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结式论文-石村广

汉语动结式论文-石村广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动结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结式,自动-使动,作格语言,宾格语言

汉语动结式论文文献综述

石村广[1](2019)在《汉语动结式在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从藏缅语的自动和使动的对立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藏缅语"自动-使动"对立的这一观点来反观汉语动结式(略记为VR),并指出汉语具有两个不同的类型特点:第一,原始汉藏语的使动形式是在动词前面黏附前缀*s-来表达的。现代汉语也存在同样的派生方向,即R(自动)→VR(使动)。汉语的语法系统自古而今以"自动-使动"的对立(即作格性)为核心。第二,典型的动结式是通过"致动用法的双音化"产生的。它属于造句法,体现出宾格语言的类型特点。汉语原本就具有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学术界普遍认为汉语和藏缅语之间在发生学上有亲缘关系。藏缅语的语态系统可以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9年04期)

郝琳[2](2019)在《基于汉外对比的对外汉语动结式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藏语系以外的很多语言中没有补语,因而补语被认为是汉语语法特点的体现。而实际上,汉语中补语的概念并不具有很强的跨语言意义,通行的英译"complement"与汉语补语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论文就以动结式为代表的动补结构在英语等语言中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考察,归纳出"以词对应结构"和"以结构对应结构"两种替代方式,分析了母语中不同替代模式对学习者汉语动结式输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辰玲[3](2019)在《汉语动结式力动态模式及其宏事件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almy的力动态模式是对传统"致使"概念的总括,包括施加阻力以抵抗、克服、阻碍或移除另一实体的力量趋向,但力动态模式过于概括化,忽视了内部力传递过程。文章基于Talmy的宏事件视角分析汉语动结式力动态模式内部的力传递过程及其时间维度。从时间维度上汉语动结式遵循单一性限制、宏事件链接以及单向矢量限制叁条原则,在形式—意义映射作用下具备宏事件特征。(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肖皇羊[4](2019)在《基于中心语驱动语法的汉语动结式深层语言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动结式是致使结构中一种重要且很有特点的汉语句法结构,其语言学本体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界极大关注,其基本结构是“NP1+V1+V2(+NP2)”,其中V1和V2之间存在致使关系,作为动结式补语的NP2可以不出现。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基于语料库和深层自然语言处理角度出发发现语言学规律,对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进行阐释,并运用中心语驱动语法(Head-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HPSG)研究框架,在完成语料库实证分析和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句法语义性质进行形式化描写,最后进行计算实现。基于结构组合特点以及论文研究目的,本文基于施春宏(2008)的理论框架,将动结式分为基础句式和派生句式。并基于论元结构和句法配位方式,将动结式进一步细分为具体小类。论文结合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用法数据库的语料资源,选取其中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以及北京语言大学子库语料,抽取其中补语表示结果的述补结构构建本研究数据库,通过区分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音节数,共收集8个子库。通过语料数据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有:1)组成汉语动结式的中心动词和补语大多数由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约占动结式总数的76%,中心动词或补语动词至少有一个由双音节词构成的情况约占24%,因而得出结论:在进行动结式研究过程中,也需要将双音节词构成中心动词或补语的现象作为研究重点;2)基于计算实现的考虑,由于作为“指动式”补语动词位置V2是以V1作为论元的,这有悖于HPSG研究框架,因此提出将“指动式”不纳入动结式分类体系;3)在实际语料标注和分析过程中,提出一类未纳入施春宏(2008)分类体系的动结式子类划分,记做“rslt-2_2-osc”类,该类动结式V1的客体论元与V2的主体论元同指。完成语言学分析以后,本文最后一部分是动结式的计算实现。本文发现前人类似研究(Fan,Song,&Bond,2015)在进行动结式剖析时,将动结式结构放在词汇层面进行处理,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结构,这一方面造成了系统的冗余,另一方面也没有体现出动结式作为一种“结构”的语言学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改进,并成功在计算实现平台“语言知识建构系统(Linguistic Knowledge Building system,LKB)”完成对动结式的自动剖析。(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卢艳梅[5](2019)在《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历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结式是非常有汉语特色的语法现象,汉语补语也是二语学习者的难点问题。该文梳理了汉语动结式的相关历时研究,包括动结式的界定和产生年代、动结式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动结式的性质等问题。从语言对比研究的角度来看,该论文可以为汉语结果补语的教学、二语学习者结果补语的习得提供帮助和启发。(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9期)

姜灿中[6](2019)在《现代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界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结式表征的是致使语义,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但是,不同的语言甚至同一种语言中动结式的形式都存在变异性。现代汉语以复杂述谓形式[V R]的动结式最为典型,这类动结式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动结式是汉语研究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尽管如此,其研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争议。究其根源,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还原主义思想或英语动结式研究的影响,未能很好地厘清谓词、动结式和论元结构构式叁个层级的关系,他们试图通过构成动结式的谓词的题元操作、句法移位、论元提升或者谓词与论元结构构式的直接融合,来派生动结式的句法语义。本文在前人和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基于层级和互动的构式语法视角重新审视了汉语动结式。我们聚焦其句法-语义界面,着重关照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动结式的语法性质及其句法-语义界面问题;(2)动结式的形式和语义特征问题;(3)谓词与动结式的互动问题;(4)动结式与论元结构构式的互动问题。本文首先从构式语法和语言类型学的视角重新认识了汉语动结式的语法性质,并基于这种新认识重新分析了它的句法-语义界面,提出基于层级和互动的研究框架;然后基于该框架分别探讨了动结式形式与语义的配对关系、谓词与动结式的互动关系和动结式与论元结构构式的互动关系。本文开展的是一项基于使用的研究,对汉语动结式句法-语义界面的描写和解释主要基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CNC)等大型语料库,以大量自然语料的观察和分析为依据。通过对汉语动结式语法性质及其句法-语义界面的重新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汉语动结式是一种具有完型性的复杂述谓构式,而不是类似英语动结式的论元结构构式,也不是其组成成分组合或整合的产物。构成动结式的谓词、动结式、论元结构构式属于叁个不同的层级。其中,论元结构构式位于最高层级,谓词位于最低层级,而动结式位于中间层级。因此,动结式句法-语义界面本质上涉及叁重互动关系:中间层级动结式形式与语义的配对关系、最低层级谓词与中间层级动结式的互动关系和中间层级动结式与最高层级论元结构构式的互动关系。第二,汉语动结式形式与语义的配对关系可以表征为:[V R](?)[SEM_(V(方式))CAUSE SEM_(R(结果))]。它在语言类型学上是致使构式的一种可能型式,因此它的形式和语义有语言类型学上的动因。形式上汉语动结式有“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四种句法构造和“单音节+单音节”“单音节+双音节”和“双音节+双音节”叁种主要韵律模式。其句法构造和韵律模式的典型性按上述排序依次减弱。汉语动结式整体编码致使语义。从历时演化的角度来看,它的致使语义继承自谓词的使动用法,是汉语史上使动用法衰落时致使语义由谓词的使动用法向[V V]结构转移的结果。汉语动结式的致使语义具有直接性和认知的可预测性,有典型的自然性致使语义和非典型的主观评价性致使语义之分。汉语动结式的语义角色由它自身定义,而非源自其组成成分。它侧显致使者和受使者,它们由基于身体体验的致使框架决定。其中,致使者具有事件性、直接性和致使性,而受使者最典型的语义特征是受使性或受影响性。第叁,最低层级谓词与中间层级动结式的互动涉及动结式槽位对谓词“自上而下”的准入限制和谓词参与者角色与动结式语义角色“自下而上”的融合。就“自上而下”的准入限制而言,只有满足动结式槽位形式和语义要求的谓词才能分别进入其中,详述致使方式和致使结果。受动结式句法构造和韵律模式典型性的限制,及物动词更容易进入V槽位,而不及物动词更容易进入R槽位;单音节动词比双音节动词更容易进入这两个槽位。此外,谓词v进入V槽位的难易程度还部分地受制于R槽位,与v和进入R槽位的r构成的动结式例示的句法构造和韵律模式的典型性呈正相关关系;反之亦然。动结式槽位对谓词的语义限制主要是体限制。V槽位要求进入其中的谓词必须是活动类谓词,或者至少能够识解为活动的状态类谓词,而R槽位要求进入其中的谓词必须是过渡状态和获得性永久状态类谓词。V槽位与R槽位之间还存在相对的语义限制,即进入两个槽位的谓词必须能够识解为使因事件及其导致的结果。就“自下而上”的融合而言,v/r的参与者角色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与动结式的语义角色融合。v的参与者角色通过图式-例示关系和典型-扩展关系两种方式与致使者融合。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中,v表征的整个事件可识解为致使者的具体例示,直接与之融合。这种方式语义透明度最高,是典型的例示方式。但受语言经济性和信息“量的准则”的制约,它并非汉语最常见的方式。基于典型-扩展关系的融合中,v的框架元素作为v表征的整个事件的转喻扩展,与致使者融合。这种方式最为常见。受框架元素凸显性、语境、致使关系及其他因素制约,v的不同语义角色与致使者融合的能力不同,具有层级性:v表征的整个事件>核心框架元素(施事/历事>受事/客事)>非核心元素(工具/原因>其他参与者角色(如时间、处所))。r和v的参与者角色只能通过图式-例示关系与动结式的受使者融合。如果r的客事/历事与v的参与者角色显性或隐性同指,则二者同时与受使者融合。如果r的客事/历事和v的参与者存在领属关系,二者可以通过转喻建立间接同指关系,则二者均可与受使者融合,但r的参与者角色是最直接的受影响者,因此更容易与受使者融合。第四,中间层级动结式与最高层级论元结构构式的互动涉及动结式与论元结构构式“自下而上”的融合和论元结构构式对动结式“自上而下”的压制。这两个层级的互动关系可以为汉语动结式句法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统一的解释。就“自下而上”的融合而言,动结式与及物构式、“把”构式、不及物构式、被动构式、话题构式等论元结构构式的语义完全匹配,二者融合生成复杂多样的常规构式例示。但是,与上述论元结构构式融合时动结式致使者和受使者的句法表达有差异。与及物构式和“把”构式融合时,致使者和受使者都可得到表达;而与被动构式和不及物构式融合时,只有受使者得到句法表达,致使者分别受这两个构式的隐蔽和剪切而无法在句法层面表达,或者即使表达也被背景化。与话题构式融合时,致使者和受使者之间的参照关系、焦点关系和射体-界标关系发生变化。就“自上而下”的压制而言,一些论元结构构式(如及物构式、双及物构式、边缘“把”构式和边缘“被”构式)会通过压制对少数动结式的扩展用法进行调整,产生一些非常规的构式例示。这些构式对动结式的压制是语义角色数量失配引起的,因此压制效应主要表现为“增添”论元。此外,基于层级的构式互动还可以为所谓的动结式歧义提供统一的解释。从层级分析的角度来看,动结式歧义本质上是其例示的歧义,而非动结式本身具有歧义性。这种歧义是构式互动的非理想结果,主要是动结式致使者例示的转喻性和论元结构构式对动结式的压制导致的。本文对汉语动结式句法-语义界面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不同层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描写和解释的统一性,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通过基于层级和互动的构式语法,本文构建了汉语动结式句法-语义界面分析的新框架,为其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对汉语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其次,通过汉语动结式句法-语义界面的研究,本文丰富和发展了构式语法的语言层级观和互动观,倡导基于层级和互动的构式语法,对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本文对构式语法理论的本土化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5)

何美芳,鹿士义,张亚旭[7](2019)在《不同语言类型的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加工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语言类型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出发,运用眼动技术,通过与汉语母语者对比,考察了不同语言类型的二语学习者对汉语动结式的加工。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有着不同于汉语母语者的加工模式;学习者母语中是否存在着对应的动结式类型影响汉语动结式的加工;汉语动结式的加工具有显着的类型学效应。(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9年02期)

袁健惠[8](2018)在《从构式化看汉语动结式的内部类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结式是汉语复杂补语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往关于汉语动结式的研究大都着重考察特定的动词在不同组合中的功能演变,对动结式的内部类别缺乏充分的关注。在构式化的理论背景下讨论动结式的内部类别,汉语中典型的动结式"V完"、"V却"、"V破"、"V醉"可以分为由语法化而来的动结式和由词汇化而来的动结式两种类型。由语法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表达结果的补语的词汇意义基本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表达完成意义的体标记的某些语法功能。由词汇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补语除了表达结果之外,其词汇意义仍然存在。(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冯丽娟,冯丽萍[9](2018)在《学习者对汉语动结式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事件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用实验的方法考察高级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对11类汉语动结式的整体理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11类动结式的整体理解难度有差异,且致使关系的难度显着大于参与者角色; 2.学习者对参与者角色理解的影响因素有:参与者角色的数量、动作对象的数量、参与者角色的同指数量、参与者角色的凸显数量; 3.学习者对致使关系理解的影响因素有:参与者角色的数量、受影响角色的数量、参与者角色的同指数量、动作对象的凸显数量、受影响角色的凸显数量。(本文来源于《海外华文教育》期刊2018年06期)

刘丽,王初明[10](2018)在《“续论”与对外汉语动结式的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有声思维和即时访谈的方法,深入探究读后续写促进学习汉语二语动结式的心理过程。两名在华留学生参与了此项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读物中高频出现的动结式结构有助于促进续作中动结式的正确使用;续作在语言、篇章结构和连贯性方面跟原作产生了明显的拉平效应;回读是拉平效应产生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为对外汉语中的语言难点教学提供了启示。(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汉语动结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藏语系以外的很多语言中没有补语,因而补语被认为是汉语语法特点的体现。而实际上,汉语中补语的概念并不具有很强的跨语言意义,通行的英译"complement"与汉语补语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论文就以动结式为代表的动补结构在英语等语言中对应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考察,归纳出"以词对应结构"和"以结构对应结构"两种替代方式,分析了母语中不同替代模式对学习者汉语动结式输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动结式论文参考文献

[1].石村广.汉语动结式在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从藏缅语的自动和使动的对立谈起[J].世界汉语教学.2019

[2].郝琳.基于汉外对比的对外汉语动结式教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王辰玲.汉语动结式力动态模式及其宏事件特征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肖皇羊.基于中心语驱动语法的汉语动结式深层语言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5].卢艳梅.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历时研究[J].海外英语.2019

[6].姜灿中.现代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界面[D].西南大学.2019

[7].何美芳,鹿士义,张亚旭.不同语言类型的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加工的眼动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9

[8].袁健惠.从构式化看汉语动结式的内部类别[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冯丽娟,冯丽萍.学习者对汉语动结式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18

[10].刘丽,王初明.“续论”与对外汉语动结式的学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

标签:;  ;  ;  ;  

汉语动结式论文-石村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