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论文-刘彬,刘永健,杨岳华,曹明明,王康宁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论文-刘彬,刘永健,杨岳华,曹明明,王康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组合桁梁桥,跨线桥,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PBL加劲肋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论文文献综述

刘彬,刘永健,杨岳华,曹明明,王康宁[1](2019)在《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跨线桥黄延桥为(24+40+24)m连续刚构体系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该桥主梁采用矩形钢管桁架和混凝土行车道板构成的组合桁梁;桥墩采用Y形双肢矩形钢管混凝土树状桥墩,下设菱形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在负弯矩区下弦杆和Y形桥墩的矩形钢管内设置PBL纵肋并灌注混凝土,形成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断面,以提高杆件承载力、改善受压钢管局部屈曲性能。为提高该桥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承载力、改善节点的失效模式,采取主管内灌注混凝土和支管与主管同宽两项优化措施。混凝土桥面板通过上弦闭口PBL开孔预埋钢板连接件与主桁相连。桥墩通过纵、横向呈方格网络集中布置的PBL开孔钢板与承台固结。(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05期)

刘永健,王康宁,刘彬,姜磊,马印平[2](2019)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由混凝土板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组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正弯矩区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板和桁架的组合作用,但负弯矩区的力学性能较为薄弱且受拉混凝土板容易开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以及布置局部释放剪切作用的剪力钉相结合的组合桁梁结构形式。采用跨中施加反向集中荷载模拟连续梁支点反力的方法,对2榀承受负弯矩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对其荷载-位移关系、裂缝发展规律、混凝土板应变分布、桁梁荷载-应变关系、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及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还根据组合桁梁的简化力学模型对不同加载阶段的结构特征荷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局部释放剪切作用的剪力钉和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的组合桁梁结构形式可有效提高其抗裂性能,但对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在加载过程中混凝土板的开裂和杆件的屈服导致结构塑性变形增大,最终节点处焊缝撕裂,组合桁梁丧失承载力;由简化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构特征内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负弯矩区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奉思东[3](2019)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装配化施工方法及计算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桥梁工业化的进程中,基于预制拼装的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其核心要素为桥梁设计标准化、构件制造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化。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作为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有着结构轻盈、安装方便快捷、经济技术性能显着的特点,能满足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快速建造技术要求,可以作为发展中等跨径桥梁工业化的选择之一。基于此,本文选择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标准化设计、装配化施工的关键问题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比选,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主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桥梁工业化背景下桥梁快速建造技术的核心思想和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的优势及特点,总结组合钢桁梁桥的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提出了该桥型装配化施工方案研究的不足。(2)进行50m、60m、70m、80m中等跨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标准化设计思路和结构杆件参数的概述,从装配化的角度提出运输单元、安装单元的形式和划分原则,详细讨论了组合钢桁梁桥结构的钢桁架和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并将施工方法与(4×80)m跨径通用图的安装单元合理的组合。(3)基于(4×80)m标准跨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进行钢管混凝土桁架顶推、节段吊装、悬臂拼装叁种方法的具体施工方案的设计,从结构的过程受力行为和施工可行性的角度入手,推荐合理方案。通过计算,验证了矩形钢管混凝土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可行性,分析了施工过程钢桁架结构从节点传力,到节点间支承时下弦杆的“梁”受弯的两种受力模式的转变。(4)从控制负弯矩区桥面板拉应力的角度比选了综合考虑施工顺序、工艺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案,并提供了与钢桁架的叁种施工方法对应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架设思路。(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7)

王康宁[4](2019)在《中等跨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是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具有抗弯刚度大、自重轻、施工便捷、经济性能好等优点。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068)的资助下,对中等跨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通用图进行设计,并对组合桁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及节点承载力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并得到相关结论:(1)对中等跨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的设计流程、构造要求、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适用于组合桁梁桥负弯矩区设计计算的简化力学模型。(2)根据现行设计规范,对50、60、70、80m四种跨径的矩形钢管混凝土连续组合桁梁桥通用图进行设计和计算,并对其技术经济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通用图施工阶段及成桥阶段结构验算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与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相比,组合桁梁桥技术经济优势明显。(3)开展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负弯矩区节段模型试验,对结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模式、各阶段特征荷载进行分析,并根据组合桁梁的简化力学模型对不同加载阶段的结构特征荷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混凝土板的开裂和杆件的屈服导致结构塑性变形增大,最终节点处焊缝撕裂,组合桁梁丧失承载力;简化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构特征荷载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可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负弯矩区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4)总结组合桁梁桥节点破坏模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组合桁梁桥通用图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进行精细化分析计算,并与相关规范中节点承载力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整体节点内填混凝土并设置PBL键后,节点承载力得到提高,使得杆件屈服先于节点破坏发生。(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7)

计静,徐智超,姜良芹,张云峰,周利剑[5](2018)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非线性屈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STHCC)的整体稳定性能,以套箍系数、试件长度、名义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为控制参数,设计了30根不同参数的STHCC试件。基于简化的钢材本构模型及考虑套箍效应的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19根钢管混凝土柱(CFST)的有限元模型,引入初始缺陷(特征值屈曲一阶模态的1/1 000),开展试件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将有限元数值解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基于此开展30根STHCC试件非线性屈曲分析,提取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考察屈曲荷载随套箍系数、试件长度、名义长细比、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箍系数及试件长度对轴压长柱的稳定承载力影响更加明显。最后,依据有限元数值解建立考虑初始缺陷情况下STHCC组合长柱的稳定承载力计算表达式,提出该类轴压长柱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15期)

刘永健,马印平,田智娟,袁卓亚,熊治华[6](2018)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连续刚构桥实桥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这种主梁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的新桥型的力学性能,以中国首座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为对象开展了实桥试验。试验桥孔跨布置为24m+40m+24m,结构体系为连续刚构。试验采用400kN加载卡车3辆,共进行了3个荷载工况12个加载步的加载,对试验桥的整体力学性能、矩形钢管混凝土杆件力学性能以及桥面板有效宽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效率为1.90~3.05的超载工况下各控制杆件的轴力-应变及荷载-位移实测数据线性关系显着,试验桥在加载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实测受压钢管混凝土下弦杆钢管与管内混凝土荷载的分配符合二者的轴向抗压刚度比例关系;由于矩形钢管混凝土管壁内设置了纵向PBL加劲肋(开孔钢板加劲肋),其在开孔区域形成混凝土榫,大幅提高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杆件的抗拉刚度,使其可达受压杆件刚度的80%;两主桁之间桥面板实测有效宽度与既有文献研究结果符合良好,且剪力滞效应在节点处比节间处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彬,刘永健,周绪红,李周,王康宁[7](2017)在《中等跨径装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化了传统混凝土箱梁腹板与底板,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新型结构形式——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从总体设计、主桁选型、横断面选型、桥面板选型、杆件选型、节点选型与连接构造方面介绍了其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从桥梁的静力性能与地震响应、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与负弯矩区力学性能方面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部分组合技术应用到负弯矩区桥面板连接件的设计中;从技术性与经济性角度将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进行了工程量和施工便捷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结构选型符合桥梁预制装配、快速建造的工业化要求,主桁各杆件受力明确,受力形态主要为轴向拉、压力;负弯矩区桥面板有效宽度系数为0.899;采用部分组合技术可使桥面板轴向拉力下降75.3%,有效地提高了桥面板的抗裂性能;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初始输入地震力占同等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58.9%,说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钢材用量、混凝土用量、上部结构质量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比值分别为1.241、0.485、0.575,说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结构轻巧,材料利用率高,工程造价低,具有经济优势。(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宪东,王小盾[8](2017)在《不同抗侧力构件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力学性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发展,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被逐渐推广。对于高层结构,水平向作用对结构的影响很大,抗侧力构件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以一拟建的项目为例,分析了采用中心支撑和钢板剪力墙作为抗测力构件的力学性能。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1)

向忠宝,焦晓龙,刘亮[9](2017)在《一种新型桥梁——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桥梁,目前尚无成套的施工技术方案。该桥主要的结构形式为Y型钢管混凝土桥墩和部分填充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桁架主梁,采用了钢管桁架现场拼组、节段安装和钢管灌注混凝土等关键施工工艺。为保证该桥的施工质量,进行了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法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施工技术以期能够指导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7年07期)

陈志华,赵炳震,李斌,于敬海,闫翔宇[10](2017)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体系静力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体系延性较好,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可应用于高层建筑。沧州福康家园项目是全国第一个应用异形柱技术的高层钢结构住宅小区,其中18层住宅全部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体系,最大建筑高度达53.2 m,异形柱技术应用到此高度尚属首次,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和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在较大位移变形下可以保持一定的承载能力。在合理设计下,该结构体系破坏机制合理,可以实现支撑先发生屈服、梁后发生屈服、柱子基本不屈服的合理破坏机制,可应用于高达50 m左右的高层钢结构住宅。该体系抗震性能好,土地利用率高、建筑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7年06期)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由混凝土板和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组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正弯矩区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板和桁架的组合作用,但负弯矩区的力学性能较为薄弱且受拉混凝土板容易开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负弯矩区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以及布置局部释放剪切作用的剪力钉相结合的组合桁梁结构形式。采用跨中施加反向集中荷载模拟连续梁支点反力的方法,对2榀承受负弯矩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对其荷载-位移关系、裂缝发展规律、混凝土板应变分布、桁梁荷载-应变关系、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及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还根据组合桁梁的简化力学模型对不同加载阶段的结构特征荷载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局部释放剪切作用的剪力钉和混凝土板施加预应力的组合桁梁结构形式可有效提高其抗裂性能,但对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在加载过程中混凝土板的开裂和杆件的屈服导致结构塑性变形增大,最终节点处焊缝撕裂,组合桁梁丧失承载力;由简化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构特征内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负弯矩区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彬,刘永健,杨岳华,曹明明,王康宁.PB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J].桥梁建设.2019

[2].刘永健,王康宁,刘彬,姜磊,马印平.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3].奉思东.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装配化施工方法及计算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9

[4].王康宁.中等跨径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9

[5].计静,徐智超,姜良芹,张云峰,周利剑.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的H型蜂窝组合柱非线性屈曲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18

[6].刘永健,马印平,田智娟,袁卓亚,熊治华.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连续刚构桥实桥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8

[7].刘彬,刘永健,周绪红,李周,王康宁.中等跨径装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

[8].陈宪东,王小盾.不同抗侧力构件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力学性能对比[C].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9].向忠宝,焦晓龙,刘亮.一种新型桥梁——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

[10].陈志华,赵炳震,李斌,于敬海,闫翔宇.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框架-支撑体系静力弹塑性分析[J].工业建筑.2017

标签:;  ;  ;  ;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论文-刘彬,刘永健,杨岳华,曹明明,王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