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期音乐风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萨义德,晚期风格,音乐批评,时间
晚期音乐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李盛[1](2019)在《音乐批评的现世意义:在时间论阈中对萨义德“晚期风格”阐发的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萨义德音乐批评的关键一环,他关于晚期风格的阐发对我们认识其批评的丰富性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对萨义德的时间观把握不准,多数研究者总是将这一原意反本质的批评实践本质化为名叫"反本质"的单薄概念。在萨义德那里,时间有主、客观之分,"晚期"在两种时间中不断穿梭、在"适时"与"背离"的张力中被创造。因此,以"自我放逐"的形式反抗时间只是"晚期"的一个面向,兼具"自我放逐"与"回归时间"的同时性才是它的生机所在。在这一同时性背后,是他紧盯现世、关注具体之人的批评理念,作为音乐之极境的人文主义也就成了萨义德"晚期风格"表述的初衷和旨归。(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于海明[2](2018)在《从莫扎特的晚期叁部交响乐窥探其音乐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我非常喜爱的作曲家之一,有人形容他的作品是"含着微笑的眼泪",这里我觉得微笑指的是音乐,而眼泪指的是生活。从莫扎特最后的叁部交响乐(第39、40、41交响曲)中,可以窥探到他特有的音乐风格。第39交响曲,整部作品听起来,充满了舞曲性的旋律和节奏,给人明朗、欢快的感觉。[1]乐评家称之为"天鹅之歌"。全曲一共四个乐章,乐队编制为一支长笛、两支单簧管、两支低音管、两支圆号、两支小号、定音鼓(本文来源于《名家名作》期刊2018年01期)
彭云姝[3](2015)在《试论舒伯特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音乐风格——以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第一乐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是舒伯特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被视为自贝多芬之后最优秀的奏鸣曲乐章,不仅体现了舒伯特在奏鸣曲写作方面的突破与革新,引领了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的新发展,更联系到作于作曲家音乐生涯中的最后一年,是舒伯特晚期音乐风格的集中表现。(本文来源于《音乐生活》期刊2015年10期)
刘文姝[4](2015)在《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的音乐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德国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既继承了以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严谨、富有激情的特点,又不乏以舒伯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中所包含的浪漫的情感,所以他是西方音乐史上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作曲家。(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5年08期)
爱德华,·,W.,萨义德,阎嘉,李晓冬[5](2015)在《《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作为一位巴勒斯坦裔的西方知识分子和思想家,爱德华·M.萨义德1的学术人生可谓多姿多彩。从石破惊天、深挖西方文化霸权的东方主义,到揭示理论变异的旅行理论;从对西方文本的解读,到晚年为巴勒斯坦民族生存权利的抗争与辩护,足够一个学院学者活过几生。在此之外,如果我们只拈出他钟爱的西方音乐(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肖友明[6](2013)在《浅析科普兰晚期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钢琴幻想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幻想曲》是艾伦·科普兰的一部非常重要的钢琴作品,作于1957年。他是20世纪最具魅力和影响力的美国杰出作曲家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作曲家之一,甚至被认为是第一位闻名于世的美国作曲家、美国音乐新风格的拓荒者。除了少数几部实验作品外,其大部分作品几乎成了美国气质、风格的代表和象征,他的音乐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本文将从节奏节拍、材料、和声等角度剖析这首作品,运用现代作品分析理论对这首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以期能从中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思路。(本文来源于《赤子(中旬)》期刊2013年08期)
扣蕊[7](2012)在《论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风格中的神秘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作曲家亚力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和他的晚期音乐作品,与"神秘主义"紧密相联。他本人被称为"神秘主义者",作品听来充满臆想、晦涩、朦胧……,通过探索"神秘主义"如何影响了斯克里亚宾,其作品又表现了怎样的"神秘"因素,来理解和把握他的晚期作品音乐风格。(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孙薇[8](2011)在《贝多芬晚期音乐风格与精神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可被划分为早、中、晚叁期。1802年之前是贝多芬的早期风格,此时的贝多芬虽已在维也纳显露才华,站稳脚跟,但创作内涵和风格尚显稚嫩。1802年至1803年间,贝多芬因患耳疾从而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精神危机,令后人钦佩不已的是,凭借艺(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1年01期)
任红军[9](2010)在《直达时空的前庭与后院——评《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爱德华·W·萨义德,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2003年因为白血病在纽约不幸去世。作为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萨义德曾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上世纪50年代赴美求(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0年11期)
刘冰[10](2010)在《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风格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贝多芬的晚年作品是该作曲家最伟大的艺术结晶,其晚期风格是他最伟大的艺术创造。贝多芬的晚期创作不仅达到了他个人的艺术顶峰,而且也标志着整个音乐发展史中的一个至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0年02期)
晚期音乐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我非常喜爱的作曲家之一,有人形容他的作品是"含着微笑的眼泪",这里我觉得微笑指的是音乐,而眼泪指的是生活。从莫扎特最后的叁部交响乐(第39、40、41交响曲)中,可以窥探到他特有的音乐风格。第39交响曲,整部作品听起来,充满了舞曲性的旋律和节奏,给人明朗、欢快的感觉。[1]乐评家称之为"天鹅之歌"。全曲一共四个乐章,乐队编制为一支长笛、两支单簧管、两支低音管、两支圆号、两支小号、定音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期音乐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1].李盛.音乐批评的现世意义:在时间论阈中对萨义德“晚期风格”阐发的再解读[J].外国文学.2019
[2].于海明.从莫扎特的晚期叁部交响乐窥探其音乐风格[J].名家名作.2018
[3].彭云姝.试论舒伯特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音乐风格——以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第一乐章为例[J].音乐生活.2015
[4].刘文姝.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的音乐风格[J].通俗歌曲.2015
[5].爱德华,·,W.,萨义德,阎嘉,李晓冬.《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
[6].肖友明.浅析科普兰晚期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钢琴幻想曲》为例[J].赤子(中旬).2013
[7].扣蕊.论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风格中的神秘主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
[8].孙薇.贝多芬晚期音乐风格与精神境界[J].艺海.2011
[9].任红军.直达时空的前庭与后院——评《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J].人民音乐.2010
[10].刘冰.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风格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