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力参数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回热系统,再热压力,参数优化,经济性能
热力参数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松,黄彪,宋放放,刘鹏[1](2018)在《一次再热汽机热力系统参数优化匹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热与再热循环是现代电站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对发电厂的热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等效热降法研究了一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参数的优化与匹配关系,分析了给水温度、回热级数、加热器温升分配、再热压力等参数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8年10期)
郭宏恩[2](2018)在《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核电热力系统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汽轮机高压缸分缸压力对汽轮机输出功率和热耗率等参数具重要意义。选取某1400MW核电汽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核电汽轮机大部分处于湿蒸汽区的特点提出改进的弗留格尔公式,并采用遗传算法对5种不同高压缸分缸压力工况下的抽汽压力进行优化,分析了高压缸分缸压力对汽轮机输出功率及热耗率的影响。发现各抽汽口最佳抽汽压力和各加热器的抽汽量也随着高压缸分缸压力的降低而减少;核电汽轮机输出功率随高压缸分缸压力先增大后减小,而热耗率则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最佳分缸压力;采用遗传算法所得优化方案能够增加汽轮机发电功率,减小热耗率。(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娄聚伟,王建永,王江峰,戴义平[3](2017)在《带一个回热器的Kalina循环的热力参数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单一回热器对Kalina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带1个回热器的Kalina循环稳态数学模型,研究了循环的4个关键热力参数对Kalina循环净功和热效率的影响。对Kalina循环在不同热源温度下进行了热力参数优化,获得了循环在不同热源温度下的最大循环热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热源温度下,存在不同的最优蒸发器蒸发压力,使得循环净输出功和循环热效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循环净输出功和热效率随着蒸发器出口氨水溶液温度和氨水基本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透平背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源温度的增大,循环热效率逐渐增大,所对应的最优蒸发器蒸发压力和蒸发器出口氨水溶液温度逐渐增大,同时,透平背压和氨水基本溶液浓度逐渐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7年23期)
付文锋[4](2017)在《燃煤电站热力系统结构与参数配置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力系统作为燃煤电站的核心对电站热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设计热力系统的连接结构、优化配置热力系统的热力参数是有效降低燃煤电站能耗的关键。论文以大型常规燃煤电站和互补耦合型燃煤电站为对象,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对热力系统结构集成和热力设备接口参数优化的研究工作。针对当前热力系统寻优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动态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在常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对粒子进化速度和种群聚集度的描述进行了改进,确定了新的惯性权重控制策略。经测试函数和应用实例验证,改进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均有大幅提升。该算法简捷、易实现且适应性强,能够适用于复杂的电站热力系统参数优化问题。针对二次再热机组,分析了给水焓升分配、给水温度、再热压力、回热级数、主蒸汽参数等方面的优化潜力和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最佳布置方式。实例计算表明,主蒸汽参数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幅度远大于其它系统接口参数;增加回热级数时,选择低压加热器的节能效果更佳;最佳给水温度主要随初压的升高而升高,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对最佳给水温度的作用趋势相反;外置式蒸汽冷却器使给水温度提高,减少了锅炉的不可逆损失,是机组单耗降低的主要原因。采用单级时,布置于第一次再热后第一级的效果最佳;采用双级时,分别布置于两次再热后的第一级的串联方式效果最佳。针对燃煤-捕碳机组,设计了一种中压缸排汽匹配碳捕集系统需求,同时回收塔顶冷凝器余热取代末级低压加热器的热力系统集成方式,经参数优化后,机组效率提高显着。针对二次再热燃煤-捕碳机组,设计了一种带捕碳汽轮机的热力系统集成方式。这种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二次再热机组大过热度引起的回热系统火用损失过大的问题,以及中低压连通管与碳捕集系统参数不匹配的问题。针对光煤互补机组,对太阳能取代回热加热器的集成方式进行了参数优化,计算表明,被取代抽汽的流量越大、能级越高、机组效率提升越多。提出了多种太阳能-燃煤-捕碳一体化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集成方案,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捕碳汽轮机排汽为捕碳系统供热,同时太阳能加热给水的方案比仅用太阳能为捕碳系统供热的方案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6-01)
倪朝敏[5](2017)在《热冲压成形钢板BR1500HS淬火热—力—相变耦合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及应力影响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汽车制造业领域中,制件轻量化、高碰撞性能和安全性保障理念正不断推进,一种可淬火硼钢板热冲压成形新工艺已脱颖而出,该工艺实现了汽车轻量化,突破了超高强钢板传统冷冲压成形难的问题。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制件的高强度、高硬度性能主要取决于成形制件的最终马氏体含量。而热成形过程中制件发生相变主要集中于板料高温冲压成形后的淬火热处理工艺。在高强度钢板热成形生产中,温度场不仅影响淬火后制件的最终马氏体相变,同时由于温差与组织转变还会使应力场发生变化,制件最终性能是其热-力-相叁场综合效果的反映。所以,对易变形、易产生冲压缺陷的壁薄结构复杂的大多汽车制件热冲压成形而言,研究超高强度刚淬火过程热-力-相变耦合规律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热冲压成形钢板BR1500HS为研究对象,在热成形理论以及有限元求解方法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淬火热-力-相耦合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求解模型;结合研究目的,专门针对BR1500HS热冲压成形的淬火过程进行了平板模具结构设计。对BR1500HS热成形钢板室温组织成分及相关性能进行物理试验探究与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不同加热温度下、不同冷却时间内的直接水淬实验。对水淬后的板料金相分析,研究加热温度与冷却速度对板料组织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Deform对该板料在相同实验参数下的直接水淬热处理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将马氏体相变模拟结果与水淬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论证了Deform对BR1500HS直接水淬相变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其次,利用Deform对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淬火热-力-相耦合变化规律及淬火应力影响参数优化展开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验验证。先从直接水淬中相对简单的热-力-相变出发,对BR1500HS钢板直接水淬模拟进行不同加热温度下直接水淬过程模拟分析,找出温度场对相变场、相变场对应力场影响规律。再建立板料在平板模具中淬火的简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板料初始温度、不同模具初始温度以及不同冷却通道与模具之间传热系数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叁种影响参数下的板料在模具中淬火的热-力-相变耦合规律。最后对模具中的淬火应力影响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找出了既能保证成形制件最终高强度性能同时又具有低应力的最佳淬火工艺参数。最后通过平板模具淬火的实验验证了模拟得到的研究结果。(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7-03-23)
屈柯楠[6](2016)在《700℃蒸汽参数发电机组热力系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700℃高效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参数最高、最先进的高效、节能和低排放的发电技术,研究700℃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对我国电力事业、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700℃等级一次再热、二次再热与无再热机组热力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基于热力学等效卡诺循环的思路,建立一种热力学循环热效率计算方法,避免了回热系统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用所建立方法对700℃超超临界一次与二次再热两种机组进行热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二次再热机组相对一次再热机组循环热效率增加了0.25%,汽轮机热耗率降低了31kJ/(kW·h),虽二次再热使机组热经济性得到提高,但改善效益并不明显,而且二次再热机组管道压降损失增大,机组调温难,启停操作复杂,增加了一级再热系统,机组建设投资成本高。提出一种700℃亚临界无再热发电机组,验证该机组的可行性。用所建立热效率计算方法对该机组进行热力学计算,得到机组平均吸热温度为422℃,循环热效率为49.79%。虽亚临界无再热发电机组蒸汽做功能力有一定降低,但主蒸汽温度足够高,机组仍有较高的循环热效率。亚临界无再热机组取消再热系统,降低主蒸汽压力使机组具有显着优势。深入分析18MPa/720℃亚临界无再热机组与35MPa/700℃/720℃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的技术经济性,计算结果表明,无再热机组汽轮机热耗率比一次再热机组增加了466kJ/(kW·h),机组净效率降低了2.17个百分点,发电煤耗增加了12.61g/(kW·h),供电煤耗增加了13.15g/(kW·h)。全面考虑700℃镍基高温钢材价格、标煤单价、贷款利率与机组年运行小时数等经济因素,综合技术与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按当前预测的700℃镍基高温钢材价格,亚临界无再热机组全寿命年限的经济性明显优于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考虑700℃镍基高温钢材价格降低对两机组影响,钢材价格越低,两机组初投资越低,计算得到当镍基高温钢材价格降低至24万元/吨时,无再热与一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优势相当。(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6-12-01)
岳镇宇,陈焕新,钟昌[7](2016)在《R134a汽车空调回热系统热力性能参数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上在R134a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回热管可显着提升制冷性能,但有实验研究表明回热管的使用对系统产生了不利影响,抵消了收益,使得制冷性能提升不明显且存在一定安全性风险。本文使用空调系统综合性能实验台对不同长度回热管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得到了系统不利影响与管长的关系。此外,本文通过膨胀阀调节实验、冷凝风量控制实验和油量控制实验,得到对该不利影响的规避方法,为回热系统匹配调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陈则韶,李川[8](2016)在《一种实际热力系统参数优化方法(一)——等价变换定常态有限时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工作是一种实际热力系统参数优化方法的基础预备工作,首先通过等价变换方法,把有限热容热源和工质循环的实际热力系统变换为等价定温热源和等价内可逆卡诺循环热机模型,其次用定常态有限时间热力分析法,求解出热力系统的输出功率、效率、换热器总传热系数与工质的吸热、放热等效温度之间关系式,而后借助无量纲归一化方法给出热机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图,本文工作为后篇的实际热力系统的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安亚利[9](2015)在《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参数优化关键问题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参数优化过程中,发电系统热力参数优化模型、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优化模型、余热锅炉动态关联参数的确定等关键问题决定着发电系统的静态及动态性能。文章以某钢铁公司烧结余热发电双压循环热力参数优化过程为例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31期)
陈则韶,李川,江斌[10](2015)在《热泵系统的不可逆度及其热力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等价热力变换法,把有内循环不可逆损失和有限热容热源的实际热泵热水器系统变换为等价逆卡诺循环系统,并用定态有限时间热力分析法建立了系统各环节的有效能消耗率方程和系统不可逆度方程,求解了换热器与热泵循环的不可逆耦合问题,重点推导了蒸发器的空气流率与风机消耗功率、传热不可逆损失、蒸发温度、系统性能系数以及不可逆度的关系,算例分析得到了系统的最小不可逆度、最大COP参数所对应的最佳热力参数,所得的最佳冷风温差值与实际基本符合。(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热力参数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电汽轮机高压缸分缸压力对汽轮机输出功率和热耗率等参数具重要意义。选取某1400MW核电汽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核电汽轮机大部分处于湿蒸汽区的特点提出改进的弗留格尔公式,并采用遗传算法对5种不同高压缸分缸压力工况下的抽汽压力进行优化,分析了高压缸分缸压力对汽轮机输出功率及热耗率的影响。发现各抽汽口最佳抽汽压力和各加热器的抽汽量也随着高压缸分缸压力的降低而减少;核电汽轮机输出功率随高压缸分缸压力先增大后减小,而热耗率则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最佳分缸压力;采用遗传算法所得优化方案能够增加汽轮机发电功率,减小热耗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力参数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松,黄彪,宋放放,刘鹏.一次再热汽机热力系统参数优化匹配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8
[2].郭宏恩.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核电热力系统参数优化[J].汽轮机技术.2018
[3].娄聚伟,王建永,王江峰,戴义平.带一个回热器的Kalina循环的热力参数分析及优化[J].中国科技论文.2017
[4].付文锋.燃煤电站热力系统结构与参数配置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5].倪朝敏.热冲压成形钢板BR1500HS淬火热—力—相变耦合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及应力影响参数优化[D].重庆理工大学.2017
[6].屈柯楠.700℃蒸汽参数发电机组热力系统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7].岳镇宇,陈焕新,钟昌.R134a汽车空调回热系统热力性能参数的优化分析[J].制冷学报.2016
[8].陈则韶,李川.一种实际热力系统参数优化方法(一)——等价变换定常态有限时间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
[9].安亚利.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参数优化关键问题讨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10].陈则韶,李川,江斌.热泵系统的不可逆度及其热力参数优化[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