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综述汪文辉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综述汪文辉

安徽中诚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安徽省宣城市242000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了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逐步凸显出来,所以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也在逐步增多。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为基础处理施工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通过水利、水电工程来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给居民提供方便而建立的综合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一直是施工需要重视的重点,基础施工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充分体现了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特点及要求

1.1特点

水电工程的建设经常在恶劣的环境下展开,施工的特殊性对地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施工地的地质条件达不到工程的需求条件,工程就难以顺利开展,施工的难度相对加大,导致工期就会延长,然后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而,在工程投入施工前,就必须对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严格勘察,做出科学合理评判。

1.2要求

水电工程的前期处理工作复杂,要使后期工程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就有必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地质勘探工作。地质条件对整个工程的影响非常大,勘查工作必需要找专门的地质勘测员到施工地址进行仔细勘察,详细记录下有关数据,如果发现一些地质情况不符合工程的具体要求,就要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改善地质条件。其次,每一项工程的安全问题都是施工工程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有必要对整个工程团队进行培训,制定安全施工的标准,让他们依照相应的工程标准和规范来施工,并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推动工程的平稳进行。最后,工程竣工后,依照国家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要求,由工程监理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验收,看看工程是否到达标准,是否合理。尤其是一些比较荫蔽的工程,监理人员更要仔细检测,尽量减少施工的过错,防止返工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

2岩基处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岩基处理主要有加固处理、岩溶处理等处理技术。

2.1岩基加固处理

岩基加固处理时根据岩基的情况主要有河床深槽、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岩层处理,滑动处理以及岩基不均匀沉降处理几种处理方法。河床深槽、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岩层通常情况下多采用混凝土置换处理方法,岩层及断层的宽度比较小的时候,对于岩基的影响也比较小,具体的处理过程中,只需要将其开挖到一定深度后,将周围岩石处理干净后利用混凝土填充密实即可。岩石及断层的宽度较大时会影响到整个岩基的应力,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开挖到一定深度,然后浇筑混凝土梁,从而保证岩基应力强度符合工程需求。岩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时,首先需要将基坑周围的岩石全部挖除干净,确保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如果因开挖工程量或者地形条件等因素限制,基坑周围的岩石并不能够完全清理干净,需要采用固结灌浆的方式,保证基础工程的强度及变形性质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要求。岩基的不均匀沉降还会影响到坝体,为了尽量减小这一影响,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扩展基础的面积,保证坝底的压应力值低于岩基压应力,然后根据岩基的变形特点,分缝坝体,坝体采用分块浇筑方式,从而方便岩基应力情况及不均匀沉降的调整。

2.2岩溶处理

可溶性岩层长期受到地下水的溶蚀及溶滤作用,岩体会产生特殊的溶洞、漏斗、岩溶湖、暗河、溶槽等地貌现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这些现象属于地质缺陷,会削弱水工建筑物基础承载能力,形成漏水通道,进而影响到水工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危害建筑物安全。岩溶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坝基的承载能力,防止水体渗透。一般来说,岩溶的情况都十分的复杂,且分布的比较隐蔽,水利工程建设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坝基勘测工作,对坝基施工区域存在的地质缺陷的规模、形态等进行详细的探测,在此基础上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当溶槽溶洞埋藏的比较浅的时候,直接从地表进行开挖,将溶蚀作用形成的风化破碎岩石以及洞中的充填物清除干净,利用混凝土进行填塞。如果溶槽或者溶洞埋藏比较深,直接挖除工程量较大,一般采用洞挖回填置换、灌浆处理的方式。岩基溶蚀情况比较轻微,地下水渗透较少,利用常规的灌浆方法施工即可。大裂隙破碎地带渗漏性较大,可以选用群孔水气混合冲洗的方式,然后采用高压灌浆技术进行处理。如果存在暗河、溶洞等贯通性地下空腔,处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首先打一个大口径竖井或者平洞,然后在洞内修筑截水墙,采用多段混凝土填塞,将通道封闭之后采用高压灌浆方式进行处理。

3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的天然含水量比较高,孔隙较大、透水性差、抗剪强度低,因此软土地基的承受荷载能力非常差,必须要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能。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有排水固结法、换土法、加筋加固方法、振动水冲方法、强夯法、灌浆法等几种处理方法。排水固结法又可以细分为电渗排水法、降水预压法等种类,在充填土地基、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等地基中应用较好,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第一步要设置好排水井,然后采用电渗、加压、抽水等方式改善软土地基排水条件,促进地基土质迅速固结,进而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及强度。强夯法是软土地基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施工过程中利用起吊设备将夯锤提升到6~30m左右距离后迅速自由下落,利用重锤下落时强大的夯击能夯实土层,强夯法施工技术在杂填土地基、非饱和粘性土地基以及砂性土地基的处理中非常常见。有些湖沼区域,地基中水生植物比较多,地基表层根须类杂物众多,导致地基土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就需要进行换土。换土置换法常用于软土地基的浅层处理之中,有换土垫层法、加筋垫层法等几种,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施工人员将软土土层部分或者全部清理干净,利用稳定性、强度、侵蚀性均符合工程需要的材料或者土层进行置换,换土置换法仅适用于软土层较薄时使用。

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基础施工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步增多,质量问题的一再出现已经严重搅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建设和使用。所以在进行水利水电基础施工工作时,要针对其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对于施工环境也要有所把握,特别是地质状况;而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还存在一个共同的施工特点,就是会遭到该施工区域的水位变化的影响。所以作为施工人员要有这样的责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真正意义上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中。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进程不断加速。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相关部门需要克服环境因素影响,加强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彬.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

[2]张巍霞,吴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

[3]何前爱.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4]尹家来.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209.

标签:;  ;  ;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综述汪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