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凡荣(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中心小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里,教学提问是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来进行设问的教学模式,同时这也是一门艺术,来自语言魅力的艺术。这不仅展示了教师在课堂过程教学风格,而且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24-01
语文教学课堂中,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的艺术,它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益的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倘若是毫无意义的提问则会让学生有抵触的心理,容易反感还会畏惧这类问题。也就是说,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前题就是提问的有效度,以下笔者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艺术做一些浅析。
一、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意义艺术魅力
1、帮助巩固知识。在新课改主流下,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满堂灌,改为了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还给学生,也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提问就像平静的湖面忽然投进的石子,溅起的水花就是学生活跃的气氛,同时学生还能把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消化吸收,把问题涉及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2.针对某个知识点加深记忆。很多时候老师问的问题都是跟随教学进度的而进行提问,着重的针对刚讲的知识,比如会这样提问“这样的做法对吗?”“是主人公吗?”“可不可以把这一段删除掉?”等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紧扣着文章内容所提出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大脑已经在整理和疏导文章了,自主的形成基础的解题思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问题的回答中去,而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已经有印象,刚学的知识点也有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提问就是教和学的融合,课堂的气氛会变的很热烈,学生的思想变的很活跃,这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就已经掌握好了。
3、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老师在课堂上常常会在复习知识点的时侯可以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被点起来的学生开始会觉得意外紧张,但是从学生的回答上可以知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的回答状况,这样就能用提问来建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能在自己的回答和老师提供的正确答案中反思自己的问题,及时的查缺补漏。别的学生因为自己没被点到的就会当个观众同时也很主动的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问题和老师的交流中也能核对下自己的答案,看看与同学和老师的答案是否不同,不同的原因又是什么,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4、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时侯老师在课堂上上课,不能顾及的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理解能力稍微差一点,但是他们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当老师在讲课的时侯准备要提问的时侯,点这些稍微差点的学生起来回答,就算回答不上来也没关系,这也在说明老师是在关注她,给予更多的鼓励。找准时机,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生进行沟通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老师问一个问题的时侯,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强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越来越好,学的东西也也立马会运用。
二、提问方式的艺术
1、找准时机进行发问。老师课堂提问要有方法和技巧,但是提问的时机是很重要的。老师问一大堆的问题,学生被这些问题给困扰着,事实上学生从求知的主体地位转变成了被拉着走的地位。这说明教师提问要有个前奏,可以先把提问要涉及的知识着重讲,等学生思考完毕后再进行提问,防止学生对问题没有准备,进而没有思考,因此老师提问要把问题问清晰保证学生都能听见,而且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再点学生来回答问题,不要对学生进行突然的提问,让学生没有思想准备,会紧张。把握了时机才能使问题变的有意义。
2、设问有层次性。一个问题的提出应当是有目的有层次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要有浅及深,由易到难。对不同学生设问要有层次性,切不可给学生设难度极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不上。提问也不能随意的一笔带过,没有整合整堂课的知识点来进行设问是达不到提问目的的,首要的就是要有先后的顺序,其次是还要有主次之分。让所有的问题相通,围绕知识点出发。比如课文《白杨》,整合课文后老师可以问“白杨有哪些的特点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后再次推进下一个问题“白杨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问题环环相扣,而且便于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紧扣了课文的主旨,而且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认识。
3、采用多重发问方式。提问的方式不仅仅一种,要转换不同的形式进行发问,为了让学生有发散的思维,我们要一个问题多角度进行设问,综合各种的类型,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综合很多的题型来做一个详细的分类,把同类的问题划分到一起去,再把这些问题拿来考验学生,让学生有应变的能力,这样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三、总结
总而言之,课堂应当是活跃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像朋友一样互相交流学习的,一个问题的提出不但可以看出老师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透过回答率能够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也能及时的进行改正。老师同时也要有扎实的基础教学本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让语文课变的活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地气氛中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黄伟,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