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

神经外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

裴雅范

(鹤岗市人民医院154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症状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对2009年至2012年我院的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存在脑血管痉挛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等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结果TCD诊断、脑血管造影、Fisher分型I型患者最易发生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出血次数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或者手术治疗1w是临床观察的重要阶段,经过积极护理干预,患者均出现明显好转,好转率为100%。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症状会让患者处于危险境地,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获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203-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有比较严重的血管痉挛症状,临床发生率比较高,致死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对其发病时间进行研究,寻找特点,积极的提供护理,让患者得到改善。此次对我院的86例该类情况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临床护理方法,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男50例,女3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3.87±2.96)岁,患者入院时均伴随颈强直、呕吐、头痛等临床症状,其中癫痫发作21例,昏迷者13例,单眼盲18Fisher分级:2级26例,3级45例,4级15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距离蛛网膜下腔出血时间1~24d,其中5d内出现7例,5~20d内43例,20d后出现36例。持续时间为1~14d,平均时间为(6.68±3.45)d。其中伴随既往高血压33例。

1.2临床表现①经过积极治疗和休息后,好转病情转为进展性加重或恶化;②出现失语、感觉障碍、偏痉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③患者意识障碍呈现出进展性加重或波动性变化,如嗜睡、沉默不语、昏迷等;④经腰椎穿刺排除急性脑积水或脑再次出血;⑤伴随头痛等颅内压升高临床症状;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显示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大于90cm/s。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腰脊液置换术及脑池内置管持续引流,采用尼莫地平等药物抗脑血管痉挛,同时术后给予颅动脉瘤患者3H疗法,连续进行1~2w,直至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消失为止。

1.3.2护理方法①通常来说,患者治疗后,要有4至6天的卧床休息时间,这个阶段一定不能够下床活动,所有的日常活动均在床上完成,精神症状明显患者需要使用镇静药物,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多饮水,食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进排便,如果实在不行,可以使用缓泻药物,改善便秘。要避免让患者的情绪受到刺激,不要咳嗽和喷嚏,限制访视。等患者的血压稳定后,可以将床调高20°,为患者进行各项基本护理。②病情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间隔1h对患者瞳孔、意识、反射、脉搏、体温、血压等进行严密监测,观察其变化,同时加强心电监护,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观察患者呼吸音、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变化,观察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患者感觉、言语表达力、运动功能及定向力、颅神经功能、视觉变化、颅内脑灌注压力的变化;加强对患者电解质的变化,避免治疗后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及低渗透压的发生;③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临床预防需要使用尼莫地平这些钙离子拮抗剂,其具有很好的消除血液降解产物,让血管的收缩能力得到保障,不造成血管堵塞,改善脑部血管的循环能力,提供较好的供血状态,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情况。使用药物治疗,会让患者的血压降低,心动过速、头晕、头痛,护理人员需要对这些症状熟悉,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能够对患者的这些不良反应给予重视,及时的进行调整和改善,对患者的用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让患者不产生不良反应。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病情危急,患者不能迅速接受,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患者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刺激,在加上麻醉,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和心理紧张情绪,因此会有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影响了治疗,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采取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2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好转,好转率为100%。

3讨论

目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护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再出血和死亡的几率有所下降,可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并发症仍然存在,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是比较严重的,随着对这些并发症的深入研究,我们得知,动脉血进入脑底池蛛网膜下腔,其血块代谢产物会让患者出血脑血管痉挛症状,引起了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该情况的发生率和出血量以及病情程度有直接联系,有血块的患者,几乎都会有脑血管痉挛症状。为了改善临床中该并发症的发病率,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以及护理,除了进行护理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早期手术清除蛛网膜下腔血块进行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服务,让并发症几率降低,如果患者的年龄较大,则应该要对其多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安心,心理情绪也是容易引起并发症的一个诱因。

此次研究中,患者因为高危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术后的治疗,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临床中对脑血管痉挛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能够降低发生率,改善病情的。

参考文献

[1]安殿梅.炎性标志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12,52(09):93-94.

[2]吕会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48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07(29):7089-7090.

[3]韦英海.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黏附分子与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6):1157-1158.

标签:;  ;  ;  

神经外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