浅滩的稳定和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5-28)
王恩康,吴建政,朱龙海,胡日军,姜胜辉[9](2012)在《六股河口外海域泥沙输运和冲淤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沉积物、海流和悬浮泥沙现场实测数据以及水深地形和波浪等历史数据,对该海域单宽输沙量和沿岸输沙率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该海域潮流运动以涨潮流为主,沿岸泥沙自SW向NE输运。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涨落潮方向为SW—NE,淤积速率为0.01~0.06m/a,侵蚀速率为0.02~0.1m/a。利用卫星遥感图像以及水深剖面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给出不同时期遥感图像显示岸段自北向南为侵蚀-淤积-侵蚀-淤积,而水深剖面对比显示海区最大淤积量为1m左右,最大侵蚀量为3.5m左右。(本文来源于《海岸工程》期刊2012年04期)
冯秀丽,董卫卫,庄振业,王园君,陈之贺[10](2009)在《莱州湾东岸沿岸输沙率及冲淤演化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美国《海岸防护手册》的CERC公式对莱州湾东岸的沿岸输沙率进行计算;同时根据莱州湾东岸自身特征,采用岬间海湾平面平衡形态经验模型-抛物线模型对莱州湾东岸的平衡状态进行预测,结合两者分析得出莱州湾东岸的冲淤演化动态:屺姆岛南侧西端略有冲刷;龙口湾顶基本无泥沙进出;招远岸段遭受严重的侵蚀;石虎咀处于淤积状态。针对侵蚀岸段提出了防止海岸蚀退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冲淤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域8个典型的固定剖面资料,对坡度、水深、沉积物底质、单宽侵蚀量和淤积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黄河改道后,各剖面的叁角洲前缘侵蚀较为剧烈;蚀淤泥沙在纵向上由叁角洲前缘向前叁角洲搬运,在横向上沿近岸向西北方向运移;近岸沉积物粗化比较显着,尤其是在废弃的流路入海口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淤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罗小桥,淳明浩,杨肖迪,张宁馨.人类活动对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底冲淤演化的影响[C].第十八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7
[2].罗小桥,曹文冉,许浩,张月超,邓海峰.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域泥沙冲淤的时空演化[C].第十七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2015
[3].李春雨.黄河叁角洲北部海域的冲淤演化与成因[J].海洋地质前沿.2014
[4].孟希,常方强,林从谋.泉州湾冲淤演化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4
[5].赵丹禄,邢岩,艾丛芳.180°弯曲水槽内床面冲淤演化过程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
[6].吴宁.黄河口泥沙冲淤演化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
[7].吴宁.垦东海区泥沙输运及海床冲淤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8].尹东晓.登州浅滩沉积物特征及冲淤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9].王恩康,吴建政,朱龙海,胡日军,姜胜辉.六股河口外海域泥沙输运和冲淤演化分析[J].海岸工程.2012
[10].冯秀丽,董卫卫,庄振业,王园君,陈之贺.莱州湾东岸沿岸输沙率及冲淤演化动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