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文学论文-姜红伟

八十年代文学论文-姜红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八十年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滇池》,八十年代,文学刊物

八十年代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姜红伟[1](2019)在《八十年代《滇池》文学杂志与昆明地区的民间文学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昆明尚义街的黄房子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云南省昆明市一条崇尚友谊、崇尚情义的街上,有一座门牌号为六号的法国式黄房子。在这里,经常聚集并朝夕相处着于坚、李勃、费嘉、吴文光、朱小羊、以及张庆国、陈卡等几位志趣相同、情投意合、情同手足的年轻人。他们均为云南大学和昆明师院(本文来源于《滇池》期刊2019年08期)

邢建昌[2](2019)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后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一书是我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的结项成果。虽说从项目获批到完成初稿只用了近4年的时间,但实际上对于这个课题的关注已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我先后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发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论争及其评析",还参加了李青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本文来源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舒晋瑜[3](2019)在《韩少功:文学是一种必要的危险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韩少功的新书《修改过程》中,网络写手肖鹏成了主角之一。肖鹏将77级同学的生平经历改编为网络小说引发了风波,风波涉及到的人物、恢复高考入学的第一批大学生一一登场。他们的人生经历极富戏剧性和历史意义。他们的命运与社会发展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的蜕变(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02-27)

刘洪霞[4](2018)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争鸣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文坛形成了大规模的争鸣,然而学界并没有从"争鸣"的角度对这段文学史给予足够的关注。笔者希望能够整合到目前关于"争鸣"的资源,返回到那一时期"争鸣"的场景中,从争鸣史的角度把它形成一个整体,给予全方位的考察。通过分析"争鸣"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成因,借助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与重要的有争议作品,将其纳入文学史的脉络,来探讨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争鸣。这样有利于呈现出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争鸣"的完整的脉络,填补文学史中有关争鸣史的欠缺。(本文来源于《新东方》期刊2018年06期)

刘卫东[5](2018)在《今天应如何看待“八十年代”文学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1、问题的提出2018年8月下旬的上海书展上,许子东、李陀这两位"前知名批评家"做了一个对谈,聊了很多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话题,后来以《许子东&李陀:文坛要有争论,当代文学批评非常软弱》为题,发表于"凤凰网文化"(2018年8月22日),并得到广泛转载。"八十年代"至今,文学批评及周边的发展一日千里,理念、人员几度更迭。(本文来源于《文学自由谈》期刊2018年06期)

[6](2018)在《八十年代的文学故事是说不完的》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读八十年代》朱伟着,中信出版社,$49.0020世纪80年代,是世人眼里文学经典迭出的"黄金时代",恰逢其时,朱伟亲历了一群作家创作的现场。2013年,朱伟开始在博客里写《我与八十年代》,以个人生活轨迹回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节点,记录与那些作家交往的点点滴滴。近期(本文来源于《现代妇女》期刊2018年08期)

钱好[7](2018)在《文坛“黄金一代”是怎样炼成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八十年代是可以叁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录像带、看世界杯转播的时代……”这些天,《叁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写的这段话,伴随着他新近出版的《重读八十年代》,在文学圈屡屡“刷屏”。讲述198(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8-01)

程光炜,张亮[8](2018)在《“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的缘起与展望——程光炜教授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工作坊的缘起和现状张亮:程老师好!据我了解,能否请您简单回顾一下2005年起开设"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博士生工作坊的最初想法?程光炜:我在台湾开会,看到那里不少大学的研究所,采取欧美大学学术工作坊的形式培养研究生,对我颇有启发,这样萌发了在人大开博士生工作坊的想法。起初两年,抱有试试看的心理,没有明确的路线图。随着李建立、杨庆祥、黄平、张伟栋、李云、李建周等有才华和活跃的博士生的出现,我心里的学术规划逐渐清(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8年04期)

刘新林[9](2018)在《“巧干”的作家——论八十年代文学场中的陆文夫》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文革"结束后,陆文夫二度复出。1978年《人民文学》第4期发表复出之作《献身》时,陆文夫尚在距离苏州数百公里之遥的苏北"西伯利亚"射阳改造。几个月后,陆文夫回到苏州。第二年春,《献身》荣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年,陆文夫发表了短篇小说《崔大成小记》、《特别法庭》。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小贩世家》(后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往后(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黄东光[10](2018)在《一场“黄金时代”的文学跋涉——读《重读八十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读八十年代》作者:朱伟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简介:系统解读了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生、王安忆、莫言、马原、余华、苏童10位标志性作家的作品,让读者能够通过一篇文章读懂一个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相继涌现出了莫言、余华、苏童、韩少(本文来源于《杭州(周刊)》期刊2018年23期)

八十年代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一书是我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的结项成果。虽说从项目获批到完成初稿只用了近4年的时间,但实际上对于这个课题的关注已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我先后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发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论争及其评析",还参加了李青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八十年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姜红伟.八十年代《滇池》文学杂志与昆明地区的民间文学活动[J].滇池.2019

[2].邢建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后记[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

[3].舒晋瑜.韩少功:文学是一种必要的危险品[N].中华读书报.2019

[4].刘洪霞.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争鸣史研究[J].新东方.2018

[5].刘卫东.今天应如何看待“八十年代”文学批评?[J].文学自由谈.2018

[6]..八十年代的文学故事是说不完的[J].现代妇女.2018

[7].钱好.文坛“黄金一代”是怎样炼成的?[N].文汇报.2018

[8].程光炜,张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的缘起与展望——程光炜教授访谈[J].当代文坛.2018

[9].刘新林.“巧干”的作家——论八十年代文学场中的陆文夫[J].扬子江评论.2018

[10].黄东光.一场“黄金时代”的文学跋涉——读《重读八十年代》[J].杭州(周刊).2018

标签:;  ;  ;  

八十年代文学论文-姜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