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义映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母语词目中介,形义映现,多义词,形义匹配
形义映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鹏,马武林[1](2010)在《母语词目中介过程中多义词的形义映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框架,探讨了初/中级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词目中介过程中英语多义词的不同词义(典型义、边缘义)与相对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的匹配关系。结果显示:1)在母语词目中介的早期阶段,英语多义词典型义的汉语对等义在词义提取时起到显着中介作用;2)在母语词目中介的后期阶段,英语多义词边缘义的汉语对等义在词义提取时逐渐进入二语词汇的母语词目信息中并起到显着中介作用。另外,本文还从二语词汇习得的特殊过程、词义竞争和二语词目中母语语义占有量等角度阐释了这一现象。(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张晓鹏[2](2008)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大脑词库中母语词目中介下多义词的形义映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心理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调查了母语词目中介过程中英语多义词的不同词义(典型义、边缘义)与相对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的匹配关系,即同一英语词条的不同词义与相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的匹配关系;英语不同词条的相同词义与对应的同一汉语对等义的匹配关系。本研究是一项实验研究,以中等水平和高级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受试对象,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英语学习者大脑词库中的母语词目中介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而非停滞的阶段。2)在母语词目中介的早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典型义的汉语翻译对等义在母语词目中介中起显着作用。3)在母语词目中介的早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边缘义与其汉语翻译对等义的匹配度弱于以该边缘义为典型义的词和其汉语翻译对等词之间的匹配度。4)在母语词目中介的中后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边缘义的汉语翻译对等义进入二语词目并起到中介作用。5)在母语词目中介的中后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边缘义与其汉语翻译对等义的匹配度和以该边缘义为典型义的词和其汉语翻译对等词之间的匹配度几乎一样。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的母语概念系统之上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英语中的词条与相对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进行了匹配,即英语单词的词目空间与母语翻译对应词的词目信息进行了匹配,最终二语词的词目空间被母语翻译对应词的词目信息所占据并形成了稳定的关系。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英语多义词是一个认知范畴,典型义是该范畴的核心成员;边缘义是非核心成员。典型成员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被习得,其次是非核心成员。也就是说,英语多义词的典型义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与汉语对等义进行匹配,然后是边缘义与汉语对等义进行匹配。在母语词目中介的早期阶段,前者的匹配关系强于后者。然而在母语词目中介的后期阶段,前者的匹配关系几乎与后者一样。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问题。第二部分包括理论回顾与相关实证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问题。第叁章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包括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多义词的界定、母语词目中介中词的形义匹配。第四章介绍了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材料,受试的选择、测试工具、实验步骤、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第五章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第六章分析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讨论了产生种种结果的原因。第七章总结了本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研究的局限性并试图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孙蓝,赵新红,许秋敏[3](2006)在《二语词汇语义习得中的形义映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高中、英语专业低年级及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词汇语义失误为研究样本,并通过对各类失误在二语学习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具体特征的分析,探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形义映现途径。分析表明:1)词汇语义失误的总数和各类语义迁移失误的数量都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减少;2)语义语际迁移失误的标准频数在高中组与英语专业低年级组之间的变化在0.001置信水平存在显着差异,而在英语专业低年级与英语专业高年级两组之间未发现显着差异;3)语义混合迁移失误在叁个学习者层面其数量的变化均没有显着差异。显示中国学生在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的形义映现在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二语词形与其一语对等词语义信息的联结实现的;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二语词汇的形义映现逐渐向二语词汇形义直接映现过渡;但进入一语中介阶段后,这一过渡大多会出现停滞现象。(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06年04期)
形义映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心理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调查了母语词目中介过程中英语多义词的不同词义(典型义、边缘义)与相对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的匹配关系,即同一英语词条的不同词义与相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的匹配关系;英语不同词条的相同词义与对应的同一汉语对等义的匹配关系。本研究是一项实验研究,以中等水平和高级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受试对象,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英语学习者大脑词库中的母语词目中介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而非停滞的阶段。2)在母语词目中介的早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典型义的汉语翻译对等义在母语词目中介中起显着作用。3)在母语词目中介的早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边缘义与其汉语翻译对等义的匹配度弱于以该边缘义为典型义的词和其汉语翻译对等词之间的匹配度。4)在母语词目中介的中后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边缘义的汉语翻译对等义进入二语词目并起到中介作用。5)在母语词目中介的中后期阶段,英语多义词的边缘义与其汉语翻译对等义的匹配度和以该边缘义为典型义的词和其汉语翻译对等词之间的匹配度几乎一样。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的母语概念系统之上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英语中的词条与相对应的汉语对等义之间进行了匹配,即英语单词的词目空间与母语翻译对应词的词目信息进行了匹配,最终二语词的词目空间被母语翻译对应词的词目信息所占据并形成了稳定的关系。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英语多义词是一个认知范畴,典型义是该范畴的核心成员;边缘义是非核心成员。典型成员在人们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被习得,其次是非核心成员。也就是说,英语多义词的典型义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与汉语对等义进行匹配,然后是边缘义与汉语对等义进行匹配。在母语词目中介的早期阶段,前者的匹配关系强于后者。然而在母语词目中介的后期阶段,前者的匹配关系几乎与后者一样。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问题。第二部分包括理论回顾与相关实证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问题。第叁章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包括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多义词的界定、母语词目中介中词的形义匹配。第四章介绍了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材料,受试的选择、测试工具、实验步骤、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第五章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第六章分析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讨论了产生种种结果的原因。第七章总结了本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研究的局限性并试图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义映现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鹏,马武林.母语词目中介过程中多义词的形义映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2].张晓鹏.中国英语学习者大脑词库中母语词目中介下多义词的形义映现[D].西北师范大学.2008
[3].孙蓝,赵新红,许秋敏.二语词汇语义习得中的形义映现[J].语言科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