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核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核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发中心

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奚凯[1](2021)在《陶瓷膜固载Fe2+降解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朝阳[2](2021)在《铜催化铝锌水解制氢及CO2原位加氢转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莎莎[3](2021)在《基于离子对机制强化冠醚分离锂同位素研究》文中提出锂同位素(6Li、7Li)因其在核能发展中的重要应用而备受关注。冠醚分子具有特殊的空穴结构和尺寸效应,对6Li/7Li的分离因子与目前唯一实现工业化的锂汞齐法相当,也是目前研究和报道最多的锂同位素分离体系。但冠醚与锂(Li)的相互作用较弱,导致冠醚化学交换体系中Li+的分配系数(DLi)较低(DLi=10-3~10-5),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且DLi受锂盐阴离子的种类影响较大,服从霍夫梅斯特序列。对于自然界中丰富的氯化物型或硫酸盐型锂盐,Li+的分配系数低仍然是主要问题。本文以苯并-15-冠醚-5(B15C5)或苯并-12-冠醚-4(B12C4)为萃取剂,在Li Cl水溶液中引入[FeCl4]-作为抗衡阴离子,系统地研究了冠醚/Li Cl-FeCl3-Al Cl3-HCl(aq)体系中Li+的萃取行为和6Li/7Li分离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考察了B15C5和B12C4在Li Cl-HCl(aq)、Li Cl-FeCl3-HCl(aq)、Li Cl-Al Cl3-HCl(aq)和Li Cl-FeCl3-Al Cl3-HCl(aq)四种含锂溶液中对Li+的萃取行为;重点研究了B15C5-1,2-二氯乙烷/Li Cl-FeCl3-Al Cl3-HCl(aq)体系中水相初始盐酸(HCl)浓度、Fe/Li摩尔比、Al3+浓度以及有机相冠醚浓度对Li+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3和Al Cl3对B15C5/B12C4从酸性体系萃取Li+有协同强化作用;当水相初始盐酸浓度为0.4 mol/L(p H=0.4),Fe/Li摩尔比为2,水相中Al3+浓度为2 mol/L,B15C5浓度为0.3 mol/L时,在298 K下获得的DLi为30左右,该结果优于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冠醚/Li Cl(aq)体系。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RD)确定了冠醚与锂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为[Li(B15C5)(H2O)][FeCl4]和[Li(B12C4)2][FeCl4],说明离子对的形成促进了Li+的高效相转移。(2)考察了冠醚浓度、温度、有机相溶剂以及接触时间对冠醚分离锂同位素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Urey模型从理论上预测了锂同位素的分离因子(α6Li/7Li),从化学键、化学环境、电荷分布等微观尺度揭示了6Li/7Li的分离机制,并计算了B15C5-1,2-二氯乙烷/Li Cl-FeCl3-Al Cl3-HCl(aq)离子交换体系的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有机相溶剂和温度是影响6Li/7Li分离的关键因素,273 K下,B15C5和B12C4对6Li/7Li的单级分离因子分别达到最大值1.038和1.049。理论计算结果表明,Li+的配位和静电环境在6Li/7Li的分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削弱与Li+相关的配位和静电相互作用有利于6Li/7Li的分离。此外,热力学研究表明低温有利于6Li/7Li分离。(3)反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纯水可有效地反萃出B15C5-Li离子对配合物中负载的Li和Fe,实现了B15C5的回收和循环使用。经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分析发现,多次使用后B15C5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有机相稳定性能良好,经十级萃取-反萃循环后,Li+的萃取效率保持在83%。本文报道的基于[FeCl4]-作为抗衡阴离子的冠醚离子对萃取体系与文献中相比,促进了Li+从较亲水的氯化物到有机相的高效转移,具有较大的分配系数,同时改善了6Li/7Li分离因子。对于氯化体系,DLi提高了103~105数量级;B15C5对6Li/7Li的单级分离因子从1.002提高到1.032。此外,该方法具有体系简单、离子对容易构筑的优势,对推进冠醚在锂同位素分离中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吴书航[4](2021)在《亚纳米多孔PES膜制备及离子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纳米通道由于其特殊的离子传输特性,在离子分离和水的深度处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关注。然而,如何有效地制备具有可控亚纳米通道的离子分离膜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快重离子辐照、紫外敏化和水洗的方法制备亚纳米多孔膜。该方法通过调节紫外敏化时间,可以将聚醚砜树脂(PES)膜的亚纳米通道直径有效地控制在<2.96?-9.04?的范围内。制备出的亚纳米多孔PES膜具有电压激活离子传输特性,证明在传输过程中包含脱水效应,其I-V特性与溶液p H、离子类型和通道直径有关。此外,亚纳米多孔PES膜对K+/Mg2+离子的分离性能可以达到83,K+离子的传输速率在紫外敏化30分钟后可高达0.84 mol h-1m-2。并且通过测试,制备出的亚纳米多孔PES膜具有优异的耐化学和耐电化学性能。

王烁[5](2021)在《Sn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界面的构筑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异质界面材料的设计、调控和功能拓展是无机功能材料研究的重点,是解决能源和环境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光催化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半导体进行了能带结构、微纳、缺陷、仿生、维度、表面敏化、助催化剂、表面/界面等一系列形态和结构工程方面的探索,期望获得高效的具有异质界面的光催化剂。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光催化效率仍未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只有从光生载流子产生、分离、迁移和表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入手,提升每一步的电荷利用效率,才能打破光催化效率限制,改善光催化的整体性能。因此系统研究异质界面的基本性质、根据材料本征特性定制异质界面的构筑方法并对光生载流子行为进行合理调控,是获得高光催化效率的关键。本论文以锡基半导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锡基材料本征的特点,从提升光激发下光催化材料普遍存在的载流子转移动力学问题入手,通过表面化学和溶液化学等手段,设计构筑了多种异质界面。利用增强的界面作用力、界面电场以及具有强相互作用的界面键构筑等显着改善了载流子分离和转移效率,提升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0D/2D N-CQDs/Sn S2范德华异质界面的构筑:利用原位水热合成方法,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零维N掺杂C量子点(0D N-CQD)原位负载到二维Sn S2纳米片(2D Sn S2)上,以形成0D/2D N-CQDs/Sn S2范德华异质界面材料。通过对系列样品的光还原Cr(Ⅵ)反应性能的研究,优化了N掺杂量和0D N23-CQD的负载量。研究发现,N23-CQD提供的离域共轭结构有利于加快Sn S2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在催化反应中引入另一废水污染物“4-NP”作为空穴牺牲剂,进一步提高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所制备的复合催化剂有望在制革废水的治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SnS2/SnO2 Type-Ⅱ型异质界面的构筑:利用水热法对Sn O2纳米球进行原位痕量硫化,制备了单分散的Sn S2/Sn O2异质催化剂。通过调节S/Sn的摩尔比、Sn O2前驱体的粒径和硫化时间进一步调节了异质催化剂中Sn S2的相含量,优化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当Sn S2的相含量低于19.5%时,可通过控制硫化程度调节界面结构和界面相互作用;当Sn S2的相含量高于19.5%时,界面相互作用将逐渐被破坏;在Sn S2相含量为19.5%时,强界面相互作用可有效促进电荷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复合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光还原活性。3、ZAIS/SnS2p-n结异质界面的构筑:在Zn-Ag-In-S(ZAIS)与Sn S2之间通过光处理构筑了p-n结异质催化剂。p-n结界面的形成弥补了ZAIS与Sn S2两组分各自的缺陷,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光稳定性和光生载流子动力学性能。尤其是界面电场的出现有效降低了带带跃迁势垒,使载流子分离和转移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升。ZAIS/Sn S2复合样品在光还原Cr(Ⅵ)与光催化产氢测试中,均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并且在光反应18h后,复合材料仍未发生相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所报道的光处理制备界面的方法可以扩展到其它异质界面材料体系的制备,对p-n结的高效合成和规模制备具有指导意义。4、P-Sn金属界面键的构筑:采用快速淬火的方法,捕获了高温下Sn O2与Px CN(P掺杂的g-C3N4)铆钉结构中形成的P-Sn金属界面键。与采用传统退火方法合成的样品相比,P-Sn键赋予淬火处理样品许多新的特性,如增强的Sn-O键共价性、高载流子分离效率、小电荷转移电阻,高光电流密度以及电子空穴对不易复合等。富含P-Sn金属键的复合催化剂在Cr(Ⅵ)还原中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光还原速率比不含P-Sn金属键的催化剂要高。即使在高浓度Cr(Ⅵ)溶液中,淬火样品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快速淬火技术将为构建界面键和指导合成功能材料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

毕山松[6](2021)在《CaO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共价键断裂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可再生能力的生物质极具发展潜力。其中,利用生物质低温热转化制备生物油等产品是生物质能的重要利用途径之一。而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加入适当的CaO,可以调控挥发分重整过程和促进二次反应的进行,进而脱除生物油中过多的氧元素以实现提升生物油等产品品质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物质能,调控产品品质,需要对热解机理进行探究。在100余年的热解反应研究历史中,研究者通过种种实验证实了生物质低温热解反应以自由基反应为主。由于自由基反应遵从链式反应机制,其数目往往数以十万计,所以自由基反应体系很复杂。因此,要在这么一个复杂体系中来探讨热解反应机理,想到的方法,就是从反应集总的角度来探究热解基础反应的共性规律。反应集总,首先是对反应类型的集总。从基元反应过程来看,自由基反应却仅涉及诱导和加成等基本步。其次是对反应组分的集总。对于生物质来说,可能的集总方式是化学键,因为从化学键角度看,除去丰度不高的S、N等元素,热解反应仅仅涉及这 Car=Car、Car-Car、Cal-Cal、Car-Cal、Car-O、Car-H、Cal-O、Cal-H和O-H键等九种共价键。这样处理,就把无限多的反应情况,分类整理成若干种有限情况,便于讨论,实现了复杂体系热解机理的简化,这种反应集总的研究思路就是本研究的创新点。本文围绕“CaO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共价键断裂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的主题,从反应集总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自由基与共价键模型物发生诱导、加成反应的反应物、过渡态等分子模型,并通过量化程序的优化和频率计算获得这些分子的能量,进而获得了有无CaO作用下的自由基与共价键反应的一般规律。关于自由基诱导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位阻效应对自由基诱导反应的能垒的影响占主要地位,共价键种类的影响相对次要;(2)不存在·OH和·H的同基团诱导交换反应时,·OH诱导能垒比·H的高约40 kJ/mol,·CH3比·OH、·H的诱导能垒分别高约为50、90 kJ/mol;(3)存在·OH或·H的同基团诱导交换反应时,会导致能垒约有70 kJ/mol的提高。关于自由基加成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自由基加成Car=Car键的能垒高低顺序为·CH3>·H>·OH;(2)取代基(种类、位置)和加成位对加成能垒的影响不大;(3)平均来看,·CH3、·OH和·H加成Car=Car键的能垒为一定值,分别约为130、80、90 kJ/mol;(4)不同自由基加成烯烃的反应难易程度顺序为:·CH3>·OH>·H,其中,H自由基与Car=Car键的加成反应在热力学上更具优势。关于有无CaO条件下的自由基诱导、加成反应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CaO的加入能够较为显着地增加自由基诱导共价键断裂反应的能垒,但不会改变不同自由基诱导相同共价键断裂的能力强弱顺序,亦不会改变不同共价键被同种自由基诱导以致断裂的难易顺序;(2)对含苯环π电子或是Car=Car键受苯环π电子影响的体系,CaO对自由基加成Car=Car键的反应能垒基本上无影响。整体平均来看,自由基加成反应能垒在有无CaO情况无显着差异,·CH3、·OH和·H加成Car=Car键的能垒为一定值,分别约为150、80、100kJ/mol;(3)CaO促进了自由基加成Car=Car键反应的发生,抑制了自由基诱导C-O键断裂反应的发生,对自由基诱导C-H、O-H键断裂反应的影响不大。

徐良伟[7](2021)在《煤基腐植酸与Cr(Ⅵ)的作用机理及分子模拟》文中研究说明

李静[8](2021)在《腐植酸与铁氢氧化物相互作用对重金属铅的结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铅(Pb)是一种无阈值且拥有神经毒性的金属,一旦进入水体中,很少以游离态存在,常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铅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铁氢氧化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颗粒尺寸较小,比表面积较大,表面具有反应活性强的位点,通常易与腐植酸形成复合体,可有效的固定重金属离子。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制备水铁矿-腐植酸(Fh-HA)和针铁矿-腐植酸(Ge-HA)有机无机复合物,探究了溶液p H、离子强度、共存阳离子、反应时间和Pb2+初始浓度对Fh-HA和Ge-HA固定Pb2+的影响,明晰了这两种复合材料对水环境介质中重金属Pb2+的固定能力。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和Harkins-Jura等温吸附模型,准一级、准二级、Elovich和颗粒内扩散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揭示了Pb2+在复合物表面的宏观吸附过程和微观结合机制,同时,进一步采用FTIR探究铁氢氧化物、腐植酸、Pb三元体系共吸附机制,以揭示Pb在铁氢氧化物-腐植酸复合物表面的结合特性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腐植酸与铁氢氧化物通过吸附和共沉淀两种方式相互作用,与吸附作用相比,腐植酸与铁氢氧化物共沉淀作用,对重金属Pb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Ge-HA、Fh-HA对Pb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可达120 mg/g和75 mg/g。(2)Fh-HA和Ge-HA对Pb2+的吸附过程主要受溶液p H、共存阳离子的影响。Fh-HA吸附Pb2+的最适溶液p H为5.5。Ge-HA吸附Pb2+的最适溶液p H为6.0。p H过低,不利于Fh-HA和Ge-HA对Pb2+的吸附。共存阳离子Cd2+和Cu2+的存在,会对Fh-HA和Ge-HA吸附Pb2+产生微弱的抑制作用,Pb2+相较Cd2+和Cu2+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3)Fh-HA和Ge-HA对Pb2+的固定符合Frendlich等温线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导,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和表面扩散共同影响。Fh-HA和Ge-HA对Pb2+的固定,主要是水体中的存在的Pb2+与其表面含有的羧基相结合,羧基与Pb2+的结合方式以双齿桥式为主。同时,其固定铅的过程中伴有Na+与Pb2+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吸附平衡常数KL较小,分离系数满足0<L<1,说明Fh-HA和Ge-HA对Pb2+的吸附稳定性较强。(4)铁氢氧化物、HA、Pb三元共吸附体系中,可能形成两种三元配合形态。一种是以腐植酸作为“桥键”,HA可以优先与铁氢氧化物形成双齿络合物,之后再通过羧基去Pb2+相连,形成三元配合形态Fh/Ge-HA-Pb。另一种是Pb2+与HA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再与铁氢氧化物结合形成三元配合形态Fh/Ge-Pb-HA。

翟明明[9](2021)在《计算化学在分子筛膜的气体传递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化学以量子力学理论为基石,利用有效的数学描述及电脑程序计算分子的性质,解释并实现各种核心化学问题。其应用广泛并极具潜力,涵盖计算体系能量、分子几何构型、偶极矩、振动频率、光谱、磁性、速率平衡、反应机理、过渡态、热力学数据、新材料设计、药物设计、输运性质、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等方面。其中,经典力学的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 dynamics,MD)对气体通过多孔膜的行为机制研究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双控面非平衡分子动力学(dual-control plane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DCP-NEMD)作为一种分子力学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气体渗透通过微孔膜材料、考察气体在微孔中的行为机制十分有效,从而为指导新材料的合成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目标导向。分子筛膜材料凭借高比表面积、孔隙率、拓扑种类多样、多功能化等孔道结构特点,在气体分离领域表现优异。本文针对碳分子筛膜(carbon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s,CMSMs)及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分离膜等材料等进行计算化学研究,以分子动力学、量子化学等主要手段,对各自性能及气体分离等相关领域,进行计算和理论分析。(1)开发并发展了DCP-NEMD计算方法,以适用不同特点的多孔材料体系。进而利用分子力学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气体渗透多孔膜的行为机制进行计算模拟,包括CMSMs、MOFs膜等构型体系,为模拟气体渗透特性提供了一种有利方案。(2)采用熔融淬火(melt-quenching)技术,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构建了不同密度的CMSMs构型;监测每种构型的实时温度和能量变化,并对各种构型的径向分布函数(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键角分布(bond angle distribution,BAD)、孔径分布(pore size distribution,PSD)等合理性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结果,从所得CMSMs结构中,选用模拟步长为1 fs时,密度为1.8 g·cm-3孔径为0.75 nm的CMSMs,采用DCP-NEMD方法,研究讨论气体He、Ne、H2、CO2、N2、CH4和SF6的渗透扩散性能。不同气体种类分子的渗透特征在与Knudsen扩散模型相比较下,可以观测到略微不同的吸附扩散行为。由此可知,此过程不仅与渗透粒子的分子动力学直径有关,还与其摩尔质量、分子形状、分子作用力等性质有关。小分子气体在低密度CMSMs中,随着分子质量的增大,渗透通量减小。特别是SF6分子,随着温度升高,在CMSMs中经历了从Knudsen扩散到表面扩散,再到活性化扩散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渗透行为。以上气体在低密度CMSMs的渗透顺序为:H2>He>CH4>Ne>N2>CO2>SF6。(3)CAU-1作为一种铝中心氨基功能化MOF,可以初步利用BFDH(Bravais-Friedel Donnay-Harker method)晶习模拟推断晶体生长形貌。为了得到适用于气体渗透计算的构型,由于CSD库中结构是实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pattern,XRD)测定结果经过Rietveld精修的单晶解析得到的结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及几何优化。所得CAU-1超胞结构,从骨架拓扑结构、XRD、PSD、自由体积、静电势(electrostatic potential,ESP)等方面着手,认识孔道分布特点,得到计算模拟体系的合理结构;进而利用DCP-NEMD方法,从室温298 K到600 K,在巨正则系综(grand canonical ensemble,μVT)下,分别对单组分气体和二元混合物通过CAU-1膜渗透行为进行考察,x-和y-方向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PBC)。单组分渗透时,对于CO2、N2、CH4、H2、He、Kr和Xe,不同气体分子有着各自行为特点,基本符合实验中的渗透规律。其模拟渗透系数为0.62~2.62×10-3 mol?m-2?s-1?Pa-1,比实验中表观渗透系数0.33~1.34×10-6 mol?m-2?s-1?Pa-1大3个数量级,与厚度比其小3个数量级相符合。H2的透气性最高,经历了由Knudsen向表面扩散的增大趋势。在考虑范德华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后,CO2/H2理想分离因子可达2.1,与实验值基本相符,得到转向CO2优先选择的良好结果。对于二元混合气体CO2/N2、CO2/CH4、CO2/H2和H2/CH4、及稀有气体Kr/Xe,分压均为1 atm,即初始混合物浓度比设置为1:1。其中对于H2/CH4,H2透过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单组分气体相似。298 K时分离因子H2/CH4为1.9,与实验工作基本一致。混合物比理想分离因子略有下降,可以推断二者在CAU-1中对同一位点有竞争吸附关系,但表现不明显。CO2扩散速率因比N2快,可能由于其特征吸附,使得CAU-1骨架孔道不足以承载通过更多的气体分子。对于CO2/CH4及CO2/H2,考虑静电和范德华相互作用时,二者模拟的分离因子可分别达到23.0和12.9,比理想分离因子更加接近实验结果。这是由于强四极矩CO2分子与CAU-1膜孔壁上的NH2-相互作用强于其它气体分子,可以优先通过。对于Kr/Xe二元体系,Kr的渗透通量基本恒定在3.1×10-4 mol?m-2?s-1?Pa-1,而Xe分子动力学直径4.1?与CAU-1的PLD相当,几乎没有通过,表现出明显的分子筛分效应。因此,用DCP-NEMD方法可以初步预测在实际应用中,CAU-1膜材料对分离放射性Kr/Xe气体有着极其优异的选择性能和分离性能。通过计算,得到了预期的结构模型和气体渗透行为结果,并可用于指导工业应用。DCP-NEMD方法为模拟气体渗透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子动力学方法。

黄斯严[10](2020)在《聚合物包容膜在稀土离子分离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在稀土分离领域广泛应用的溶剂萃取法虽然有着技术成熟且简单高效的明显优势,但因其本身所需大量有机溶剂、污染排放较大等缺点正阻碍了该技术在稀土分离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聚合物包容膜(P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分离方法正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有望成为传统溶剂萃取法的补充或某些情况下的替代。该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其将萃取和反萃过程集成到了一体且同时进行,而且在过程中不涉及传统溶剂萃取法中需要大量使用的煤油等挥发性有机溶剂,并且所需的萃取剂量也远小于相应的溶剂萃取体系。本论文以聚合物包容膜技术为主要手段,对该技术在稀土绿色分离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基础研究。主要研究了负载二(2-乙基己基)膦酸(P227)的聚偏氟乙烯(PVDF)基和三乙酸纤维素(CTA)基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的传输及选择性分离性能,以及负载伯胺N1923的CTA基聚合物包容膜对Sc(Ⅲ)的传输分离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负载 P227 的 PVDF 基PIM(P227@PVDF PIM)对 Lu(Ⅲ)的传输性能,比较了不同P227和PVDF 比例组成的PIM的表面形貌和传输性能,确定了 60wt%PVDF和40wt%P227为最佳的膜组成比例。通过SEM、AFM、TGA、ATR-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PIM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物理性质。还比较了 PIM在不同传输方向,以及温度、搅拌速度、反萃酸度和萃取剂载体对Lu(Ⅲ)传输效果的影响,确定了 PIM对Lu(Ⅲ)的最佳传输条件。另外,在以上实验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双膜传输装置进一步提高了 Lu(Ⅲ)的传输效率。最后通过连续的循环实验证实了该PI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2.在负载P227的PVDF基PIM对Lu(Ⅲ)高效率传输的基础上研究了该PIM对Lu(Ⅲ)的选择性分离传输性能。通过调节原料液pH至1.5,使用P227@PVDF PIM从同时含La(Ⅲ)和Sm(Ⅲ)的稀土稀溶液中选择性分离传输了 Lu(Ⅲ),并比较了在原料液pH为4时的选择性传输效果。还研究了不同膜基质聚合物浓度对P227@PVDF PIM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以及膜厚度的影响。此外,还提出并实施了一种用于回收PIM的过程。通过使用SEM和ATR-FTIR的表征及对Lu(Ⅲ)传输性能的比较,发现此过程制备的再生PIM与正常PIM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异。3.制备了负载P227以NPOE为增塑剂的CTA基PIM,考察了其对Lu(Ⅲ)的选择性分离传输性能。通过SEM、TG、ATR-FTIR和水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对制备的P227/NPOE@CTA PIM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该PIM的化学物理性质和形貌特征。并比较了 P227/NPOE@CTAPIM与负载P204和P507的CTA基PIM对Lu(Ⅲ)的萃取和反萃性能。此外,还比较了增塑剂种类、膜厚度以及原料液pH对传输过程的影响。最后,通过连续循环实验考察了 PIM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4.选择了对Sc(Ⅲ)反萃酸度要求低的N1923作为萃取剂载体,以NPOE为增塑剂制备了 CTA基PIM,初步研究了该PIM对Sc(Ⅲ)的分离传输效果。首先通过SEM和ATR-FTIR对PIM进行了表征。之后比较了添加NPOE对传输过程的影响,发现了 NPOE还有阻隔反萃液中的氢离子向原料液扩散的作用。最后通过反萃酸种类实验和反萃酸度实验,确定了该实验条件下Sc(Ⅲ)的最佳反萃液为1 mol L-1 盐酸。

二、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离子对机制强化冠醚分离锂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锂同位素分离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3 离子对萃取分离锂同位素研究进展
        1.3.1 离子对萃取简介
        1.3.2 离子对萃取在锂同位素分离中的应用
        1.3.3 冠醚离子对萃取体系分离锂同位素的影响因素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萃取过程
        2.2.2 反萃过程
        2.2.3 冠醚循环实验
        2.2.4 冠醚-锂配合物单晶的制备
    2.3 测试和表征
    2.4 理论计算方法
        2.4.1 Urey模型
        2.4.2 密度泛函理论
        2.4.3 溶剂效应模拟
        2.4.4 静电势
第三章 离子对机制强化冠醚提锂行为研究
    3.1 不同含锂溶液中冠醚对锂的萃取
    3.2 萃取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3.2.1 初始水相HCl浓度影响
        3.2.2 Fe/Li摩尔比影响
        3.2.3 Al~(3+)浓度影响
        3.2.4 冠醚浓度影响
    3.3 冠醚-锂配合物晶体结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冠醚从LiCl-FeCl_3-AlCl_3-HCl_((aq))体系中分离锂同位素性能及机制研究
    4.1 ~6Li/~7Li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
        4.1.1 B15C5 分离~6Li/~7Li性能
        4.1.2 B12C4 分离~6Li/~7Li性能
    4.2 冠醚化学交换体系分离~6Li/~7Li的机制
        4.2.1 基于Urey模型和量化计算预测~6Li/~7Li分离因子
        4.2.2 不同溶剂效应下冠醚-锂配合物的静电势分布
        4.2.3 ~6Li/~7Li分离机制讨论
    4.3 冠醚化学交换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反萃工艺研究
    5.1 反萃剂浓度影响
    5.2 离子对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5.3 萃取剂的回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亚纳米多孔PES膜制备及离子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亚纳米孔膜
        1.1.2 应用及现有局限
    1.2 研究现状
        1.2.1 亚纳米孔制备方法
        1.2.2 核孔膜介绍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第二章 实验流程
    2.1 亚纳米孔膜制备
        2.1.1 实验材料方法选择
    2.2 亚纳米多孔PES膜制备流程
        2.2.1 实验仪器,试剂,及工艺参数
        2.2.2 主要实验仪器原理介绍
        2.2.3 实验流程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亚纳米多孔PES膜性能研究
        3.1.1 孔径大小测量
        3.1.2 离子传输性能研究
        3.1.3 离子分离性能研究
        3.1.4 亚纳米孔道的可控性制备研究
        3.1.5 化学耐受性研究
    3.2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Sn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界面的构筑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还原Cr(Ⅵ)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1.2.2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1.2.3 光催化还原Cr(Ⅵ)的基本原理
    1.3 异质界面的构筑策略
        1.3.1 异质界面材料的优势与挑战
        1.3.2 异质界面的类型
        1.3.3 异质界面的合成方法
    1.4 Sn基半导体复合材料
        1.4.1 SnO_2基复合材料
        1.4.2 SnS_2基复合材料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CQDs/SnS_2复合材料范德华异质界面的构筑及光还原Cr(Ⅵ)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及主要仪器
        2.2.2 主要表征仪器
        2.2.3 电化学表征
        2.2.4 样品的制备
        2.2.5 光催化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CQDs/SnS_2原位范德华异质界面的构筑
        2.3.2 N-CQDs/SnS_2复合催化剂的表面化学态和组成
        2.3.3 N-CQDs/SnS_2复合催化剂的相组成和结晶度
        2.3.4 N-CQDs/SnS_2复合催化剂的光还原Cr(Ⅵ)性能
        2.3.5 N-CQDs/SnS_2 复合催化剂的光还原Cr(Ⅵ)机理
        2.3.6 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行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SnS_2/SnO_2复合材料Type-Ⅱ型界面的构筑及光还原Cr(Ⅵ)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主要表征仪器
        3.2.3 光电压技术
        3.2.4 样品的制备
        3.2.5 光催化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nS_2/SnO_2异质催化剂原位Type-Ⅱ型界面的构筑
        3.3.2 SnS_2/SnO_2催化剂的光学性能和电子带结构
        3.3.3 SnS_2/SnO_2异质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态
        3.3.4 SnS_2/SnO_2异质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3.3.5 优化SnO_2前驱体粒径和硫化时间
        3.3.6 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SnS_2/ZAIS复合材料p-n结界面的构筑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主要表征仪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ZAIS/SnS_2复合样品p-n结界面的构筑
        4.3.2 ZAIS/SnS_2复合样品的界面结构和化学态
        4.3.3 ZAIS/SnS_2复合样品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及转移
        4.3.4 p-n结界面对ZAIS/SnS_2复合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4.3.5 ZAIS/SnS_2复合样品的p-n结界面形成机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SnO_2/PxCN复合材料P-Sn界面键的构筑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
        5.2.2 主要表征仪器
        5.2.3 光电化学测试(PEC)
        5.2.4 NMR表征技术
        5.2.5 样品的制备
        5.2.6 光催化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Sn金属界面键的制备
        5.3.2 淬火样品中P-Sn金属界面键的光谱表征
        5.3.3 P-Sn金属界面键诱导的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转移
        5.3.4 光还原性能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介与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CaO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共价键断裂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纤维素热解机理
        1.2.2 半纤维素热解机理
        1.2.3 木质素热解机理
        1.2.4 生物质氧化钙基热转化
    1.3 量子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1.3.1 量子化学理论方法
        1.3.2 从头算法
        1.3.3 密度泛函方法
        1.3.4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的基组与级别
    1.4 气固吸附模型
        1.4.1 简单簇模型
        1.4.2 氢原子封闭模型
        1.4.3 嵌入簇模型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自由基诱导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2.1 理论计算方法的确定
    2.2 诱导反应分子模型的建立
    2.3 ·CH_3对不同共价键的诱导作用
    2.4 ·OH对不同共价键的诱导作用
    2.5 ·H对不同共价键的诱导作用
    2.6 自由基诱导反应对共价键解离能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由基加成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1 取代基对加成能垒的影响
        3.1.1 自由基加成1号位
        3.1.2 自由基加成2号位
    3.2 加成位对加成能垒的影响
    3.3 自由基种类对加成能垒的影响
    3.4 自由基加成C_(ar)=C_(ar)键反应自由能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aO对共价键断裂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4.1 模型建立
        4.1.1 模型物确定
        4.1.2 诱导、加成反应模型的建立
    4.2 CaO对诱导反应的影响
        4.2.1 自由基诱导C-H键
        4.2.2 自由基诱导C-O键
        4.2.3 自由基诱导O-H键
        4.2.4 CaO对自由基诱导反应的影响
    4.3 CaO对加成反应的影响
    4.4 CaO对共价键断裂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腐植酸与铁氢氧化物相互作用对重金属铅的结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铅污染及治理方法
        1.1.1 水体铅污染
        1.1.2 水体铅污染治理方法
    1.2 铁氢氧化物与腐植酸的相互作用
        1.2.1 铁氢氧化物概述
        1.2.2 腐植酸概述
        1.2.3 腐植酸和铁氢氧化物的吸附/共沉淀作用
    1.3 重金属离子在铁氢氧化物上的吸附作用
        1.3.1 重金属离子与铁氢氧化物相互作用
        1.3.2 重金属离子与铁氢氧化物相互作用模型
    1.4 铁氢氧化物、腐植酸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吸附剂的制备
        2.2.1 水铁矿及腐植酸-水铁矿复合体的制备
        2.2.2 针铁矿及腐植酸-针铁矿复合体系的制备
        2.2.3 三元混合体的制备
    2.3 吸附材料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
        2.3.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2.3.2 核磁共振
        2.3.3 有机元素分析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5 X 射线衍射分析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7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4 吸附实验
        2.4.1 批吸附实验
        2.4.2 吸附动力学
        2.4.3 吸附等温线
第三章 腐植酸、水铁矿共沉作用对重金属铅的吸附研究
    3.1 腐植酸的结构分析
        3.1.1 元素分析
        3.1.2 红外结构特征
        3.1.3 核磁共振(NMR)
    3.2 腐植酸-水铁矿吸附固定重金属铅的影响分析
        3.2.1 吸附剂的物理特性分析
        3.2.2 影响因素分析
        3.2.3 吸附动力学
        3.2.4 吸附等温线
        3.2.5 吸附机理
    3.3 腐植酸-水铁矿共沉复合物固定铅的作用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腐植酸、针铁矿共沉作用对重金属铅的吸附研究
    4.1 腐植酸-针铁矿吸附固定重金属铅的影响分析
        4.1.1 吸附剂物理特性分析
        4.1.2 影响因素分析
        4.1.3 吸附动力学
        4.1.4 吸附等温线
        4.1.5 吸附机理
    4.2 腐植酸-针铁矿共沉复合物固定铅的作用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氢氧化物、腐植酸与重金属铅的共吸附机制研究
    5.1 不同腐植酸负载量和pH对三元体系固定铅的影响
    5.2 三元体系红外光谱分析
    5.3 三元体系共吸附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9)计算化学在分子筛膜的气体传递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首字母缩写列表(英文)
引言
1 计算化学方法及发展简述
    1.1 计算化学概述
    1.2 中国理论与计算化学发展简述
    1.3 计算化学主要方法及概念
        1.3.1 量子力学方法(Quantum mechanics method,QM)
        1.3.2 分子力学方法(Molecular mechanics method,MM)
    1.4 两种主要模拟技术:分子动力学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
        1.4.1 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
        1.4.2 蒙特卡罗(Monte Carlo,MC)方法
    1.5 系综(Ensemble)
    1.6 膜分离技术
        1.6.1 多孔膜分离材料
    1.7 多孔材料的理论研究简史
2 双控面非平衡分子动力学DCP-NEMD方法
    2.1 引言
    2.2 数值模拟方法
        2.2.1 Verlet算法
        2.2.2 预测–校正算法(Predictor–corrector algorithm)
    2.3 周期性边界条件(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PBC)
    2.4 径向分布函数(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
    2.5 熔融淬火法(Melt-quenching Method)
    2.6 客体分子在微孔材料的渗透行为
        2.6.1 自扩散系数(Self-diffusivity)
        2.6.2 菲克扩散系数(Fickian diffusivity)
        2.6.3 校正扩散系数(Corrected diffusivity)
        2.6.4 麦克斯韦-斯蒂芬扩散系数(Maxwell-Stefan,MS diffusivity)
    2.7 本章小结
3 CMSMs气体分离特性与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CMSMs建模
        3.2.1 CMSMs建模依据
        3.2.2 模型合理性考察
    3.3 低密度CMSMs温度、能量、键角的考察
    3.4 小分子气体通过CMSMs的渗透特性
        3.4.1 渗透速率模型
        3.4.2 小分子气体在CMSMs中渗透特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CAU-1 膜气体渗透特性与机制的计算化学研究
    4.1 引言
    4.2 CAU-1 构型与形貌
        4.2.1 布拉维点阵(Bravais Lattice)
        4.2.2 CAU-1 晶习模拟
        4.2.3 CAU-1 单晶解析初始分子结构
        4.2.4 CAU-1 膜建模
    4.3 CAU-1 膜气体渗透特性与机制的DCP-NEMD模拟研究
        4.3.1 范德华相互作用
        4.3.2 CAU-1 原子电荷计算
        4.3.3 范德华表面静电势图
        4.3.4 单组分气体渗透通过CAU-1 膜的DCP-NEMD模拟
        4.3.5 CO_2等二元混合气体渗透通过CAU-1 膜的DCP-NEMD模拟
        4.3.6 Kr/Xe二元混合气体渗透通过CAU-1 膜的DCP-NEMD模拟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聚合物包容膜在稀土离子分离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稀土资源概述
        1.1.1 稀土元素简介
        1.1.2 我国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概况
    1.2 稀土分离技术发展历程
        1.2.1 分级结晶/沉淀法
        1.2.2 氧化还原法
        1.2.3 离子交换法
        1.2.4 溶剂萃取法
        1.2.5 萃取色层法
    1.3 聚合物包容膜(PIM)技术
        1.3.1 概述
        1.3.2 膜基质聚合物材料
        1.3.3 分离传质载体
        1.3.4 增塑剂(塑化剂)
        1.3.5 膜过程传质机理
    1.4 PIM技术在稀土分离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和意义
第2章 P227@PVDF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传输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试剂
        2.2.2 分析方法
        2.2.3 PIM的制备与表征
        2.2.4 PIM传输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IM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2.3.2 PIM对Lu(Ⅲ)传输的机理
        2.3.3 PIM对Lu(Ⅲ)传输的条件实验
        2.3.4 双膜装置对Lu(Ⅲ)的传输效果
        2.3.5 PIM的循环使用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227@PVDF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选择性分离传输及膜回收的初步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试剂
        3.2.2 分析方法
        3.2.3 PIM的制备与表征
        3.2.4 溶剂萃取实验
        3.2.5 PIM传输实验
        3.2.6 PIM回收再生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扫描电镜表征
        3.3.2 接触角与膜厚分析
        3.3.3 PVDF含量对Lu(Ⅲ)传输效果的影响
        3.3.4 原料液pH对稀土离子萃取的影响
        3.3.5 Lu(Ⅲ)的选择性传输
        3.3.6 PIM的回收再生过程及其热失重分析
        3.3.7 再生PIM与正常PIM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227/NPOE@CTA聚合物包容膜对Lu(Ⅲ)选择性分离传输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试剂
        4.2.2 PIM的制备与表征
        4.2.3 PIM萃取与反萃实验
        4.2.4 PIM传输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IM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4.3.2 PIM对Lu(Ⅲ)的萃取与反萃
        4.3.3 增塑剂对PIM传输Lu(Ⅲ)性能的影响
        4.3.4 膜厚对PIM传输Lu(Ⅲ)性能的影响
        4.3.5 原料液pH对PIM传输Lu(Ⅲ)性能的影响
        4.3.6 PIM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1923/NPOE@CTA聚合物包容膜对Sc(Ⅲ)传输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药品试剂
        5.2.2 PIM的制备与表征
        5.2.3 PIM传输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IM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5.3.2 增塑剂NPOE对Sc(Ⅲ)传输的影响
        5.3.3 反萃酸种类对Sc(Ⅲ)传输的影响
        5.3.4 反萃酸度对Sc(Ⅲ)传输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陶瓷膜固载Fe2+降解芘的研究[D]. 奚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铜催化铝锌水解制氢及CO2原位加氢转化的研究[D]. 杨朝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基于离子对机制强化冠醚分离锂同位素研究[D]. 李莎莎. 山西大学, 2021(12)
  • [4]亚纳米多孔PES膜制备及离子分离性能研究[D]. 吴书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5]Sn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界面的构筑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 王烁. 吉林大学, 2021(01)
  • [6]CaO对生物质热解过程共价键断裂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毕山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
  • [7]煤基腐植酸与Cr(Ⅵ)的作用机理及分子模拟[D]. 徐良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腐植酸与铁氢氧化物相互作用对重金属铅的结合特性研究[D]. 李静. 兰州大学, 2021(09)
  • [9]计算化学在分子筛膜的气体传递性质研究[D]. 翟明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聚合物包容膜在稀土离子分离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 黄斯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上海核研究所膜分离技术研发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